请教关于DLC(Diamond-like carbon)的知识

请教关于DLC(Diamond-like carbon)的知识,第1张

碳素的天然结构有两种,空间立体结构(金刚石)和平面网状结构(石墨),而两者共存的结构就是DLC,其实DLC的定义是具有非晶质(amorphous)结构的碳素。所以,DLC的定义非常广泛,只要含有碳元素,而且是非晶质结构(没有固定的结构形态),那么它就是DLC,不管里面还掺杂有其它元素什么的,统统都叫DLC。

当然,DLC的结构成分相当重要,它决定了DLC的性质。一般情况下,DLC是由含有碳氢结构的气体还生成的,比如甲烷,乙烯,乙炔等气体。所以,DLC的成分里肯定含有氢基,氢基含有量的多少又决定了DLC的表面张力,亲水性等等特征。当然,也有方法使DLC生成时不含有氢基,纯碳素组成的DLC有更高的硬度,耐磨擦性等等。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可以在生成的时候加入其它物质,比如硫S,或是其它气体氮气等等。

DLC的颜色有很多,用在金属表面一般是棕灰色,不发亮有点发乌的感觉,但是也有别的颜色,比如淡蓝色,棕黄色等等,根据添加的物质的不同,其颜色也不同。

应用方面面,主要应用在材料工业,半导体工业,机械工业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比如,新的磁性材料的开发,需要在某些金属表面覆盖一层新的化合物薄膜,有可能选择DLC。半导体行业肯定是用DLC作绝缘性薄膜。机械方面,可能把DLC应用在轴承,活塞等经常摩擦的部件上,减少摩擦损耗。表面处理那就多了是了,应用到各行各业,比如医疗器械,人造血管,stent的器械的内外表面,形成及光滑有含有防止免疫系统发现成分,在治疗血管疾病方面用臣很大。

DLC的生成无非就两大种类: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跟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一般都借助于等离子生成仪器,把甲烷等含有碳氢结合的气体电离,使碳氢基生成,靠碳氢基的键能或是电场势能,使碳氢基附着在基材表面,碳氢基越积越多,最终形成无定型的碳结构。

PVD里目前用得最多的就是sputtering法,在平行极板的一面防止基材,另一面极板上放一块碳素材料,极板之间生成等离子后在碳素材料极板上加上负相电压,等离子中的正电子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碳素材料加速撞击,使碳原子脱离(sputter),由于撞击时的能量传递,脱离后的碳原子具有一定的动能(几十到一百多eV)所以会附着在对面极板上,形成碳素薄膜(为了形成DLC,要么基材含有DLC成分,要么是用碳氢气体)

PVD里还有其他方法,激光束蒸着法,电子束蒸着法等等,但效果不佳。

1、力学性能

a.硬度及d性模量。不同的沉积方法制备的DLC膜硬度及d性模量差异很大,用磁过滤阴极电弧法可以制备出硬度达到甚至超过金刚石的DLC膜[10],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用阴极电弧法制备的DLC膜最高硬度可达50GPa以上,而用离子源结合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的DLC膜硬度达21GPa[11]。膜层内的成分对膜层的硬度有一定的影响, Si、N的掺入可以提高DLC膜的硬度。DLC膜具有较高的d性模量,虽低于金刚石(1100GPa),但明显高于一般金属和陶瓷的d性模量。

b.内应力和结合强度。薄膜的内应力和结合强度是决定薄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影响薄膜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内应力高和结合强度低的DLC膜容易在应用中产生裂纹、褶皱,甚至脱落,所以制备的DLC膜最好具有适中的压应力和较高的结合强度。大部分研究表明,直接在基体上沉积的DLC膜的膜/基结合强度一般比较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通过采用Ti/TiN/TiCN/TiC中间梯度过渡层的方法提高DLC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在模具钢上沉积DLC膜的结合强度达44N-74N[12],制备的膜导总体厚度可达5um。

2、摩擦性能

DLC膜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而且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一般低于0.2,是一种优异的表面抗磨损改性膜。DLC的摩擦系数随制备工艺的不同和膜中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其摩擦系数最低可达0.005[13]。掺杂金属元素可能降低其摩擦系数,但加入H能提高润滑作用,环境也对摩擦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说,DLC膜与传统的硬质薄膜(如上述的TiN、TiC、TiAlN等)相比,在摩擦系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传统硬质薄膜的摩擦系数都在0.4以上。国此,DLC膜有可能在许多摩擦学领域替代这些传统硬膜。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制备的掺金属DLC膜具有良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及低达0.13-0.15的摩擦系数[14]。

3、热稳定性

由于DLC属亚稳态的材料,热稳定性差是限制DLC膜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300?C以上退火时即出现了sp3键向sp2键转变,为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试图提高其热稳定性。有研究发现:Si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DLC膜的热稳定性,含20 at%Si的DLC膜在740?C退火时才出现sp3键向sp2键转变[15]。同样,金属(如Ti、W、Cr)的掺入也可提高DLC膜的热稳定性,我们正在对这方面进行研究。

4、耐腐蚀性

纯DLC膜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各类酸、碱甚至王水都很难侵蚀它。但掺杂有其他元素的DLC膜的耐蚀性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掺杂的元素首先被侵蚀,从而破坏了膜的连续性所致。

5)表面状态

DLC膜表面一般较光洁,对基材的表面光洁度没有太大的影响,但随着膜厚的增加,表面光洁度会下降。不同的沉积方法所得到的DLC膜表面光洁度也是不同的,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采用离子源技术沉积的DLC膜表面质量明显优于电弧离子镀。

DLC膜具有很好的抗粘结性,特别是对有色金属(如铜、铝、锌等),对塑料、橡胶、陶瓷等也有抗粘结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37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