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山东省各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第1张

山东是多元经济大省,农业、工业、 旅游 业都比较发达。不过区分到各个城市,各地支柱产业还是有所区别的。除了青岛、济南、烟台属于纯多元经济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支柱产业还是相对比较单一。

青岛: 贸易、金融、装备制造、电子、 旅游 ;

烟台: 装备 制造 、 冶金、电子、食品、 旅游 ;

济南: 装备制造、化工、金融、 旅游 ;

威海: 渔业、食品、 旅游 业;

淄博: 化工、深加工、冶金;

潍坊: 农业、装备制造、纺织;

泰安: 旅游 、轻加工、食品;

临沂: 农业、轻加工、食品;

济宁: 农业、轻加工、煤炭;

聊城: 农业、化工、深加工;

滨州: 装备制造、冶金、化工;

德州: 装备制造、化工、纺织;

日照: 农业、 旅游 业、港口;

菏泽: 农业、化工;

枣庄: 采矿、化工;

东营: 采矿、化工

总结来看,农业、化工、 旅游 为支柱产业的覆盖率还是最大的。从多元结构来说,东强西弱还是比较明显,尤其鲁西一带,基本是以农业和化工为主。不过近几年山东也在多元经济方面打出组合拳,很多单一经济型城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未来经济支柱的格局或有更多变化。

山东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工业大省,农业、工业产值长期处在国内前列,且山东城市发展相对均衡,各城市都有自身的支柱产业。 虽说当前网络上经常有人表达山东的产业模式相对传统,急需产业升级,且很多城市的产业模式确实以重工业、化工行业为主,但是各个城市的支柱产业还是略有不同的,下面主要探讨几个经济强市。

青岛市

首先是青岛市,青岛的支柱产业主要包含有电子电器、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我们从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也能看出支柱产业的大概情况,家电行业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虽有下滑,但是所占比重仍然很高,另外啤酒、橡胶轮胎、水泥、玻璃、钢铁等建材、材料的占比也很大。其实我们从青岛的知名品牌也能大概分析出结论。不过青岛的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

烟台市

烟台市是传统的工业强市,单纯讲工业产值,在山东省内排名首位,支柱产业主要有机械装备、 汽车 、电子信息制造、食品、黄金等行业,这里着重讲一下食品加工行业,食品加工虽然在工业产值的占比不算高,但是烟台的食品加工行业诞生了很多知名企业,龙大、鲁花、喜旺、欣和、福祖等企业实力雄厚,另外烟台的海洋食品加工也很有优势。

济南市

济南的经济总量当前虽然已经超过烟台,但是在支柱产业的表现上,一直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各项都有涉及,但是各项分属大类又不同,曾经的小鸭、轻骑、纤维纺织厂都出现过倒闭,非要说下支柱产业,机械装备、钢铁、电力、建筑建材可能算是吧,当前济南赶上山东改革,在支柱产业打造上更加偏向于高端装备、生物制药、金融等行业。

以上仅为个人浅见,其他城市就不过多探讨,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斧正。

作为泰安人,就说说泰安的主要支柱产业,大家都知道,泰安是 旅游 城市,因为泰山而闻名,所以泰安最大的支柱就是 旅游 业。那除了 旅游 业的其他行业怎么样呢?根据资料显示:一是能源工业 : 以新矿集团、肥矿集团、山东石横发电厂、泰丰集团为龙头的企业迅速崛起。

二是机电工业: 以青年 汽车 、泰开电气、泰山集团、东岳重工、华泰轮毂、泰安航天特种车辆等主体企业全面扩张。

三是建材工业: 以泰山玻纤、泰山石膏、山东兆宇石油管、九州钢业等支柱企业形成强势。

四是化学工业: 以华阳 科技 、肥城阿斯德、山东瑞星化工、九鑫日化等骨干企业高歌猛进。

五是纺织工业: 以山东岱银、山东傲饰、山东泰鹏、华兴纺织等支撑企业异军突起。

六是冶金工业: 以石横特钢、山钢集团为代表的企业蓬勃发展。

山东发展后劲,那是刚刚的!山东既是工业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又是资源大省。面积也非常大,它南接江苏,北接华北。地理,气候条件独居一格,特别是气候条件非常好。而且沿海有大片土地,利用开发。青岛,威海,烟台三座沿海城市,海产品十分丰富。而且不冷不热,气候宜人。总之山东大省发展前景看好,后劲将暴发!

工业也很强,济南机床,机械工业。青岛,电子,轻工,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

青岛,烟台,威海的 旅游 业极具发达。加上孔家富地!

烟台苹果也名扬四海,不论是海产品,水果产品也很多彩!

山东省各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支柱产业,举两个例子吧。

济南——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济南市特色产业

1、以济南一机床、济南二机床、齐鲁电机、法因数控、济南变压器集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全国知名;

2、以中国重型 汽车 、中国轻骑集团为龙头,包括吉利 汽车 、沃德 汽车 零部件公司、鲁得贝车灯等企业的 汽车 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较好;

3、以浪潮集团、中创软件、华芯半导体为龙头的软件产业、半导体产业、服务器产业也有一定知名度;

4、其他知名企业:济南钢铁、齐鲁化纤、山东鲁能。

青岛——山东省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

青岛市特色产业

1、以海尔电器、海信电器、澳柯玛为代表的家电产业全国知名,是全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2、以青岛四方机车、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武船重工、扬帆造船为代表的船舶与高端装备产业全国知名,是全国四大造船基地之一;

3、以青岛科瑞特机电集团、青岛捷能汽轮机、青岛软控为代表的机械产业发展较好;

4、以青岛炼化、青岛石化、丽东化工、高合化纤、青岛双星、黄海橡胶为代表的石化与橡胶产业发展较好;

5、其他知名企业:青岛啤酒。

山东省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人口大省,工业种类也是全国最为齐全的,山东十六市所形成的产业有很大的互补性。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了解每个城市的产业。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经济绝对会让山东人自己泪目和羞愧。但毕竟是大省省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支柱企业众多但都大而不强。在国内行业位于前列的有中国重汽、浪潮、山钢几家,形成产业支柱的有机械重工、能源、食品、钢铁、 体育 、教育、卫生基本都是传统行业。代表型企业和机构有中国重汽集团、浪潮集团、济南钢铁、济南二机床、山东电力、山东鲁能、省立医院、山东大学等。

青岛作为山东人大城市的梦想,现在是越来越让人失望。但作为山东经济大市的支柱产业却是我们鲁人的骄傲,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其中港口、石油化工、高铁、家电都处、食品在国内外前列。代表型企业有青岛港集团、青岛化工有限公司、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中车四方集团、利群集团、山东六合、青岛钢铁、双星集团等等。

淄博作为中国首批大城市的一员,现在的发展确实不尽人意,但毕竟是中国前列的工业城市,支柱产业方面在全国都占据一席之地。其中能源、矿业、制药、机械这些传统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代表型企业齐鲁石油、新华制药、淄矿集团、东岳集团等等。

枣庄作为山东为数不多的几个组团式城市,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大市现在已经随着资源枯竭已经落寞,经济转型我认为已经失败。支柱型产业基本等于没有,都在能源、房地产其他的真谈不上产业。当年堪比兖矿的枣矿集团现在估计连临沂矿业都比不上了。

打字太累了,有空我再接上,以上都是个人简介,有缺失的大家给予补正。

其实都错了!最大的产业都是房地产!

青岛: 旅游 业 啤酒饮料 电子工业 机械重工 外贸产业

济南: 旅游 机床机械 钢铁 水泥

东营 石油化工盐化工 石油机械

枣庄 煤炭机械

临沂 轻工 物流业

日照 钢铁

烟台 重工

滨州 纺织工业 盐化工

淄博 机电陶瓷家具纺织橡胶

潍坊 机械设备 电子 铝材 蔬菜贸易

德州 电梯机床零部件 家具 德州扒鸡 太阳能

泰安机电 建材

菏泽 彩礼

山东省宁津县支柱产业,实木家具,健身器材,电梯,还有蟋蟀当然还有房地产

其他不了解,谈谈家乡临沂

一,化肥产业。

代表企业:史丹利,金正大,施可丰,中化,艳阳天(处于破产状态)

二,制药产业

代表企业:鲁南制药,翔宇制药,罗欣制药厂

三,食品产业

代表企业:秋香月饼,回头客铜锣烧,盼盼,轻援食品厂,金锣火腿肠

四,机械行业

临工

五,建材行业

罗庄地板砖

六,物流行业(支柱)

1.郑州人从小喝到大的酸奶叫“花花牛”,“牛花花”是“花花牛”出的产品,不是山寨。

2.很多人刚来郑州时对“荆芥”这种口味清奇的蔬菜敬而远之,后来竟然越吃越上瘾。

3.郑州的小油条(郑州人叫“ 油馍头”)会刷新你对油条的认知,比手指胖点,和火锅、胡辣汤都是绝配。

4.出租车上:

“师傅,郑州有啥特产可以带走的呀?”

——“san(河南话),新出的。”

“蒜?”——

“是啊,最近新蒜上市了,很不错的。”

5.郑州老国棉厂附近有很多好吃的,国棉一厂的麻辣猪蹄、国棉四厂的烩面尤其出名,四场烩面相传是当年上海女工把咖喱引入到了烩面里,虽然厂子倒闭了,但烩面一直流传着,所以吃四厂烩面一定要选有咖喱粉的那种,吃一次就忘不掉。

6.郑州人吃饭爱喝的饮料叫菠萝啤,虽然名字里有个“啤”, 但其实是无酒精饮料。

7.在郑州,没有什么是一顿巴奴火锅解决不了的,菌汤和毛肚答应我一定要点好吗?

8.不能吃辣的外地游客来郑州,还是不要吃方中山了,连湖南人都会被辣哭。

9.郑州人觉得早上喝个胡辣汤,暖乎乎的很舒服,但一些外地人会觉得为啥郑州人一大早起来就喝火锅底料。

10.合记烩面一定要吃一楼的,别被忽悠上二楼。

11.郑州街头随处可见大盘鸡店,强烈推荐老狼大盘鸡!

12. 健康 路夜市开了快20年了,有人觉得它已经没落,但是一到晚上, 健康 路夜市依然热闹得很。

13.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有个节目叫《香香 美食 》,晚上不要看!

14.在外地的郑州人,可以试试速食烩面“老郑州烩面”,羊肉滋补味煮着吃,味道很郑州!

15.夏天紫荆山公园的荷花很漂亮,也有很多汉服小姐姐专门去那里拍古风照片。

16.郑州有个地铁站的名字很好听,叫“小乔”。

17.郑州公交车让座率全国排第一。

18.郑州很多公交车都有手机充电usb接口。

19.郑州的阿姨们都超可爱的:“妮儿,可不敢坐黑车,都是坑人嘞~”

20.郑州大学新校区因为风景太美,被起了个绰号叫“郑州国立西郊公园”。

21.《快乐星球》是在郑州拍的,大部分星球戏和特效是在郑州的河南影视基地拍的,学校的戏是在二砂寄宿学校,“丁凯乐”的扮演者李瑞也是郑州人。

22.郑州嵩山路和中原路交叉口有个公园,是郑州的相亲角,被称为最有诚意的相亲角,因为旁边就是婚姻登记处。

23.郑东新区CBD是个圈,很容易迷路,绕来绕去你会发现自己还在原地,外地司机也很容易奔溃。

24.郑州有个颜值超高的商场叫永威木色购物花园,连卫生间都设计得像个图书馆。

25.最后说一句暴露郑州人年龄的广告词: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以上是我对郑州特色的总结,仅作参考,欢迎互动交流

在郑州我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我说一下深入了解郑州才知道的事吧。

1 郑州的早餐店大多数都是胡辣汤,几乎每条街都有几家早餐店。

在家里吃饭是做不了胡辣汤的,几乎没人在家里自己做胡辣汤吃,胡辣汤绝大多数都是去早餐店吃。

2 胡辣汤最正宗,最土著的吃法就是两掺,就是胡辣汤加豆腐脑,再买点油条或者油饼,注意了,正确的吃饭是把油条或者油饼泡在两掺里吃,这是典型的本地人的吃法。

3 郑州最有名的胡辣汤是方中山胡辣汤,但是注意了,方中山胡辣汤不是正宗的郑州胡辣汤,真正郑州正宗胡辣汤是大街小巷里的小店,比如什么逍遥镇胡辣汤,合流镇胡辣汤等,本地人是不吃方中山胡辣汤的,太辣,吃不了。

4 烩面几乎成了郑州标志,但郑州人不是天天吃烩面的,家里也不怎么做烩面吃,吃烩面和火锅一样,想吃了就去饭店吃一碗。偶尔吃不会天天吃。

5 郑州公交去哪都是1块钱,快速公交brt站台转车不要钱。

6 郑州最富最土豪房价最高的地方叫北龙湖,郑州的富人区。

7 正宗的老郑州人大多数都在西郊,也就是以伊河路小学为中心的5公里内,通过这里的中老年人你能听到最正宗地道的郑州话。

8 郑州最有名的中学叫郑州外国语中学,这个学校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比全郑州其他所有高中加起来的人数都多。

9 郑州最牛逼的大学不是郑州大学,而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0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是郑州。我从小就听这句顺口溜,现在36了,从最开始修路,四桥一路,到现在修地铁,依然到处是围挡,很多地方依然在挖沟。

11 外地人不要在火车站 汽车 站附近坐出租车,切记,随便坐个公交车,几站以后下车再打车,或者用手机叫个滴滴。

12 两大火锅巨头,一个是巴奴,一个是海底捞,这俩都以服务闻名,能服务到让你不好意思。每到周末,排一两个小时的号去吃火锅是常有的事。

13 郑州有个地方叫海棠寺,但是没有海棠也没有寺,是个公交站名,以前经常坐4路车记忆犹深,现在4路车好像不走那了。

14 郑州二七广场附近依然很多大型商场,亚细亚的故事就是在那里发生的,以前在郑州买东西逛商场,逢年过节多远都会去亚细亚逛逛,就像村里赶会一样,现在离得远的话几乎几年都不去一次,因为郑州的商场太多了,几乎一公里一个,而且商场都很高大上,郑州的商业,经济中心现在是在郑东新区,二七广场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辉煌。

15 金水区金水路有一段红墙大院,那是河南的政治中心,郑东新区cbd是郑州的经济,商业中心。

16 以前郑州的郊区都被称为老轧皮,就是形容人很土,很村,现在的郊区人都是拆迁户,暴发户,有钱的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点都不错。

郑州是个北方版武汉,城区被铁道线割裂到没要紧事甚至老东区和老西区的人都互相不怎么往来。

郑东新区已经很大了,零几年还是只有会展中心那一点地方,然后13年开始郑东新区就像点燃了裂变反应似的突然开始建设起来了,13年到16年左右的热门是东车站和附近的CBD,16年之后又出现了好几个湖,北龙湖开放了,象湖也出现了,龙子湖来了甲骨文公司,从鬼城逆袭到现在就像个不夜城,到处都是mall,到处都是人和车……整个新区和过去老城区一般大了。

郑州是个坐落在河南的苏北味道的城市,整一个淮河气质。吃饭饮食是淮扬口儿的,甜党咸党也不分。一碗加糖的豆腐脑下肚再来一碗胡辣汤两掺。一些早餐店豆浆还有放酱油的。另外郑州不像别的地方甜党咸党打架,二者之间比较融洽。郑州的气质其实不太像华北城市,甚至一河之隔的新乡跟郑州的差别都挺大的。这个城市到处是法国梧桐,尤其是西郊,还有省委门前那条路。有点像个被拆了一半的南京。

水不是很好喝,但是也看地方。高中的时候我住二七区,第一次体验到下一锅饺子都是消毒水味。刷牙,杯子里一股84消毒液的味道。但是我从小生活的区域金水区省委二区自来水一向没异味。后来到外地,上海的水没味道也没水垢,北京的水也有消毒水味但是不重,煮一煮就没了。山东的水发咸,但是个人觉得山东的水比较适合泡北方茶。这些都题外话了。

这几年郑州发展巨快,互联网和半导体产业就像凭空出现的似的。西开发区都成了互联网和 游戏 公司的红海了,16年郑州的各个孵化器还都半死不活呢,后来靠着富士康,吃到了点 科技 的甜头,紧接着就开始布局半导体产业,拉半导体晶圆片,然后接着科大讯飞,猪八戒,新华三,甲骨文,育碧就都来了,完全不顾教育短板。今年开始本土的uu跑腿一步用车天基人才网也起来了。有人说产业会反哺教育,希望如此。

郑州气候还算可以,就是雾霾大,过去全国雾霾还不是个问题的时候郑州雾霾就很大了(更多的是平流雾),90年代郑州的天就是灰里泛一点蓝,老照片里郑州的天也是灰蒙蒙的没怎么蓝过,郑州很少有真正的蓝天白云天气,要么一片晴空,要么一片灰白,团云都不多见。但是春秋天蓝天就比较多。郑州所处的地区叫南华北黄淮盆地,是个小盆地,过去这里是一片大湖,叫荥泽。荥阳过去就在荥泽北岸,所以这里除了有寒潮或者高压气团外很少刮风。现在郑州西南边千沟万壑的地貌就是古荥泽水域,这里经常起平流雾。郑州地处中原四季分明,同纬度上的城市是徐州,连云港,大阪和东京。最近几年气候变得有点极端,经常刷新夏季省会城市高温记录和最早入夏记录,春季一年比一年短,三月就开始出现30度高温。但是郑州冬季很舒服,温度经常在保持在零度以上,只有寒潮天气才会降到零度以下几度左右。户外只需要穿一件普通夹克,甚至不用系扣子。郑州不是大面积集体供暖,零几年新式小区开始出现的时候有个词叫双气,有双气的小区才有暖气,其他的小区过去老式的会自带锅炉房。没暖气的,室内很冷,到室外晒晒太阳会比较暖和。郑州冬季的阳光很给力,又耀眼又温暖,而且干燥没有南方的那种湿冷魔法攻击加成。经常是冬至的时候走在大街上还暖洋洋的。这两年郑州空气质量急剧飙升,从去年12月至今,经常都是蓝天白云,整个夏天几乎每天傍晚都是火烧云。

郑州是一个没有持色的城市,没有特色本身就是特色,说透了就是中庸化的城市,这点与石家庄十分类似。

1,饮食无特色。早餐一个馍馍一碗包谷稀饭,或一碗胡辣汤泡根油条,简单的与河南多地饮食一样。中餐一碗羊肉烩面或肉丝面算是神仙日子,外地对羊肉烩面实在吃不贯,也感叹郑州人比回民还回民的热衷羊肉,比甘青人还厉害。晚餐一般比较杂,吃馍的、吃面条的都有,还有不少人吃一碗西安传来的羊肉泡馍。说起荆芥这种植物,怪味难以下口,但郑州人乐此不疲,南方北方人都无法理解这种怪异吃法。

2,城市文化。与洛阳、开封比,郑州是个新城,既无 历史 底蕴,也不是古都,较出名的是二七广场、黄河大桥,一般外地人去了都会去二七广场。至于新郑炎黄故里,外地客人一般认为是个人造景点,没有人在意、也不会去,一笑了之。

3,城市发展。多认为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近年发展很好,但又很中庸,无显著特色。人口多,摊大饼式发展,不断复制北京外扩模式。

4, 科技 教育。实事求是的说,科教是郑州的硬伤,与毗的西安、武汉无法比,没有一个前五十名的大学,这一点不如济南,在外人眼中与太原、石家庄差不多。

太多了吧!感觉来了郑州吃饭都变了味,说话也变了音,老家人说我变侉了!

一, 第一次知道烩面是河南的代表面食。至今还不怎么吃,除非外地同学来,带他们吃。

二,第一次知道早餐是喝胡辣汤油馍头,而不是热干面米线。

第三,原来无油无盐的面条,叫甜面条,不加任何东西的面汤叫甜面汤。凭什么呀,都没加糖,那糖不要面子了!

第四,郑州的消费比信阳还低,吃饭得劲,买衣服也便宜。批发市场众多,银基的衣服万博的小商品陈寨的花卉都很好逛。今年地摊经济火爆,要是在这些地方批点东西买卖是不是还能挣个零花钱当副业?

第五,以前觉得郑州也不过如此,这两年却变的越来越好,包容性也强,地铁也方便,绿化也越来越漂亮。

1、不是所有郑州人早餐都吃胡辣汤,胡辣汤虽好,很多人也很喜欢,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胡辣汤。

胡辣汤的绝配是油条,不是包子。

2、郑州是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城市规模非常大。

3、郑州 汽车 保有量非常高,保有量404万,你想一下,对于人口规模只有1000万的城市, 汽车 保有量为400万,已经非常高了。

那么我们就用数字来比较一下:

美国 千人 汽车 保有量837辆

发达国家 千人 汽车 保有量600辆

中国整体 千人 汽车 保有量248辆

北京 汽车 保有量总数603万辆

成都 汽车 保有量总数546万辆

重庆 汽车 保有量总数504万辆

苏州 汽车 保有量总数 443万辆

上海 汽车 保有量总数440万辆

郑州 汽车 保有量总数404万辆

西安 汽车 保有量总数374万辆

武汉 汽车 保有量总数366万辆

深圳 汽车 保有量总数354万辆

郑州的 汽车 保有量超过了武汉和深圳,超过深圳可以理解为大城市压力大,车位不好停, 汽车 没必要。但确实是超过了武汉,这一点没法解释。

4、烩面是郑州特产,但是并不是郑州人的日常生活主食。大家都吃过,也就是都吃过而已,并且非常好吃,但不是日常生活。

5、郑州最知名的本地制造业企业是宇通客车。

6、郑州的食品类农产品企业非常多,著名的有思念、三全等。

7、富士康在郑州的航空港区域,并且为了富士康,专门设立了一个区,自由经济贸易区。也拉动了郑州的GDP快速增长,工资也涨了一波。

8、少林寺在郑州,但离郑州主城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9、郑州大学是非常的大,郑州大学的高新区校区更是大到了能让人迷路的地步。

10、北龙湖的房价是真贵,10万一平米在这里是真的存在的,整个河南省的土豪都聚集在这里。北龙湖紧邻CBD区域。

11、郑州市区人口超多,密度较大,走路都堵路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以后人口数量可能还会翻倍,达到2000万人口,毕竟河南省人口接近上亿。

12、OK=中。

1983年去郑州上学。第一次座火车。才知道还有绿皮火车可坐。到学校后,才知道有电视(黑白)可看。到郑州去大街,才知道有烩面可吃。到郑州,才知道有电话可以打。到郑州才知道有啤酒可以喝。到郑州才知道……

郑州素来有“邪都”之称,多的不说,简单举两例子:

1.坐公交车,想坐某一路,左等右等就是不来。别的车,刷刷的一会儿一辆。

遂转换念头:“我不坐这一路了,换一路坐吧!”结果之前等的那一路来了……后来有别的老郑州告诉我,公交车左等右等不来的,点个烟它必来……

2.地标建筑以及路斜二七塔上面有六面钟,朝向对着二七路。二七路本是一条正南正北的路,但突然在靠近二七塔的附近折了一下,成了一条斜路。

斜路的起点二七塔,终点金博大,为什么设计成这样无从考证。不过据说就是因为这个歪门邪道,才导致二七塔周围商厦开一个倒一个。此外,郑州市中心主干道也是斜的,人民路,解放路,西大街……这些冯玉祥时期老郑县遗留下来,以及省会建设时期苏联人规划的斜路,许多外地人到了郑州问路,在市中心,你根本没法用“东西南北”指出个所以然来。有的路,在卫星地图上看明明是一条,可是它拐个弯儿,或者打个小角度的折儿,就换名字了…其实,郑州地邪是有传统的,你看,几十年前的那个郑县,就是个斜着建的县城,郑州的地邪(斜)是祖传的……

这个作为一个河南人,且在郑州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来回答下吧。

1.郑州的烩面真的是只有到郑州或者河南才能体会到它的味道的,其他各省很少有正宗的;

2.荆芥这种香菜只有到郑州才能体验到的,而且是可以生吃的,冬天没有,只有到夏天时才有,捞面里面加些荆芥,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3.金星啤酒只有到郑州才能品味到的哦,味道比较独特,而且一直坚持河南本地生产,所有外地来的朋友可以品尝一下;

4.红烧黄河大鲤鱼这道菜到郑州才能品味到最原汁原味的口味哦,不但有黄河鲤鱼的劲道,而且带着些北方黄河的泥土气息,那种感觉是无法形容的,跟黄河岸边其他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到郑州可以尝试一下;

先说这几个独特的吧,其他还有很多,只有到了郑州之后才能体会中原人的实在、厚重与质朴。

去了郑州才知道郑州的庞大,才知道郑州的发展历程,才知道郑州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第一次去郑州还是2014年大一的时候,当时对于郑州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第一次去郑州火车站坐火车感觉火车站非常大,坐车的人真多。之后便经常去郑州,对于郑州东区的发展也是深有感触,郑州这几年在卫生、交通方面都有一个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龙子湖附近的绿化建设非常漂亮。

前段时间登上郑州二七纪念塔,从各个展厅可以清晰的看到郑州的发展历程,非常令人震撼。百年德化街传承着郑州的商业文化,现在凌晨2点-4点在二七还能看见很多大货车拉来商品。

在郑州时间久了,看着车水马龙,再去其它地级市感觉最深的就是车少,拥堵情况明显减少,自驾比较舒适。但是在其它地级市也没有郑州那样方便快捷的公交车、地铁等,尽管现在郑州市内因为修建地铁道路并不畅通,不过总有一天我相信郑州市内的交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总之,郑州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熔炉,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同时也暗藏了很多 社会 上复杂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38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