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个利空消息,下周,新能源半导体或许都有麻烦了

A股:三个利空消息,下周,新能源半导体或许都有麻烦了,第1张

周末消息面很多,我在外面有事,没怎么看,刚才一口气看完了所有,真正感兴趣的只有三个,都是最近的热门赛道,新能源半导体

抽空码几个字,陪大家一起聊聊吧,炒股这件事,我对于资金面、情绪面关注得更多,而资金是由游资、机构、散户、大资金合力的结果,不好一两句说清。而情绪面,更多的时候受消息左右,虽然我常说自己对消息不感兴趣,那是因为我是把消息当反向。

第一个消息,宁德时代减持永福股份

本来这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是我却放在第一个来说,因为目前的宁德短期涨了很多倍了,不管你有多看好,但是预期价值肯定是透支了,虽说有赛道加持,但杀估值,杀逻辑,是A股的常态,一叶知秋,还是多一点敬畏之心。

哪怕是神水,也能回撤40%,何况宁德?有何德何能比肩。刚有582亿天量融资方案,差一点把创业板已经带到了风险边缘,这件事情很可能有被市场放大,到底宁德是真缺资金了,还是怎么了?

第二个消息,31岁企业家驾驶蔚,ES8遭遇车祸身亡

这件事情怎么解读呢,其实不算是真的自动驾驶,只是个辅助功能,对于目前的新能源车,亮点其实并不只是电池,那么那套电子智能,或者叫人工智能,这才是真正的想象空间。

而电动车给这个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燃油车没办法赶超的,我记得特斯拉刚上市没多久的时候,我驾驶过几回,特别喜欢,只是自己当时自己实力不够不能也带回家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那个超级大屏幕。

无论怎么说,这个对于新能源 汽车 ,肯定是利空,在上涨的时候有利空也会被隐藏,但下跌调整的时候,什么都会放大,感受出来了吗?上次电动车自燃都没这次消息多。

第三个消息,大摩报告:半导体行业“凛冬将至”

尽管价格仍在走高,但由于供应正在赶上需求,缺芯得到缓解了,换言之,半导体行业“冬天来了”。

其实,这份报告主要是谈美股,最近美股、A股的半导体行业,都是同步在下跌,A股跌得更多,有些半导体热门股,已经较最高点跌去30%了。

之前还喊说说未来三年重仓看好的,不知道现在能否坚守住,喊出这些口号的人,大概率都是七月初才进场,现在肯定已经开始亏本金了。因为提前潜伏的人,都是这个市场会玩的人,不会发生这种低端局的声音。

下周,新能源半导体或都有麻烦了!

三个消息,并非刻意找利空,而是事实存在,不过。个人对于半导体下周是乐观的,下周看探底反d,但这里的反d,只是做波段的机会,喊着三年的人,我们不是一个频道。

新能源其实也在下跌,光伏、电池龙头都跌去了15~20%,所以永远别神话一个赛道。在小凡的眼里,只有两种,一种能简单盈利,一种不能简单盈利,我会选择简单盈利的。

可能会吧。我最近把半导体的行业指数以及个股都复盘了,从K线层面得到了一些信号,同时更多的还是场外资金和情绪方面的影响。简单总结了一下,

主要就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涨太快了 这个是最直接的原因,半导体行业的特色就是如此,要么不涨,一涨就是主升浪,连行业指数都恨不得涨停的那种,上个月有次我记得,半导体和光伏两个比谁涨得多,结果半导体涨了9个点,光伏行业指数基金直接涨了10个点,还有溢价了。 涨太快了,获利盘巨大,整个行业有点像游资炒作的妖股那般了,熟悉妖股K线形态的,会觉得这行业指数是不是如此相似呢? 没有只涨不跌的行业,涨太快了容易见顶,有回调需要,就算将来还要上涨,那也需要回调整理筹码。另一个光伏,其实情况也大体相似了。

第二个原因:利空影响 上涨的时候都是利好,下跌的时候肯定都是利空,前段时间有央视财经说不让“炒芯”,虽然并非指A股市场,而是场外囤货炒作那些。但市场都是相关联的,消息并非独立。 上周末,又有华尔街的摩根大通喊话说半导体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半导体行业的“寒冬将至”,其实并非A股的半导体在下跌,美股的也一样的情况。 这一轮炒作的核心逻辑就是“缺芯”,而非芯片制造研发有了新的进展,当逻辑站不稳的时候,市场会何去何从呢?

第三个原因:资金出逃了 这个最直观的感受,进入七月后,市场情绪有点亢奋了,什么“芯若在,梦就在”!很多散户跑步进场,而另一方面资金却边拉边撤,特别是北向资金,跑得最快。 别看消息说什么基金增持啥,谁又知道是哪个资金在出逃呢!而且减持有点多,这就是半导体行业,无论是减持,还是资金流出,都是拉高派发的事实。 目前套牢盘里面,有部分是基金,更多的是散户,至于何时能够再次上涨,得看资金和情绪如何再次蓄积了。如果你看好未来,除了等待,无它!

拓展资料:

半导体基金中最好的是金鹰策略配置混合,其次是银河创新成长混合、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国泰CES半导体芯片、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等,最近半导体基金风头正盛,收益很好,投资者意愿较高

反d没有结束。首先我们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半导体市场有可能会“退烧”。最近几年时间,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很多企业都纷纷投入巨资到半导体行业当中,有的是从事设计,有的是从事制造,有的是从事跟半导体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新注册的半导体企业就高达2.28万家,同比增长高达195%;在众多资本纷纷进入半导体行业之后,这几年我国半导体产能也迅速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3778.4亿元,同比增长23.3%;制造业销售额为2560.1亿元,同比增长19.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509.5亿元,同比增长6.8%。另外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2598亿块,同比增长18.8%,出口金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到了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进一步增长,全年集成电路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从2018年到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全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这个增长率是全球同期增速的三倍多。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从而逐渐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度,这是个好事情。但是目前有一些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并不是为了真正地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有一些企业就是为了骗取产业补贴以及骗取资本融资。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盲目进入到半导体行业当中,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基础,没有人才基础,而是成立一个公司之后,再忽悠几名行业大咖加入就开始对外融资了,这种往往都以失败告终,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武汉弘芯。

目前很多地方的半导体产业都处于群魔乱舞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地方都存在重复建设的嫌疑。这种无序的发展其实并不利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如果各大企业纷纷涌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抛除那些骗局不算,就算有些企业真正地把芯片生产出来了,也有可能导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这种担心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按照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半导体产业的增速来看,未来几年半导体产能还有可能维持高速增长,而这些半导体大多都是一些中低端的半导体,目前我国市场上并不缺这些半导体,我们真正缺的是一些高端的半导体。

但是对于14纳米以上的一些高端芯片,目前我国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比如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同比增长16.92%,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一些专业芯片或者高端芯片。这些高端的半导体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生产出来的,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人才的问题,更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的光刻机等各种核心设备没有完全掌握技术之前,短期内想要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高端芯片,我觉得不太现实,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对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仍然比较大,短期内就算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非常多,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弥补这部分缺口。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我国对半导体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速空间,但是真正能够啃下这部分市场份额的国内企业并不多。

这意味着大多半导体企业都只能在中低端芯片群魔乱舞,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产能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调,甚至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尤其是在当前电子产品消费不太景气的背景下,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会放缓。目前芯片主要用在一些电子产品,汽车,以及工业产品上。而最近一年多时间,我国的电子产品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了,尤其是手机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根据中国通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份,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下降27.1%,其中5G手机出货量8620.7万部,同比下降20%;如果把苹果等一些外资品牌剔除在内,国内手机品牌的下滑幅度会更大。

在手机整体销量下滑明显的背景之下,这些手机厂家对芯片的需求肯定是下降的;另外最近两年时间,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汽车的产销量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下滑,这时候汽车产业对芯的需求量不可能有太快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半导体的增速要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速,其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产能过剩。所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时间我觉得我国的半导体可能会退烧的。只不过从长期来看,对那些拥有核心技术,而且专注于生产高端芯片的厂家,他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他们仍然会保持快速的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43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