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正当时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正当时,第1张

半导体行业技术高、进步快,一代产品需要一代工艺,而一代工艺需要一代设备。IC制造设备主要分为光刻机、刻蚀机、薄膜设备、扩散离子注入设备、湿法设备、过程检测等六大类,其中光刻机约占总体设备销售额的18%,刻蚀机约占20%,薄膜设备约占20%。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计2020年半导体设备市场将增长20.7%,达到7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7年中国大陆市场需求规模约占全球的15%左右,2020年预计占比将达到20%,约170亿美元。

半导体设备市场集中度高,主要由美日荷厂商垄断。总体上看,半导体设备市场CR十超60%,前五名分别为应用材料、拉姆研究、东京电子、阿斯麦和科磊半导体;局部上看,每一大类设备市场均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前两名厂商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数据,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国内厂商仍处于技术追赶期。但随着技术进步放缓,国内厂商与全球龙头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短,未来3-5年将是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黄金战略机遇期。

投资建议: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虽大但自给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随着摩尔定律趋近极限技术进步放缓,国产厂商技术加速追赶,国产替代正当时。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国内厂商有望加速发展,推荐标的: 北方华创、至纯科技、精测电子、长川科技。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又一半导体国产替代材料,光掩模版的瓶颈在于石英基板

根据Wind数据,2019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为328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CAGR为5%。根据IHS统计,2018年全球平板显示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3.6亿元,CR5约为90%,前五大公司分别是SK电子、HOYA、 L .G-IT、 PKL和DNP。

1)掩膜版主要应用于微电子制造工艺中的光刻工艺,其原理类似于传统相机的底片。

掩膜版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模板将掩膜版.上事先印制好的电路图案复制到芯片或显示面板玻璃上,以达到批量生产的目的。

2)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为掩膜版主要下 游需求,预计2022年 掩膜版市场规模分别为346亿元和63亿元。

半导体领域,线宽工艺的提升带动单位芯片所需掩膜版的数量骤增,全球半导体产能向中国转移两个因素将带动国内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显示面板领域,显示精度的提高、面板尺寸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显示面板产能向中国转移三大动因会拉动平板显示掩膜版行业的蓬勃发展。

3)掩膜版基板占掩膜版原材料成本90%,主要以石英基板为主,是产业链的核心瓶颈。

原材料方面,掩膜版主要以掩膜版基板和遮光膜。现在用以制作掩膜版基板的主要为石英玻璃、苏打玻璃和硼硅玻璃,其中以石英玻璃的化学性质最为稳定,在硬度、热膨胀率、透光率等方面表现皆为不俗,广泛运用于高精密产品的生产,生产工艺以熔融和合成为主。

4)下游半导体大厂积极布局掩膜版自产自用战略,美日韩占据独立制造商主要份额。

半导体掩膜版领域,福尼克斯、大日本印刷、日本凸版印刷合计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显示面板掩膜版领域, 日本SK- -Electronics、日本豪雅、韩国LG-IT、福尼克斯、日本DNP合计占据90%的市场份额。

5)石英掩膜版基板领域中,高端掩膜版基材被日韩所垄断,国内起步较晚积极布局国产替代。

石英掩膜版基板领域中,高端掩膜版基材被日韩所垄断,国内起步较晚积极布局国产替代。日韩厂 商凭借多年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国内菲利华具有量产G8.5石英掩膜版基板的生产线,同时也在IC领域有所突破,通过了半导体设备国际巨头的认证。

今年以来,新船需求显著回d。1-7月,全球累计签约新船订单1014艘、7894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同

比增长183.7%,创2016年以来最

高。7月份,全球签约新船订单116

艘、836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环比减少30.9%,同比增加258.5%。

1)新船需求显著回d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1-7月,全球累计签约新船订单1014艘、7894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同比增长183.7%,创2016年以来最高。7月份,全球签约新船订单116艘、836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环比减少30.9%,同比增加258.5%。

短期来看,国际造船市场将持续活跃,预计全年新船成交量有望达到1.2亿载重吨,高于年初行业普遍预期的9000万载重吨水平。

中国方面,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4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7%。承接新船订单45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23.2%。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9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6%,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增长26.1%。

2)今年新造船市场将持续活跃,或将成为近年来造船市场的小高峰

今年造船市场活跃主要受到以下原因带动:

一是下游船东现金流充裕,当前新船价格仍然较低,船东造船意愿提升。受疫情的供需错配影响,从2020年年底开始,集装箱、散货船运价先后大幅上涨,2021年7月克拉克松海运指数较年初提高了107%。运价大幅快速上涨使得一季度船东盈利大增,流动资金充足,而2020年造船价格进一步下降,船东在当前环境下造船意愿提升。

二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新造船订单大幅下降,船东下单计划推迟到2021年,叠加后续更新计划的提升释放,造成2021年订单将成为近年来造船市场的小高峰。2020年全球新造船订单仅为6000万载重吨,这部分需求会推迟到2021年。增速将从交期来看,当前 的集装箱船交期排在了2023- 2024年,表明部分后续更替计划或已经提前释放。

3)此轮造船小高峰对船舶价格影响的d性有限

从船东建造意愿来看,此次疫情造成的运力相对不足主要是港口装卸效率下降引起的,并不是船舶运力短缺。此外,受到此前2008年造船高峰后运力过剩 的影响,加. 上环保要求提升后技术路线尚不成熟,目前船东新造船相对谨慎,需求d性较大,因此价格.上涨幅度有限,目前克拉克松新造船指数143,较2020年底提高了13.5%。

新造船市场进入长周期.上升阶段,此次疫情加速上行周期的到来。造船市场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是海运量增长带来的船队规模需求增长。二是更新需求。

2017年以前,全球化的深入使得海运 量增长快于全球GDP增长,2018年 以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海运量增速放缓,2020年疫情影响或出现负增长,2021年由于欧美国家消费刺激效果显现,海运量或重回正增长。更新需求方面,从2023年开始逐渐进入更新需求持续.上行时期,长度或将达到10年,此轮疫情影响将加速上行周期的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473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