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五大龙头股

半导体五大龙头股,第1张

半导体股票的龙头股如下:

1、中芯国际

中国内地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 0.35微米到14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

2、韦尔股份

全球CIS龙头,主营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被动件、结构性、分立器件和lC等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投资的韦豪创芯投资了包括景略半导体、爱芯科技、普诺飞思、新光维医疗科技以及地平线等半导体企业。

3、紫光国微

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以智慧芯片为核心,聚焦数字安全、智能计算、功率与电源管理、高可靠集成电路等业务,是领先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政务、汽车、工业互联、物联网等领域。

4、圣邦股份

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企业,主营模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以及物联网、新能源、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制造、5G通讯等。

5、士兰微

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在的主要产品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品。

6、长电科技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微系统集成和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微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包括集成电路的系统集成封装设计、技术开发、产品认证、晶圆中测、晶圆级中道封装测试、系统级封装测试、芯片成品测试并可向世界各地的半导体供应商提供直运。

目前,中国半导体龙头股票主要有几下几个:扬杰科技、北方华创、通富微电、晶方科技、捷捷微电、兆易创新、金宇车城、国星光电以及紫光国徽等等,这几家企业都是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龙头股票。 从近五年的总资产收益率走势来看,他们的收益率还是相当可观的。

首先来说一下扬杰科技,扬杰科技致力于生产半导体硅片、器件以及芯片。从产品设计到研发,再到投入生产,销售,全部的一条龙服务,而且都做得相当出色。扬杰科技主要的业务范围就是功率二极管,分立器件芯片以及整流桥半导体分立器件。北方华创的业务范围就和扬杰科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主营业务放在高端的点子工艺设备上,是国内顶级的供应商,主要的经营项目是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工艺装备的生产研发和营销。

而通富微电主要是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也是相当有名气的一家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通富微电的规模也产品种类,在相同行业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从这几点上来看,通富微电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近五年的总资产收益率也是相当优越的。而晶方科技的主要经营项目和通富微电是相同的,主营业务都是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

捷捷微电则是在电力半导体领域散发着自己耀眼的光芒,而紫光国徽就的营业范围相对就比较大一些,致力于智能安全芯片以及特种集成电路以及存储器芯片的研发和制造。这几家企业都属于半导体行业中,比较出色的几个企业,年总资产收益相对来书也比较平稳,几乎都在7%以上,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0%左右。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或者投资,可以查阅资料,不论什么公司,投资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一定要谨慎。

众多周知,在 汽车 半导体领域,安森美半导体堪称大牛,你或许不知道的是,在工业细分领域,安森美半导体亦为翘楚。在2020年9月25日举行的安森美半导体智能感知策略及方案在线媒体交流会上,中国工控网获悉,据欧洲第三方调研公司Yole Development数据显示,安森美半导体在工业机器视觉领域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致力于推动高能效电子的创新,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全面的高能效联接、感知、电源管理、模拟、逻辑、时序、分立及定制器件阵容,使客户能够减少全球的能源使用。安森美半导体市场范围非常广泛,核心市场主要是在 汽车 、工业、通信、消费类和计算。

“我们最大的市场份额集中在 汽车 、工业和通信。”安森美半导体智能感知部全球市场和应用工程副总裁易继辉(Sammy Yi)说,“这些行业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一是对产品性能要求非常高;二是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三是对产品长期供货的持续性要求非常高。而这正是安森美半导体的优势所在。”

安森美半导体主要分为三个产品部门,分别是电源方案部(PSG)、先进方案部(ASG)和智能感知部(ISG)。设立于2014年的智能感知部(ISG)年轻且活跃,是安森美半导体目前成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 汽车 、机器视觉和边缘人工智能是智能感知部主攻的三个市场方向。”易继辉说, 汽车 行业虽属传统行业,但近年来得益于电力化、智能化, 汽车 行业焕发新生。为了打造更加安全、舒适的智能 汽车 ,各类感知产品应用需求激增。“安森美半导体在 汽车 智能感知方面成长速度远比 汽车 行业本身发展速度快得多,就是因为 汽车 采用新技术的速度非常快。”

同样,在工业4.0时代, 历史 悠久的机器视觉在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不断产生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考虑采用机器视觉帮助生产线实现检查、测量和自动识别等功能,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从而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机器视觉作为新兴技术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自动化行业一个具备光明前景的细分市场。从全球范围看,由于下游消费电子、 汽车 、半导体、医药等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2017年已突破8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亿美元,2025年将超过192亿美元。

相较于前两者,边缘人工智能属于行业“新兵”,但潜力无限。“边缘人工智能主要是由人工智能、5G、IoT等新技术导入后开发出新的应用,发展非常迅速,经常隔几天、隔几个礼拜,就会有新客户打电话来说他们有新的想法和应用,希望得到帮助。”易继辉举例道。

在上述核心市场,安森美半导体智能感知部都做了长时间的投入和布局,包括图像感知,多光谱、高光谱的感知,激光雷达感知、毫米波雷达感知、传感器融合此类深度感知。这些都在推动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步。

工业人工智能应用,图像传感器是关键

随着智能制造的逐步深入推进,工业机器视觉、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图像传感器是助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工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给图像传感器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包括推动了后者在全局快门性能、高速拍摄、大分辨率、使用不可见光谱区域和三维体积深度提供的信息进行关键推断,以及神经网络处理的发展。

易继辉举例说,平板检测是整个工业机器视觉行业中,对图像传感器最有挑战性的应用,从1K、2K、4K一直到8K,像素要求逐渐提高。

具体来讲,平板检测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暗检测,上电前主要检测一些指纹、划痕和其他物理上的问题;第二步是上电以后,检测发光源。LED有一个亮板在后面作为发光源,而OLED,特别是AMOLED(Active Matrix OLED)的每个像素都是一个单独发光源,像素和像素之间发光的强度和色彩的均匀度,都要能够很准确地侦测出来,这就对图像传感器的要求非常高。

“过去检测LED面板上的1颗像素,对应需要9颗像素(3 3),OLED则对应需要16颗(4 4),甚至25颗(5 5)像素。平板检测对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要求越来越高,从4,500万到1.5亿像素,甚至超过2亿像素。”易继辉说。

易继辉以1.3英寸固定尺寸的图像传感器为例,阐述图像传感器技术发展路线图。首先,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在逐年提升,从过去的200万像素、500万像素、800万像素、1200万像素,逐步升级到现在超过2000万像素。其次,噪声导数相当于图像质量,在同样大小的尺寸下的图像传感器逐年随着像素的增大,图像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带宽也是逐年提高。比如,一个29 29mm2标准的工业用摄像头,十年前可能只是200万像素,后来逐渐增加到300万、500万、1200万,今年已经能够用到1600万像素。

“安森美半导体在技术上有非常长时间的积累。”易继辉说,如全局快门,在高速运动下使图像不会有拖影;内校正,像素内的校正,以前都是在系统里通过软件校正,现在直接做到硬件里,像素内部去做图像校正;工艺节点,从110纳米到65纳米,再到45纳米,甚至更小,充分利用了摩尔定律的优势,即成本、尺寸、耗电量都在逐年下降;背照式,在同样尺寸下分辨率越来越高,像素尺寸可能越来越小,感光量、感光度,特别是暗光下,性能可能就会降低,背照式就是用来提高感光能力;堆栈架构,以后就不光是两维空间了,而是三维、堆栈式、两次堆栈、三次堆栈都有可能实现。以后不光把模拟和数字信号放在第二层,甚至于人工智能一些算法放在第三层里,整个图像传感器就是高智能化的图像传感器。

可以预见,图像传感器的开发正在从仅提供RGB和二维坐标信息转移到新的更丰富的形式。图像传感器可提供更多类型的数据,无论是深度数据,还是增加的光谱信息,以及人工智能合并这些数据集并实现高级决策,从而使系统能够通过新的测量和决策机会提供更快、更准确的结果。作为工业机器视觉的领导厂商,安森美半导体会以全方位的智能感知产品阵容和领先的技术,应对工业人工智能应用挑战并推进智能制造的创新。(文/gongkong张丽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48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