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物理学中,类氢模型的优缺点

在半导体物理学中,类氢模型的优缺点,第1张

优点:基本上能够解释浅能级杂质电离能的小的差异,计算简单

缺点:只有电子轨道半径较大时,该模型才较适用,如Ge.相反,对电子轨道半径较小的,如Si,简单的库仑势场不能计入引入杂质中心带来的全部影响。

参考:叶良修《半导体物理学》

这些杂质能级的位置可以采用所谓类氢模型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量子化能量为

En =-moq4 /(8εo2 h2 n2),其基态电子的电离能为 ΔEo = E∞-E1 = moq4 /(8εo2 h2) = 13.6 eV。

对于半导体中的浅能级杂质原子,它对其价电子的束缚比较弱,这类似于氢原子,但又有两点不同:a)电子处于半导体中,若半导体的介电常数为ε= εoεr,,则电子受到正电中心的引力将减弱εr倍,束缚能量也将减小εr2倍;b)电子在晶格周期性势场中运动, 则电子的质量需用有效质量mn*来代替mo;因此,对于施主杂质,得到电离能为 ΔEd = (mn* /mo) (ΔEo /εr2 )。对于受主杂质,电离能则为 ΔEa = (mp* /mo) (ΔEo /εr2 )。

对于Ge:εr = 16,ΔEd = 0.05(mn*/mo);因一般(mn*/mo)<1,则ΔEd<0.05 eV;若取

1/mn* = (1/ml+2/mt)/3,ml=1.64mo,mt=0.0819m0,则mn*= 0.12m0,得到ΔEd= 0.0064eV,这与实验在数量级上基本相符。

对于Si:εr = 12,ΔEd= 0.1(mn*/m0),因一般(mn*/mo)<1,则ΔEd<0.1 eV;若取

ml=0.98m0,mt=0.19m0,mn*=0.26 m0,则得到ΔEd=0.025eV,这也与实验基本符合。

有效质量指电子或者空穴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静止质量,反映在迁移率上。迁移率大就意味着有效质量小。实际测试主要利用电子回旋共振的方法测定有效质量。当然,如果你有具体的能带结构,可以利用求能带顶或底的二次微分的倒数来求得有效质量。杂质主要有几种,一种是掺杂杂质,包括施主和受主,如P,As(施主),B,Ga(受主);第二种是复合中心杂质,例如金等,可以通过加入这些材料在禁带内部形成杂质能级提高复合速度。缺陷,主要包括点缺陷(原子空位),位错和层错。杂质能级不一定都位于禁带之中,利用类氢模型可以计算杂质能级的位置。一般来说有:Ec-Ed=13.6eVxm*/(me2)其中m*为电子有效质量,m为电子质量,e为半导体介电常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515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