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投资全国造芯 芯片变芯骗

盲目投资全国造芯 芯片变芯骗,第1张

随着半导体行业获得政府和资本的青睐,全国各省正在掀起一场“造芯”运动,2020年上半年,已有21个省份落地的半导体项目超过140个,总投资额最少超过3070亿元。在2020年8月,就有近万家企业计划投身芯片行业,江苏、浙江、陕西、天津、辽宁、重庆、江西转产半导体企业数量分别增长了196.94%、547.37%、618.25%、465.31%、387.76%、422.73%和412.12%。截至2020年9月1日,中国已新设半导体企业7021间,2019年新设半导体企业也超过10000间。

在全国半导体项目遍地开花的表象下,潜藏了以下几点隐忧。

一是投资人动机不纯,芯片变“芯骗”。近年来,一些利用地方政府急于求成的心理,套取国有资金扶持,结果钱没少花,芯片项目却没有多少进展,使地方政府蒙受巨额损失。这方面,武汉弘芯和济南泉芯是典型代表。武汉弘芯号称投资1280亿元,但实际到位资金却非常有限,从始至终大股东缺乏投资诚意,时至今日实缴资本依然为零,在武汉政府投入的真金白银烧光之后项目就陷入休克状态。同样的手法在济南泉芯再度上演,在2020年2月,济南泉芯实际到位资金约5.1亿元,实际出资仍是地方政府实际控制的国有企业,这与武汉弘芯如出一辙。

二是诱发官商勾结,带来腐败和权力寻租。当下,政府对半导体技术的投资是不遗余力的,海量国有资金涌向半导体行业。不少人就以不正当方式打通关节,获取高额国有资金大肆挥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淮半导体。德科码创始人利用在美国、日本求学、工作的背景,在南京、宁波、淮安三地开始公司,并套取海量国有资金。最终,号称投资30亿美元的南京德科码在2020年5月申请破产,宁波承兴半导体在获得700万政府资金后就没有后续了,德淮半导体烧钱46亿元之后无疾而终,地方政府为此背负了巨额债务。在整个过程中,腐败问题丛生。

三是技术引进贪大求洋,陪了夫人又折兵。当下,一些官员不善于培育本土企业,反而非常热衷于招商引资,寄希望于请“洋和尚”来念经,仿佛洋和尚念几句咒语,一个产业就能凭空变出来。面对一些跨国公司,瞬间就被迷花了眼,不惜血本高额投资,结果不仅没能引进技术,反而陪人夫人又折兵,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成都格芯和贵州华芯通。2017年,格罗方德与成都政府共同投资90亿美元建设一条12寸晶圆代工线。然而,巨额投资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成都格芯早已名存实亡,一直在寻找接盘者,只不过没人敢当白衣骑士。目前,晶圆厂里价值百亿元的设备只能放在那里积灰尘。贵州华芯通则是又一个惨烈的案例。2016年1月,贵州政府与高通合资成立华芯通,总投资18.5亿元,虽然华芯通高调标榜自主,但实际上,这款ARM服务器CPU就是高通ARM服务器CPU的马甲。由于ARM服务器CPU在商业市场上根本没有市场,众多曾经押宝ARM的厂商也难以为继,高通决定放弃ARM服务器CPU,在高通放弃ARM服务器CPU之后,华芯通就变成无根之木,自然而然也就关门了。

四是罔顾外部风险盲目投资害人害己。随着信创市场已经成为风口,为了进入信创市场和斩获更多市场份额,一些ARM阵营厂商不是以产品和服务为卖点,而是以政商关系为突破口,将“洋人地基上造房子”的技术包装成自主技术,在全国各地大肆搞圈地运动,向地方政府要政策和市场,搞单一来源采购。目前,C公司全国设立16家公司,H公司则与北京、天津、福州、厦门、成都、绵阳、重庆、上海、郑州、许昌、青岛、济南、合肥、西安、九江、南京、广州、深圳、东莞、南宁、太原、杭州、宁波、桐乡、武汉、长沙、醴陵、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城市签订协议,建立KP产业基地,从公司经营的角度看,C公司和KP在短时间内高频率的设立全资子公司和建设产业基地是不太符合商业逻辑的。因为这些子公司和产业基地大部分功能雷同,业务重叠,而且整机制造压根就不是高 科技 ,机关单位市场规模有限,这种规模的投产会带来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前不久,随着外部环境越发严峻,H公司已经失去ARM芯片流片渠道,全国的KP产业基地面临缺芯的困局,生产能力和交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地方政府重金投资的整机厂几乎处于半休克状态。原本可以用来弥补芯片制造、设备、原材料等短板的资金,就这样被浪费在整机厂生产线上。

芯片产业是需要以十年磨一剑的方式细细打磨的,并非短期打鸡血就能够做成的。

目前,国内掀起的“造芯”运动是非理性的,很多投身“造芯”的企业不仅在技术积累上少的可怜,还存在动机不存的问题。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芯片是高投资、长周期的项目,需要的是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如今,全国各省发展半导体产业,只会把有限的力量分散,白白浪费了海量国有资金和时间。

从全球来看,美国半导体企业主要集中在硅谷,日本半导体产业集群位于九州硅岛,韩国半导体产业集群位于京畿道和忠清道,我国台湾省的半导体企业高度集中于新竹科学园区,都不存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的情况。

技术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定,必须循序渐进,地方政府不要妄图短期用政策和国有资本一口气吃成胖子,不要妄图短期用行政资源砸出一个产业,方式方法不对,投入的资源越多,最终也只会鸡飞蛋打,南辕北辙。

当下,顶层应当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统筹,以十年磨一剑的态度规划和发展产业。在产业政策制定中,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现有的产业特点进行布局,使设计、制造、设备、原材料、封装全产业链齐头并进。在国有资金的使用上,要抑制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对于半导体产业扶持资金的发放进行严格审核。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资金和时间用于扶持本土厂商中的“绩优股”和“潜力股”。

反d没有结束。首先我们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半导体市场有可能会“退烧”。最近几年时间,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很多企业都纷纷投入巨资到半导体行业当中,有的是从事设计,有的是从事制造,有的是从事跟半导体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新注册的半导体企业就高达2.28万家,同比增长高达195%;在众多资本纷纷进入半导体行业之后,这几年我国半导体产能也迅速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3778.4亿元,同比增长23.3%;制造业销售额为2560.1亿元,同比增长19.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509.5亿元,同比增长6.8%。另外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2598亿块,同比增长18.8%,出口金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到了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进一步增长,全年集成电路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从2018年到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全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这个增长率是全球同期增速的三倍多。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从而逐渐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度,这是个好事情。但是目前有一些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并不是为了真正地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有一些企业就是为了骗取产业补贴以及骗取资本融资。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盲目进入到半导体行业当中,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基础,没有人才基础,而是成立一个公司之后,再忽悠几名行业大咖加入就开始对外融资了,这种往往都以失败告终,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武汉弘芯。

目前很多地方的半导体产业都处于群魔乱舞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地方都存在重复建设的嫌疑。这种无序的发展其实并不利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如果各大企业纷纷涌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抛除那些骗局不算,就算有些企业真正地把芯片生产出来了,也有可能导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这种担心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按照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半导体产业的增速来看,未来几年半导体产能还有可能维持高速增长,而这些半导体大多都是一些中低端的半导体,目前我国市场上并不缺这些半导体,我们真正缺的是一些高端的半导体。

但是对于14纳米以上的一些高端芯片,目前我国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比如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同比增长16.92%,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一些专业芯片或者高端芯片。这些高端的半导体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生产出来的,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人才的问题,更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的光刻机等各种核心设备没有完全掌握技术之前,短期内想要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高端芯片,我觉得不太现实,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对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仍然比较大,短期内就算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非常多,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弥补这部分缺口。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我国对半导体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速空间,但是真正能够啃下这部分市场份额的国内企业并不多。

这意味着大多半导体企业都只能在中低端芯片群魔乱舞,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产能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调,甚至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尤其是在当前电子产品消费不太景气的背景下,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会放缓。目前芯片主要用在一些电子产品,汽车,以及工业产品上。而最近一年多时间,我国的电子产品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了,尤其是手机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根据中国通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份,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下降27.1%,其中5G手机出货量8620.7万部,同比下降20%;如果把苹果等一些外资品牌剔除在内,国内手机品牌的下滑幅度会更大。

在手机整体销量下滑明显的背景之下,这些手机厂家对芯片的需求肯定是下降的;另外最近两年时间,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汽车的产销量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下滑,这时候汽车产业对芯的需求量不可能有太快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半导体的增速要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速,其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产能过剩。所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时间我觉得我国的半导体可能会退烧的。只不过从长期来看,对那些拥有核心技术,而且专注于生产高端芯片的厂家,他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他们仍然会保持快速的增长。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臧克家。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对高端科学技术要求较高,对一个国家整体工业水平要求较高的产业。新中国建国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这七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我们还曾遭遇过西方国家的封锁,但就是在如此困境下,我国的芯片行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的进步速度是值得我们喜悦的,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不堪。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挫折和磨难,也曾有过停滞的情况出现。21世纪初,担任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的他是祖国的罪人,他为了自己的私欲,骗取11亿科研资金,让亿万中国人期待的“汉芯一号”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个笑话,让中国芯片停滞13年,现状如何?

中外半导体事业发展路程

这还要从半导体事业的起步发展开始说起,在《三位一体》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在半导体项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杰克·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标志着我们人类可以将大量的微小晶体管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提高了我们在电路设计领域中的工作效率,也使得芯片行业开始获得蓬勃发展。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便成为了世界强国,但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一切事物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因此在半导体领域,我们虽然同样非常重视,但由于技术封锁等原因,使得我们天生就要比别的国家晚一步。但就算如此,我国在上个世纪6、70年代仍然在这一领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逐渐解冻,大量外国先进设备被引入我国,并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然而这一蓬勃发展的态势,却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陈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又一次开始封锁半导体技术,再加上我们在七八十年代虽然在半导体领域有过发展,但整体却呈现出盲目引进、重复引进、注重中小半导体企业的特点,因此使得这一黄金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导致我们的半导体发展事业再一次受阻。也正是在这一历史阶段,西方国家的半导体技术再一次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芯片技术差距进一步扩大。

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定律——摩尔定律。这一定律的主要内容是当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块集成电路上面可以容纳的晶体管等元器件总数,每隔两年时间将会翻倍、其性能也将会翻倍。这一简单的定律,揭示了我们目前人类社会科技领域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换言之同样是一万块钱售价的电脑,两年前生产的和现如今生产出来的,其性能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就意味着,当我国的芯片技术在发展缓慢的时候,西方国家正保持飞速发展的态势,以至于越往后,我们想要追赶并超越他们的难度也就越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1世纪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我国芯片领域的发展,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还是那些高端仪器等设备,都离不开集成电路这一灵魂所在。但就是这么关键的一个领域,我们却落后他人很多,谁也无法保证在未来,这会不会成为限制我国发展的一个要素。尤其是在21世纪初,我国还发生了“汉芯一号”这样的事情,更是让我们期待着国产芯片的那一天。

“汉芯一号”背后的骗局

“汉芯一号”事件的制造者,他是祖国的罪人,在全体中国人迫切希望在半导体领域能够赶上甚至超越西方国家的时候,他利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心理,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的谎言,蒙骗了全体国人,他就是陈进。他于1968年出生,在获得同济大学的学士学位之后,陈进来到美国留学,并在这里取得了德州大学的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的陈进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回到祖国,而是在美国的公司担任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专门负责芯片的设计以及开发工作。2001年,陈进终于选择回到祖国,并来到上海交大担任微电子学院的院长,专门负责备受世人瞩目的“汉芯一号”工程研究以及开发。

“汉芯一号”,是于2001年启动的国产项目,采用了非常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并且具备了32位运算处理内核,这些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领域,有些地方甚至还超越了西方国家,也就是说“汉芯一号”一旦能够研制成功,将会彻底改变我国在芯片领域落后的世界地位。

正是因此,“汉芯一号”以及他的负责人陈进才会如此受到国家的重视。但这时候只有陈进一个人知道,“汉芯一号”在短期内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他现在既然荣誉加身,那么就要趁着这个机会多捞一些钱,然后趁早逃走。项目的总负责人根本就没打算认真对其进行研发,想要让“汉芯一号”彻底实现,简直就如同痴人说梦一般。陈进以开发汉芯一号为借口,骗取11亿科研资金,一直到2006年,陈进编造的这一谎言才被识破,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所谓的208只管脚封装的DSP芯片,只是陈进用来欺骗大众的一个幌子,真正的芯片陈进根本就没有进行研发,也就不可能制造的出。

汉芯

恶劣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科研领域造假事件,让中国芯片停滞13年,一直都没能重新缓过气来。使得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科研差距进一步拉大,让我们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奋力向前追赶,而不是想着能够超越,想要实现这一梦想,前方还有很长的一条艰辛道路要我们去走。

在这一事件当中,陈进本人造成了如此的恶劣影响,不仅让我国的科研领域颜面扫地,更是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那么他本人现状如何?很遗憾的是,这一事件即使曝光之后,陈进本人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追责,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中国他肯定是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了。但陈进很显然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后路,当他得知事情败露之前,陈进就已经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在这个国家度过自己的余生。

结语

而且陈进在前往美国之后,因为他本人在芯片领域的影响力,以及他在中国骗到的那些科研资金,使得他迅速融入了美国的上流圈层,成为了美国的一位著名芯片商人,专门负责从事售卖芯片的工作,每年可以收益数百万美元。也就是说他在中国犯下的过错,并没有给他本人带来任何影响,甚至还帮助他获得了一笔丰厚的生意启动资金,让他能够获得这一成就。

陈进的这一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抛弃祖国与人民对他的信任,在事成之后逃离他国,在国外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或许他的生活正和谐美满,但他的名字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会被所有中国人所唾弃,就像是古代的那些奸臣一样,他们虽然获得了眼前的利益,但他们的后代却会因此而蒙羞,甚至永远也抬不起头来,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不爱国的人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55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