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

初一地理,第1张

初一地理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 国家

东亚 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等

南亚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西亚 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亚 俄罗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点: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5.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征 注入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 北冰洋

恒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推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 初一地理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精讲:(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区按人口数的多少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排序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过l 亿的国家共有10 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③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经济发展旅异:亚洲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国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从20 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发展较快。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问题一、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地形特点: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少,分布在沿海地区。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5、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为“圣岳”。

6、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ºN——46º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

问题二、日本的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发展经济的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管理效率高。

2、“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然后依靠高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3、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像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3 初一地理

4、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5、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问题三: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的南部又称马来半岛。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东南亚的国家:东南亚共有11个国家。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3、河流与城市的关系: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问题四: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选计划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于10ºN——30º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②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5、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主要家产品为水稻和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盘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问题五: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也跨东西半球。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主要邻国西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南有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国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只占1/4,但人口占3/4,工业、农业、首都、主要城市都位于欧洲,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历来被公认人欧洲国家。

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河和山脉成为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

4、河流与湖泊:俄罗斯有四大河流,“母亲河”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也是著名的内流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缓,航运价值很高。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5、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问题六:俄罗斯的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4 初一地理

2、工业: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四大工业区:①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②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③乌拉尔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交通运输: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参崴)、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河港)。

第八章 东半球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热点问题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围被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①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国家;

②中东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③石油输出路线:a: 运向日本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B:运向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C:运向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3、匮泛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匮泛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4、文化差异: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但多数民族在这里汇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它宗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1.知识经济的含义

什么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又作"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对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当今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 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知识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的比例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大大增加,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资产中的比例大大上升,咨询业日见兴盛,作为工业经济主干的制造业已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

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我们必须熟悉半导体、芯片、光盘、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虚拟技术等的广泛应用。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时代,可以设置各种壁垒来保持竞争的一方,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有壁垒可以保护落后。 来源 。

2.经济名词有哪些

1、 *** 购买支出: 是 *** 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 *** 转移支付: 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

3、国民生产净值: 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费以后的余额。它表示经济社会在补偿了资本存量损耗以后所生产的净产品总值。

4、国民收入: 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5、个人收入: 它是指个人在纳税前得到的收入。PI=国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润-企业交纳的利润税+ *** 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 它是个人交纳所得税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所得税

7、投资函数: 指投资量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8、消费函数: 是一国消费总量与决定它的变量—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通常以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9、平均消费倾向: 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0、边际消费倾向: 指消费支出增加量与收入增加量之比。

11、 *** 支出乘数: Kt=MPC*1/1=MPC 表示 *** 增加税收导致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比率。

12、税收乘数: Kx=1/1-MPC+MPC*MPT+MPM, *** 税收对国民收入起着收缩的作用

13、转移支付乘数: 指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动一个数量时,对消费支出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14、通货膨胀缺口: 指为了达到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下移动的距离。

15、通货紧缩缺口: 是指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上移动的距离。

16、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表示 *** 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7、灵活偏好: 又称为货币需求,如果用L表示,用L1表示货币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用L2表示投机余额,则L=L1+L2。

18、交易偏好: 指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保留货币的动机。

19、预防偏好: 在预防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量叫做预防余额

20、投机需求: 在投机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叫做投机余额。

21、准货币: 准货币是指能够执行价值储藏职能,并且易于转换成交换媒介,但它本身还不是交换媒介的资产

22、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率的高低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借款数量,从而达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23、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 *** 债券的活动。

24、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 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是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并使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一致

25 、IS曲线: 表示要使投资等于储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么样配合,才能保证投资与储蓄始终相等。

26、LM曲线: 表示要使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它表示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样相互配合,才能保证货币需求供给量相等。

27、总需求曲线: 实际国民收入的需求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28、总供给曲线: 实际国民收入的需求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29、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的正常流动所发生的失业.

30、结构性失业: 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

31、通货膨胀: 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3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是指因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3、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34、理性预期: 人们是理性的,人们可以根据经济信息作出合理的预期。二,价格是有d性的,它可以迅速地发生变化以保持市场的均衡状态。

35、滞帐: 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36、经济周期: 经济活动水平有规则的波动就叫经济周期,或商业周期。

37、合意增长率: 指在储蓄和资本-产出比率为已知的条件下,要把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增长率。

38、自然增长率: 等于劳动力数量增长率和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39、乘数-加速原理: 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绿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

3.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有哪些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 *** 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PEC) ,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

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主要机构有: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理事会,负责执行大会决议和指导该组织的管理;秘书处,在理事会指导下主持日常事务工作。秘书处内设有一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协助该组织把国际石油价格稳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截至2013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正式成员和三个观察员。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想做一个小讲座或者培训之类的东西,讲一讲身边的经济学小知识

保持了投保人的资金本身,同时还产生了利益。

这是一种投资理念、股票、保险 首先理财可以讲讲名人小时候都是怎么样把自己的资金积累起来的 股票的话首先理解他的作用和道理(股票就是公司有好的经营需要很大的资金,就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这时大家凑钱去完成同一个目标,给予保险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保险是整合人民手中现有资金产生价值回报给买保者,完成后按比率分红。

这种经营方式把做事得利益和风险都分摊了)那么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相应的现象呢?可以延伸到合作这块 保险首先是国家富强都基本条件,人民生活条件提升的必备服务,同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你还可以居住经营,同时还是一种投资手段,钱不流通就是纸!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是双赢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理念是一样的,比如买房在你拥有房子这种固定产外你大概是要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常识吧 首先作为一个演讲必须要有主题(身边经济小知识)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我知道的有理财。

5.关于金融的名词有什么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岀,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 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岀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 (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6.经济学名词

42、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经济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况,所进行的任何改变都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损失而能增加一些人的福利。

这样一种状态就是经济的有效率状况(或者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43、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44、生产的经济区域(Economic region of production) 生产的经济区域是指等产量线斜率为负的投入品组合。没有一个厂商会在等产量线斜率为正的点上运行,因为在这种点上总会有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为负。

45、经济资源(Economic resource) 经济资源是指一种稀缺的、要求一个非零价格的资源。46、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

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47、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根据这一假设,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股票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这个假设有三种形式。)48、财富状况(Endowment position) 财富状况是指消费者每年的收人。

49、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 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50、均衡(Equilibrium) 均衡是指没有任何变化趋势的状态。例如,均衡价格就是一种能够维持的价格。

51、过剩生产能力(Excess capacity)考 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52、扩张路径( Expansion path)网络督察 扩张路径是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共53、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ary vale) 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研54、预期利润(Expected profit) 预期利润就是长期的平均利润值,也就是用所出现的概率加权以后的各种可能的利润水平之和。

55、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Expected value of perfect information)研 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是指决策者获得完全信息所导致的预期的货币价值的增加。它是决策者为获得完全的信息而能支付的最大数量。

021-56、显成本(Explicit costs)考 显成本是指账目上所包括的厂商的正常费用,诸如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支付。同济西苑57、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同济西苑 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20009258、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课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655423 17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院 先动优势是由于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共济网 固定成本为每个时期不变投入品的总成本。西门60、不变投人品(FIXed input) 不变投入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如厂房和设备)、在考察的期间数量不变的资源。

61、自由资源(Free resource) 自由资源是指特别富裕以致在零价格就可以获得的资源。62、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 ysis)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反)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

63、吉芬反论(Giffen`s paradox) 吉芬反论是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正向关系这样一种状况。当劣质商品价格的替代效应并不足以抵消收人效应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64、隐成本(Implicit cost) 使用企业所有者拥有的资源(诸如他的时间与资本)的选择成本就是隐成本。65、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 Ine-pensated demand curve) 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表示,当消费者的收入调整到不论价格如何都可以购买最初的市场篮子,这时在每一种价格下消费者所需求的商品的数量有多少。

66、收入--消费曲线(Ine-consumption curve) 收入一消费曲线是把代表与全部可能的消费者货币收入相应的均衡市场篮子的点连接而成的一条曲线。这种曲线可以用于推导恩格尔曲线。

67、收人效应(Ine effect) 收入效应是指,所有价格不变时完全由于消费者满足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改变。68、需求的收入d性(in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d性是指,当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69、成本递增的产业(Increasing-cost industry) 成本递增的行业是指具有向上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投入品价格的上升。70、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大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60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