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从事芯片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

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从事芯片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第1张

芯片不是化为的专利吗

答:芯片这个称呼给人狭义的感觉,以为只是处理器,其实称呼集成电路更靠谱,发明者正是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工程师——杰克·基尔比。

没错!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科学家,而是工程师,是大名鼎鼎的德州仪器的工程师,从事的正是集成电路的研究。 和半导体相关诺贝尔奖很多,但无疑集成电路的发明,是最耀眼的。

1947年,杰克·基尔比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并在一家生产电器元件的公司上班,同时对电子技术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杰克·基尔比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完成他的硕士学业。 待学业完成后,杰克·基尔比转职于德州仪器工作,在这里,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他的爱好,并产生天才的想法——把电子设备的所有元器件放在一块材料上制造,并相互连接形成电路。

这就是集成电路的最初想法。

杰克·基尔比一点没耽误,立马着手研究,当天就把整个构想勾勒出来,并选用硅作为材料。

当他把想法告诉他的主管后,受到了高度重视;1958年,杰克·基尔比便申请了此项专利,从此,电子技术进入集成电路时代。

而CPU,代表着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巅峰之作,其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公司手里。

四十二年后的2000年,七十七岁的杰克·基尔比,因发明集成电路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5年后,杰克·基尔比去世。

欧美发达国家的芯片技术有没有可能被中国超越?芯片是谁发明的?

毫不夸张地说,芯片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芯片的本质是集成电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现代集成电路的科学家就是美国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做杰克·基尔比。但是,这位科学家的发明时间是1958年,最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间,却是42年之后的2020年。

实际上,同时期研发出近代实用集成电路人,还有另一位名叫罗伯特·诺伊斯的科学家,只不过他早在1990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客观来说,目前我国的芯片技术还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因为台积电断供而变得举步维艰,至于未来能不能超越,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也只有交给时间了。

杰克·基尔比这个人有多厉害?

杰克·基尔比出生于1923年11月8号,1947年的时候,也就是他才24岁左右的时候,便已经拿到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学士学位,而专业就是电子工程学。距离杰克·基尔比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相关硕士学位才短短8年时间,这个厉害的任务就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

大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如今我们使用的电脑和移动电话等设备,其实都离不开芯片的应用,只不过杰克·基尔比这个后来改变全人类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太大的轰动,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在时间过去四十多年之后才颁给他。

不过,迟来的褒奖刚好印证了杰克·基尔比对如今半导体产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家早已习惯的数字生活、乃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诞生。而在芯片研发出来之前,真空管不仅笨重,而且还很不稳定,电路系统扩张还会带来元件变得更大等问题,这不仅意味着成本越来越大,实际应用的时候也遭遇了越来越明显的弊端。

小小芯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力,就连华为都被限制?

芯片也有不同的分类,而且分类的方式还不止一种,比如,倘若按照点数属于数字活模拟来进行区分,那么集成电路就可以被划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当然,不同的集成电路功能也存在差异,正如数字集成电路能够涵盖所有东西,而模拟集成电路则主要是完成混频、滤波、解调和放大等功能

总有信口开河地说,如今我国实力强大,小小芯片怎么可能制造不出来?然而,芯片制造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所有半导体元件产品加起来被统称为芯片,之所以集成电路的性能更高,这与其自身尺寸小路径更短有关。

集成电路也就开发出个半个世纪左右,但如今的应用方向却很广泛,涵盖了制造、交流、计算和交通系统,包括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的互联网也对集成电路有绝对性的依赖。芯片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目前还是很难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光刻工艺。

麒麟9000芯片为什么可能成为华为旗下该手机的最后一带芯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自主进行该芯片的制造,谁叫我们集成电路产业最薄弱的一个环保局便是芯片制造呢,这个领域的高 科技 技术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

而且,芯片行业一直以来的主流趋势本就是分工合作,华为海思也的确拥有比较好的芯片设计能力,但没想到有一天竟然有人利用芯片制造能力作为攻击点,原本稳定的芯片行业格局也因此而打乱。

如今,我们也在为芯片国产化而努力,华为也表示会落地造芯计划,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芯片人才陆续加入华为,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大同芯片产业链涉及到的多有关键要素,把关键技术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再受制于他人。

诺奖成果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起初,我们认为诺贝尔奖的成果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特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是研究一些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即便是地球上的事物,也很冷门,与日常生活根本不搭边。比如:预言介子、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我们看到介子,介子是什么鬼东西?实际上,如果我们纵览所有的诺奖成果,很多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这些成果缔造了如今的 科技 。

凝聚态物理学深刻影响着现实中的 科技 产品,比方说半导体,凝聚态物理的成果决定着半导体领域的走向,半导体是集成电路不可或缺的,集成电路是现代 科技 社会 不可或缺的,正是集成电路的存在使得现在是信息 社会 信息时代。现代物理学的两座支柱分别是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相对论主要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的,如果只谈对现实 科技 成果的功绩,相对论要比量子力学弱上许多,因为相对论主要讨论宇宙时空引力等比较大的事物,量子力学正好相反,它研究很小很小的事物,微观粒子的结构与运动规律。 科技 产品正是应用的是这些原理。手机、电脑等信息处理产品都与量子力学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正是这些物理学成果建设了如今这丰富多彩的信息化 社会 。

科技 成果是外在的,内在的是什么,就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这就是生活质量,影响生活质量的,很大是 健康 。在诺奖之中,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对人的 健康 影响最大。当然,物理学奖也有影响,医学的进步离不开那些由基本物理原理制造的精密的医学仪器。

要说这化学奖中的成果可就太多了,从最初1901年的发现溶液渗透压、化学动力学法则,逐渐成果变复杂了,这就像是盖高楼,打好地基以后,越往上越复杂,起初的成果,在现在的你看来可能如此简单,但在那时候是不小的创造性、革命性的、划时代的大发现。1903年的电离理论,1914年,精确测量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以及以后的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研究分子结构、维生素的研究、化学键、DNA与RNA的研究等等。化学与医学的联系是较为紧密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诺奖中的生理学与医学奖是直接与人类 健康 直接相关的科学奖项,这种奖项的设立初衷也是如此,对那些造福于人类 社会 的重要成果与发现,授予诺贝尔奖以示表彰。在这一类奖项中,造福于人类的成果就太多了,而且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比如:青霉素、链霉素,以及治疗疟疾的方法等等,这类成果挽救多少生命,挽救多少家庭。

还有发现人类的血型奥秘、对传染病的研究、肿瘤的研究、免疫反应等等,正是由于这些成果,人类整体的平均寿命在近百年间里,提升了十几年,在医疗水平先进的国家里,提升得更多。

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本人立下的遗嘱以及他留下的财富设立的,旨在表彰在化学、物理学、生理学与医学、和平、文学、经济学(后来增加设立的)领域有卓越贡献的人或团体。在现今日常生活中,每年诺奖评选看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不搭边,实际上,诺奖所体现的成果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61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