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能缺货潮,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芯片产能缺货潮,谁将是最大受益者?,第1张

年底在各个半导体圈子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产能紧缺的话题,近来的缺货潮愈演愈烈,已经呈现出不可收拾的势头。

产业界想的是如何尽快解决缺货的问题,而作为投资者,我思考的角度是:

芯片产能缺货,谁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从通常的定义出发, 半导体的产业链分为五个环节,即: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

其中 设计行业 是缺货的受害者,这里略过不提。

那么,缺货主要体现在哪个环节中呢?首要是 制造(代工) ,其次是 封测

封测 其实也是制造的一部分,国内已经涌现出 华天 科技 、通富微电、长电 科技 、晶方 科技 等封测巨头。全球Top10的封测企业中,中国大陆厂商就占了3家,这三家分别是江苏长电、通富微电和天水华天,市场份额合计占全球25.1%。

往年11月中下旬之后,封测市场就进入传统淡季,但今年情况反常,主要是由于原本积压在IC设计厂或IDM厂的晶圆库存,开始大量释出至封测厂进行封装制程生产;车用电子市况第四季明显回升,但芯片库存早已见底,车用芯片急单大举释出;5G智能型手机芯片含量较4G手机增长将近五成,需要更多的封装产能支援,封测行业的景气度目前处于高位,且会持续18个月之久。

但是封测环节本身的技术含量没有代工高,封测行业的产能相对代工制造来说,是比较容易扩充的,且设备不存在被美国限制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 封测产能的紧缺只是暂时的。

随着封测厂不断扩产,以及近些年国内众多新建的封测厂陆续投产,新增产能或将快速“补位”,产能紧缺的情况在得到缓解之后,涨价的“红利”在消化之后,未来的封测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大战。

对于封测行业相应的上市公司来说,我只能说短期受益,但是长期来说看平。

材料 环节涨价明显,但是并没有发生缺货的现象。

拿封测原材料为例,一是银价的涨幅过大,从4月份的3元/克到最高峰涨到了5元多/克,将近翻倍,而银浆是半导体封装必须要用到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纳米银粉。

二是,铜价也基本上涨了百分之二三十了,目前到了今年最高峰,从以前的4万多元/吨涨到了最近的5万多元 /吨。另外包括基本的引线框架、键合丝、载板等,都已呈现一定的涨幅。

至于 设备 领域,目前国产替代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国内的中微、北方华创等只是间接传导受益,影响不大。

很明显,这次缺货潮的核心瓶颈集中在代工制造这一环节。

过去几年,国内投资了海量资金到制造线上,也新扩张了很多12吋工厂,那为什么产能还这么紧张?

某著名芯片咨询机构给出的解释是: 虚假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

仅仅统计PR文章,政府宣发的投资、开工、扩产可支撑的产能是天文数字,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政府资金投下去,都落在建设的前期,很多如武汉弘芯一般不了了之,最终地方的付出真正转化为有效产能的不多。

成熟规模量产厂的产能,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依然是中流砥柱,作为中国集成电路制造的中坚力量,二者分别贡献了超过34%、18%的已有产能。

那么如果对比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哪家公司更为受益呢?

具体深入看产能的形势,我们会发现, 一方面成熟工艺供应严重不足 ,8吋产线全部都面临紧张局面,尤其是55nm和180nm工艺非常吃紧。 而另一方面,中芯国际的14nm和28nm先进工艺,因为华为无法下单而空置 ,至今无法获得国内设计公司有效下单的补充。

我想这也正是梁孟松被迫下台、中芯国际放弃激进工艺路线的商业原因。

答案很明显,华虹半导体受益更明显。 在我国半导体新增产能统计来看,华虹贡献了35%的新增产能,无锡12吋7厂将会贡献主要的力量。

华虹半导体为国内领先的晶圆代工厂,营收规模境内仅次于中芯国际。公司于2005年成立,201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在Trendforce公布的2020Q3行业营收排名中,华虹半导体位列全球第九、中国大陆第二。公司三座8英寸晶圆厂的产能将持续满载(总产能17.8万片/月),无锡12英寸晶圆厂目前已经有包括90纳米嵌入式闪存、65纳米逻辑与射频工艺平台、分立器件三个平台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在2020年底月产量有望达到2万片。

除一期项目以外,华虹12英寸厂还规划了二期、三期项目,远期总计投资100亿美元,远期目标将达到约20万片/月12英寸产能,中信证券预计,这相当于再造2.5个华虹。

华虹半导体由于工艺没有超过28nm,因此不会受到美国的制裁,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华虹8英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自2020Q3达到102%,12英寸晶圆厂处于产能爬坡中,后续产能扩张进度有望超预期,应该说处于 历史 上最好的时期。

在芯片设计及晶圆代工向本土转移的大趋势下,华虹半导体虽然体量不如中芯国际,但是中芯国际正面临技术方向调整和美国制裁的问题,华虹成熟工艺布局合理,反而盈利状况更好。从华虹半导体最近两个月的股价表现来看,明显是机构在用脚投票。

还有一个因素, 华虹半导体明年有回到科创板的可能 ,参考中芯国际去年二次IPO的套利模式,似乎有比较确定的盈利机会。

疫情下为上海持续注入“芯”动能 华虹宏力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员工已为保芯不断供驻厂奋战超31天

上观新闻

2022-5-6 13:35 · 来自上海 · 上观新闻官方账号

华虹宏力员工驻厂保生产。

4月28日,当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荣膺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喜报传来,已在公司连续奋战超过31天的驻厂员工们仿佛被注入“芯”动能。上海此轮疫情发生以来,面对隔离管控举措和全域静态管理要求,华虹宏力员工或主动留守,或逆行赶回工厂,以厂为家,闭环运行,开启驻守工厂的“芯”生活,锚定的就是一个目标——保障芯片“不停产、不断供”。

1996年,华虹宏力从建设我国内地第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起步,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华虹宏力专注于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及电源管理和逻辑及射频等“8英寸+12英寸”特色工艺技术的持续创新,拥有多年成功量产汽车芯片的经验。目前,公司拥有上海、无锡两地四厂,即在上海金桥和张江建有3座8英寸晶圆厂,同时在无锡拥有12英寸晶圆厂,公司工艺技术覆盖了1微米至65/55纳米各节点,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均提供销售与技术支持。芯片是“工业的粮食”,当下,全球芯片供应链尤其吃紧,华虹宏力又承担着芯片制造关键一环,因此必须保障连续性生产,才能确保下游客户的各类产品都有芯片可用,有效缓解电子终端产品市场的“缺芯”难题。

即便是严峻疫情,也未能掐灭“芯”火。今年3月初开始,华虹宏力未雨绸缪,提前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消杀卫生保障、核酸抗原检测、生活保障、物资分配等多个专班。下转4版(上接第1版)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要求,各类原料库存一旦低于40小时可用,就必须协调调度,千方百计保证生产线不停。华虹宏力的供应链部门每天核对原料库存“安全水位”,积极解决市内调拨、跨省运输等各类问题,此轮疫情迄今,已协调完成28辆大宗化学品槽车的运输,运送专用药液3050桶。面对无情疫情,华虹宏力展现出惊人向心力和凝聚力,沪锡两地四个工厂始终保持7×24小时不间断满负荷高效运行,3月产量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疫情阻挡不了华虹宏力创新与奋斗的脚步。据透露,华虹无锡12英寸生产线的产能,年底有望扩充至每月9万片,同时,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8英寸+12英寸”生产线,把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650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