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半导体巨头倒戈美国,毅然投奔中国?

为什么日本半导体巨头倒戈美国,毅然投奔中国?,第1张

半导体行业在最近这段时间的热度是越来越高,而作为该行业比较强势的日本也曾经被美国制裁,一时间难以恢复原来的辉煌。日本半导体巨头倒戈美国,转而投向中国,我个人认为一是因为中国的市场非常巨大,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发展潜力,值得投资;二是因为中国一直提倡经济全球化,对于行业的发展是十分支持,有良好的政策;三是中国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是越来越多,在半导体的领域以及科技领域的发展具有潜力。

半导体行业对于当今的科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工业、服务器、医疗、电子消费品等领域,还是航空、航天、军事等国家重要项目都离不开半导体的应用。近两年,从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中可以看出,芯片是主要的禁售目标。国内的科技领域的公司,比如中兴、华为、海康威视、大华等等,对芯片的使用量非常大。不过,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我们不禁为这些公司的发展有些担心。

尽管我们在芯片行业距离最先进的科技具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很早以前,我们就已经意识到半导体的重要性,对于该领域的核心科技也必须尽快掌握。经过中兴的事件以后,我国更是加强了半导体行业的扶持与投资。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包括:兆易创新、中芯国际、清华紫光、海思、中兴、比亚迪等很多非常努力的企业。而且我国的这些努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国外的优秀人才也纷纷加入进来,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芯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贡献,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正是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以及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才吸引到日本半导体巨头,使其不顾美国而转向中国。

受中国5G发展的影响,日本半导体材料制造商受益最大。根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一些化学材料供应商正在增加产量,为即将到来的5G强劲需求做准备。建于1918年的德山就是其中之一。它控制着全球75%的高纯氮化铝市场。氮化铝是散热材料的基本成分,可以防止半导体过热。东京山正在改善其在日本南部的主要工厂,以期明年4月将产能提高40%。

总经理德山认为,需求最大的市场是数据中心,5G将增加数据消耗,对半导体和散热材料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另一个受益公司是古屋金属公司。它提供了世界上90%的铱化合物。铱化合物是磷光材料的基础,已经在中国BOE、三星银河和LG电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使用。

除了化学材料供应商,日本零部件制造商也有望从中国对5G的投资中获利。村田制造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供应商,市场份额为40%,5G基站MLCC需求超出预期。除了对5G基站的需求之外,智能手机中使用的电容数量在过去8年几乎翻了一番。三星的第一部5G手机、银河S105G和其他高端设备携带约1300个电容,比4G手机多30%。GSMA协会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65G用户,占全球用户总数的40%。

华为董事长梁华表示,今年1月至9月,华为在日本投资7800亿日元(约合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0亿日元,未来还会有更多。

个人认为不是经不经得起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必要将这种事情过于担心!

世界半导体研究制造,先进是美日荷台,现在美已把台积电弄到本土,还想要挟荷日,对华切断供应链。这是高科技围堵脱钩,釜底抽薪,手段何其毒也!但我们也不畏怕。

下面说说我的理由:

首先,我们有龙芯,虽非世界先进,但也可以使用,暂时影响不大。

其次,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荷兰光刻机要挣大钱,虽然受制美国,但非铁板一块,只有我们“工作”到位。

其三,美国如此骄横,对我们也是一种反作用力,倒逼中国脚踏实地,精心科研,奋力追赶,解决芯片瓶颈。

相信不远将来,中国定能改变落后状态,在芯片研制领域,实现突破。

不过,我们还是要注意:

半导体芯片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产业,但与国内市场庞大的需求相比,中国国产半导体芯片仍然体量很小,我国大部分产业都要从欧美日韩进口,而且我国半导体产业存在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无力、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进口外国半导体产品就成为了中国迫不得已的选项,另外一方面,中国也在加大投入进行芯片的研发工作,但暂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让美国感觉找到了中国经济产业的七寸,所以利用这一点不断压制中国。不排除,未来美国、日本、荷兰等组成一个“芯片联盟”来打压中国。而日本就算不加入这个联盟,也会趁机提高芯片价格,让中国大出血。

对此,中国的反制措施包括通过外交手段,揭露美国一再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打压中国企业的行为属于霸凌主义;另外一方面,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反对美方的经济胁迫行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74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