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的幕后老板是谁? ZT

新浪的幕后老板是谁? ZT,第1张

华登国际创立于1987年,是亚太地区最知名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华登国际管理资金逾18亿美元,致力投资于在亚太区有市场潜力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通信、软件、互联网、半导体、电子等行业。华登国际在美国和亚洲拥有多位资深的投资专才,他们具有丰富的跨国投资经验,为创业初期的公司提供资金和管理知识,组建管理团队,和介绍环球客户供应商网络,使其迅速成长为一家成功的企业。 据华登网站,华登国际的投資組合为: Walden International | 网站地图 华登国际第一股东是格科公司。这是格科公司的徽标: 看到那只熟悉的眼睛了吗:

【新浪的幕后老板】 华登国际创始人及主席为陈立武,他是美国华裔共济会分支的华裔精英“百人会”成员。 陈立武—华登国际创办人暨主席 陈立武为华登国际创办人暨主席。陈先生拥有超过二十年在高科技行业和风险投资方面的丰富经验,并在八十年代初率先将美国的风险投资理念引进亚洲。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陈先生领导着华登国际在美国及亚洲创立和培育了多家高新科技公司,成功地把华登国际发展成为在亚太地区有领导地位的风险投资公司。陈先生在新加坡南洋大学获得理科学士学位,并且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核工程硕士学位以及美国旧金山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大中华地区投资项目包括:新浪、中芯国际、中微半导体、爱派克森微电子、芯晟半导体等。 陈是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华登国际的创办人兼主席,在华登之前,曾担任Chappell&Co副总裁,并筹划公司核心的运作和经营。陈立武拥有新加坡南洋大学理学士,和麻省理工学院核子工程学硕士学位,凭借卓越的工程背景,他个人在取得旧金山大学MBA企管学位后便活跃商界,并成为风险投资事业中的杰出企业家。他曾担任Chappell&Co副总裁,并筹划公司核心的运作和经营。目前Lip-Bu Tan担任华登集团投资旗下企业总监,这些企业包括:CentilliumCommunications、Convey Software、Creative Technology、Greenfield Networks、Informative、Inphi、IntegratedSilicon Solution、Mind Tree Consulting、Occam Networks、Planetweb、SINA.com、Skire和Terawave Communications。 【华登国际投资简介】 自一九八七年创办以来,华登国际为在华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了超过3亿美元的创业资本,项目包括:新浪、中芯国际和新涛科技等(见部分投资项目)。华登国际专注于投资创立初期与发展期的公司,并集中在互联网、移动及无线应用、通信、半导体、软件、能源、媒体和服务业等产业。 华登国际在2005年在华投资了五个项目。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真空半导体制程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一体化的高科技创业公司,本轮融资共3800万美元,其中华登国际的部分为1100万美元。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装备交易网,本轮融资共630万美元,华登国际投资了300万美元。北京青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一流的增值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厂商,本轮融资共3150万美元, 华登国际投资了1225万美元。深圳国微技术是国内唯一一家CAM卡供应商,本轮融资共900万美元, 华登国际投资了200万美元。滚石移动集团专注于大中国区数字音乐服务及版权分销渠道经营,华登国际、NVCC、高盛和联想投资, iDT等机构于本轮共投资3000万美元。 进入2006年, 华登国际继续活跃在中国的风险投资舞台上。年初至今,华登国际已完成了对四家企业的投资。

(图片源于百度 侵删)

文陈博

53岁的AMD和苏姿丰,正在迎来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同样AMD收购赛灵思也将会形成“1+1>2”的双赢模式。

“万年老二”终于扬眉吐气了。

在英伟达的老黄收购ARM失败还倒赔了12.5亿给孙正义的同时,AMD的苏妈却在情人节和赛灵思结了缘。

2月14日,AMD正式完成了对全球第一大FPGA公司赛灵思的收购, 而由于AMD的股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大幅增长,所以原本350亿美元的收购价,最后竟然飙升到了490亿美元,堪称是天价收购。

不过,现在 科技 大厂之间的收购案,动不动都是上百亿美金起步的,不然就显得太没诚意了。

AMD和英特尔可谓本是同根生的欢喜冤家,在半导体行业中一直对掐得很是焦灼,成立的时间也只不过相差一年。不过,在这长达50年的竞合关系当中,AMD一直是一个活在“老大”阴影下的“万年老二”。

早期的AMD一直是被英特尔降维打击的对象,不仅创始人不如英特尔的创始人赫赫有名,而且产品在CPU领域也没有什么起色。可以说,在上世纪70-80年代,英特尔被认为是微处理器技术唯一的先驱者,而AMD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弟。

到了2004-2006年,那段时间曾经是AMD和英特尔分庭抗礼、市场份额最接近的时期。 然而,2005年英特尔推出了“钟摆计划”,以此为标志,此后便拉开了AMD近10年衰落期的帷幕。从雅虎的故事,我们就能知道一家公司的衰落往往伴随着CEO的频繁更迭,还有市场份额的持续下降和股价的暴跌。

有数据显示,在2006年,AMD的全球市场份额还能勉强与英特尔实现55开,到了2016年就下滑到不足10%。 尤其是在更强调性能的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巅峰时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9%,而AMD则不足1%。

这10年间,AMD股价的表现也一样惨不忍睹。在2002年10月到2006年3月,AMD的股价曾累计上涨13倍之多。但2年半后就暴跌近96%,甚至到了2015年8月的时候,AMD的股价触及到了最低点,股价竟然都不到1.6美元。

在AMD沉寂的这10年间,英特尔几乎垄断了高端处理器市场,而这种颓势一直到2014年才有所缓解。那一年资深华裔女工程苏姿丰接任了CEO职位,从此以后AMD一扫颓势,越战越勇。在2017年,AMD以“Zen”架构的EPYC霄龙服务器处理器打了一个极度精彩的翻身仗。而“老大”英特尔却陷入了研发的瓶颈。

自2011年英特尔推出了SandyBridge架构之后,这款架构在进一步奠定了其PC处理器霸主地位的同时,也让英特尔进入了“挤牙膏”的开端。 因为其每次升级CPU时,仅仅就只是把CPU的频率、核心数和线程等的性能稍微提升一点点,然后还把这样的微小升级美名其曰为是新版本CPU,这样极其缓慢的更新,也给AMD带来了“老二掀翻老大”的机会。

近年来,AMD更是凭借多款性能出色的产品,成功晋升为芯片圈的流量大户,凡其新讯出没之处,总有其追随者热情的刷屏“AMD yes! 同样,在这位女CEO的苦心经营下,AMD的股价也逐渐走回了正轨,很快就把曾经不到2美元的股价拉到了最高逾158美元,并向英特尔的CPU腹地发起了猛烈攻势。

被AMD收购的赛灵思,成立于1984年,是全球最大的FPGA芯片厂商。它的主营业务为FPGA和高性能可编程SOC,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中国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55%。

赛灵思和Altera并称为“FPGA双雄”,后者曾在2015年被英特尔以167亿美元收购。 FPGA是一种特殊的高性能芯片,就好比是数字世界的乐高,随着5G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军工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FPGA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这就是为什么英特尔和AMD都愿意花大价钱收购FPGA大厂的原因。

曾经的AMD一直被称作是“万年老二”,不过在完成对赛灵思的收购后,AMD正式成为集CPU老二、GPU老二、FPGA老大等三大标签于一身的芯片巨头。可以说,收购赛灵思为AMD补上了最强的一环,综合实力将会极大地提升。

未来AMD还有可能把FPGA和CPU做一定程度的技术整合,把两个强势的技术整合到同一个芯片当中,这就极有可能会在半导体行业带来质的跨越。因为芯片技术是可以不断演化的,GPU就是从CPU里面分化出来的技术。因此,AMD收购赛灵思主要还是为了帮助自己拓宽更广的市场,为云计算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AMD这家公司特别有意思,在我20多年前刚接触电脑的时候,他们就一直在扮演英特尔小弟的角色。产品总是比英特尔差一点点,价格也要比英特尔便宜一点点,综合来说是一款性价比还算不错的产品,但就是总被英特尔压着一头。甚至有很多消费者都开始对AMD产生一种充满期待,又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感情,因为但凡AMD能多点能耐,英特尔也不敢如此放肆地挤牙膏。

不过,还好奄奄一息的AMD遇到了苏妈,在她的高端 *** 作下AMD逐渐变得愈发元气满满。 甚至在成功收购赛灵思的第二天之后,AMD的市值就首次超过了英特尔,迎来了 历史 性时刻。2月15日,AMD以121.47美元的价格收盘,总市值成功突破1977.5亿美元,比英特尔的1972.4亿美元高出5.1亿美元。

虽然“万年老二”逆袭“老大”的战绩只持续了一天就结束了,但这对一个6年前还在破产边缘徘徊,被许多业界人士看作是“烂摊子”的公司来说,这可是一个对比极其鲜明的转变。如今在芯片圈烜赫一时AMD说是业界神话也不算夸张。

现在,AMD和英特尔的实力几乎已经到了不相上下的时候。我个人非常看好这笔收购案。如今芯片行业已经到了规模取胜,越大越强的时代,不论是老大哥英特尔还是硬件巨头英伟达,他们都已经成长为了市值过千亿美元的公司。作为只比英特尔小一岁的AMD是时候该扳回一局了。 我个人判断,在此次收购之后AMD和赛灵思将会共享技术和客户,取长补短,让这笔收购变成一个1+1>2的双赢模式。

这比收购案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今年开年以来,国外大厂发起了好几起高金额的收购案,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这笔收购案之所以能成功,其中一部分功劳得颁发给前微软副总裁Mike Ybarra,他2019年宣布加入暴雪,4年后暴雪就被收归到了微软旗下。这招屡试屡爽,因为微软还在2010年指派企业部门总裁Stephen Elop去诺基亚“潜伏”,同样也是4年后微软就顺利收购了诺基亚。

AMD能成功收购赛灵思,估计也是学习了微软的这一招。2018年1月4日,赛灵思宣布任命Victor Peng为第四任CEO,届时他已经在赛灵思工作了有10年。而很有意思的是,在加入赛灵思前,Victor Peng曾在AMD硅工程GPG(图形产品事业部)部门任副总裁,同时也作为AMD核心硅工程团队的重要领导者支持图形和 游戏 机台产品,CPU芯片和消费事业部。你看,这就说明两家大型的公司要结合,前期就必须要指派一个核心人物去做铺垫工作。

通过这笔收购案我们还能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众所周知,硅谷已经被印度人给拿下了。现今,三大硅谷IT公司:苹果、谷歌、微软,后两个的CEO都是印度裔。除了谷歌与微软外,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这些知名国际巨头的CEO都已经成了印度人的天下。

有数据表明,从1999~2012年,虽然印度雇员只占硅谷整体雇员人数的6%,可是印度人在硅谷创建的公司比例,却从7%飙升到了15.5%。可以说,美国人的硅谷,已经变成了印度人的致富天堂。

然而,在另一个 科技 领域境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半导体领域,华裔正在国际上日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苏姿丰、赛灵思CEOVictor Peng、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Marvell创始人、博通CEO陈福阳(Hock Tan)、Cadence全球CEO陈立武等全部都是华裔。

苏妈现在领导的AMD正值春风得意时期,收购了赛灵思后他们的产品性能将会更加强悍,足以让AMD的粉丝扬眉吐气,又让英特尔的追随者捶胸顿足。

在未来,AMD与双“英”的对决中,苏妈将会与黄仁勋风头一时无两。这时就得问问身为老大的英特尔到底慌不慌了?要不你们也试试换个华裔CEO,看看能不能改掉“挤牙膏”的毛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760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