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是谁发明的?

半导体是谁发明的?,第1张

法拉第发现的,不是发明。

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不久,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性。

扩展资料:

半导体的应用:

最早的实用“半导体”是「电晶体(Transistor)/二极体(Diode)」。

1、在无线电收音机(Radio)及电视机(Television)中,作为“讯号放大器/整流器”用。

2、发展「太阳能(Solar Power)」,也用在「光电池(Solar Cell)」中。

3、半导体可以用来测量温度,测温范围可以达到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科研教学等应用的70%的领域,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分辨率可达0.1℃,甚至达到0.01℃也不是不可能,线性度0.2%,测温范围-100~+300℃,是性价比极高的一种测温元件。

4、半导体致冷器的发展, 它也叫热电致冷器或温差致冷器, 它采用了帕尔贴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半导体

在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中,芯片被"卡脖子"一直是一个痛点,随着我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及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资本市场都对该领域注意起来。今天就为各位小伙伴讲解一下芯片半导体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芯源微。

在还没有正式开始分析芯源微之前,我把这份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各位小伙伴阅读一下,点击链接即可进入传送门: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芯源微主要涉及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有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和单片式湿法设备,可用于这两种类型包括8/12英寸及6英寸及以下在内的单晶圆处理。芯源微的宗旨就是为客户提供半导体装备与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先后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内先进封装领域最佳设备供应商"等多项殊荣。

简单为各位小伙伴分析了芯源微的公司情况后,再来分析一下公司在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

优势一、注重人才培养,具有优秀的研发技术团队

芯源微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及地方重大科研任务、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了半导体设备的设计制造、工艺制程、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多种学科人才。

芯源微重视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了一批在半导体设备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端人才,打造了一个沉稳的核心技术人才团队,能快速追上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配备了比较厉害的持续创新能力。

优势二、重视研发,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

通过积累的多年技术以及承担国家02重大专项,芯源微已经成功掌握包括光刻工艺胶膜均匀涂敷技术、不规则晶圆表面喷涂技术、精细化显影技术、内部微环境精确控制技术、晶圆正反面颗粒清洗技术、化学药品精确供给及回收技术等在内的多种半导体设备产品核心技术,同时获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优势三、完善的供应链

半导体设备的根本属性是高精密的自动化装备,研发和生产均需使用非常多高精度元器件,对产品机械结构的精度和材质要求也很高。在多年的努力下,芯源微与国内外供应商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原材料供应链,促进了公司产品原料来源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篇幅的原因,关于芯源微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情况,我已经写进这篇研报里了,可以收藏起来:【深度研报】芯源微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芯片半导体行业:从宏观周期来说,遭受到以美国为主的国外势力的技术封锁,国内政策目前是趋向于支持该行业发展的。

产业链上进一步分析,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耗材,紧缺+国产替代+供货不足;中游制造端,国产厂商突围+扩产降本;下游需求端,终端产品正常换代+新能源汽车新需求暴涨+人工智能+云技术。芯片半导体跨入了不可多得的全产业链供需共振。

现在行业处于周期触底反d的高速冲刺阶段,在周期曲线中导数最大的地方。芯片半导体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大体来说,我觉得芯源微公司作为芯片半导体行业的引路人,凭借着行业上升的红利,将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不过文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要是想要得到芯源微未来行情更准确的情况,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会给你提供诊股意见,看下芯源微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芯源微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2-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870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