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销售增速连续六月下降,这和全球经济有哪些关联?

半导体销售增速连续六月下降,这和全球经济有哪些关联?,第1张

半导体销售增速连续六月下降,反映出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增加。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球电子产品消费市场都处于低迷状态,短期内很难出现报复性增长。但是国内市场仍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市场,对外出口数据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根据进出口剪刀差数据和国内外半导体销售数据的剪刀差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半导体行业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美国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加大打压,国外厂商在中国市场均出现销量下滑,开始退出中国市场,国内厂商成为竞争主体。并且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因为美国的干扰出现了混乱。这进一步压缩了中国企业本来就有限的利润空间,削弱了中国厂商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从总体来说,我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的低端,产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都很差。

目前我国比较看好的就是华为的麒麟芯片,但它的基站芯片、射频芯片、光通信的高速芯片、手机的高端芯片和存储芯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它并没有自我制造的能力,只有设计的能力。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人们对预期收入的减少,间接导致了需求端的需求不断减少。这进一步让半导体销售下降,影响了国内国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时,受此次疫情影响,来自欧美的生产和需求都在减少,这些都给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一定影响。另外,对于国外的供应商企业来说,由于不能出货,导致芯片堆积如山,导致生产线供过于求。

总的来说,半导体的销售连续下降,是受疫情下的全球经济的影响。抑制了市场,生产指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成品制造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半导体的采购有所减少。

近半年来,关于芯片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汽车 芯片行业告急、智能手机行业芯片告急,全球将近169个行业都出现了芯片短缺的问题,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丰田、通用等 汽车 行业巨头,因芯片供应严重不足,不得不关闭多条生产线,苹果等智能手机厂商,也因为芯片奇缺,不得不暂停部分高端机型的生产,毫不客气的说,全世界都在闹“芯荒”。

随着 科技 的发展,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 芯片已成为世界 科技 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通信等行业的基础, 各国企业都在为芯片的发展尽心竭力,让芯片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进入了5nm时代,且明年即将进入3nm时代,本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世界半导体行业,为何突然闹起了芯荒呢?

笔者认为,此次“芯荒”的爆发,以及闹得如此凶猛,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首先,疫情的爆发

2020年, 疫情席卷全球,对世界各个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不少实体企业不得不暂时关闭生产线,大部分公司白领也选择了居家办公,造成了智能电子产品销量激增, 还有就是现在的电子产品所需的芯片比以往更多,增加了半导体产业链的负荷。

其次,“芯”球大战

美国为了绞杀华为,在2020年5月,利用其技术优势,强行修改世界半导体行业规则,出台了“芯片禁令”,切断了华为所有的芯片来源, 让华为瞬间陷入了一个“无芯可用”的尴尬处境,手机等终端业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可以用“滑铁卢”这个词来形容。

华为“缺芯”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各大 科技 企业的恐慌,开始进行恐慌性备货,有的企业甚至备了两年的芯片。

除此之外,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也让各国意识到危机,开始大力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如欧洲17国在去年底成立了“芯片联盟”,我国80余家优质半导体企业也组建了“中国芯片联盟”,日韩等国也成立各自的芯片组织。 各国各自打造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让本已千疮百孔的世界半导体产业链遭受重创。

那么,事已至此,“芯荒”何时能够得以解决,世界各大行业能够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呢?对于这个问题,意法半导体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7月29日,据美媒报道,Jean-Marc Chery周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芯片短缺问题将在明年得到改善,但2023年上半年之前,芯片产能不足的问题绝对得不到彻底解决!

Jean-Marc Chery对于芯片短缺问题的看法一经传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多家国外媒体纷纷发文表示: 美国这次闯的祸有点大!如果不是他为了自己的私利,强行修改半导体行业规则,打破原有半导体行业的平衡,芯片短缺问题即使现在没能得到彻底解决,但也不会如此严重,严重影响世界 科技 的发展。

此次“芯荒”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不管自己的实力有多强,行业话语前有多高,绝不能因一己之私,而打破行业原有的平衡能,这样只能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一、不要低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管理及未来都是一种突变,今天我们一起探讨,我们的经济政策在如何应对疫情影响,以及企业该如何去应对,去寻求增长。

我想说的第一点,我们可能低估了疫情对于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疫情,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这是两回事。现在很难确切地判断疫情结束的时间,但是最长,应该不会晚于二季度末。

可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这个过程可能更长,影响可能更持续。不要对这种持续的影响掉以轻心。

我们面临的是什么?是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双重攻击,以及对供应链的影响。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和非典不在一个量级。相信大家一定感同身受,你会发现这一个多月,需求放缓。

大家可以看看发电量、用煤量,包括看看电影票房、餐饮、房地产销售等等各个领域,冲击还是比较大。

现在疫情扩展到全球,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全球蔓延,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外需。外需下滑,又会反过来影响国内。这可能是我们在应对疫情的前期,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

我们看到2月份的PMI数据大幅度下降,疫情对PMI的冲击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严重。

疫情对需求和供给两端都产生攻击,之前大家都在担心,中国是不是会从全球供应链出局。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会发现这种担心似乎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因为现在是全球的供应链出现了危机。比如说半导体消费电子,随着日韩的疫情扩散,将造成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短缺,导致产业链成本上升,整个下游的消费电子也会受到影响。

另外,全球主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国,德国、美国、日本、中国、韩国、法国、意大利,全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整个产业链在断裂。

我们的各位企业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这次疫情是否会导致全球产业链的碎片化?

之前是全球一体化,伴随着这几年经济全球化的逆转,再加上疫情对于很多产业链的冲击,对于实体企业而言,是不是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产业布局?

二、如何积极有为地应对?

从政策应对层面来看,你会发现货币政策也好,财政政策也好,基本上都是在进行试探式的宽松。

中央已经总体定调:加大宽松力度,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已经采取的货币政策: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降低逆回购和MLF利率、不对称降息。

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降准或定向降准、降低存款基准利率。

已经采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914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