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 cop值范围

制冷机 cop值范围,第1张

纠正楼上,家电产品采用的是EER,即制冷量与输入功率比值。COP是工业系统中采用的能效比,即制冷量与压缩机输入功率的比值。因为在工业制冷系统中,不同的产品所安装的辅助设备(如水泵等)无法进行有效对比,所以只取压缩机的输入功率。COP的值,不全是大于1的,要看你的制冷机组用途。冷库用,或速冻用的制冷机组,cop值就会小于1(要看你的使用温度)。如果你懂焓熵图,你可以在图上清楚的计算出。在蒸发温度特别低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吸排比就会变大,而单位容积吸气量就会减少,那么制冷量就会下降。所以COP的值就会降低。

COP值在ARI标准中,关于冬夏季循环效率提出了以下定义;

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W/W)

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n, W/W 或Btu/W.h);

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εs=Q0/Ne=Q0/N0·ηs=ε0·ηs ;

Q0:制冷系统需要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N0: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

Ne:轴功率;

ε0:是理论制冷系数(制热系数);

ηs:是总效率(绝热效率);

COP值(制冷效率)实际就是热泵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热泵系统的效率越高越节能因此在作制冷系统COP值比较之前,首先要确定各个热泵系统是否在相同的工况之下,然后再进行计算比较;

影响机组的COP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压缩机的性能系数b、热泵机组的系统匹配性:(所谓系统匹配是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和自控系统的匹配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91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