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封测年会笔记:物联网时代的先进封装

2017封测年会笔记:物联网时代的先进封装,第1张

2017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年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半导体这个需要厚积薄发的行业不需要蹭热点,一个月之后,年会上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依然余音绕梁。除了“封装测试”这个关键词,嘉宾们提的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是“物联网”。因此,将年会上的嘉宾观点稍作整理,让我们再一起思考一下物联网时代的先进封装。

智能手机增速放缓

半导体下游市场的驱动力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出货量为亿台量级的个人电脑,后来变成十亿台量级的手机终端和通讯产品,而从2010年开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掀起了移动互联网的高潮,成为最新的杀手级应用。回顾之前的二三十年,下游电子行业杀手级应用极大的拉动了半导体产业发展,不断激励半导体厂商扩充产能,提升性能,而随着半导体产量提升,半导体价格也很快下降,更便宜更高性能的半导体器件又反过来推动了电子产业加速发展,半导体行业和电子行业相互激励,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但在目前, 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很高,市场增长率开始减缓,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将会是什么?

物联网可能成为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根据IHS的预测,物联网节点连接数在2025年将会达到700亿。

从数量上来看,物联网将十亿量级的手机终端产品远远抛在后面,很可能会成为下一波的杀手级应用。但物联网的问题是产品多样化,应用非常分散。我们面对的市场正从单一同质化大规模市场向小规模异质化市场发生变化。对于半导体这种依靠量的行业来说,芯片设计和流片前期投入巨大,没有量就不能产生规模效应,摊销到每块芯片的成本非常高。

除了应对小规模异质化的挑战, 物联网需要具备的关键要素还包括 :多样的传感器(各类传感器和Sensor Hub),分布式计算能力(云端计算和边缘计算),灵活的连接能力(5G,WIFI,NB-IOT,Lora, Bluetooth, NFC,M2M…),存储能力(存储器和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这些关键要素会刺激CPU/AP/GPU,SSD/Memory,生物识别芯片,无线通讯器件,传感器,存储器件和功率器件的发展。

物联网多样化的下游产品对封装提出更多要求

物联网产品的多样性意味着芯片制造将从单纯追求制程工艺的先进性,向既追求制程先进性,也最求产品线的宽度发展。物联网时代的芯片可能的趋势是:小封装,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异质整合(Stacking,Double Side, EMI Shielding, Antenna…)。

汽车电子的封装需求: 汽车电子目前的热点在于ADAS系统和无人驾驶AI深度学习。全球汽车2016年产销量约为8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产销量2800万台,为汽车电子提供了足够大的舞台。ADAS汽车系统发展前景广阔,出于安全考虑,美国NHTSA要求从2018年5月起生产的汽车需要强制安装倒车影像显示系统。此外,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W),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CW),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S),车距控制系统(ACC),夜视系统(NV)市场也在快速成长。中国一二线城市交规越来越严格也使得人们对ADAS等汽车电子系统的需求提升。ADAS,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对数据处理实时性要求高,所以要求芯片能实现超高的计算性能,另外对芯片和模块小型化设计和散热也有要求,未来的汽车电子芯片可能需要用2.5D技术进行异构性的集成,比如将CPU,GPU,FPGA,DRAM集成封装在一起。

个人移动终端的封装需求: 个人消费电子市场也将继续稳定增长,个人消费电子设备主要的诉求是小型化,省电,高集成度,低成本和模块化。比如个人移动终端要求能实现多种功能的模块化,将应用处理器模块,基带模块,射频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通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集成在一起。这些产品对芯片封装形式的要求同样是小型化,省电,高集成度,模块化,芯片封装形式主要是“Stack Die on Passive”,“Antenna in SiP”,“Double Side SiP等。比如苹果的3D SiP集成封装技术,从过去的ePOP &BD PoP,发展到目前的是HBW-PoP和FO-PoP,下一代的移动终端封装形式可能是FO-PoP加上FO-MCM,这种封装形式能够提供更加超薄的设计。

5G 网络芯片的封装需求: 5G网络和基于物联网的NB-IOT网络建设意味着网络芯片市场将会有不错的表现。与网络密切祥光的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对存储器芯片和FPGA GPU/CPU的需求量非常大。通信网络芯片的特点是大规模,高性能和低功耗,此外,知识产权(IP)核复杂、良率等都是厂商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需求和问题也促使网络芯片封装从Bumping &FC发展到2.5D,FO-MCM和3D。而TSV技术的成功商用,使芯片的堆叠封装技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海力士和三星已成功研发出3D堆叠封装的高带宽内存(HBM),Micron和Intel等也正在联合推动堆叠封装混合存储立方体(HMC)的研发。在芯片设计领域,BROADCOM、GLOBAL FOUNDRIES等公司也成功引入了TSV技术,目前已能为通信网络芯片提供2.5D堆叠后端设计服务。

上游晶圆代工厂供应端对封装的影响

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另外一方面,大基金带领下的资本对晶圆代工制造业持续大力投资,使得上游的制造一直在扩充产能.据SEMI估计,全球将于2017年到2020年间投产62座半导体晶圆厂,其中26座在中国大陆,占全球总数的42%。目前晶圆厂依然以40

nm以上的成熟制程为主,占整体晶圆代工产值的60%。未来,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和网络通信行业对芯片集成度、功能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流的晶圆厂中芯和联电都在发展28nm制程,其中台积电28nm制程量产已经进入第五年,甚至已经跨入10Xnm制程。

随着晶圆技术节点不断逼近原子级别,摩尔定律可能将会失效。如何延续摩尔定律?可能不能仅仅从晶圆制造来考虑,还应该从芯片制造全流程的整个产业链出发考虑问题,需要 对芯片设计,晶片制造到封装测试都进行系统级的优化。 因此, 晶圆制造,芯片封测和系统集成三者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 首先是芯片封测和系统集成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子系统,各种各样的系统级封装SiP需要将不同工艺和功能的芯片,利用3D等方式全部封装在一起,既缩小体积,又提高系统整合能力。Panel板级封装也将大规模降低封装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次,芯片制造和芯片封测之间出现了扇入和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封装具有超薄,高I/O脚数的特性,是继打线,倒装之后的第三代封装技术之一,最终芯片产品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散热佳,电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等优势。

先进封装的发展现状

先进封装形式在国内应用的越来越多,传统的TO和DIP封装类型市场份额已经低于20%,

最近几年,业界的先进封装技术包括以晶圆级封装(WLCSP)和载板级封装(PLP)为代表的2.1D,3D封装,Fan Out WLP,WLCSP,SIP以及TSV,

2013年以前,2.5D TSV封装技术主要应用于逻辑模块间集成,FPGA芯片等产品的封装,集成度较低。2014年,业界的3D TSV封装技术己有部分应用于内存芯片和高性能芯片封装中,比如大容量内存芯片堆叠。2015年,2.5D TSV技术开始应用于一些高端GPU/CPU,网络芯片,以及处理器(AP)+内存的集成芯片中。3D封装在集成度、性能、功耗,更小尺寸,设计自由度,开发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同时设计自由度更高,开发时间更短,是各封装技术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在高端手机芯片,大规I/O芯片和高性能芯片中应用广泛,比如一个MCU加上一个SiP,将原来的尺寸缩小了80%。

目前国内领先封装测试企业的先进封装能力已经初步形成

长电科技王新潮董事长在2017半导体封装测试年会上,对于中国封测厂商目前的先进封装技术水平还提到三点:

SiP 系统级封装: 目前集成度和精度等级最高的SiP模组在长电科技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华天科技的TSV+SiP指纹识别封装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华为系列手机。

WLP 晶圆级封装 :长电科技的Fan Out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累计发货超过15亿颗,其全资子公司长电先进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Fan-In WLCSP封装基地之一;晶方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影像传感器WLP晶圆级封装基地之一。

FC 倒装封装: 通过跨国并购,国内领先企业获得了国际先进的FC倒装封装技术,比如长电科技的用于智能手机处理器的FC-POP封装技术;通富微电的高脚数FC-BGA封装技术;国内三大封测厂也都基本掌握了16/14nm的FC倒装封装技术。

为推动我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最近一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三大扶持政策。专家表示,发展国产半导体装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政策推动下,2015年国产半导体设备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金存忠在近日举行的“2015第三届中国半导体制造装备战略峰会暨半导体设备市场年会”上表示,2014年至今国家发出了三项优惠政策支持我国半导体设备发展:一是《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而确有必要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这方面,集成电路、LED、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中的16项关键设备被列入其中。

二是《关于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专用设备企业,在2017年前实现获利的,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是《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对于制造《目录》内装备,且投保“综合险”或选择国际通行保险条款投保的企业,中央财政给予保费补贴。实际投保费率按3%的费率上限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与补贴,补贴时间按保险期限据实核算,原则上不超过3年。目前共有13项半导体装备列入目录。

除上述三大扶持政策外,已经启动的1200亿规模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在重点扶持晶圆设计、制造、封装领域的同时,也将扶持上游生产设备领域。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2014年底成为该投资基金第一个完成投资的项目,投资总额达4.8亿元。

发展国产半导体装备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北方微电子副总裁刘韶华表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从跟踪走向引领的跨越,装备产业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主要是高端装备。面向全球每年近400亿美元的设备市场,中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国产装备将大幅降低中国芯片制造商的投资成本,提高中国芯片制造竞争力等。

半导体装备产业的特点在于新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高度国际化,高度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高资本投入,长周期回报。研究机构SEMI统计,201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43.7亿美元,同比增长33.6%(全球增长为18%),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11.7%。而另一方面,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以集成电路设备为例,目前市占率六分之一都不到。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近些年,全球的市场环境中,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甚至已经对国家之间的竞争产生了不少的影响,我们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半导体领域差距还非常的大,还有不少的先进技术国内还没有攻克和应用,所以,我们要加速发展半导体行业,那么我们就进一步分析一下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龙头公司--北方华创。

我们一起讨论北方华创之前,我整理了一份半导体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链接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半导体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北方华创是国内半导体设备比较有前景的公司之一,公司主营基础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是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这类。

各位把北方华创的公司情况掌握得差不多后,我们来看下北方华创公司有什么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成熟的技术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方华创在电子工艺装备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创建成了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创建了专业性强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使得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公司精通各种电子元器件核心技术,并且拥有大量的电子工艺装备,演变成了由刻蚀技术、薄膜技术、清洗技术、精密气体计量及控制技术等为根基的核心技术体系,打下了行业先进的技术基础,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让公司在行业技术快速进步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做好了技术储备。

亮点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上频传佳音,已建立起的产品体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市场竞争力也很强,在半导体、材料生长及热处理、新能源、航空航天、铁路和船舶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除此之外,公司在刻蚀机、氧化/扩散炉、退火炉、清洗机、外延设备等品类生产出的产品,均实现了在集成电路及泛半导体领域的量产应用,成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上主流的供应商,市场竞争力突出。

文章字数有限的原因,更多与北方华创相关的深度分析报告和风险分析,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北方华创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当前新一轮的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已经来临,可和宏大的市场需求不能匹配的是,当今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整体处于低下,国产已经有很大代替市场的空间,同时设备行业已经处于产业链上游,具有卖铲人的特殊效应,业绩兑现性相对突出。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公司还能继续充分受益于设备国产替代进程。并且,在"高、精、尖"产业中,半导体作为必不可少的核心材料,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地位逐渐升高,未来政策会更倾向于它,行业里的领头羊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话不多说,我觉得位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领头地位的北方华创,在行业趋势的带动作用下将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占据市场份额。但是文章的时效是有延迟的,我们准备了更准确的信息,不妨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给你做详细分析,看下北方华创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北方华创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94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