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财报真的超预期了吗?如果是,为何联想集团市值仅841亿港元

联想财报真的超预期了吗?如果是,为何联想集团市值仅841亿港元,第1张

联想集团这些年在网络上的风评是越来越差,之前司马南更是列举了联想集团的“七宗罪!”按照司马南的说法,联想真是一家该倒闭的公司。

然柳传志是干企业的,而司马南则是蹭热点的。联想固然有错,但也不至于像司马南所说的那么严重。

在春公子看来,联想这些年“江河日下”,是因为联想没能紧随时代的步伐发展,或者说联想成立几十年了,前期一直顶着“民族企业”的光环,却始终未能为中国 科技 产业贡献出核心技术。

联想在网络上遭受批评之后,联想现在似乎更希望改变联想公司在网友们心目中的形象。

媒体爆料,联想集团发布了公司2022/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数据显示,联想集团第一财季营收169.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45亿元),超出此前预估的169.2亿美元,营业利润为7.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2.5亿元)。

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我们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了业务增长,并提高了盈利能力。

值得一说的是,个人电脑以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37%以上的 历史 最好水平。SSG方案服务业务、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智能手机业务均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 共同打造了联想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 。

与此同时,研发投入翻番的计划稳步推进,上财季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29%。公司将继续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新IT”架构,做好战略投入和稳定增长的预测和平衡,加码研发创新,提高可持续盈利能力。

有不少网友认为,联想是一家老牌公司,业绩一直都是在增长,联想集团的业务能力与竞争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保持自身快速发展我相信很快又能达到另一个高度。

但在春公子看来,联想这份财报其实并没有什么亮点。春公子还是那个观点,联想以前主要玩To C,联想已经把PC出货量做到了全球第一,可这又如何呢?当下的PC行业本就是一个夕阳行业。

国家大力推进 科技 创新,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新IT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所以联想现在又把重心放到了To B乃至To G领域。

我们单纯地看联想这份财报的话,联想这次实现了高营收和高利润。既然联想如此优秀,那为何联想集团市值至今站不稳1000亿港元?

联想集团目前市值为841亿港元,资本市场给予联想集团的估值并不高。资本市场能长期给予联想集团这样的估值,必然是有他的道理,什么道理呢?春公子认为联想是所处的赛道已经过气,如果联想不能抓住半导体、新能源 汽车 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联想未来必将被时代所抛弃!不知道诸位怎么看?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据了解,过去3个财年,联想集团累计研发投入338亿元,年均超百亿元,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1

4月6日,在联想集团2022/23财年誓师大会的开场演讲中,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目前联想所处的行业正处于“后疫情”和“后高速增长”交织的双重现实中,但永无止境的高速增长是不存在的,企业要尽早通过技术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升级,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

因此,杨元庆指出,联想要全力打造三个支柱,分别为技术创新、服务导向转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方面,杨元庆称,未来三年,联想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未来五年,联想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人民币。此外,联想还计划增加12000名科技人才。据他透露,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近5000人加入到联想的研发行列。

据杨元庆介绍,联想集团将分三个赛道投入资源。第一赛道是着眼于未来一至两年,围绕现有产品、应用和业务模式进行的创新,包括每个业务框架内的设备、关键零部件、应用等,这个赛道将由业务集团来主导;

第二赛道是着眼于未来两至三年,由新技术驱动的孵化业务主导,目前AR/VR技术、边缘计算以及云服务业务已进入孵化阶段;第三赛道则围绕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着眼于三年乃至更长远的基础性和突破性研究,将由研究院主导。

在服务导向转型方面,联想于去年重建了组织架构,新成立了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杨元庆在演讲中提及,联想目前推出的三类服务中,支持服务要不断提升设备服务渗透率,运维服务要扩大规模并保持较高利润率,而项目服务和解决方案要推出更多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社会责任方面,杨元庆提出,联想将努力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争取提前十年完成国家交给联想的碳中和任务。

“和国家一样,联想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杨元庆说,“新阶段中,我们的'首要课题是如何成功穿越周期,力争在下一轮周期开始时,成为一个创新能力更强,利润水平更高,创造更大社会价值,能够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联想。”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2

今天,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联想集团新财年(2022~2023财年)誓师大会上表示,到2023~2024财年结束的时候,联想集团的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而未来五年,联想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联想集团公布的第三财季(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业绩显示,其营业额历史性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达到12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0.9亿元人民币,同比提升62%,亦创历史新高。联想集团净利润已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

杨元庆说,在为这些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联想集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能够交出这样的答卷,也有时势助推的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进程,联想集团把握住了由此带来的增长机遇。“但是,永无止境的高速增长是不存在的,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联想集团更需要路行长远、未雨绸缪。”

据了解,过去3个财年,联想集团累计研发投入338亿元,年均超百亿元,研发人员已占员工总数近20%。在组织架构方面,联想集团构建起了由业务集团内部研发部门、联想研究院与联想创投(LCIG)组成的三级创新体系,分别致力于短期、中长期及远期的技术研究。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3

4月6日,在联想集团(以下简称“联想”)2022/23财年全球誓师大会(中国站)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到23/24财年结束,联想的研发投入将在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而未来五年,联想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人民币。同时,联想计划增加12000名科技人才。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主办方供图)

杨元庆介绍,2021/22财年,联想集团前三个季度总营业额年比年增长了22%,净利润额上升了76%。全财年营收有望达到新的里程碑——跨越4500亿人民币大关。

杨元庆指出,联想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通过业务模式的升级,尽早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要建立新的增长引擎,首当其冲要重视,要付诸行动的,就是技术创新。”

杨元庆表示,联想将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技术架构,着眼近期、中期、长期,分三个赛道投入资源。第一赛道是着眼于未来1-2年,围绕现有产品、应用和业务模式进行的创新,包括每个业务框架内的设备、关键零部件、应用以及“一切皆服务”业务模式的创新。

第二赛道是着眼于未来2-3年,由新技术驱动的孵化业务。除了数据智能、云网融合业务之外,今年联想有三个领域的创新成果进入到了孵化阶段。一是基于元宇宙应用的AR/VR技术,将聚焦于B2B,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生态。

二是边缘计算,联想把过去散落在各个部门里的边缘计算业务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业务,将持续投入于全栈型能力的建设。三是云服务业务,联想将加大对云原生、智能化运维、多云/混合云管理平台的技术投入,为客户云化之路的全生命周期赋能。

第三赛道围绕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着眼于3年乃至更长远的基础性和突破性研究,联想将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协议等ICT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将持续探索车载计算、元宇宙等新的计算场景,积累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将立足于大计算领域,开始探索隐私计算、多元异构的先进技术架构等面向算力共享、数据流转的基础性研究,着眼长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杨元庆提出,另一个增长引擎是业务模式升级。2021年,联想成立了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并且推出了TruScale“一切皆服务”的品牌。近期,联想进一步按照三类服务理顺了组织架构,明确了领导权责,并按照中国与国际两条线整合了销售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

其中,支持服务要不断提升设备服务渗透率,并且拓展更高比率的尊享服务。运维服务,包括“一切皆服务”,要扩大规模并保持较高利润率。而项目服务和解决方案要打造系统整合能力,积累垂直行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推出更多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围绕企业社会价值,杨元庆强调,联想要当好“双循环”的标兵、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将以实际行动助力共同富裕。

杨元庆表示,联想一方面要加大在国内的科创投入,用更高质量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在需求侧激发和满足新需求,为扩大内需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国内、国际循环的枢纽,将更多更好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产品和方案推向国际市场,把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带到全球。

同时,联想要充分运用自身转型经验,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赋能,推动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迈向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高质量发展同样意味着绿色发展,我们的愿景是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杨元庆介绍,联想正在天津按照 “零碳工厂”的目标加紧建设新工厂,将通过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彭思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对于“三个支柱”,杨元庆表示,第一大支柱是技术创新;第二大支柱是业务模式升级,也就是服务导向的转型。杨元庆表示,联想集团目前推出的三类服务各自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战略路径:支持服务要不断提升设备服务渗透率,运维服务要扩大规模并保持较高利润率,项目服务和解决方案要打造系统整合能力;第三大支柱是企业 社会 价值。杨元庆指出,联想集团的 社会 价值要以服务于国家、行业、民生和环境四个方面为出发点,以 科技 创新赋能,做出应有贡献。

对于“两大基石”,杨元庆指出,一是发挥“同一个联想”的优势,让联想集团既能拥有口袋到云端的产品组合与能力,又能在内部实现规模与效率的协同,再加上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模式,以及团结一致的企业文化,共同构筑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支持服务为导向的转型;二是强化数字化基石,让数字化贯穿联想集团“研产供销服”整个价值链,支撑联想集团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卖解决方案的转型,让联想集团不仅成为智能化变革的典范,还能“内生外化”,对外赋能。

另外,杨元庆指出,未来三年,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未来五年,联想集团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元。同时,联想集团还计划增加12000名硬核 科技 人才。他透露,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年里,已经有近5000位 科技 人才加入到联想集团的研发行列。

在研发领域方面,杨元庆指出,未来,联想集团将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技术架构,着眼近期、中期、长期,分三个赛道投入资源,除了市场化技术,更要有基础性研究;除了持续改善型技术,更要有突破性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02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