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原料供应链告急将会导致哪些企业扩张放缓

半导体原料供应链告急将会导致哪些企业扩张放缓,第1张

受到全球经济疲弱与通胀压力,以及需求下滑走势,部分晶圆代工厂可能有取消扩产计划。除了高度仰赖台积电大单护体的供应链外,对于原本期待至少再旺3年的其他半导体设备产业而言,恐将有所冲击。

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因应设备机台交期未见好转,同时近日市况剧变来得太快,台积电已稍微调整了扩产进度,海外扩产目前仍按既定时程与进度执行,但国内扩厂脚步则稍放缓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Intel)日前也直言俄亥俄州新厂动工时间将延后除了上述两大厂,其他在前2年大举宣布扩产计划的二线晶圆代工厂与IDM厂,也传出开始评估扩产放缓或缩小新产能规模,现已不再紧追设备厂要求出货。

针对市场供需反转疑虑,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于6月股东会上清楚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不明仍需要观察,对台积电而言,扩产是为了长期机会,目前持续与客户讨论如何支持其2023年的需求。

2020年起疫情扩散多国,引爆全球芯片荒,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与欧盟等国等砸下巨额补助金,除了扶植本土半导体供应链外,也力邀台积电等多家业者赴当地设厂,寻求最快速就拥有产能与拥有半导体产业的捷径。

事实上,2021年供不应求的盛况与美好前景,使晶圆代工与IDM厂争相增加产能,以抢食飙升的需求大饼。

2022年初以来供需反转杂音涌现,但晶圆代工或是IDM厂扩产规模并未收敛,尽管设备机器交期长达12~18个月,甚至出现24个月才能交货订单,但众厂自愿或非自愿的计划仍持续进行中,使得市场对于2023年后产能过剩的疑虑未曾消退。

随着近期需求反转来得又急又快,半导体供应链完全来不及反应,高库存低需求迅速引爆砍单与杀价战,近日终于也开始蔓延至上游晶圆代工。

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供不应求荣景终将结束的场景是在预期中的,但没想到来得那么快,原本各厂都对于短期订单与长约的掌握度相当高,都沉浸在过去2年荣景中,不认为自己会面临供需反转、产能过剩危机,但近期已有转变,多家业者不再追着或加价抢设备,且对于更长远的扩产计划已重新评估。

半导体设备业者指出,受到疫情持续与乌克兰问题等影响,各式芯片、零组件材料短缺,加上全球塞港、物流停滞等冲击,半导体设备交期从过去正常6个月,已拉长至18个月后。

但握有先进制程技术与总体产能优势的台积电,为设备厂最大客户,因此在此波扩产中,机器设备与材料等都优先供应台积电,对其他苦等设备交货的晶圆代工厂形成排挤效应,包括联电、力积电、Globalfoundries(GF)与中芯等,各厂扩产时程都将较既定计划延迟。

而英特尔虽大举宣布欧美扩产大计,当中包括未来10年在欧盟投资800亿欧元的巨额计划,但由于供应链对于市占持续萎缩的英特尔重返代工仍多有疑虑,因此设备厂大多也都还是将台积电列为优先供应客户。

过去1年来多家大厂按既定计划宣布新厂动工,且持续加价争抢设备机器,但近月来随着需求反转警讯响起,扩产脚步已见放缓,原本因设备交期延后而影响扩产进度的业者,此时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甚至也可能重新评估初期扩产规模与未来更进一步的计划。

近日台积电就略调整了扩产进度,国内南京、美国与日本的海外扩产计划,目前仍按既定时程与进度执行,但高雄7、28纳米新厂,以及目标提高特殊制程产能的南科Fab 14扩建P8厂的计划也放缓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也因美国会芯片法案卡关,直言新厂动工时间将延后。

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由疫前晶圆代工产业生态来看,台积电稳取大宗获利,尽管未来需求持续成长,但绝对不足以养活所有晶圆代工厂及也启动大扩产的IDM厂,因此,若不急踩扩产煞车,产能过剩危机绝对会超出预期。

扩产所带来巨额投资与折旧面临风险,加上全球IC设计业者也开始缩衣节食下,除了台积电或是疫前获利就稳健且拥有抢手8英寸产能的世界先进,其他业者如冲刺先进制程的三星电子、英特尔,以及疫前获利就不佳的业者,都将是艰巨挑战

在过去几年里,“缺芯”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大难,“扩产”则成了晶圆代工厂的常态。面对供应不足的行业现状,扩大产能、抢占市场成为了全球晶圆代工企业共同的选择。

先前半导体的技术竞赛,指的都是前段制程如何缩小尺寸,但现在几乎已达技术极限。据悉,半导体行业 游戏 规则正在改变,原本后段制程认为附加价值低,现在却和前段制程一样跻身热门领域;主要战场已移到后段制程,而不再是一味比线路的微细化了。

半导体若要功能更强、成本更低,就要另辟战场。这时候脱颖而出的就是后段工程的晶片3D封装技术,因可减少多余能源耗损,提高效率。例如讲究轻巧的智慧型手机、AR或VR用头盔等,都适合用到这种技术。此外,去年开始大家都在讲碳中和,也使这项技术高度受重视。日本半导体业者指出,原本节省能源就是非做不可的事,但3D封装技术现在变成最重要课题。

日本有多家企业拥有3D封装技术。材料方面包括昭和电工材料(前日立化成)、JSR、揖斐电(Ibiden)、新光电气工业等;制造设备有牛尾电机、佳能、迪斯科(Disco)、东京精密等,迪斯科和东京精密就独占半导体切割设备市场。这些企业及一些研究所和大学,都在台积电合作开发的名单内。

事实上,2020年秋季全球半导体大缺货时,电脑、 游戏 机等设备的后段工程材料就供不应求。当时揖斐电还为此决定投资1,800亿日圆增产高性能IC封装基板,预定2023年开始量产。业界人士透露,由于日本基板不足,曾导致部分外国半导体厂无法量产。

封装是指将完成前端工艺的晶圆切割成半导体的形状或对其进行布线。在业界,它也被称为“后段制程”。

尤其是英特尔和台积电等全球半导体巨头正在大举投资先进封装设备。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Yole Development 的数据,英特尔和台积电分别占据 2022 全球先进封装投资的公司 32% 和 27%。三星电子排名第四,仅次于台湾后端工艺公司 ASE。

英特尔已经在 2018 年推出了名为“Foveros”的 3D 封装品牌,并宣布将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各种新产品中。它还设计了一种将每个区域组装成产品的方法,将其制作成tiles。2020 年发布的一款名为“Lakefield”的芯片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制成的,并安装在三星电子的笔记本电脑中。

台积电最近也决定使用这项技术生产其最大客户 AMD 的最新产品。英特尔和台积电非常积极地在日本建立了一个 3D 封装研究中心,并从 6 月 24 日开始运营。

三星也在这个市场发力,在 2020 年推出了 3D 堆叠技术“X-Cube”。三星电子晶圆代工事业部总裁 Choi Si-young 在 Hot Chips 2021 上表示正在开发“3.5D 封装”去年六月。半导体行业的注意力为零,三星的这个工作组是否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使得三星与该领域的竞争对手保持领先。

随着前端节点越来越小,设计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高级封装 (AP) 解决方案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系统性能、降低延迟、增加带宽和电源效率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数据中心网络、高性能计算机和自动驾驶 汽车 正在推动高端性能封装的采用,以及从技术角度来看的演变。今天的趋势是在云、边缘计算和设备级别拥有更大的计算资源。因此,不断增长的需求正在推动高端高性能封装设备的采用。

tcl中环半导体不扩产原因是产能落后。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1969年组建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中环股份,是生产经营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12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