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镇的油桐产业

蜀河镇的油桐产业,第1张

油桐是蜀河传统特产之一,起步早,发展快,历史悠久。据《旬阳县志》记载,远在唐代当地就有种植。80年代前,油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当家项目。原区委区公所,对油桐发展非常重视,建抬田,修桐带,强行推进。落实专人任油桐专干,全程负责生产。当地户户兴桐,家家有桐。短期内,将油桐生产推向高潮。截止1994年,全镇油桐面积为6.8万亩,年产桐籽2000吨,成为旬阳主产区之一。随着市场变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油桐生产被逐渐弱化。目前,蜀河镇原有桐林折合保存面积5万亩,年产桐籽500吨,产油125吨。10年间,桐籽产量下滑75%。留存桐林,挂果盛期已过,趋向老龄化。杂草荒抚,天牛等虫、病害严重,90%的桐农,在20年内没有对桐林进行过施肥抚育。留存桐林每亩按60株计算,不挂果及挂果差的桐树占86%,盛产株数仅占8%。平均单株结实量0.17公斤,亩产桐籽10公斤。原有桐林品种繁杂,有大米桐、柿饼桐、葡萄桐、柴桐、大青桐、鸡头桐等10个品种,长期混生,品种优势退化。当地桐籽,采用传统木榨榨油法,出油率为18—20%,应用机械榨油法,出油率为25—30%。

2006年以来,蜀河镇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发展思路,全力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大户战略,重点抓大村大组大户的油桐发展。制定了《油桐产业发展规划》,《油桐基地建设方案》,《良种油桐速生丰产造林技术》。先后从县林业局和“明文油脂公司”筹措资金21万元,引进小米桐良种105吨,在汉江、蜀河流域10个村63个组,集中规划新点油桐3.5万亩。发展1000亩连片种植基地6个,10亩以上种植户163户。发展重点村6个,重点组20个。本届镇党委、政府对产业建设充满信心,坚持连年种植发展。安排科级领导和科技特派员联挂基地建设。实行领导连片,镇村干部抓点,农户投劳。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镇对村综合考核,对村组干部出台了以奖代补的激励措施。建设以基地纯林为主,以农桐间套为辅。点播造林地块,苗木成活保存率在89%以上。建设工作,突出了老劣桐林的补植换代,良种的引进推广和适生地带的规模种植。在“明文油脂公司”的带动下,蜀河正在举全镇之力,率先做大基地规模。“十一五”期间,将新发展油桐5万亩,进入挂果盛期,年实现桐籽总产10000吨,产油2500吨,产值3600万元,仅此一项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力促油桐产业向“农户+基地+企业”的一体化模式发展。

全镇有桐籽收购加工小企业3家,有“明文油脂公司”规模企业一个。该公司1997年建厂,销售收入由20万元提升到1700万元。建筑面积4200m2,配置了脱水除渣及化验设备,总资产930万元,年具有经营加工桐籽总量5000吨,生产桐油1500吨的能力。打造的“明文桐油”品牌产品,竞争力强,运销山东、江苏、上海、天津等13个省市。与山东招远、江苏昆山、天津长城、西安西电等知名企业,建立了优先长期用货和订单合作关系。企业的快速壮大,有力促进了地方油桐发展。但经营企业属原料粗加工型企业,采用机械榨油,油饼仍留残油5—10%,使部分资源白白流失。因原料不足,加工企业全年只能生产150天,处于半年生产半年闲的半停产状态。

蜀河镇位于旬阳县城东部,汉江、蜀河穿境而过,襄渝铁路、316国道横贯其中,镇村水泥路相互连接交织,四通八达。蜀河镇辖18个村(社区)126个组,9346户,31101人,地域面积143.02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余亩,林地13万亩,宜林荒山12万亩,退耕还林20168亩。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869毫米,平均气温15.7℃,无霜期240—300天,土质以沙土和壤土为主,PH值在6.0—7.5之间,通透性强,境内海拔192—1186.9米。有利的自然环境,成为油桐种植生长最佳适生地,可用于种植的荒坡边地面积充足,条件独特,区位优越。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桐油深加工产品需求的扩张,油桐产业前景十分看好,油桐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这三种树木的树干、叶子、花、果实完全不同,不容易混淆。

油桐:树形不太高,树冠大,树皮灰白,叶子宽大,除新枝叶有三叉外,一般不分叉,叶面光滑,果实大小如小苹果。

泡桐:树形高大,树冠相对较小,叶子有毛。树干颜色较深。

梧桐:株型直挺,叶子分三或五叉,枝干绿色而光滑,果实如大粒花椒,可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15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