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和芯片有什么区别

半导体和芯片有什么区别,第1张

半导体和芯片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芯片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将电路小型化的方式。半导体是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2、特点不同。芯片是把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上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包括芯片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

3、功能不同。芯片晶体管出现之后,各式的固态半导体组件大量使用取代了取代了真空管在电路中的功能与角色。半导体主要是用在收音机、电视机和测温上。

4、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是由大量的晶体管构成。各种的芯片都会有不同的规模,大到有几亿晶体管,小的话只有几十晶体管。芯片加电后,会先产生一个启动指令启动芯片,之后就一直接受新指令和数据来完成功能。

     相信最近很多想买车的小伙伴都遇到了延迟交车的问题,之所以4S店推出新车交付时间主要是因为目前全球面临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而不了解汽车芯片的人可能并不清楚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么下面就来看看到底汽车芯片是什么东西?

      

      “芯片”代表的是半导体原件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成电路,如果说手机芯片是这款手机的“大脑”的话,那么汽车芯片也就相当于是汽车的大脑。其中汽车芯片主要可以分为“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传感器”这三大类,下面就来分点介绍这三类芯片。

1、功能芯片(MCU)

      

      MCU也称为“微控制单元”,汽车里面的电子控制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动力总成系统、车辆运动系统等各种系统功能想要正常运行的话,均需要用到这类型的功能芯片才能得以实现,其中目前最流行的“自动驾驶系统”也离不开功能芯片。

2、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主要运用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照明系统、燃油喷射、底盘安全等系统当中,其中传统燃油车一般将它运用在启动与发电、安全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则需要大量功率半导体来实现车辆频繁的电压变换需求,此外电动车的许多零部件中也少不了功率半导体的加持。

3、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的作用是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信号输给计算机,以便汽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例如氧传感器、胎压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电子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汽车芯片对于一辆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传感器这三大类型中传感器可以说是市场份额最小的,但假设没有传感器汽车甚至连油门都踩不动,现在相信大家都理解了汽车为什么缺芯片就造不出来了。

一辆汽车需要多少芯片?

      以往制造一辆传统汽车一般需要用到500-600颗左右的芯片,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汽车逐渐由机械式转向电子式的方向发展,车子做得越来越智能,那么所需的芯片数量自然就更多了,据了解2021年平均每辆车所需芯片数量已经达到了1000颗以上了。

      

      除了传统汽车以外,新能源汽车才是芯片“大户”,这种车需要大量的DC-AC逆变器、变压器、换流器等部件,而这些对IGBT、MOSFET、 二极管等半导体器件的需求量也有大幅增加,所以一款好一点的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芯片可能达到2000颗左右,需求量十分惊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16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