洫通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作用机理

洫通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作用机理,第1张

1、改变血液流变学。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鼻腔照射后,能够激活全身红细胞的活性,恢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激活血液中的多种酶,消融分解血液中的多余脂肪,使血液中溶浊脂肪层和胆固醇的酶体(如脂蛋白酶、胆固醇转换酶等)数量增加,增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剥落红细胞膜上的脂肪层,恢复红细胞的负电荷,使原有水钠潴留的球形红细胞,恢复成正常的红细胞。只有钠泵的活性提高,细胞膜内的Na+向膜外移动,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保持红细胞的正常体积和维持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功能,降低血粘度,增加细胞内含氧量,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增加心、脑等脏器的血流灌注量。

2、抑制减少血小板聚集。《低强度激光血管照射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84099)结论是:半导体激光照射血液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使渐渐接近正常;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显著抑制内皮素的产生,从而阻滞内皮素对血小板的活化;可显著刺激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使血小板活化(第一军医大学董为人教授)。使血液凝固性降低,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改善微循环,使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量增加。

3、降低体内中分子物质的水平。加速自由基清除,更重要的是它能还原谷胱甘肽与蛋白质的混合二硫键,使机体的抗氧化防御机制得到恢复,使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膜结合蛋白质维持正常构象(中国疗养医学2002年第11卷第4期)。干扰脂质过氧化代谢过程,减少其毒性物质的堆积,从而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以及其它毒性物质的损害。

4、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加强线粒体的功能,产生能量(ATP)。研究证实半导体激光治疗在降低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清TGF—B1、增加SOD活力、降低MD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低能激光鼻腔照射还能增加体内B—EP(B—内啡肽)的水平。

5、抗炎、抗过敏。可以降低心肌梗塞后的瘢痕形成,降低脑梗塞造成的脑细胞坏死程度,减轻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6、调节神经系统。刺激鼻腔内感受器可以反射性改变内脏的活动。鼻腔内有丰富的自主神经,如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浅大神经(副交感神经),鼻腔顶壁是前颅凹的底,所有颅神经和入颅的动静脉穿经颅底。激光照射鼻腔对粘膜、血管、淋巴、神经末梢和经络产生刺激,对机体多种生物组织和功能系统产生效应。

手腕桡动脉、内关穴、大陵穴、神门穴和鼻腔 经过桡动脉的经络有“手太阴肺经”。本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末穴少商。

桡动脉是体表表浅动脉之一,部位相对表浅,与心脏距离近,而且血流量相对较大,心脏血液每八分钟左右流经桡动脉一次(全血流量),并且易于触摸定位,且有桡静脉并行,激光很容易透过皮肤血管壁进入血液,从而保证疗效。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属手厥阴心包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大量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内关穴对心脏有以下调节功能:

A.对异常窦性心律的双向调节作用,过速的心率可使之减慢,过缓的心率可使之加快。

B.增加急性心肌缺血时冠状动脉血流量。

C.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选择在内关穴进行弱激光照射,被专家认为“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内关穴突出而又疗效肯定的功能之一”。 A.鼻腔粘膜下血管极其丰富,有多支动脉及静脉血管在鼻黏膜下构成网状血管丛。鼻腔黏膜血管深层的血液可以不经过毛细血管,而从小动脉直接进入小静脉,鼻黏膜血流有60%经过动静脉吻合处,鼻甲组织血流量比肝脏、脑和肌肉等组织还要多。而且,鼻腔内是人体唯一没有角质层的地方,更容易吸收激光能量。

B.鼻腔还有丰富的植物神经,如由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即交感神经,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即是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鼻黏膜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是鼻黏膜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

C.激光照射鼻腔以及透射颅底,刺激鼻腔内的神经,反射性引起颅内血循环和全身血循环的改善,有效改善大脑缺血缺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23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