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担忧英伟达收购ARM,芯片架构被垄断,为啥华为却很淡定?

高通担忧英伟达收购ARM,芯片架构被垄断,为啥华为却很淡定?,第1张

高通担忧ARM芯片架构被垄断,华为不怕、淡定另有YQ…从媒体消息得知2020年9月13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要用400亿美元购买英国ARM,将成为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并购案。但是折腾了半年之久都没有新的进展。能否成功并购ARM需要有中国、欧盟、美国、英国的一致同意呢?

我们先来看看ARM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英国ARM一直专注于芯片领域,重点是ARM架构处理器的设计,然后授权给客户(芯片设计公司或芯片设计制造一体的公司),并附带软件开发工具,客户通过自己专门的芯片设计方案,设计出特色芯片,这种独特的开发模式,使ARM在半导体领域快速赢得客户(干脆这样的芯片架构都称为ARM架构)。

据媒体报道,全球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架构都来自ARM。RAM架构有性能高、成本低、能耗低的特点。形成了ARM架构在移动领域的优势垄断,华为、苹果、高通都是ARM的客户。特别是在中国高端芯片有95%以上都采用ARM架构,占了ARM市场营收的20%,可见中国市场也是ARM的一块大蛋糕。

早在五年前,日本软银花三百多亿美元收购ARM,在收购后ARM并没有给软银孙正义的预期回报,基本就维持在平衡状态,预想中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芯片市场也没有开拓,这样一来软银孙正义投资的三百多亿美元,至少需要60年才能收回,使之处于尴尬的境地。

我们再来看看英伟达在近年来,迅猛发展成为全球市值前三的芯片制造商,主要涉及到 游戏 、数据中心、专业可视化、自动驾驶及OEM业务;他全面加强数据中心业务,数据中心CPU一直是被intel X86指令集占据超过90%的市场;这时候再有ARM架构,就有了CPU、GPU的高速互通能力,把业务全面整合,才能增强业务实力,又同时将在图形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与 ARM的底层芯片设计相结合,整合芯片设计与制造,将来潜力不可估量,英伟达在芯片行业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

通过前面讲述了英国ARM和英伟达的情况,我们又来看看世界的芯片巨头。

据媒体消息表明,全球一些顶尖芯片巨头(Alphabet旗下的谷歌、微软公司和高通公司等)由于怕英伟达将来在芯片领域垄断,损害他们的利益。而向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表达反对英伟达公司收购ARM的事情,并一致认为该交易将损害芯片行业领域的竞争。

在近年以来,美国多次升级禁令,从以前的25%美国技术直接升级到禁止华为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设计芯片,来掐断华为高端芯片供应链。使华为在芯片制造方面的形势变得严重,华为麒麟芯片的CPU和GPU都采用了ARM架构,又在海外遭受谷歌、高通、intel等所有芯片巨头断供。

Alphabet旗下的谷歌、微软公司和高通公司等芯片巨头看到华为的处境,就想到英伟达收购成功,在手机领域就树立了强大的竟争对手,特别是高通芯片还需要ARM授权,这样一来高通就成了最担心的那位,一旦收购成功,不仅在芯片行业上有强敌,甚至在架构上也被“卡脖子”。

但对于华为来说,不管ARM是否收购成功,对华为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了。从最近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有更多的手段了,即使没有手机业务也能存活。但华为不会放弃终端业务,也不会投资芯片制造业”,华为利用ICT技术的优势,不断加强扩宽5G技术的业务应用,如今华为在手机业务上虽然因芯片受到影响,但不影响华为的存活。

更让大家惊讶的是,即使在美国动用国家力量的多次打压下,华为这三年都保持了业务正增长,也还在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华为在今后将会坚持走全球化道路,把自己数学能力的强项优势,用于发展芯片核心技术,但不会制造芯片。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研道路。

从以上情况来看,英伟达是否并购成功,主要取决于相关的国家是否同意。但在并购中产生的影响,对国外芯片巨头影响更大。主要是担心英伟达收购ARM后,会用其垄断的架构打压对手,或是提高芯片设计成本。另一方面,英伟达收购ARM,在芯片行业也将遭到众多竟争对手的反对。尽管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维持Arm的开放许可模式,不会拒绝任何客户。但是,对华为来说,国外芯片巨头不可怕,怕的是美国连番制裁打压,使其手机业受到影响,这对华为整个运营构不成致命伤,因为即使手机业务完全没了,华为也能存活!

华为快退出手机业务了,肯定淡定。

华为淡定,是华为吃透了架构,华为也在研发架构,龙芯有了自主架构,华为涅槃之后,就会使用自己的架构设计芯片,方舟编译器,系统有了,生态也建成了,还和国内企业合作开发EDA工具,无所畏惧,自然就很淡定。

华为现在的处境,不淡定又能咋地?

提问者很会说反话,不得不佩服你![机智][灵光一闪][抠鼻][酷拽]

因为华为不淡定也改变不了什么,只有自己有才不会看别人脸色行事。

肯定淡定,和华为没关系啊,又不让你用,设计了也没代工的。

凌特半导体芯片以前叫凌力尔特。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凌特科技是一家总部曾经在硅谷的模拟芯片公司,1981年由两位Bob-BobSwanson和BobDobkin创立,取名为凌力尔特。在2016年被ADI以约150亿美元收购,收购之后改名为凌特。

2021年7月,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水木蓝鲸半导体。收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因为水木蓝鲸拥有汽车芯片自主核心IP及技术Know-how,掌握车规级芯片的全链条研发能力;

二是因为两家公司本身在底层技术和团队资源等方面都有所关联,收购水木蓝鲸可以整体利用曦华与蓝鲸的技术协同力量、资源协同力量,利用消费级电子芯片的收入来支持未来更有发展潜力的汽车级芯片的发展,布局消费+汽车两个赛道。

水木蓝鲸第一颗自主研发的32位汽车级MCU芯片预计将于年内完成流片,目前已与数家汽车厂及Tier1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曦华科技是36氪持续关注的初创企业,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感知与计算控制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面向手机、IoT、汽车等智能终端市场设计和销售智能感知、计算与控制芯片。公司曾于2020年12月获得由清华力合、厦门合方联合投资的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曦华科技全资收购的北京水木蓝鲸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底,是一家专注于车规级功能芯片的Fabless公司,面向汽车动力、底盘、车身网关、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32位MCU及感知和驱动IC。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25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