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亏20亿到打破IGBT垄断,比亚迪潜心13年科技逆袭之路

从巨亏20亿到打破IGBT垄断,比亚迪潜心13年科技逆袭之路,第1张

比亚迪自从进入 汽车 行业以来,掌门人王传福就定下了和传统 汽车 企业不一样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 汽车 保有量不断增加,能用供应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需减少PM2.5与二氧化碳的排放。王传福也着急的意识到传统 汽车 向新能源 汽车 转型的紧迫性。

据行业内了解王传福的人称,他是想做电动 汽车 电机研发,组建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链。由传统 汽车 的动力与制动系统变为新能源 汽车 的核心部件是电池、电控与电机。其中电控部分的核心部件就是IGBT,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是除电池外,新能源 汽车 最最核心部件,占整车7%-10%成本。在2005年的时候国内90%的市场被英飞凌、三菱等行业巨头垄断。面对国内IBGT“卡脖子”现象,在对制造新能源 汽车 的梦想支撑下,王传福决心改变这一领域落后的局面。

在2005年,比亚迪组建IGBT研发团队,正式进军IGBT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很快来到了2008年,这是比亚迪在IGBT研发的道路上发生转折性的一年。王传福在业内外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破天荒”花2亿元巨资收购中维积体电路,正是这个在当时被所有人质疑的收购,开启了比亚迪在国产IGBT研发道路上的逆袭之路。在2008年,几乎没人认同王传福的做法会成功,但比亚迪在王传福的带领下依然坚持自己的新能源 汽车 的梦想,这是王传福做自主可控IGBT的最大动力。

在王传福的带领下,怀着最初对 汽车 半导体芯片的追求。终于,在2009年比亚迪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经过13年摸爬滚打,比亚迪不断的升级迭代,于2018年12月11日,比亚迪正式公布IGBT4.0技术,达到业内顶尖水平。标志着比亚迪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创造了领先,我国新能源 汽车 再也不用担心被“卡脖子”了。

IGBT4.0相对较市场主流产品有哪些优势:

1、电流输出高15%, 汽车 加速能力与功率输出能力都得到提高。

2、在同等工况下,综合损害降低20%,达到显著节能效果。

3、使用寿命提升10倍以上,更能适应极端环境,提高 汽车 的稳定与可靠性。

对于IGBT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芯片的最高工作温度和功率密度不断提高,当下IGBT的硅材料也将临近性能极限,急需寻找更耐高温、电流输出能力更强、损耗更低的新材料,是摆在比亚迪面前又一课题,也是业界公认的发展方向。

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大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比亚迪已投入巨资布局SiC的研究,而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恰好满足新的要求。比亚迪将整合材料(高纯碳化硅粉)、单晶、外延、芯片、封装等SiC基半导体全产业链,致力于降低SiC器件的制造成本。不仅在尺寸上更小,在输出功率和耐高温性也将更优,整车性能再将提升10%,这也是比亚迪下个核心研究课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比亚迪在是我国唯一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比亚迪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领导者。但从技术上说,比亚迪和国外巨头还有一点的差距,要追赶的路还很长。中国功率半导体产业急需要在产业链上游层面取得突破,改变目前功率器件领域封装强于芯片的现状。

我们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尤其在半导体领域,我们仍处于弱势地位,比亚迪正持续为客户提供领先的车规级半导体整体解决方案,比亚迪也不断努力,尤其是在IGBT芯片国产化道路上,不断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只有芯片的国产化,我国新能源 汽车 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比亚迪IGBT成为电动中国芯,经过13年的潜心研究,我国的IGBT无到有,从完全依赖进口到世界领先,打破技术封锁与垄断, 而比亚迪也没就此停下来,积极的进行扩产计划,让真正的中国芯成为打开世界市场的利器,比亚迪的奇迹会实现吗?请视频创作人 科技 秘曝 的视频:“电动中国芯”重大突破!电动车行业迎来变局。

在西瓜视频搜索“ 科技 秘曝”即可观看完整视频

王传福对国内半导体的发展有很高的目标,立志改变中国被各自卡脖子的现象,积极和华为合作加上比亚迪在新能源 汽车 半导体领域的积累,立志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供应商,有这样有志向的企业,中国半导体才有自主自强的希望。可以观看以下西瓜视频了解:

中美芯片脱勾已成定局,比亚迪跨界做芯片获投19亿,前景可期

涨知识,看西瓜视频

【太平洋汽车网】可以不用。新能源车行业是一个新的颠覆性行业,目前仍处于导入期,半导体行业不是一个新的行业,进口替代短期冲动和政策扶持大概率造成行业的过剩,等东西早出来后,那个卡脖子的手也早松开了,还要回到全球竞争。

2、新能源车行业产业链全,且偏制造业,符合中国国家竞争优势,在重要环节,比如电池和隔膜已经有绝对世界龙头出现,而半导体行业还是偏高精尖技术,不是我国的优势,我们在投入在进步,别人也没停下,且没有绝对的世界龙头出来。

3.新能源车行业随着补贴退坡,市场竞争格局好转,市场相对越来越公平,劣币驱良币的情况得到扭转,垃圾公司开始市场出清;而半导体行业目前政策全力支持,参考历史可以知道,可能大股东都赚到了,投资人未必能赚到。

4.新能源车对油车替代趋势已成,所谓的充电慢,续航短,找不到充电桩,安全问题啊等等都不是核心问题,都会慢慢改善,你对比去年和前年,是不是已经很大提升?电动车最终体验肯定优于油车,如果他很成熟了,又便宜,又不用加油,修车也简单,再加上智能化,市场会选择谁?包括氢能,目前没有看到比纯电动好在哪里。未来全球能源80%成为光伏等新能源供应,充电绝对没那么污染环境了。

5.传统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总体不看好,尽管他们可能个别还是比较优秀,但是所做的事就是自己替代自己,同时还有新势力在替代自己,因此无论整车还是零部件都要选纯新能源车赛道的公司。

6.关于空间,太大,不用仔细算,终极情况下,假设未来全球每年如果销量有1亿部汽车(不考虑共享化影响),那至少有20万亿吧,中间如果电池能占20%成本,也有4万亿吧,龙头享受30%市场份额,也有1万亿以上吧。电池龙头和光伏龙头的竞争优势很像,就是持续提质降成本的能力,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研发投入也越多,客户依赖度就越高,宁德时代这种不做整车的肯定更受车厂欢迎,谁愿意买竞争对手的电池呢?车厂自己做电池厂也不经济,产能做很大,销不出去,产生负向循环。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易车讯 8月16日,长城控股集团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战略合作,无锡极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电光能”) 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长城汽车旗下蜂巢易创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制造基地项目落地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投资38亿元。

此次签约的极电光能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将投资30亿元,总占地面积156亩。计划建设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及BIPV产品生产线、100吨钙钛矿量子点生产线、全球创新中心及总部大楼,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5亿元。

极电光能是专业从事钙钛矿光伏、钙钛矿光电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2021年极电光能钙钛矿光伏组件效率全行业首破20%成为全球第一,并以组件效率20.5%的优异表现被Martin Green全球太阳电池效率表收录。目前,极电光能已完成2.2亿元Pre-A轮融资,并建有全球规模最大的150MW钙钛矿光伏组件试制线。

与极电光能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同时达成签约合作的还有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占地面积约30亩,建筑面积约28000平方米,规划车规级模组年产能120万套。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营收可达15亿元,纳税1亿元。该项目源于长城汽车蜂巢易创业务,未来规划通过采用“上游原材料绑定+自建半导体业务”的模式,先期布局模组封测,旨在打造一家具备车规级功率模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半导体公司,立志成为中国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

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将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主逆变器与充电领域,得益于其优越的物理性能,更适合制造耐高温、耐高压、耐大电流的高频大功率的器件,能够助力新能源汽车、光伏、直流特高压输电、消费电源等领域电能的高效转换。

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与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制造基地项目作为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将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出重要作用。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包含新能源与智能化两大领域布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具有强大的电动、混动汽车的研发制造实力,拥有电池垂直供应链优势,并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以及风能发电、地热发电、温差发电、储能等未来清洁能源,打造了基于碳中和的清洁能源体系。现如今,以新能源与智能化为核心的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蓝图已初见雏形,该体系不仅是长城汽车迈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的一张王牌,也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增强中国汽车产业链安全可控力。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数据,哈弗的日均关注度为41.50万,在全部品牌中排名第16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28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