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大刊是哪四大

数学四大刊是哪四大,第1张

数学四大刊是《数学年刊》、《数学新进展》、Acta Mathematic、《美国数学会杂志》 。

1、《数学年刊》

开始由哈佛大学出版,在1911年的时候迁到号称是世界数学中心的普林斯顿大学,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共同出版。搞数学的人不喜欢噱头的东西,崇尚简洁就是美,Annals of Mathematics的影响因子并不高,2011年才2928,然而这丝毫不能动摇它在数学界的地位。

2、《数学新进展》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由Springer Verlag 出版,是另外一本权威期刊。影响因子比Annals of Mathematics稍低。中国数学家们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要比Annals of Mathematics多一些。

3、Acta Mathematica

由Gösta Mittag-Leffler出版社创刊于1882年,隶属于瑞典皇家科学院,2011年的影响因子为3333。Acta Mathematica是季刊,每年发行2卷,每卷有2期。内容覆盖了数学所有研究方向。

4、《美国数学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是美国数学协会所办的期刊,也是季刊。2011年的影响因子是3841,发表文章数量为32篇,等于说每期8篇文章。对众多数学方向的研究人员来说,能在这么少的文章数量中占有一席之地那是多么的艰难啊。

数学

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首先,做一个自定义函数的文件,如函数名为lhmhz(x),文件名我lhmhzm。 然后,在命令窗口和执行文件中,写入 lhmhz(x),此时matlab调用了lhmhz(x)函数。

诺贝尔奖里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这倒是个问题,因为数学这门学科太有普遍意义的,让谁列举学科的名称,都不会落下数学。

为什么诺贝尔奖却落下了呢?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 诺贝尔没有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但要得到这个平淡无奇的结论,中间有很多步要走,大家跟我一起来推进。

警惕喜闻乐见的答案

这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点思路也没有,但有一些文艺青年或者阅读广泛的科学青年,会给出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答案:

就是诺贝尔的未婚妻曾经背叛了他,和一个优秀的数学家私奔了,所以不能跟他提这个事儿,提了就别扭,要是真的设立了数学奖,说不准这位数学家还能获得提名,甚至获奖,把自己的奖金奖给情敌,这种事儿诺贝尔肯定做不出来啊,所以诺贝尔奖里没有数学奖。

这个传言就是这样,但这是纯粹瞎编的,不要信,也别传。

咱们来通过历史考据仔细说说。

诺贝尔的4次恋爱

首先是诺贝尔一生有记录的,有过4次恋爱:

前两次发生的时候,他还很年轻,一次是姑娘染病去世了,还有一次是被抛弃了。但这离他去世还有40多年,是不会影响遗嘱里要不要设立数学奖的。

后两次都是在40岁以后,如果有影响,那就要从这段经历里找。

第一段是和他的私人管家和秘书,贝尔塔,这位女性出身不凡,她只给诺贝尔当了2个月的秘书,诺贝尔就可以算是深深地爱上了她,但是后来贝尔塔不辞而别,其实是去追求她自己的爱情去了,她最终嫁给了小她7岁的前男友,这段故事咱们有机会可以仔细讲讲,非常让人感慨,当然,她嫁的这个男人不是什么数学家。

第二段恋情是和一个刁蛮的卖花姑娘,两个人的关系维系了15年,最后诺贝尔被拖得非常疲惫,非常无奈,根本没有一丝的留恋,那个姑娘在人老珠黄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军官,结果这个军官在婚礼举办的第二天就抛弃了她,所以也不是什么未婚妻被数学家抢走了。

所以那个传言就是个谣言。

30岁(左)和60岁啊(右)的贝尔塔

但毕竟是空穴来风,连数学家的名字都有,所以多少应该还是有一点点关系的,是什么呢?

这个数学家叫米格塔·莱佛勒(Mittag-Leffler),他还是瑞士皇家科学院的会员,皇家自然地理学会成员,还是芬兰科学与文学会的会员,还是很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头衔能列一长串,30多个。他领导的其中一个组织,和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派系斗争,而且挺激烈的。

而诺贝尔晚年在立遗嘱的时候,这份遗嘱牵涉的金额太大,所以在他晚年的几年里改来改去,改出 N 多个版本。其中早期的版本中,就有5%的金额要捐给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而米格塔领导的派系和这所大学有矛盾,所以就有坏人编故事,说诺贝尔奖只捐赠斯德哥尔摩大学,不捐赠他的机构,就是因为两个人从前是情敌,故事就这么被编出来了。

诺贝尔的价值核心

不过,最终诺贝尔的遗嘱改了 N 多次,还是把那些零零碎碎的捐赠全都取消了,全部都用来奖励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这可是他的遗嘱原文。

在原文中, “在前一年,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这是他遗嘱中价值判断的核心。

比如咱们昨天提过,一个金刚石的制备法和元素周期律放在一起,金刚石的制备法是更容易获奖的。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这个价值判断。

设立什么奖项,也是基于对人类做没做出最大的贡献。而数学在这一点上就是吃亏吃大了,纯数学研究都是逻辑层面的,没有实践的部分,你要是在实践上下功夫了,你就不是数学家了,你也许是物理学家,也许是经济学家,反正不是数学家。

所以按照诺贝尔本人的价值判断,数学是不属于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学科,所以也就自然不会设立数学奖了。

不了解数学的诺贝尔

那诺贝尔为什么会对数学无感呢?

这和他过往经历有关系,他出生后到9岁,家里经历了一场由衰败到富足的转变,之后在俄国生活,那会儿俄国没有普及性的教育,家里有钱也没有公立的学校上,也就是家里请一些老师,学的就是一些基础课,诺贝尔他们家请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学者,只是为了今后能接爸爸的班。诺贝尔的爸爸在俄国有个工厂,生产地雷、水雷、机轮什么的,眼瞧着事业蒸蒸日上,孩子们长大能接班就可以了。

所以诺贝尔17岁就开始在家族企业里干活了,在他的童子功里就没有修炼过数学。

那你说,他后来是一个化学家啊,不需要数学吗?

那个年代还真不需要。

昨天咱们说过,化学大约是从1780年开始纳入到现代科学体系里的,之前有一些雏形,但多少还是掺杂着炼金术的成分,只有一个学科开始量化的研究了,它才达到一个最低的标准,才有可能算作现代科学。

什么叫量化呢?

比如描述一个实验过程,如果是:盐少许,水适量,这就是偏向于炼金术。

如果实验过程是:氯化钠62克,蒸馏水200毫升,这么描述,就差不多是满足最低标准,已经开始量化了。

诺贝尔开始搞化学试剂,研究炸药的时候,化学刚刚迈过这个最低标准60多年,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也就是仅仅达到了可量化而已,研究化学需要的数学基础,在诺贝尔那会儿,也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但是现在化学需要什么?

最基础也需要微积分、概率与统计、线性代数。但那会儿是完全没有的,所以就算是诺贝尔的炸药后来卖到了全世界,赚的钱堆积如山,但他本人对数学是什么,数学对科学能起什么作用,是没概念的。

但这不能怪诺贝尔,别说是化学了,就连后来跟数学结合最最紧密的物理学,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也有大把大把的合作空间还没利用上呢。

最近的一次大合作,那还是在诺贝尔去世后9年,1905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分别用上了数学中新的工具,而这些工具是早几十年前,或者100多年前就已经躺在数学圈里的成熟的内容了,只是物理学家们和数学家们在从前都没意识到怎么用利用这些工具。

在诺贝尔那个年代之前,只要是能把加减乘除清楚地运用在自己的学科范畴里,那些学科就已经是升级到很不错的水平了。

但是数学,它始终是一个纯智力的,逻辑上的心智活动。如果一个人对数学感兴趣,甚至深陷其中,那么有两点:

1他能感受到的那些美和价值,是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你可能想说,这是不是一种情怀呢?但是我觉得用情怀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被数学之美感召了,还是属于侮辱了数学,因为情怀是一种飘忽不定的东西。

2如果一个人真的被数学中的美吸引到了,强烈地认同数学中那些逻辑的价值,这是一种稳定的情感,这样的人,是一种超脱世俗情绪的人,他的思维世界秒杀普通人好几个等级。

关于数学之美,我们之后也会用一个系列来仔细说说,这里不展开,咱们回到诺贝尔。

今日知识小结

我可以大胆猜测一下,在1890年,那个年代对数学之美、数学的价值有深刻认识的人,只能是数学家。

可是他们赚钱的能力不高,你看,跟诺贝尔同时代的大数学家高斯,大数学家黎曼,同时代又同国籍的阿贝尔,这些人的世俗成就,都可以用一个字总结,穷。高斯可能还好点,因为他一直有贵族供养。

像这种经济状况,这种赚钱能力,是不可能有钱来设立像诺贝尔奖这么大金额的奖项的。但是这部分人却是那个时代唯一有可能认识到数学应该设立奖项的人群。

可是反过来,通过一个人的个人奋斗,能赚到这么巨大的财富,然后给全世界科学家设立奖项的人,也必然没有机会了解到数学的重要性,也必然不会设置数学奖。

你看,这就是一对儿矛盾。

这期我们先用了查证的做法,把一个听上去最容易接受的绯闻粉碎了,然后整个我们都在说数学对其他学科的进展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卓克

1979年在关肇直、吴大任教授推荐下赴瑞典皇家科学院Mittag-Leffler数学研究所进修,由于科研有突出成就,在该所所长,1978-1982届国际数学会主席卡列松教授和著名泛函专家恩福罗教授举荐下,破格获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派往西方学者中第一个获数学博士者。

主要研究巴拿赫空间上的算子(特别是“等距”算子)与泛函(特别是“拟次加”泛函)理论,独立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数学专著4本。1981年回国后(除在美作访问教授和访问学者几年外)一直指导硕、博士生,并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第一线工作。从无到有地带出一支有特色,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巴拿赫空间理论和泛函分析的学术队伍;有的已在国际学术上享有盛名。由于他在培养研究生及科研上的成就,曾多次获校,天津市的教学和科研奖,特别地,1989年以“培养高质量数学研究生”成果获首届《教学成果优秀奖》国家级奖,1990年因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年轻数学教师和研究生成绩突出获国家民委《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奖》。并以科研成果,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首届“自然科学奖”)。1999年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2000年作为“基础数学人才培养基地”成员之一获“天津市特等模范集体”。本人课“泛函分析”获2000年“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项目”。2001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其所写的专著《巴拿赫空间引论》被(台湾)“九章数学基金会”在其《让数学名著永恒》项目首选为重版书目,并于1997年和1999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自1987年来一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并任项目负责人。

曾任南开大学教务长、数学系主任、天津市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教育委员。连续四届任天津市政协常委至今,并连任两届市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及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至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技人员。并兼任国内一些数学刊物的编委和国外一些著名数学摘刊的特邀评论员。

为何没有诺贝尔数学奖 众所周知,数学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以上学科,但是为何没有诺贝尔数学奖呢?诺贝尔不设数学奖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是诺贝尔几乎没有学过数学,也能取得伟大的成就,根本无法预见或想像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因此忽视了设立数学奖;二是在诺贝尔立下遗嘱的时候,数学领域已经有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斯堪的那维亚奖,或许诺贝尔觉得没有必要再在自己的奖项中设立数学奖;三是诺贝尔与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米他格·莱夫勒(Mittag Leffler)有过结,因而故意不设数学奖。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第三种说法。米他格·莱夫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著名的数学家,斯德歌尔摩学院院长,在分析学和复变函数论方面有许多经典性的工作。经过他的苦心经营,瑞典有世界上最好的数学研究图书馆,创刊出版第一流的数学杂志《艾克塔数学》,培养和聘请了一批著名学者,其中俄国女数学家瓦列夫斯卡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教授,使瑞典一时成为世界上数学人才荟萃的地方。莱夫勒的名声如此之大,如果设立诺贝尔数学奖,他将是第一次获奖的重要人选。

  据说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维也纳妇女苏菲(Sophie Hess),诺贝尔曾向她求婚而她态度暧昧,结果诺贝尔发现她和数学家莱夫勒私下交往甚密,最后还私奔了。女友因为莱夫勒而背叛他,诺贝尔一直耿耿于怀,以致于后来终身未娶。后人猜测,可能是诺贝尔不想让莱夫勒获奖,因此在立遗嘱时没有设立数学奖。

  加拿大著名数学家菲尔兹(JCFields)曾游学欧洲,与莱夫勒关系十分密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与诺贝尔抗衡。1924年菲尔兹在多伦多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数学家会议,并提议用会议结余的经费设立一个数学奖,在他去世前又立下遗嘱把自己留下的一大笔钱加到结余经费中去作为奖金。1936年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第一次进行评奖。为了纪念他的贡献,确定把这个数学奖命名为菲尔兹奖,并被誉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982年,生于广东汕头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丘成桐获得菲尔兹奖,成为至今获此殊荣的唯一华人数学家。

为什么没有数学奖?事实上,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引起人们各种推测,也带来诸多争议的问题。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

设立的。关于诺贝尔先生决定不设立诺贝尔数学奖的理由,一个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诺贝尔向之求婚的一位女士与一位著名数学

家共同欺骗了他,这位数学家名叫米泰莱弗勒。然而,谁都拿不

出支持这种解释的证据。人们只知道诺贝尔先生终身未娶,但有

一个情人,是位名叫苏菲的维也纳女子。

史学家们现在越来越多地相信这样一种事实,即诺贝尔忽视数学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科学观的影响。诺贝尔16岁的时候就终止了公立中学的教育,也没有继续上大学,之后只是从一位优秀的俄罗斯有机化学家Zinin那里接受了一些私人教育。事实上,正是Zinin在1855年把诺贝尔的注意力引向硝酸甘油。诺贝尔不愧是一位19世纪典型的、极赋天才的发明家,他的发明似乎更多地来自于其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而不需要借助任何高等数学的知识,其数学知识可能还不超过四则运算和比例率。而那时,也就是19世纪的下半世纪,化学领域的研究也一般不需要高等数学,数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发生在诺贝尔去世以后。诺贝尔本人根本无法预见或想像到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视了设立诺贝尔数学奖也不难理解。

其实数学只能算是一种工具,一种科学上最实用的工具,所以没有数学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12178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