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判断奇偶数的Function函数: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其奇偶性。

编制判断奇偶数的Function函数: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其奇偶性。,第1张

Function GetOE(Num As Long) As String

GetOE = IIf(Num Mod 2, "奇数", "偶数")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MsgBox GetOE(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整数:", , 8))

End Sub

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不是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没有奇偶性

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则f(-x)=f(x),f(x)是偶函数

f(-x)=-f(x),f(x)是奇函数

具体方法:

1、定义法

①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对称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

②f(-x)是否等于±f(x)

2、图象法

①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是奇函数

②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偶函数

3、性质法

①两个奇函数的和仍是奇函数

②两个偶函数的和仍是偶函数

③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偶函数

④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

⑤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的积是奇函数

扩展资料:

奇偶性是函数的基本性质之一。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偶函数。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奇函数。

一、运算

1、 两个偶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偶函数。

2、两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奇函数。

3、两个偶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4、 两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5、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奇函数。

6、几个函数复合,只要有一个是偶函数,结果是偶函数;若无偶函数则是奇函数。

7、偶函数的和差积商是偶函数。

8、奇函数的和差是奇函数。

9、奇函数的偶数个积商是偶函数。

10、奇函数的奇数个积商是奇函数。

11、奇函数的绝对值为偶函数。

12、偶函数的绝对值为偶函数。

二、判断单调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是相反的。

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单调性一致。

三、奇偶数

一个数满足xmod2=1,那么它是奇数;

一个数满足xmod2=0,那么它是偶数。

注:mod 是余数的意思。 例如:m=xmod2 ,x=7的话,m=1

四、注意

判断函数奇偶性时首先要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其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参考资料:

-奇偶性

偶函数的判断方法如下:

1、定义法判断。用定义来判断函数奇偶性,是主要方法。首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观察验证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其次化简函数式,然后计算f(-x),最后根据f(-x)与f(x)之间的关系,确定f(x)的奇偶性。

2、用必要条件判断。具有奇偶性函数的定义域必关于原点对称,这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例如,函数y=的定义域(-∞,1)∪(1,+∞),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所以这个函数不具有奇偶性。

3、用对称性判断。若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f(x)是奇函数。若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f(x)是偶函数。

4、用函数运算判断。如果f(x)、g(x)是定义在D上的奇函数,那么在D上,f(x)+g(x)是奇函数,f(x)•g(x)是偶函数。简单地,“奇+奇=奇,奇×奇=偶”。类似地,“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

IF函数+MOD函数,公式:=IF(MOD(A2,2)=0,"偶数","奇数");

1.IF函数的语法结构 

IF函数的语法结构:IF(条件,结果1,结果2)。 

2.IF函数的功能 

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条件满足则输出结果1,不满足则输出结果2。可以省略结果1或结果2,但不能同时省略。 

3.条件表达式 

把两个表达式用关系运算符(主要有=,<>,>,<,>=,<=等6个关系运算符)连接起来就构成条件表达式,例如,在IF(a1+b1+50 <> b1+c1 50, 1,1)函数式中,条件表达式是a1+b1+50 <> b1+c1 50。 

4.执行过程 

下面以IF(a1+b1+50 <> b1+c1 50, 1,1)函数式为例来说明IF函数的执行过程。 

先计算条件表达式a1+b1+50 <> b1+c1 50,如果表达式成立,值为TRUE,并在函数所在单元格中显示“ 1”;如果表达式不成立,值为FALSE,并在函数所在单元格中显示“1”。 

5.IF函数嵌套的执行过程 

如果按等级来判断某个变量,IF函数的格式如下: 

IF(E2>=85,"优",IF(E2>=75,"良",IF(E2>=60,"及格","不及格"))) 

函数从左向右执行。首先计算E2>=85,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优”,如果不成立就继续计算E2>=75,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良”,否则继续计算E2>=60,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及格”,否则显示“不及格”。

判断数据的奇偶只要判断数据比特位的最后一位就好了,是1的话就是奇数,0的话就是偶数

可以用bitget函数来取得数据的最后一位

或者有下述代码

if mod(x,2) == 0

%number is even

else

%number is odd

end

奇偶性的判定:

(1)定义法

用定义来判断函数奇偶性,是主要方法 首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观察验证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其次化简函数式,然后计算f(-x),最后根据f(-x)与f(x)之间的关系,确定f(x)的奇偶性。

f(-x)=-f(x)奇函数,如:sin(-x)=-sinx。

f(-x)=f(x)偶函数,如:cos(-x)=cosx。

(2)用必要条件

具有奇偶性函数的定义域必关于原点对称,这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3)用对称性

若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 f(x)是奇函数。

若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 f(x)是偶函数。

(4)用函数运算

如果f(x)、g(x)是定义在D上的奇函数,那么在D上,f(x)+g(x)是奇函数,f(x)•g(x)是偶函数 简单地,“奇+奇=奇,奇×奇=偶”。

类似地,“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

扩展资料:

90°的奇数倍+α的三角函数,其绝对值与α三角函数的绝对值互为余函数。90°的偶数倍+α的三角函数与α的三角函数绝对值相同。也就是“奇余偶同,奇变偶不变”。

三角函数定号法则:

将α看做锐角(注意是“看做”),按所得的角的象限,取三角函数的符号。也就是“象限定号,符号看象限”(或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在Kπ/2中如果K为偶数时函数名不变,若为奇数时函数名变为相反的函数名。正负号看原函数中α所在象限的正负号。关于正负号有个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即第一象限全部为正,第二象限角,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和余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或简写为“ASTC”,即“all”“sin”“tan+cot”“cos”依次为正。还可简记为:sin上cos右tan/cot对角,即sin的正值都在x轴上方,cos的正值都在y轴右方,tan/cot 的正值斜着。

数据

用isodd

显示为奇偶

形式

-1^N

显示为奇偶形式

4

=ISODD(A2)

=IF(ISODD(A2),"奇数","偶数")

=-1^A2

=IF(-1^A2=1,"偶数","奇数")

5

这四个公式都行你看哪个看起来或者用起来好用就用那个下拉后的效果好下

数据

用isodd

显示为奇偶

-1^N

显示为奇偶

4

FALSE

偶数

1

偶数

5

TRUE

奇数

-1

奇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121858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