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咨询行业的大门(一)

走进咨询行业的大门(一),第1张

10月25日,专注于成人职业技能提升的网易云课堂,正式宣布上线亚马逊云 科技 (以下简称“亚马逊AWS”)中文在线培训课程,并承诺向全 社会 免费开放,以帮助有需要的学习者提高改变人类使用计算机方式的云技能。

亚马逊AWS是目前全球权威的云服务平台,目前亚马逊AWS认证已经成为含金量最高的认证之一。据ESG研究(ESG Research Insights Paper 2020)显示,97%的组织表示,雇佣获得亚马逊AWS认证的员工,使他们的公司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处于更好的竞争地位。

据悉,该系列课程由亚马逊AWS官方培训和认证的专家打造,课程内容涵盖了亚马逊AWS的云概念、核心服务、安全性、架构、定价和支持系统等内容,还包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架构设计、数据库、网络和安全等主题课程,能够帮助初学者及IT从业人员掌握云基础知识,全方位提升云计算技能。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网易云课堂上线该课程预计达100门。

网易云课堂早在2012年就开始 探索 职业教育,除职业技能提升类课程外,网易云课堂还在“实用英语”、“兴趣技能”等热门类目中,研发出“杨亮口语训练营”、“菲常记忆”等多个口碑课程。目前其课程数量已超4100,课时总数超过50000。“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云技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大量从业者对此有强烈的学习需求。现在他们可以在网易云课堂上获取由全球领先的云供应商打造的培训内容,我们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更希望助力我国云计算人才的培养。”网易云课堂负责人冯强表示。

亚马逊云 科技 大中华区培训与认证部总监纪慧森也表示,“亚马逊AWS致力于通过世界领先的云技术和经验培养本地云计算人才,同时加速数字经济的长期发展。我们很高兴能与网易云课堂合作提供这些备受全球用户欢迎的数字化课程,帮助中国学习者开启或继续亚马逊AWS的云学习之旅。”

即日起,打开网易云课堂APP,搜索关键词“亚马逊云 科技 ”,即可免费学习。

1拥有扎实的技术

IT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想要进入该行业,先要明白,扎实的技术才能让你敲开软件公司的大门。其次,还需要拥有强烈的学习能力,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才能不被该行业所淘汰。

2累计丰富的开发经验

IT行业对软件开发经验十分重视,甚至要高于对学历的重视。企业都希望员工一进入岗位便能够直接上手,快地为企业带来效益,实践经验由此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学生来说,经验似乎是一道坎,“我们刚从学校出来,哪里有实践经验”非也,对于真正想找工作的人来说,累计经验知识只是在就业前多做一道题而已!累计经验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利用假期来寻找单位实习,参加专业的IT培训等,都是不错的好方法!

3理性看待软件行业

不少人看到从事软件行业人员的“高薪高待遇高地位”优势,便盲目地从众随大流,这并不是明智之举。北京IT培训发现软件行业虽然有着光鲜的外表,但是该行业也同时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高淘汰率。你真的能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吗理想看待软件行业,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咨询行业很多年来被全球大学生列为求职时首选的行业之一,因为其高薪和其他的种种光环。近几年,随着IT start up行业的兴起抢了一些风头,但咨询行业仍然是首选行业之一。

本文将从咨询行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发展路径,咨询公司的招聘,考核和工作方式等方面来介绍咨询行业。

总结起来,咨询行业的优点在于:

1、职业发展清晰,路径直接,发展速度快

咨询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它的职业台阶定义的非常清楚,每个台阶之间相差的年份也十分清楚。咨询行业中的晋升不需你削减脑袋去找机会,而只需自己做优秀。只要进去,无论在哪个级别,只要你的年份到了,是否晋升只取决于你是否优秀,而不用担心有没有空缺,有没有背景或其他的与工作能力和工作结果不想关的条件。

咨询行业从最低级别一般是分析师进去到最高级别合伙人,最快13年能够达到。也就是说如果你大学毕业22岁进入咨询公司,最快在35岁时你就能做到合伙人。当然这种人是神聪明。

2、随着职业发展工资增长快,工资增长率明确,且行业薪酬比较标准

之所以长期成为大学生求职首选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咨询行业的薪水总体来说较高,而且标准透明。在咨询公司年薪20万可能在工作后两三年就能达到,年薪100万不是梦。

更有几大战略咨询公司采用全球化薪水,那工资则是更加的有吸引力。

而且,咨询公司的工资与表现和级别严格挂钩,也就是说,只要努力,优秀,工资增长不是梦,不用担心,钱自然来。

这也许是为什么咨询公司在国外成为一个草根成功的行业。你可以出身贫寒,但只要优秀,通过咨询行业,你仍然能进入社会的精英层。

3、技能要求全面,易发展综合技能,离开该行业时也往往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层

咨询公司工作培养的技能十分全面。

从行业知识来讲,咨询公司的项目可能会覆盖各种行业的项目,那么你有机会深入接触各种行业的问题,从行业的宏观概况到个别企业的具体问题,从而对该行业有了非常深的了解。

从专业知识来讲,咨询公司由于要为行业解决管理或运营效率的问题,因此,咨询顾问往往可能接触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有机会了解到企业管理深层次的东西,掌握的专业知识往往会涉及到从战略到营销到物流到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

从咨询顾问的从业技能来讲,也要求非常全面,既要能静下心搜集信息做分析,又要能写报告,还要能和客户非常有信心有逻辑地沟通,此外也需要能折腾一些杂七杂八的项目管理,搞定客户buy in,及第三方扯皮的事。

所以,咨询公司培养的是通才。

而因为咨询项目的高强度,咨询顾问在知识和技能的累积是加速的。经常有客户挑战我们年轻的咨询顾问,说我的团队在这个行业里干了十几年,你凭什么认为你才工作几年的咨询顾问能帮我解决问题?

其实对行业的理解并不光在于年份。在一个行业里就算是不同的岗位,不看天,以惯性思维做十年,有的只是行业了解,而缺少看到行业大局,跳出日常工作的束缚看到改变方向的可能。

咨询行业的缺点在于:

1、行业对绩效要求高,大多数的公司都是up or out,即要么表现出众,要么扫地出门

职业发展路径清楚,发展快的反面就是它不容许一个慢慢跑的不求“上进”的人。

咨询公司要求每个人都是全力奔跑,每个人争当优秀。如果你只想混一混,混个平均,是很快会被踢出去的。

混的心态是不鼓励的,但若在某个人生发展阶段,你希望重心倾斜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对自己的工作进展要求低一点,咨询公司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平台容许你几年只在一个级别。

2、生活方式的挑战,高强度,长期差旅,往往难以平衡个人及家庭生活

咨询行业加班就和你必须吃饭睡觉一样不是特别的现象而是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加班是完全没有加班概念的,或者说咨询顾问除了吃喝拉撒睡,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一天工作12个小时属于低强度,做到晚上11点属于中等强度。哪个项目如果6点能下班,那个项目一点是有问题的。

咨询公司的项目大多在客户的办公室进行,也就是说,客户在哪,咨询顾问基本上就要在那上班。平均项目长度3-6个月,结束了再换一个地方。大的咨询公司在项目期间都有fly back,即每周或每两周飞回home office一次。

所以,去咨询公司面试时,面试官往往会问应聘者你是否能接受咨询公司的生活方式。决定进入咨询行业之前,这个问题确实得想清楚。

咨询公司总体来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战略咨询公司,第二类是综合咨询公司,第三类是IT咨询公司。

第一类: 以麦肯锡,波士顿,贝恩,罗兰贝格为代表,仅进行战略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涵盖的项目类型比如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并购,市场/人力资源/供应链/电子商务/数字化等专业职能战略的梳理等。

第二类: 以埃森哲,IBM为代表,从事的咨询领域从战略到管理到IT咨询和实施。简言之,就是除了第一类公司涵盖的咨询内容,还加上了IT咨询和IT的实施。与第一类公司相比,它的特点在于端到端,在现代企业几乎所有的管理优化最终都要通过IT和系统落地实现的环境下,此类咨询公司的优点在于在效率优化的建议方面不会纸上谈兵,而更能落到实处甚至进行最后 一公里的实施。该类咨询公司在企业并购和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咨询相对来说比较新,有很好的团队,但团队规模较小。

第三类: 以凯捷,KPMG为代表,以IT咨询和系统实施为主。近几年也开展一些管理类的咨询。

现在这三类公司的界限其实越来越模糊,比如说第一类公司也进行越来越多的IT咨询,第二类公司在战略咨询领域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类公司则逐渐向管理咨询延伸。

尤其是近几年数字化的兴起。数字化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转型。一个咨询公司在做数字化战略时如果对数字化领域的技术没有了解,这样的战略做出来是纸上谈笔没有价值的,甚至连如何去为各项举措排优先级,定义所需的财务投入资源投入方面完全无惧可依。基于这个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这三类公司的业务范围更逐渐走向了同一化。比如第一类公司如麦肯锡也在全球建立与数字化相关的技术团队,或以合作的方式让自己具备数字化领域的技术实施能力;第二类公司借助本身IT领域的优势快速建立了数字化实施的全面的庞大的能力,同时以此为基石快速抢占数字化战略咨询的领地;第三类公司也大力投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团队。

所以说,数字化,在咨询行业也成为一个重新洗牌的契机。

了解咨询公司的类别,有助于择业时明确自己将来将进行的项目类型,专注的领域和发展方向。

咨询公司的职业台阶很清楚。一般来说入职是分析师(Analyst),然后是咨询顾问(Consultant),经理(Manager or Engagement Manager),高级经理 (Senior Manager),合伙人(Partner);或者在后三级是经理(Manager or Engagement Manager),副合伙人(Associate Partner),合伙人(Partner)。合伙人以上当然还有级别,各个公司差别较大。

分析师到咨询顾问大概2-3年,咨询顾问到经理有些公司2-3年,有些公司3-N年。在设有高级经理的公司,经理到高级经理通常是3-4年,也可能出现4年以上的,但如果超过5年还不能晋升,最好的选择还是离开。从经理或高级经理到副合伙人或合伙人最低要求是3年,但一般要更多年份才能实现下一个晋升。晋升合伙人是咨询行业里最重要的晋级,几乎所有进入咨询行业的人都把这作为最终目标来努力。

分析师的工作主要为协助咨询顾问进行材料搜集,数字分析,文稿撰写等。

咨询顾问的工作则需要能对项目中的某个输出负责,设计得出该输出的方法,分析框架,并指导分析师的工作,且基于分析师搜集的信息,进行的分析,得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结论和推论。

经理的工作则需要对整个项目负责。一个项目中可能需要有几个输出,由不同的咨询顾问得出。经理需要把握客户最终的意图,项目的总体方法,框架,最后需要产生的结论,交付件,以及把握项目进程,项目资源,项目财务,以及客户的关系,以及与客户的交互,获得客户的支持及和客户达成项目管理上的一致。

高级经理往往管理一个大型项目或多个项目。高级经理除了对项目进行管理,对项目负责,有时还会成为某个小的专业领域或某个新的Offering (服务)的Lead和专家。高级经理除了项目实施以外,开始承担项目销售的目标。这个级别其实是成为合伙人之前的一个过渡和重要考核。

合伙人,作为咨询行业里最顶端的一层,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实际上从进行的工作来讲你也可以说和其他级别的没有区别。合伙人看ppt可能是看得最仔细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字都要看到完美无缺。每个项目的成败最终是合伙人负责。

合伙人之所以称为合伙人是因为这个级别都有公司的股票,而其每年的收入也由原来的固定工资加奖金转变为固定工资加股票分红,并且股票在收入中占的比重大大提高。我对比了几个公司这一级的薪酬,股票可以占到20%-70%。

合伙人既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那么承担的当然是股东的责任。合伙人是咨询公司各级里唯一一个将业绩考核作为最主要考核指标的级别。收入和利润是合作人的两大指标,并且该指标的实现情况将直接影响自己的收入。

咨询行业是一个卖“人”的行业。合伙人的收入和利润实现的方式都是通过团队,一个能力强的团队才能实现每个合伙人的业绩,而反之,如果收入和利润不能按计划实施也意味着该合伙人没有能力负担其团队而也许该考虑downsize。

进一步阐述这一点,“人”是咨询行业的货物,人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咨询公司的利润率。律师要记录的是他自己的时间有多少是被客户购买的,咨询行业也一样,咨询顾问(各级别统称)有多少时间是被客户购买的反映了一个公司运营的好坏。该指标上升说明业务很好,而如果这一指标下降或持续低迷,该咨询公司就需要仔细分析原因,是市场总体情况不好,还是团队竞争力的问题或者是服务(offering) 过时需要转型或重新包装。短期来说,该指标降到一定数字时,该咨询公司就可能要考虑裁员了。

所以,合伙人相当于一个创业者。咨询顾问们往往把这作为目标,却完全没有理解合伙人工作的性质。合伙人是一个里程碑,但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始创业的起点。

  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IT人物

  按:《计算机世界》报于2000年初组织了一次“世纪评选”,根据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评出对我国20世纪IT事业最有影响的10个人,谭浩强教授名列第二,他的功绩是把千百万非专业的人引入计算机的大门。1.张效祥——中国IT见证人作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40年来,张效祥从我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到我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研制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中期,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率先在我国开展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并于1985年完成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机系统,为我国巨型机的研制开拓了新的技术途径。由于其对计算机的突出贡献,张效祥被聘请或当选为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及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国家高技术计划评估监督小组成员等,并长期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2.谭浩强——计算机科普作家如果告诉一个外国专家,一本计算机方面的科技书籍卖出了400万册,他肯定会不相信,然而就是这本叫作《BASIC语言》的书发行量现在已经超过1200万册,而它的作者就是谭浩强。在80年代,谭浩强在中央电视台主讲BASIC,观众达到100万人,而以后的几种计算机语言的电视讲座使谭浩强的学生最多。许多人买书就是冲着“谭浩强”这个名字去的,有人说这个名字就是一个知名品牌。1984年,谭浩强等人创办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可以说,谭浩强的功绩在于使更多非计算机专业的人了解了计算机,把他们引入计算机的大门,为中国计算机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王选——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是IT业内业外家喻户晓的人物。70年代参与著名的“748”工程,以其独特的“轮廓加参数描述”技术思路实现排版技术跨越,并成为研制汉字激光照排主导人物之一。同样令人敬佩的不仅是王选的个人奋斗经历和在专业学科中表现出的优异才能,在致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方面,他也堪称开风气之先。4.柳传志——中国IT产业乐队首席指挥柳传志的价值、贡献、意义不仅局限在计算机界,他提出的“贸、工、技”企业动作方式,为弱势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趟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他总结“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长期困顿于计划体制下疏于管理的中国企业指明了管理的要义;他对联想“国有民营”模式的产权改造,为中国企业解决在转型时期积累下的大量产权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柳传志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是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领袖级人物。5.倪光南——站柜台的研究员和被解聘的院士倪光南是中国计算机界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他主持开发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是中国科技人员走出象牙塔的象征,被誉为“站柜台的研究员”。他的联想式汉卡让联想从中关村普通一个做贸易的公司一跃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1988年,联想打到海外去,倪光南带领一支精锐的研发队伍在香港研发出了后来为联想带来巨额利润的联想板卡和联想微机。由于与联想高层主管在发展道路上存在分歧,1999年,已经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倪光南被联想集团解聘,留下许多遗憾和困惑。6.王志东——中国互联网运动的先锋成功地将自己从程序员改造为经理人、国内“互联网运动”的先锋人物。从一文不名到今天最火爆的互联网公司的CEO,从被迫从“新天地”出走到辗转创立新浪网,王志东当是1999年最受瞩目的国内IT明星之一。除了广东人与生俱来的商业意识之外,王志东的年轻、厚道和越来越成熟的职业人作风、个人品牌以及对互联网业的敏锐感情,同样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据说为了更充分的国际化,王志东现在正苦练英语口语。7.杨芙清——中国软件“青鸟”在中国计算机产业,杨芙清以大力倡导、积极实践软件工程研究著称,并以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研制闻名软件业。她取得的成就令人眩目:在国内首先研究解决了共享资源和多道程序协调运行的概念和方法,并研究成功集成电路计算机DJS11机(150机) *** 作系统。用PCM方法,层次管理结构设计实现了DJS200/XT2 *** 作系统,且全部用于系统程序设计语言SCY书写。倡导研究软件工程支撑环境,以解决软件的开发手段,为软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环境。进行了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BETA-85、集成化软件工程支撑环境青鸟系统的研究开发。承担了软件生产智能化技术研究,领导研制了多语言混合编程环境KM系统。主持了南京市汽车制造厂转向器厂和北京电视机厂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成功了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系统MISGS。作为北大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时期以来,杨芙清不仅致力于科研开发工作,还在北京大学这个著名的教学阵地上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地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IT人材。杨芙清现正在软件工程开发环境的标准化与实用化和软件生产智能化技术研究领域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8.李国杰——“产学研”探索者作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带头人,人们对李国杰最感兴趣的是他的双重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兼曙光公司总裁。李国杰和曙光公司紧密结合所取得的成绩,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如何将“知识--科技成果--市场”三者运作成良好性互动的时代风彩。高性能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这方面的研究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曙光机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研究水平和应用水平的一面旗帜。美国留学期间的李国杰在智能计算机、有效搜索算法和VLSI处理器阵列这三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贡献,而他在日常也不忘对年轻科研工作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看到中国的缺陷又不失振兴中华的信心,既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又不迷迹西方生活”。9.施振荣——微笑创时势1989年被《FORTUNE》评选为“与亚洲做生意不可不认识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1995年被《世界经理人文摘》推选为“全球15位最能创造时势的企业家”之一,1996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全球25位最杰出的企业管理者”之一--这就是施振荣,台湾宏集团董事长。 像他的企业一样,出生在台湾省彰化县的施振宽松拥有全球性的荣誉。他总能带来新鲜的思想,他的微笑曲线、XC理论无不是对IT行业深刻理解后的点睛之解;而他奋斗、创造的经历对年轻人来说,更具有借鉴意义。他打破了华人企业难以长大的谶语,这中间的经验产在是每一个想要做大、作“百年老店”、进500强的国内企业需学习的。10.刘积仁——促进软件产业化的排头兵刘积仁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他不仅作为学术带头人,在跟踪国际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最新潮流、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把眼光投向中国巨大的应用软件市场,于1991年创办软件企业--东大阿尔派及东软。从3万元科研经费、3台普通微机、3名年轻教师和一间半教室起家,创造性地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大学网络工程研究室发展成为拥有上市公司东大阿尔派在内的大型软件企业。公司现有工程师1900多名,总资产9亿元。刘积仁在探索发展民族软件产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优秀人才”等多项荣誉。 原作者:《计算机世界》编辑部 来 源:《计算机世界》

IT互联网行业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时时刻刻离不开互联网了,只要一旦连上互联网,我们就可以购物、打车,点外卖。电脑培训发现很多人明白如今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锐不可当,但是对于萌生学互联网IT,他们仍然有着迟疑的态度。那么,学IT有前途吗

前不久,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杭州乌镇举行,几乎中国的IT大佬都聚集于此,而这次会议更是证明了网络时代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现在的我们看到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龙头老大们,一位位气场十足,指点江山,慷慨陈词,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皆从平民家庭出身,只是因为他们有着长远的眼光,当初瞄准了IT这个行业。

马云,上个世纪90年代,马云还只是一门普通的英语老师,跟同事一起吃个有鸡腿的盒饭就能高兴一整天,不过一次赴美做翻译的经历让马云有机会次接触到了互联网,这时他才意识到原来有了网络之后不管人与人之间隔着多少千山万水,都能够时间交流。回国之后,马云就建立了中商业网站,中国黄页,从此开启了其打造阿里巴巴帝国的大门。

其实,马云跟我们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家庭一般,出身一般,大学所读的学校更是一般,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学的是英语专业,报读这个专业的男生都实为罕见,毕业后也经历过一段低潮期,可是马云并没有就此打回原形,停下脚步,而是勇敢地开启了电子商务这一扇大门。

如今很多人也正在和马云当初的境况差不多,一顿有鸡腿的盒饭就能满足自己,但是这并意味着我们就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像马云应该寻找适当的机会来寻找更好的自己,学IT,好工作,就上北大青鸟!

以上就是关于网易云课堂引进亚马逊AWS近百门IT类课程 向社会免费开放全部的内容,包括:网易云课堂引进亚马逊AWS近百门IT类课程 向社会免费开放、北京IT培训分享进入IT行业之前需要具备什么、走进咨询行业的大门(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768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