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普通人的工资水平是多少啊

美国普通人的工资水平是多少啊,第1张

作为在外企工作了七年的人,我专门来谈谈印象最深的外企的公司信息化解决方案,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外企基本都是集团公司,全球各个office之间要协同工作必须采取统一稳定的解决方案,不然总是通过邮件把资料发来发去,严重影响效率。

一、电脑和办公系统

大部分外企都采用微软公司的企业解决方案。

1)电脑账号

每个人都有一个电脑账号,是采用域登录的方法。

所谓域登录,就是这个账号是公司网络上的,而不是电脑本地设置的,只要你在公司的任何一台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就能登录,而且一旦登录,邮箱(Outlook)、聊天软件(Lync)、公司内网主页都是自动登录了,不用再输账户和密码。

国内企业:就是和家用电脑一样,开机不用密码。

2)邮箱

基本都是微软公司的Outlook+公司域名邮箱+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用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的好处就是新邮件实时推送(已经自动设置),不需要手动不停去刷新,而且新邮件来了右下角会d出浮窗。我在家里电脑用outlook设置私人邮件就没有这种效果。

不在公司的话还可以用网页版登录,网址一般都是mail公司域名 或者webmail公司域名。

最大的痛点是邮箱容量普遍都只有500-800M,需要不停地清理邮件,有时候休假一个星期回来邮件就爆了,刚开始爆的时候还能收邮件,但发不了,再过段时间连收也收不到了,别人一发邮件过来就会收到退信。

附件也不能太大,一般都不能超过8-10M,超过了可以发出去,但是对方是收不到的,有些公司的还没有提示。

不过最新的office 365貌似升级的,我目前这家公司邮箱容量有100G,从来不用清理邮件,附件最大支持20M。

国内企业:小企业直接用qq邮箱,中大型企业用网易邮箱企业版或者Foxmail,也有部分用outlook的。

3)即时通讯

基本都是用微软公司的Lync企业版,前身是大名鼎鼎的MSN,后来改名OC(offfice communicator),最近部分电脑升级后变成了Skype for business

这种企业版的即时通讯软件只能和公司内部的人聊天,在Outlook上可以看到有没有在线,所以有些人为了避免让老板知道自己在不在,永远设置为不在线。

最大的痛点是不能发、不能发文件,聊天记录不能保存,只能用来沟通一些简单的事。

国内企业:大部分都是用QQ和微信或者干脆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些很酷的公司用阿里的钉钉。

4)日常事务处理

请假、加班、出差、绩效考核等需要批准的事务都是在内网主页上申请,然后系统会有邮件发到老板的邮箱,一般都是用Oracle解决方案,公司自己二次开发。

国内企业:填纸质单,找老板签字,然后交给HR或者财务,或者用各种本土公司开发的解决方案,业内叫OA系统(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

二、电话会议系统

大部分都是用思科公司的WebEX解决方案,可以集成在Outlook和Lync里,点一下就可以创建一个电话会议。

早期WebEX设置非常复杂,还要装控件,大部分人都直接放弃,因为不是没声音就是没图像,估计还得去上培训班才会用。新一代进步很大, *** 作简单了很多,完全是傻瓜式 *** 作,功能也很强大,还支持共享桌面和远程控制。

创建电话会议后就会生成一个会议主持人密码和参与者密码。

召开会议时如果在电脑旁就只要点开链接输入密码就可以进入,不在电脑旁就用手机拨打一个公司专用的400电话,就会听到熟悉的Welcome to the meeting,然后输入密码就可以了。

由于微信在中国实在太流行了,老外都被逼着用微信了,人数少的电话会议也用微信。

国内企业:QQ或者微信,或者直接用手机打电话。

三、***

有的是整个公司直接了专线,肉身翻过去,网速非常快,电脑上就不用设置什么了。

或者用思科公司的AnyConnect ,但经常会很慢。

国内企业:自己到网上下载。

四、ERP系统

ERP系统不是一个软件的名称,只是一类企业资源管理软件的统称,用来管理公司的项目、订单、采购、物流等信息。外企一般都用德国SAP系统和美国Oracle系统。这套系统非常贵,要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所以一般的中小企业都用不起。

国内企业:要么就直接用excel要么就用金蝶、用友等本土软件,台湾企业一般喜欢用自己开发的ERP系统。

五、文件共享

一般在公司设置一个共享服务器,把需要共享的文件分门别类放在共享盘里,可以设置哪些人有权限访问或者修改。

不在公司的话只要登录***就可以访问了。

有的公司会直接通过SAP系统来管理。

现在也有公司用微软的Onedrive for business或者Dropbox for business,好处是能够自动同步本地、自动保存文件的 历史 版本,而且不管在哪里,只要能上网就能找到文件。

用ProE做产品设计的公司还喜欢用Windchill,因为在ProeE上把图画好只要一发布就自动上传Windchill。由于对Windchill的依赖,很多工程师不管什么文件都喜欢往上面扔。但Windchill实在是太难用了,搜索文件非常不方便,上传文件要N个步骤,绝对是我用过最难用的系统。

国内企业:一般也设置共享盘,更多公司就把文件存在每个人自己的电脑里。

六、信息安全管理

有些公司对信息安全极其重视,从源头上杜绝公司机密泄露,也有的公司无所谓。

严的公司,普通员工是不能上外网的,邮件也没有外发权限,没有webmail,也无法在手机上看邮件。U盘只有读取权限,没有写入权限(不能拷走公司任何文件),如果U盘发现可疑病毒,电脑会立即断网,IT会第一时间找到你并隔离该电脑,可能大家觉得大惊小怪了,但公司政策就是如此。使用打印机也要刷卡来进行身份验证。电脑有账户控制,不能随意装软件。

不严的公司,电脑除了不能自己装软件,其他随便你搞,想拷什么文件拷什么文件,特别是有了office 365后,在任何邮件客户端里只要输入公司邮箱和密码都可以登录,网页端outlookofficecom就是公司webmail入口,只要输入公司邮箱账号和密码就可以查看邮件。

后来我嫌没有管理员权限,自己不能装软件,于是用U盘PE系统把管理员权限破解了,然后装了QQ,酷狗、暴风影音等 娱乐 软件,居然也没人找我麻烦。

但不管哪种公司,都要求每隔一段时间更换电脑密码,系统会自动提示,但经常导致密码设多了,自己都忘了。

国内企业:公司电脑就和家用电脑一样,你想怎么玩怎么玩,可以装任何软件,甚至可以自己重装系统,上网、聊天、打 游戏 都随便你。

七、IT技术支持

一般称为 Help desk,就是处理IT系统的软硬件、网络等故障。

很多外企把呼叫中心都设在马尼拉或者新加坡,遇到电脑问题先打呼叫中心电话,由呼叫中心决定是否远程解决还是派本地IT过来解决。

就算你明明知道IT就在隔壁,但你不能直接找他,你也要先打电话给马尼拉或者新加坡,然后再由他们安排IT过来解决。

打了电脑之后就会创建一个ticket(工单)来追踪问题的进度,系统会发一封邮件给你表示这个ticket已经创建,问题解决完之后又会收到一封邮件表示这个ticket已经关闭。

大部分时候都是可以通过远程 *** 作来解决,IT要安装软件也可以通过push的方式直接推送到电脑里。

外企的IT技术人员是需要很好的心态的,因为大部分用户连话都说不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沟通到底是什么问题,比如某小白用户打电话找IT说「我的电脑用不了了」,这时IT内心是崩溃的,用不了到底是哪种用不了?是无法开机?还是无法登陆?还是登陆后没鼠标动不了?如果是无法开机,电脑有什么提示吗?

所以我们如果找IT,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描述是不是很模糊,会不会引起歧义,也一定要考虑怎么才能尽可能一次性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比如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电脑名、IP地址告诉他。

我在合资企业工作了近6年的时间,虽然不是纯外企,但是也能体验到一定的外企工作体验。

1、外企办公软件基本上都是Office套件: 从Excel、Word、PPT到Outlook、Lync,所有的办公流程都能在Office体系下完成;民企或国企用的更多的是WPS、QQ邮箱、163邮箱;

2、外企经常要开电视会议: 很多电视会议是和总部进行的,国家不同、时区不同,我在丰田的时候,要和北美研发开电视会议,因为时区相差太大,总是要等到晚上8:00和对方开会;而民企或国企(除了少数几个全球化较强的)开会更多的是针对国内同事或客户,没有时区限制;

3、外企做事更重要的是靠流程、制度: 几乎任何工作大到研发、销售、营销,小到领取文具、保密、人员出入等都有详细而严格的流程,而且这些流程都会进行系统化,任何人都需要通过这个流程办事。丰田 汽车 厂中,人员走路的路线、如何过人行道、上下楼梯怎么走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会有专人进行检核。

4、外企在一定程度上更讲究公平竞争、尊重隐私: 关于公平,最主要的体现在你的上司做不到的事情,他不会去要请你,他能享受的福利,你一般也能享受到;人员晋升会有周全的KPI指标考核,以及第三方测评,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的干涉。关于尊重隐私,在外企职场上,讨论家长里短、职场斗争的话题比较少,不会出现你家出个什么事,明天全公司都知道了这种情况。

5、外企的出差待遇一般比较好: 由于外企文化推崇公司、保护隐私,所以在出差上,你能享受的待遇基本上和你的领导是一样的,特别是欧美企业, 基本上都是高端舱+五星级酒店+专车的配置(注意,这是普通员工也能享受到的,并不是高层的特权) ;另外由于尊重隐私,出差酒店住宿方面,几乎没有两个人住一间房的情况。而国企和民营企业在这方面会稍微克制一些。

6、外企的办公室多数是开放式的: 就是很多人坐在一个大的开间,中间没有隔断,大家出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工作环境中;而国企和民营企业多数会在不同的办公室工作。

我觉得我比较有发言权,个人简历:毕业后进入龙头外企,工作年限11年。后去过两家私企,各工作1个月,现在一家瑞典企业工作。所以我亲身经历了外企和私企的不同。

1、外企是横向工作的、即你只负责整个项目的一个点、大家都是负责点的工作,然后项目经理会把工作安排到每个人,最后有效的串联起来就行了。私企是纵向的。就是要负责从研发到售后的所有技术工作。感觉比较累。

2、大多数私企都是老板说了算,任何想法都是老板拍板、而外企都是你自己提出,然后攒数据验证,最后call个会把相关人员叫到一起决择,并发出会议记录。比较高效。

3、外企把流程看的高于一切,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流程走的。而私企是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识办事,谁都想做决定,而谁又都怕担责任,往往一件事在外企按照流程1天就可办完的到了私企就要一周。

4,效率问题,私企更像是一场员工和老板的猫捉老鼠的 游戏 ,老板来了就干些事,老板走了就开始网购。外企是项目式管理,你的汇报对象对你拥有绝对的管理权。所以你的工作也就会随着项目经理的作风而不同。

5、回报方面,外企更多的是用KPI系统等软件来判断一个人的业绩,虽然你的工作也不是能得到100%的回报,但50%是有保障的。不要问那50%去哪里了?工作几年的人都明白。而私企更多的是看关系。

还有很多,不多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能够在一个外企干了10多年,而在私企1个月都待不了的原因。可能是我的适应能力差吧!

在500强快消美企工作过多年,以下信息供参考(不同行业可能情况不尽相同):

好的方面:

制度健全,福利好,五险一金交足,工会还会组织各种活动(如羽毛球俱乐部、瑜伽课、太极课、家庭年会、子女福利、免费心理咨询等等等)工作环境高大上,出差都是飞机+五星级酒店,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有机会出国,每年固定涨薪。欧美企业文化好,尊重员工,体贴员工的个人和家庭需求,特殊情况还可以申请停薪留职一段时间,或者每周上3-4天班,拿60%-80%工资。

不好的方面:

外企渐渐走下坡路,不断裁员和撤出中国,不停听说前同事被裁掉的消息。留下来的发展空间狭小,天花板效应明显,分工过细和内部轮岗导致市场价值低,越晚出来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转岗机会。通俗点说就是温水煮青蛙。当然如果能混到领导层,然后调去美国总部,安全系数就会大很多,但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和子女教育问题(太多因此离婚的案例了),以及父母的赡养问题。

印象深刻的经历:

曾经有机会在深秋去加拿大出差一个月,借周末的时间去看了尼亚加拉大瀑布,金斯顿小镇,安大略湖,蒙特利尔,各种金黄深红的

ITSpecialist信息技术专员(外企中,这个职位,只要懂得IT相关知识即可)ITEngineer工程师/电脑工程师/信息技术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外企中,这个职位,不光懂IT知识,还得懂得IT正常时的维护和不正常时的维修)specialistn专家,英文释义:Aspecialistisapersonwhohasaparticularskillorknowsalotaboutaparticularsubject,对某项特定主题有特定知识和技能engineern工程师,英文释义:Anengineerisapersonwhousesscientificknowledgetodesign,construct,andmaintainenginesandmachinesorstructuressuchasroads,railroads,andbridges运用科学知识设计、构造、维修/维护发动机和机械或建筑(比如公路、铁路、桥梁)结合英英释义,就比较容易好区分specialist和engineer了。在外企中,一般没有Specialist这个职位,常常是XXSpecialist,是指XX专员,是知识型人才。Enginee是既有知识能力,又有动手 *** 作能力短语TrainingSpecialist培训专员;助理;培训师;培训专家PromotionsSpecialist促销员;导购;催销员;销售导购DocumentationSpecialist单证员;技术文件管理专员;文件管理专员;技术文件管理员短语SoundEngineer录音师;特效化妆;录音技师;灌音师MiningEngineer采矿工程师;采矿工程;矿业工程师;采矿TechnicalEngineer技术工程师;技能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工艺工程师

美国普通人的工资水平是多少啊

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是5万美元左右,但是有25%的家庭收入在0-2万5千,24%的家庭在2万5千到5万之间,这49%就是美国的底层老百姓。

美国的工资是干工资,大部分工作没有一分钱奖金。

青州工资水平是多少啊?

一般 。。1000左右

我国人均工资水平是多少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看 ,在企业人员工资水平方面 ,则外企工资水平最高 ,如 2 0 0 0年人均年工资达 1 50 3 7元 ,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年均人员工资 1 2 547元 ,最低是内资企业 ,人均年工资不到 1万元 ,其中联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超过万元

我国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多少钱一个月

地区不一样收入应该都不一样,像我们郑州大概也就1000多一点

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是多少啊

平均1500至2500的最多,要我说的话平均工资要达到每个月8000才够用。现在的一百块购买力当十年前的十元钱。

丹东的工资水平是多少

看要干什么了

服务员一类的大概在 800 元左右啊

铁路的工人 在2000元左右

其他的就根据具体情况定了

不过丹东的工资是很底的 在省内看啊

北京it届的工资水平是多少

2006年北京人均社会月平均工资为2734,基本每年都会涨200-300元,今年肯能会达到3000元。但是这个统计是指应发工资,就是不扣保险和税前的工资,发到手的话可能就2000左右!

苏州地区普通职工工资水平是多少

最低基本工资是1140目前,加班费等费用按照法定计算,苏州市上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是3332元每月

请问现在普通水手(一水、二水)的工资水平是多少?

水手(全国) ¥4,785 以人民币计,

:(平均月薪水平)普通海员(全国) ¥2,566 水手(全国) ¥3,582

郑州的工资水平是多少

如果你是工作新手,估计是1000到2000

如果你有一定工作经验,在工作不久可能是2000到3000吧,

1、大部分人的工资处在以“k”为单位的水平。在”百“、”千“、”万“等工资单位中,大部分人的工资是以”千“为单位的,当然现在越来越多人的工资单位可以用”万“为单位了,但很多人不过是1、2万左右,如果用”万“为单位,后面还要带个小数点。

大部分人的工资基本都还是以”千“为整数单位,即便带小数点也大多是05为单位。以”千“为单位非常方便对比和使用,加上中文中较少使用10千、15千、20千这样的表述方法,因此用”k“来表述也更加符合口语化。

2、”k“相对直白的”千“,少了一些铜臭味。中国人一向对金钱都有种”既爱又恨“的情愫,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便”君子爱财“,也往往不喜欢在金钱方面直言不讳。而”k“这一外来词则让金钱在表达上增加了一层委婉,让原本直白的中文表达稍稍减少了一点”铜臭味“。

因此一般越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越喜欢使用稍显委婉的”k“来代替比较直白的”千“。

3、”k“在非正式的书面语言中使用更便捷。相对与很多”0“的阿拉伯数字法,”k“、”w“等单位在非正式的书面语言中使用更方便,这点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王五工资”7000“和”7k“显然后者既方便阅读又方便书写(打字)。同时由于以”万“为单位计算工资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k“的使用显然会更加广泛。

其实”k“、”w“两个单位并非同一语言下的产物,”k“来自于英文的”kilo“,而”w“来自于中文”万“的拼音”wan(四声)“。这两个”计价“单位的并列使用其实也昭示:着随着网络交流的发达,便捷的非正式语言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扩展资料:

K为物理上千的缩写,比方1000欧姆的电阻通常称1K的电阻,所以大多数从事生产和IT等行业的都有K来表示,既简单,又明了。其它一些数据性不是常用的单位就很少用了,比方饭店、运输等。

源于国外,发扬于外企,流行于一线城市。“k”这个单位大概源自英语中的“kilo”,比如:km(kilometer,千米)、kg(kilogram,千克)、kB(kilobyte,千字节)等等。

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外国人通常不是用“万”为单位,英语中的“myriad”有“一万”的意思,但这个意思出现在古代英语中,现代英语基本不用。

薪资中用“k”代表“千”的概念是源于国外,而且是发扬于来到中国的外企(包括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讲一口中英文夹杂的语言显得特别“鹤立鸡群”。

那些较早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们,在说到工资的时候自然也很容易用到“k”这样的单位,由于她(他)们的“表率”作用,非外企的很多白领们也开始逐渐接收并使用“k”这一单位来表述工资了。主要流行地区是一线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

以上就是关于在外企工作是什么体验全部的内容,包括:在外企工作是什么体验、外企中的IT specialist和IT Engineer有什么区别、美国普通人的工资水平是多少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031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