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名人有哪些

山西的名人有哪些,第1张

山西名人

历圝史名人

一、山西帝王列表 春秋霸主 晋文公重耳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简襄功烈 赵简子 简襄功烈 赵襄子 鲜卑骄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汉国皇帝 刘 渊 汉国皇帝 刘 聪 前赵皇帝 刘 曜 后赵皇帝 石 勒 后赵皇帝 石 虎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 后唐太祖 李克用 后唐庄宗 李存勖 后唐明宗 李嗣源 后晋高祖 石敬瑭 后晋出帝 石重贵 后汉高祖 刘知远 北汉皇帝 刘 崇 北汉末帝 刘继元 二、各个时期的历圝史名人 史前(3人):蒲伊(尧师)尧、舜、禹 先秦 (27人):箕子、傅说、叔虞、晋武公、荀息、重耳(晋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赵盾、董狐、程婴、韩厥、士丐、魏绛(魏庄子)、师旷、羊舌肸、董安于、尹铎、赵鞅、智伯、豫让、赵毋恤、猗顿、尸佼、蔺相如、荀况(荀子)、赵雍、李圝冰 汉魏 (19人):郅都、卫青、霍去病、霍光、班婕妤、温序、郭泰、郭大、卫觊、王烈、关羽、张辽、贾逵、毋丘俭、乐详、王昶、王沈、裴秀、貂蝉(正史无记载) 、徐晃 两晋十六国 (23人):贾充、孙楚、王浑、王济、裴頠、贾南风、郭璞、邓攸、温峤、鲁胜、卫铄(卫夫人)、孙盛、孙绰、郭澄之、慧远、法显、刘渊、刘聪、刘曜、石勒、石虎、慕容永、卫玠 南北朝 (19人):周续之、裴松之、王玄谟、裴骃、柳恽、裴子野、王僧辩、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王慧龙、王遵业、尔朱荣、贺拔岳、昙鸾、高欢、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让之、唐邕、独孤信 隋唐 (58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柳biàn(四声){字型:上“巧”下“言”}、裴蕴、裴寂、刘圝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祖籍山西)、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张圝彦远、吕洞宾、柳冕、温庭筠、聂夷中、唐彦谦、司空图、张果老,杨玉环 五代(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荆浩、郭崇韬、李存勖、安重诲、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刘知远、刘崇、刘承钧、李筠、毋昭裔 宋辽 (33人):司马光、王全斌、党进、王溥、刑抱朴、杨业、杨弘信、刘继元、呼延赞、毕士安、文彦博、郭若虚、杨延昭、杨文广、高克明、狄青、孙复、刘羲叟、司马池、 司马康、王掘、王居正、王诜、王彦、马远一家、萧照、赵鼎、杨存中 金元(41人):胥持国、郝天挺、胥鼎、高汝砺、杨云翼、陈规、雷渊、冯廷登、冯妙真、孙威、宋德芳、刘祁、刘郁、元好问、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张存惠、张德辉、陈赓、郝经、薛景石、许国祯、许扆、关汉卿、姚天福、孙拱、白朴、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刘致、乔吉、贾鲁、吕思诚、石俊宝、萨都刺、邓光祖 明朝 (29人):高巍、侯琎、罗贯中(祖籍山西)、薛瑄、常伦、韩文、陈卿、乔宇、王琼、李瀚、周鈇、任环、杨博、孔天胤、王崇古、张四维、王国光、褚鈇、刘东星、王家屏、张养蒙、麻贵、张铨、曹于汴、张凤翼、孙传庭、韩爌、鲍承先、张慎言 清朝 (48人):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鉴、宋在诗、张佩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安清翘、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仝卜年、张穆、李镕经、祁世长、杨尚文、徐继畲、乔松年、范守义

近代名人

老一辈ge命家 高君宇、续范亭、贺昌、薄圝一圝波、彭真、傅作义、华圝国圝锋、李雪峰、冀朝铸、纪圝登圝奎、姬圝鹏圝飞、程子华、柴泽圝民、常芝青 晋籍开国将领 (元圝帅1人):徐圝向圝前;(上将2人):赵尔陆、董其武;(中将1人):常乾坤;(少将43人):王晓、王展、王兰麟、王庆生、车敏瞧、牛明智、史进前、史景班、白云、吕义山、刘苏、刘忍、刘静海、许志奋、李文一、李懋之、杨文安、吴效闵、谷景生、张圝政、张子珍、张子明、 张中如、张文舟、张世珍、张廷桢、张英明、张柱国、张梓桢、张献奎、范富山、胡尚礼、胡荣贵、茹夫一、段士楷、柴启琨、高圝德西、阎捷三、梁中玉、智生元、薛克忠、贺 明、冯 梓。

晋籍将领 (已退役或现在军中少将以上100余人)傅全有、徐小岩、张工、张圝志坚、裴怀亮、邢永宁、徐春阳、王作义、章圝沁圝生、王继堂、李圝买圝富、王圝伟、刘亚红、王吉连、霍玲、张学义 政圝界名人 薄圝熙圝来、任建新、王圝岐圝山、刘圝云圝山、令圝计圝划、李圝毅圝中、胡富国、李立功、令圝狐圝安、王圝君、康日新、刘圝京、王云龙、赵圝沁圝平、高虎城、焦圝焕圝成、霍士廉、支树平、 刘铁男 科学界 范守善、牛憨笨、任之恭、李静海 社科界 马洪、胡乃武、李方桂 劳动模范 李顺达、郭凤莲、陈圝永圝贵、申纪兰、陈步亮、李双良、宋立英、车安奎 书画名人 程兆星 王朝瑞 姚天沐 著名作家 赵树理、柴勇、石评梅、马烽、西戎、李健吾、赵瑜、张圝平、赵冰玉、郑渊洁(祖籍山西)、张行健、韩石山

尧 [上古] (前2447~前2307)

尧(约前2447—前2307年),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

柳宗元 [唐] 唐宋八大家,唐朝诗人 (773~819)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破孩。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

狄仁杰 [唐] 千古名相 (630~700)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阳曲县(今太原市南郊区狄村)人。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仁杰的祖父名孝绪,贞观时期任尚书左丞。父亲名知逊曾任夔州长史。仁杰以明经科考及第,被任命为汴州判佐,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赏识,提拔为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高宗仪凤元年(676),狄仁杰为大理丞,一年处理积案涉及17万人。从此以断案如神,摘奸除恶闻名朝野。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九月,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因为误砍太宗昭陵柏树,高宗要治他们死罪。仁杰上奏,据法说理,终于使高宗赦免了二人的死罪。武则天垂拱二年(686)。

武则天 [唐] 中国女皇 (624~70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是唐王朝开国功勋武士镬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嫔妾,高宗李治之皇后。她在佐执朝政30年后,亲临帝位,自封“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帝。她从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然史册。

杨贵妃杨玉环 [唐] 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719~756)

杨玉环(719年~756年),父亲杨玄琰,任蜀州(今四川崇庆县)司户。祖籍宏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后徙居于蒲州永乐县独头村(今永济市)。玉环幼年父母双亡,寄养于叔父家。开元二十二年(734年),15岁的杨玉环被选为寿王李瑁的妃子,成了唐玄宗的儿媳妇。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最迷恋的武惠妃死去,玄宗深为悼惜,“后庭数千,无可意者”(《旧唐书·玄宗杨贵妃传》)。有人上奏说,杨玄琰的女儿“姿色冠代,宜蒙召见”。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玄宗令高力士将杨玉环召入内禁中。玄宗一见大喜,命她先入籍为女道士,赐号太真。不久,迎入宫中,“不期岁,礼遇如惠妃”。(《旧唐书·玄宗杨贵妃传》)。

晋文公重耳 [春秋战国] 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重耳 (前697~前628)

晋文公(前671年 或前697年 -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 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貂蝉 [汉] 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为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 *** 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

王维 [唐] “田园诗”杰出领导“文人画”南宗鼻祖 (701~761)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别名王右丞,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代表作有《王摩诘文集》等,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其诗如画卷,美不胜收;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诗渗禅意,流动空灵;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物生平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尉迟恭 [唐] 唐朝名将 (585~658)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于美良川,复被围困在介休,经劝降,他和刘武周的另一将领寻相归附了唐朝。李世民让他当右一府统军。时隔不久,寻相等又相继反叛李世民,一些部将对尉迟恭也产生了怀疑,把他囚禁起来,并对李世民说:“敬德骁勇绝伦,今既囚之,心必怨望,留之恐为后患,不如遂杀之”。世民笑着说:“如果尉迟恭真要叛变,他那能在寻相之后呢?”于是令人释放了他,引入室内,赏赐了不少金银财物。

卫青 [汉] 十七史百将传 (~前106)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光二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七次领兵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万户的不同记载。虽然卫青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最后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嘉其陪葬茂陵。

霍去病 [汉] 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前140~前117)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名将,汉族,杰出的军事家。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元朔六年(公元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受封冠军侯,又封骠骑将军。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

傅作义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1895~1974)

傅作义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 1月,他响应中国***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归回人民, 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这一义举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青少年时期傅作义,字宜生,1895年 6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荣河县(今临猗县)安昌村。这是一个濒临黄河、常遭黄泛灾害的贫穷村庄。傅家世代务农,耕种黄河滩地。父庆泰,年轻时在黄河边摆渡维持生计,逢水浅时,靠背客登岸,挣些脚力钱。后借债租船,贩运煤炭于禹门口至西安之间,稍有积蓄。

薛收 [唐] 唐朝十八大学士 (591~624)

薛收,字伯褒,隋唐时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约生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卒于唐武德七年(624年)。 薛收薛收生父薛道衡,为隋内史侍郎,侄子为薛元敬。他自幼过继给本家薛孺。薛孺工文史,生性正直,仕于隋,为官清廉。薛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孝于父母,刻苦治学,12岁已能文。薛收的生父辞道衡因奏对不称旨,被隋炀帝赐死,天下称冤,薛收也因此不仕于隋。隋末李渊从太原起兵后,薛收入首阳山,聚集人马,准备响应。但:事情被蒲州通守尧君素知晓。尧君素因薛收是著名孝子,就将薛收生母囚禁起来招安他,这样,薛收被迫回城。不久,尧君素想投靠王世充,薛收不愿随从,就潜逃出来,投奔李渊。

柴绍 [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578~638)

柴绍(578—638年),字嗣昌,汉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唐朝建国以后封为霍国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户。隋义宁元年四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并秘密派人召当时还在长安的柴绍夫妇。二人接信后,商议决定让柴绍立即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李夫人留下自寻出路。

武承嗣 [唐] 唐朝宰相 (649~698)

武承嗣(649年—698年),字奉先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则天侄。历官秘书监,袭周国公。光宅元年(684),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元年(685),同凤阁鸾台三品。月余后罢。载初元年(689),授纳言。天授元年(690)进文昌左相。武则天专权,他建议诛杀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武氏宗庙,并要求武则天立他为太子,遭到狄仁杰等人反对。长寿元年(692),罢为特进,后忧郁而死。初入仕途 武承嗣是武元爽的儿子。武则天以天后身份临朝称制,为巩固自己的权势,开始重用其武氏亲属,贺兰敏之死后,武承嗣从岭南被召回京,授职尚书奉御,不久提拔为秘书监,承袭祖父武士彟周国公爵位。

 张仪 [春秋战国] 大秦帝国之纵横,芈月传 (~前309)

张仪(-前309),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魏国贵族后裔,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其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众弱以张仪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灭巴,城江州”。这就是说,张仪曾下令筑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城。

 司马光 [宋]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1019~1086)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

裴寂 [唐] 唐朝宰相 (573~629)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629年(贞观三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并率家僮讨平山羌叛乱。不久,裴寂病逝,追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早年经历 裴寂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他眉目清秀,姿容俊伟,十四岁时便补任州主簿,后调为左亲卫,历任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

 丘延翰 [唐]

丘延翰字翼之,曹魏毌丘俭之后裔。《平阳府志·唐丘廷翰传》云:“丘廷翰,唐闻喜人,字翼之,永徽(650~655)时有文名,范越风高弟,尝游泰山,于石室中遇神人,授玉经,即《海角经》也。洞晓阴阳,依法扦择,罔有不吉。开元(713~741)中为县人卜葬地理气,交见太史奏曰:‘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断其所扦山,下诏捕之,大索弗获,诏原其罪,诣阙下陈阴阳之说,以《天机素书》等书进呈,秘以金函玉篆,号《八字天机》,赐之以爵,拜亚大夫之官。祀‘三仙洞’。撰有《拨砂经》一卷,《铜函记》一卷,《五家通天局》一卷,《金镜图》一卷,《海角经》一卷,《唐蒙求》三卷”。生平从上述记载中,丘延翰的生卒年代不详。

三晋帝王:

春秋霸主

晋文公、胡服骑射

武灵王

简襄功烈

赵简子、简襄功烈

赵襄子

鲜卑骄子

拓跋宏、汉国皇帝

汉国皇帝

聪、前赵皇帝

后赵皇帝

勒、后赵皇帝

后唐太祖

李克用、后唐庄宗

李存勖

后唐明宗

李嗣源、后晋高祖

石敬瑭

后晋出帝

石重贵、后汉高祖

刘知远

北汉皇帝

崇、北汉末帝

刘继元

政治强人

秦:赵

衰、赵

盾、祁

代:郅

都、霍

光、王

惠、尔朱荣

代:温彦博、温大雅、裴

杨国忠、狄仁杰、裴

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清:王

琼、王家屏、栗毓美

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代:高君宇、阎锡山

文化名人

子、董

显、慧

远、昙

通、薛道衡、司空图

勃、王

维、王之涣、王昌龄

翰、卢

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

朴、郑光祖、罗贯中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

赵树理、太原画家

三晋良将

秦:李

代:卫

青、霍去病、关

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代:尉迟恭、薛仁贵、张

代:李

筠、王全斌、折从阮

呼延赞、杨家将、狄

慕容延钊

代:任

举、宋世杰

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赵国美人

代:卫子夫、貂

晋:贾南风、卫夫人、娄昭君

唐:独孤后、王皇后、武则天

杨玉环、虢国夫人

代:李三娘、折太君

代:石评梅

晋商名流

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

开明富商渠本翘、由商而官展玉泉

独辟蹊径范世逵、盐商祭酒杨继美

崇尚仁德李明性、远见卓识李宏龄

票号始祖雷履泰、雄才大略王海峰

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

1、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 *** 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2、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3、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4、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5、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

山西自古有名人

顺口溜

三皇五帝到如今,

千古传说都有根。

炎帝故里在高平,

城北庄里有坟陵。

尧都生尧属临汾,

尧陵尧庙连成群。

舜生永济诸冯村,

传说历山曾躬耕。

大禹治水救万民,

晋土阳城作都城。

上古帝王治天下,

山西境内有四名。

晋国君主晋文公,

春秋五霸享威名。

中华传统清明节,

绵山一游来历清。

荀况出生安泽城,

人定胜天思想新。

师旷出生洪洞县,

《阳春白雪》中外闻。

张仪出生在万荣,

以横破纵秦相臣。

程婴出生忻州城,

赵氏孤儿救命人。

廉颇当属太原人,

有说廉颇榆社人,

现在榆社有廉村。

大粮山上抗秦军。

蔺相如是柳林人,

完壁归赵传美名。

汉将卫青生临汾,

山西名人的诗句如下:

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唐·王勃《别薛华》

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四、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五、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唐·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以上就是关于山西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山西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山西有哪些名人、山西的名人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06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