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创始人都有谁?

中国IT创始人都有谁?,第1张

郭台铭 生日: 1950 籍贯: 台湾 公司: 鸿海集团 职位: 董事长-人物介绍: 台湾中国海专毕业。1974年退伍后,成立资本额只有30万元台币的鸿海精密企业,以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为主。 1977年挣到第一笔钱时,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起自己的模具厂。 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其连接器王国自此开始建立起来。 1999年,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2002年,鸿海跃居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在《商业周刊》2002年“全球科技百强”中排名第三。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的目标就很明确,即把公司发展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企业。目前,他已在《福布斯》杂志上四次蝉联“台湾科技首富”。20年前在台湾,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一千大制造业都够不上;但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科技首富,麾下企业遍及欧美。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英雄莫问出身低 黑手雄心与天齐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铭自己能够体会。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白手起家目标大 雷厉风行明赏罚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5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再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股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股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抓住商机谋发展 大陆投资壮鸿海虽然鸿海再台湾已经具备了技术能量,但最终得以壮大的根本原因,与郭台铭投资大陆的决策密不可分。1988年,郭台铭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投资大陆,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在这里,郭台铭找到了他成功的着力点,即得到了丰沛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开始了企业飞速发展的历程。到90年代,富士康依靠前期积累的力量,在深圳和昆山分别设立了科技工业园。如今,鸿海在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缆、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正是靠着在大陆的投资,郭台铭得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得策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2003年10月,郭台铭回到故乡山西,参加富士康企业集团(太原)科技工业园的开工仪式,总投资10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暨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占地1000余亩,首期开发500余亩,预计2004年6月正式投产,成为山西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项目。正因为大陆是鸿海发展壮大的源泉与凭借,2001年,郭台铭在深圳的富士康公司成立中国***支部,这是第一家成立***支部的台资企业,其内在的含义不言而喻,“毕竟大陆对郭台铭、对鸿海的发展太重要了”。科技首富脑清醒 如火如荼谋扩张郭台铭深知,“一个产业里,做第一名才可以稳定赚钱,第二名有点钱赚,第三名损益打平,第四名随景气沉浮,第五名往后要么等着被收购,要不就是被淘汰出局。”1999年,郭台铭连续合并了岛内的华升、广宇等企业,不仅开启了内部上下游整合,事业版图也正式从鸿海精密工业单一公司发展成为企业集团,郭台铭也开始跻身岛内大企业家的行列。到20世纪末,鸿海已在欧亚美三大洲设立了60多个海外制造中心及分支机构,成为全球最大的PC连接器、PC准系统的制造商。近几年,郭台铭的扩张行动更加如火如荼。继成功打人电脑主板与手机生产领域后,他于2000年在捷克设立光通讯事业生产基地,2002年投资创立群创光电公司,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制造领域,2003年收购芬兰公司扩大手机机壳生产。现在除了半导体产业外,鸿海的投资几乎遍及岛内高科技明星产业。郭台铭事业越做越大,他已连续3年被美国《富士比》杂志列为台湾科技首富,鸿海公司产值连续3年稳居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企业。但他已准备激流勇退,强调2008年58岁时就要退休,而且不打算交棒给郭家人经营。

布林和佩奇

Google创始人

现分别任技术总裁和产品总裁

李纳斯-托沃兹:

Linux之父

Larry Ellison

Oracle公司总裁

人称“硅谷首富”

史蒂芬-鲍尔默

微软公司CEO,

08年比尔-盖茨卸任后他将独揽大权

史蒂芬-乔布斯

苹果公司创始人和CEO

Marc Benioff

企业托管软件销售商 Salesforcecom

首席执行官

Ray Ozzie

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 Note的设计者,顶级程序员之一

Diane Green

虚拟化软体公司VMware副总裁

Sam Palmisano

IBM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

Blake Ross

Firefox浏览器创始人

Rick Dalzell

亚马逊网站首席信息官

Rollin Ford

沃尔玛首席信息官

Tim O'Reilly

O'Reilly & Associates公司创始人Web 20创始人

Paul Otellini

英特尔总裁兼CEO

Jonathan Schwartz

Sun公司首席执行官

Vinton Cerf

Google副总裁 首席互联网专家 TCP/IP

的发明人之一

Rick Rashid

微软高级副总裁 曾主张在微软研发上投入60亿美元

MarkRussinovich

Windows *** 作系统专家 被微软称为“最有价值专家”

马克-赫德

惠普CEO兼董事会主席

梅格-惠特曼

eBay首席执行官

Tim Bray

XML和Atom标准的创建者 现任Sun公司网络技术部主管

Phil Hester

AMD高级副总兼CTO

在处理器设计颠覆了英特尔的地位

Jimmy Wales

著名参考资料查询网站维基百科的创始人

John Doerr

VC大鳄 成功案例包括Netscape、Sun、Google、亚马逊等

Jeff Hawkins

Palm公司创始人和Treo掌上电脑设备的发明者

John G Grimes

国国防部网络和信息综合部副部长兼军事CTO

Mark Shuttleworth

最流行的Linux系统Ubuntu的创始人

Brian Behlendorf

著名的Web服务器Apache创始人之一

安德森和德沃夫

全球最流行社交网站MySpace的创始人 用户已高达15亿

HD Moore

BreakingPoint的安全研究主管 MoBB项目的建立者

IT行业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囊括了软件、硬件、网络、信息信息系统及制造业的高端技术。在此,列出一些中国IT行业著名创始人:

腾讯网创始人兼CEO:马化腾

上海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

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

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

搜狐创始人兼CEO:张朝阳

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

新浪网创始人兼CEO:王志东

阿里巴巴创始人兼CEO:马云

51网创始人:王兴华CEO:庞升东

雅虎网创始人:杨致远CEO:卡罗尔·巴茨

优酷网创始人兼CEO:古永锵

土豆网创始人兼CEO:王微

56网创始人兼CEO:周娟

酷六网创始人兼CEO:李善友

六间房创始人兼CEO:刘岩

校内网创始人兼CEO:王兴

博客网创始人兼CEO:方兴东

上方网创始人兼CEO:王紫上

开心网创始人兼CEO:程炳皓

Mofile创始人兼CEO:范秋华

迅雷创始人兼CEO:邹胜龙

快车创始人兼CEO:黄明明

暴风影音创始人兼CEO:黄鑫

中国博客网创始人兼CEO:胡之光

BlogBus创始人兼CEO:窦毅

PPStream创始人兼CEO:徐伟峰

“MySpace中国”CEO:罗川

淘宝网CEO:孙彤宇

“泡泡网”、“汽车之家”CEO:李想

“中华英才网CEO”:张建国

“博客中国”CEO:方兴东

入选“2007年度中国IT风云榜十大风云人物”的还有,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金山软件执行董事雷军,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宏碁中国区总经理赖泰岳,TOM集团执行董事王雷雷,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联想大中国区兼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

,“IT风云榜”还颁布了“年度十大IT新闻”和“年度十大IT企业”。“2007年年度十大IT企业”分别为华为、国美、联想、宏碁、英特尔、阿里巴巴、巨人网络、大唐电信、分众传媒、展讯。

姓名:丁磊

民族:汉族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11010

星座:天秤座

籍贯:浙江宁波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供职机构:网易公司

职务:首席架构设计师

1971年10月生于宁波,奉化

199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1993~1995年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

1995年-1996年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

1996年-1997年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

1997年5月创办网易

网易公司首席架构设计师,丁磊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将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近300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2000年3月,丁磊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2001年3月,担任首席架构设计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在创立网易公司之前,丁磊曾是中国电信的一名技术工程师,后担任一家美国数据库软件公--美国赛贝斯(中国)公司(Sybase)的技术支持工程师。丁磊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6日电上周,网易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其股价猛涨,最高蹿至5221美元。以每股50美元计算,网易市值已达157亿美元,创始人丁磊持有58%的股份,账面价值约合人民币75亿元。在去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中信泰富的荣智健和世茂集团的许荣茂分别以7035亿元和6456亿元的个人资产排名前两位。

网易成立后的最初两年,丁磊把资金和精力主要放在开发互联网应用软件上,其中1997年11月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双语电子邮件系统。2000年3月,丁磊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2001年3月,担任首席架构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 张朝阳1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64年10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陕西西安人。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以全国第39名成绩,考取CUSPEA项目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在张朝阳的领导下搜狐历经四次融资,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

搜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强劲的互联网品牌,对互联网在中国的传播及商业实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张朝阳现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获得荣誉

1998年10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1999—2001年被《中国青年报》连续三年评为“年度IT十大风云人物”之一,1999年7月被《亚洲周刊》选为封面人物,2001年5月7日,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二十五位企业新星之一,同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明日领袖”之一。

2005年1月5日,搜狐公司举办的“2005·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论坛探讨了2005年中国社会和经济在国际化、未来发展和转型期间的诸多问题。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0张朝阳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张朝阳讲道:“互联网可以说是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在第一次浪潮1996年萌动到1997年开始形成商业模式的探索到1998年、1999年高潮,这是第一个浪潮,产生了相当多的企业,当然有很多很多企业失败了。比较幸运能够捷足先登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只有三大门户,稍微晚一些可能机会少一些,但是也能够产生一些企业。经过多少年以后或者七年以后,六年以后,最初的三大门户形成相当的规模,有了足够的资金在品牌上获得发展。第二次资产浪潮到来以后,1998年、1999年产生的企业大批企业死亡了,但是剩下的几个顽强的,除了三大门户以外还有一些顽强的企业一直活下来,终于迎来资本市场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第二次浪潮。但是互联网的应用和实践网民数量越来越多,每个人上网的各种行为从简单的读新闻到发邮件到年轻人上网有多种多样跟互联网的亲密接触,这是市场上的进展。活下来渡过资本严冬的企业现在逐渐融得大量风险资金获得上市,表现出来的就是资本的第二次浪潮,中国互联网企业突然有了很多钱,商业模式比较清晰,但很多方面还需要探索。”

这样重要的场合里,张朝阳这样一番讲话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至少在最清楚公司运营情况的张朝阳自己看来,他已经坐到了成功者的交椅上,有资格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平静地讲几句业界的宏观话题。张朝阳真的为渴望创造奇迹的年轻一辈树立了一个榜样张朝阳真的堪称英雄近日专访了张朝阳,期望从他的言谈话语中判断他的现状,解读这个经常作秀的新锐财富代表人物。

张效祥——中国IT见证人

作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

谭浩强——计算机科普作家 ,原因你知道~

王选——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柳传志——中国IT产业乐队首席指挥

倪光南——站柜台的研究员和被解聘的院士

杨芙清——中国软件“青鸟”

在中国计算机产业,杨芙清以大力倡导、积极实践软件工程研究著称,并以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研制闻名软件业

李国杰——“产学研”探索者

作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带头人

施振荣——微笑创时势

刘积仁——促进软件产业化的排头兵

马云:高调阔步的实业家

李开复:微软帝国的叛徒 还是个人价值的旗手

阚凯力: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

李东生:是实践国际化的带头人

张宝全:北京今典环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彦宏:成就中国的“Google

张汝京: 中芯国际执行董事和首席执行官。

严晓群: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下:给分哈

1 中国的技术天才!1997年底,丁磊7个月写出了网易免费邮箱系统——163net。163net卖了119万,也给网易带来了珍贵的创始资金。2000年,丁磊准确地抓住了短信和网络游戏两大业务,将不足一美元的股价飚上了72美元。

网易在网络游戏上的成功,得益于丁磊多年积累的免费邮箱和成熟的用户注册体系。用户注册的便捷,带来了网页用户转向客户端(网游)的无缝转化。虽然网易在门户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减弱,但丁磊不愧为中国IT业的一大奇迹。

2 陈天桥:盛大曾经有很多机会死去,然而,是陈天桥让盛大成为了不死的神话。2000年末,陈天桥坚持要30万美元购买《传奇》独家代理权的决定,使得他与投资方中华网决裂。中华网撤资后,一贫如洗的盛大,穷得只剩下《传奇》了。然而,《传奇》没有让陈天桥失望。

成功上市后,陈天桥又赌了一次——以日薪50万的中国最高薪水聘请了唐骏。这一次,唐骏没有让陈天桥失望。陈天桥是一个敢赌的人。他的每一次出手,都震惊整个互联网,而他出手后的回报,则会再次震惊中国互联网。传奇人物!

3 陈彤:新浪和搜狐同时作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先驱,都曾经历过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然而,搜狐频繁更换的是总编辑,不变的是CEO;新浪频繁更换的是CEO,不变的是总编辑。十多年来,新浪曾经做过很多的尝试,网络游戏失败、搜索引擎失败、无线增值失败、即时通讯失败……唯一屹立不倒的就是“王牌总编辑”陈彤负责的网络新闻。

曾经有多少公司夸下过海口,要在几年之内超越新浪新闻。他们以为网络新闻不过就是转载媒体稿件、综合专题、24小时更新罢了。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人在这些工作上超越新浪。陈彤,而不是新浪,作为中国IT七大奇迹之一当之无愧。

4 张朝阳:张朝阳一个人的帝国!虽然张朝阳并不是国内最早做互联网的,但却是公认的中国互联网先驱。张朝阳关于中国互联网的很多预言都实现了——互联网革命的意义将超过工业革命、互联网上将出现大规模电子商务、互联网将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互联网竞争的关键将是“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争夺……

然而,搜狐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能成为老大,搜索引擎不如百度、新闻不如新浪、邮箱不如网易、会员数不如QQ、无线不如Tom、游戏不如盛大。10多年来,搜狐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高层人事离职后,则多有建树。钱钟山离职后,带领金融界在美上市;周云帆离职后,创立了空中网;古永锵和李善友离职后,创立了优酷和酷溜……

以上就是关于给我几个著名IT人物简介,急啊!全部的内容,包括:给我几个著名IT人物简介,急啊!、我想找一些国内外的IT届顶尖人物的资料,哪位能够介绍一下。、中国IT创始人都有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08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