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世界发展第一的是哪个国家

it世界发展第一的是哪个国家,第1张

德国的理工科真得很强,不过侧重点是机械类和医学类,相应配套的电子信息类也很发达,不过大学不好考。

法国都是文科好,文学啊艺术啊,理科侧重建筑类。不过法国国民计算机素质真得很瞎。我读过一年IT专业的研究生,瞎。不过在法国大学是比较好申请的。

世界500强里面的IT企业分别是:

1韩国三星电子

2美国苹果公司

3中国台湾鸿海精密

4美国惠普

5德国西门子

6日本日立

7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8日本松下

9日本索尼

10美国微软

11美国亚马逊

12美国戴尔

13美国英特公司

14日本富通

15美国谷歌

16美国思科公司

17韩国LG电子

18日本佳能

19日本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20芬兰诺基亚

21美国应格雷姆麦考林公司

22美国甲骨文公司

23中国华为控股有限公司

24中国广达电脑

25中国联想

26瑞典爱立信

27荷兰飞利浦公司

28法国施耐德电气

29日本夏普

30中国和硕

31中国正威国际集团

3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33加拿大ONEX公司

34日本佳友电工

35日本理光集团

36新加坡伟创力

37美国安富利公司

38美国艾默生电气。

美国

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 根服务器架构 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Internet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自成立以来,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近50多亿美元用于根服务器的维护和运行,承担了世界上最繁重的网络任务和最巨大的网络风险。因此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美国,互联网将是死灰一片。世界对美国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大,当然这也主要是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所决定的。所谓依赖性,从国际互联网的工作机理来体现的,就在于“根服务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编辑本段只有13台的原因这要从DNS协议(域名解析协议)说起。DNS协议使用了端口上的UDP和TCP协议,UDP通常用于查询和响应,TCP用于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之间的传送。由于在所有UDP查询和响应中能保证正常工作的最大长度是512字节,512字节限制了根服务器的数量和名字。 要让所有的根服务器数据能包含在一个512字节的UDP包中,根服务器只能限制在13个,而且每个服务器要使用字母表中的单个字母命名,这也是根服务器是从A~M命名的原因。 编辑本段分布地点下表是这些机器的管理单位、设置地点及最新的IP地址: 字母 IPv4地址 IPv6地址 自治系统编号(AS-number) 旧名称 运作单位 设置地点 #数量(全球性/地区性) 软件 A 1984104 2001:503:ba3e::2:30 AS19836 nsinternicnet VeriSign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6/0 BIND B 19222879201 (2004年1月起生效,旧IP地址为12890107) 2001:478:65::53 (not in root zone yet) none ns1isiedu 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国加州马里纳戴尔雷伊 (Marina del Rey) 0/1 BIND C 19233412 AS2149 cpsinet Cogent Communications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6/0 BIND D 12881090 AS27 terpumdedu 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公园市 (College Park) 1/0 BIND E 19220323010 AS297 nsnasagov NASA 美国加州山景城 (Mountain View) 1/0 BIND F 19255241 2001:500:2f::f AS3557 nsiscorg 互联网系统协会 (Internet Systems Consortium)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2/47 BIND G 192112364 AS5927 nsnicddnmil 美国国防部国防信息系统局 (Defense Information Systems Agency)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6/0 BIND H 12863253 2001:500:1::803f:235 AS13 aosarlarmymil 美国国防部陆军研究所 (US Army Research Lab) 美国马里兰州阿伯丁(Aberdeen) 1/0 NSD I 1923614817 2001:7fe::53 AS29216 nicnordunet 瑞典奥托诺米嘉公司(Autonomica)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36 BIND J 1925812830 (2002年11月起生效,旧IP地址为19841010) 2001:503:c27::2:30 AS26415 VeriSign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63/7 BIND K 193014129 2001:7fd::1 AS25152 荷兰RIPE NCC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5/13 NSD L 19978342 (2007年11月起生效,旧IP地址为198326412) 2001:500:3::42 AS20144 ICANN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37/1 NSD M 202122733 2001:dc3::35 AS7500 日本WIDE Project 以任播技术分散设置于多处 5/1 BIND

由此可见,美国IT比较发达。

马耳他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小岛国可能成为欧洲IT实力最强的国家吗? 这要看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科技产品出口量,创新、研发支出数额或者宽带普及率;衡量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挪威、瑞典、冰岛、丹麦等,编者注)在电信基础设施方面领先;德国获得的专利数最多,还有一些国家则在科技产品出口额上占优势。

马耳他奇迹

根据欧洲委员会统计机构Eurostat的数字,2004年5月加入欧盟的马耳他,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收入在其总出口收入中所占比例在欧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占559%。Eurostat的高科技定义包括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制药、医疗器械和飞机制造。而它定义的高科技服务几乎都是与IT有关的,包括电信、计算机及其相关活动和研发。

爱尔兰政府在吸引Apple、Dell、Intel等大厂的投资上下了很大力气。目前,这些厂商在爱尔兰建立了面向全欧洲的工厂和分销服务机构。但是,爱尔兰的高科技出口收入仅占其总出口收入的291%。而美国这一比例为27%,日本为228%,英国为227%,法国为20%,德国仅为148%。(见图1)

马耳他的高科技业在另一层意义上也让人感到惊讶,那就是其产值的惊人。根据Eurostat的数字(现有统计数字的最近年份是2002年),2002年,马耳他制造商的年平均产值为2100万欧元(合2500万美元)。这一平均数是由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公司抬高的,如汽车开关与传感器制造商Methode Electronics公司马耳他分公司(年销售收入大约为4400万美元),以及号称马耳他最大出口商的ST Microelectronics马耳他分公司。

但是,这个岛国只有不到290家高科技制造商(在马耳他,Eurostat将高科技制造商、散装化学品、机械和机动车制造商放在一起考虑)。而意大利拥有34651万余高科技制造商,是欧洲拥有高科技制造公司最多的国家,几乎是德国的两倍。意大利的高科技制造商占其全部制造商的63%。不过意大利高科技制造公司的数量尽管比德国多,但其规模却比德国公司小很多,平均产值仅为德国公司的1/3或更少。

高科技公司德国最多

德国突出的地方是高科技制造企业在全部制造企业中所占比例最高。2002年,德国共有1967万家制造公司,其中98%,即193万家为高科技公司,而欧盟25个成员国的平均比例为63%(收集这些统计数据时,仅有15个国家是欧盟成员国)。但有些奇怪的是,德国高科技制造商的产值略低于低科技制造商,这两类制造商的平均产值均在600万至700万欧元之间。

英国共有118万家高科技制造商,在其制造商总数中占72%。英国的高科技制造商生产率较高,平均产值接近1000万欧元;相比之下,该国非高科技制造商的平均产值为400万欧元。与英国相比,德国非高科技制造商的产值相对较高,可能是因为英国传统重型制造业正在消失,而且英国又在发展服务业。英国的高科技企业的雄心更多地显现在服务领域而不是制造业。尽管英国和德国人均服务业公司数量大约相同(德国为4995万,英国为4258万),但是英国服务业有19%涉及高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而德国这一比例仅为44%。

法国的高科技制造商生产率也较高,其161万家高科技制造商(占制造商总数的65%)的平均产值接近900万欧元,而其余制造公司的平均产值仅为400万欧元(见图2)。

大量投入研发

研发投入是帮助公司以及国家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的一种方式。根据Eurostat的统计,2004年欧盟的平均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而美国这一比例为259%,日本则为315%。在欧洲,54%的研发投入来自企业,其余则来自政府。而在美国,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占63%,日本则为75%。欧洲委员会希望到2010年,欧洲的研发支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且其中2/3来自企业。

那么各个欧洲国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离这个目标最近。芬兰2004年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1%,实际年增长率为4%。此外,超过2/3的资金来自企业。瑞典的比例更高一些,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4%,但是其支出实际每年降低21%。不过瑞典达到了2/3支出来自企业的目标。丹麦的研发支出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63%,年增长43%,其中61%是私营企业资金。德国的研发支出为551亿欧元,略低于丹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9%,其中2/3来自企业。但是其研发支出年增长率仅为08%,到2010年无法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3%的目标。

法国的研发支出增长同样缓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其中一半来自企业。法国想通过向国有实验室提供资金的激励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该项激励措施将参与这项计划的研究中心命名为Carnot实验室(根据法国一位政治家和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并仿效德国的Fraunhofer研究所网络(由国家和私营公司共同出资)的运作模式。这项激励措施将于2007年开始启用,法国研究部(French Ministry of Research)将向赢得企业研究合同的实验室提供政府资金,资金额度跟实验室与多少私营公司合作有关,起步额度是4000万欧元。

英国尚未公布2004年的有关数字,但是过去几年内它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低于欧盟19%的平均值,而且在总研发投入中,私营企业资金不到一半。而创造出口奇迹的马耳他的研发投入很低,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29%,而且大多数由政府提供。

企业和国家的研发投入产生的效果比较难以量度。欧洲委员会刚刚公布了“2005年欧盟企业研发投资状况(2005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报告,该报告对欧盟研发投入排名前700的公司和其他地方研发投入排名前700的公司进行了比较,按照研发支出与净销售收入的比值以及净利润与净销售收入的比值对参与调查的大约200家IT和电信公司进行了排名。初步分析表明,在研发投入和赢利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赢利排名前10位的公司没有一家进入研发投入前10名;研发投入低的公司也不是赢利最差的公司。当然,在开始投入研发和开始获得收效之间有很长时间的延迟。这种过分简单化的排名方法只能适合一种情况:某个行业中的公司10年或更长时间以来一直以相同的进度向他们现在正在销售的产品进行投资。

专利数衡量创新程度

如果今天的利润无法表明今天研发项目的实效,那么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来衡量创新?一种方式是衡量所获得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专利数,这可以更直接地反映研究人员的劳动成果。但是,要用这种方式衡量欧洲的IT业,还有一些欠缺,因为欧洲的大量创新在软件领域。而由于去年7月欧洲议会拒绝通过“用计算机实施发明(Computer-Implemented Inventions)”的建议法令,软件的专利问题在欧洲仍然处于灰色地带。

不过,在计算和电子通信技术领域,研究人员正在为大量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根据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的统计,2000年至2004年,欧洲在这些领域获得的专利数几乎翻了一番,从2819项上升到5615项。在所有欧洲国家中,德国获得的专利最多,有741项IT专利。排在第二的是法国,IT专利为466项。芬兰有288项,英国和瑞典分别有238项和221项(见图4)。

但放眼全球,在欧洲专利赛场中,欧洲国家还只是小玩家。2004年,欧洲专利局批准了美国申请的1749项IT专利,以及日本申请的1192项专利。2000年,这两个国家合起来的IT专利数几乎占欧洲的2/3,当然2004年这一比例有所降低。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在一份有关德国2005年科技业绩的报告中提到,瑞典、英国、美国和日本获取信息与通信技术专利的年增长率在下降,但是芬兰似乎没有下降的趋势。该报告说,传统上,德国的专利申请还未进入这类尖端领域,不过德国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因为这里蕴含着最大的增长机会。该报告还说,要挖掘出这样的增长潜力,必须在宽带通信基础设施上有更大的投资。根据IDC在2005年6月发表的报告,丹麦在2004年末时宽带普及率达到了18%左右,芬兰、瑞典和挪威在15%左右。而法国和英国接近10%,德国则更低。法国2005年已经增加了大量宽带连接,其排名有可能改变。这也表明,试图确定欧洲IT实力最强的国家,就像试图击中一个正在移动的目标一样不容易。

经济学家智库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旗下研究部门。

IT行业全球竞争力排名(66个国家和地区排名)

2009年 2008年

1、美国 美国

2、芬兰 中国台湾

3、瑞典 英国

4、加拿大 瑞典

5、荷兰 丹麦

6、英国 加拿大

7、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8、丹麦 韩国

9、新加坡 新加坡

10、挪威 荷兰

11、爱尔兰 瑞士

12、日本 日本

13、以色列 芬兰

14、瑞士 挪威

15、中国台湾 爱尔兰

16、韩国 以色列

17、法国 新西兰

18、比利时 奥地利

19、新西兰 德国

20、德国 法国

21、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22、奥地利 比利时

23、爱沙尼亚 西班牙

24、意大利 爱沙尼亚

25、西班牙 意大利

26、捷克 斯洛文尼亚

27、智利 葡萄牙

28、匈牙利 匈牙利

29、斯洛文尼亚 捷克

30、葡萄牙 智利

31、立陶宛 斯洛伐克

32、希腊 波兰

33、拉脱维亚 希腊

34、斯洛伐克 拉脱维亚

35、波兰 立陶宛

36、罗马尼亚 马来西亚

37、克罗地亚 南非

38、俄罗斯 土耳其

39、中国 罗马尼亚

40、巴西 沙特阿拉伯

41、阿根廷 克罗地亚

42、马来西亚 泰国

43、南非 巴西

44、印度 墨西哥

45、沙特阿拉伯 保加利亚

46、土耳其 阿根廷

47、保加利亚 菲律宾

48、墨西哥 印度

49、泰国 俄罗斯

50、乌克兰 中国

51、菲律宾 委内瑞拉

52、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

53、埃及 埃及

54、哈萨克斯坦 斯里兰卡

55、秘鲁 秘鲁

56、越南 厄瓜多尔

57、委内瑞拉 乌克兰

58、斯里兰卡 印尼

59、印尼 哈萨克斯坦

60、厄瓜多尔 孟加拉国

61、阿塞拜疆 越南

62、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

63、巴基斯坦 阿塞拜疆

64、阿尔及利亚 尼日利亚

65、尼日利亚 阿尔及利亚

66、伊朗 伊朗

印度是亚洲IT大国,誉为”世界办公室“,但只是被发达国家IT外包而已,做的是IT的底端活,就像中国被发达国家外包低端制造业一样。核心技术和专利都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韩国、台湾IT不错,但他们真正的优势在于电子加工,其实是做硬件,而且硬件的核心技术也在欧美国家手里,亚洲IT技术上,综合来讲日本的IT技术,在创新、核心技术上都是占有绝对优势,中国IT起步晚,虽然在部分领域跟上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和日本比总体还是有不足,IT行业也很不成熟,另外IT人才中国很缺。不过中国正因为起步晚,不被传统模式束缚,创新潜力和空间都很大,所以以后谁知道呢,纯个人见解

以上就是关于德国,法国,去哪个国家做it好全部的内容,包括:德国,法国,去哪个国家做it好、世界500强里面的IT企业有哪些、it世界发展第一的是哪个国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11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