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演变及特点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演变及特点,第1张

中国相关的,近期的,较大规模的:

双汇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

中石油收购加拿大尼尔森

建设银行收购巴西Bicbanco银行

复星收购地中海俱乐部

三一收购德国大象

潍柴动力收购德国凯傲

等很多

国外收购中国企业,国外并购国外企业每天都在发生,数不胜数016年4月跨国并购案例一

览:以本月最终完成的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为例,2016年4月19日,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受让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00%股

权,作价13090亿元人民币,至此,被炒已久的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终于尘埃落定。巨人网络借壳上市后,世纪游轮的股价曾在2015年连续20个涨停,最

高市值高达千亿。世纪游轮之前主营业务为内河涉外豪华游轮运营业务和旅行社业务,近三年来盈利水平波动幅度较大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本次借壳上市交易完成后,巨人网络将整体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将变身为一家以网络游戏为主的综合性互联网企业。

中国化工集团跨国并购之道

战略为本,成在能力

——中国化工集团跨国并购之道

柯银斌 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

康荣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刘颖悟 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6年,中国化工集团密集地进行了三次跨国并购,均获巨大成功。与一些中国企业国际化遭遇暗礁相比,中国化工国际化成功的逻辑在于:早期国际化经营的历练是“基因”,国内并购重组活动是“基础”,与一流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是“基本”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化工新材料”战略定位的指导下,制订了多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并在2006年成功实施对三家外国企业的全资并购,目标公司均是技术和市场“双领先”的著名大集团下属的公司/业务,其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与中国化工的生产资源和市场资源形成了互补的协同效应。三起跨国并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例如基于机遇、特性和现实的战略设计,多层面、充分的战略准备,对不同层次战略时机的把握艺术,以及在交易前进行的文化融合等等。

战略定位、互补和准备

成立之初,中国化工的总体战略定位是“老化工,新材料”,即传承几代化工人的基业,在重组改造国有化工企业的过程中发展化工新材料,并适当向上下游延伸,在化学工业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体现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明晰的战略定位

“老化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将“化工新材料”作为主营业务范围,并强调在关键技术领域和化工新材料行业体现控制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影响力(在若干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和带动力(带动下游产业及中国整个化学工业)。此外,这种战略目标重视并购重组与改造的战略功能,拥有“适当向上下游延伸”的战略d性。

BLOCK

中国化工2006年的三起跨国并购

中国化工成立于2004年5月,是经国务院批准,在蓝星集团、昊华集团等原化工部所属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大型企业,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主营业务,任建新担任总经理。中国化工拥有生产经营企业l18家,24家科研院所,10多家上市公司。3年来中国化工销售收入平均增长91%,利润增长72%,2007年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

2006年的一年内,中国化工完成了三起跨国并购,并且顺利运营至今,这在中国企业实践中是唯一的。这三起并购分别为:2006年1月、4月和10月先后完成法国安迪苏公司(Adisseo)、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Qenos)和法国罗地亚公司(Rhodia)有机硅和硫化物业务100%股权的收购。

符合战略定位、基于互补的协同

在并购理论中,协同效应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中国化工的跨国并购同样非常重视协同效应。

首先,目标公司的主要业务符合并购方的战略定位,被并购企业的业务都属于中国化工“化工新材料”的业务范围。

其次,目标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中国企业尚未掌握的。比如安迪苏公司拥有蛋氨酸授权专利技术398项(申请专利755项),罗地亚公司拥有有机硅授权专利技术201项(申请专利521项)。

再次,目标公司的主要产品在中国市场有发展前景。比如蛋氨酸是主要的动物营养饲料添加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市场需求巨大,并拥有10%的年增长率。再如有机硅产品及下游深加工产品在中国市场有着良好的现实需求和发展前景。

目标公司:技术与市场都处于领先地位

与其它中国企业并购标的大多数处于亏损或衰退期不同,中国化工并购的三个目标公司都拥有较高的技术地位和市场地位。比如安迪苏公司是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29%。维生素业务全球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约21%。生物酶业务全球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为9%。凯诺斯公司的管理能力堪称业界一流,其实施的安全、环保、健康的管理系统(SHE)处于世界领先行列。目前,中国化工正将其SHE系统转移到集团所属国内企业进行推广。

精心设计的并购方案与过程

首先,三起跨国并购都是100%拥有公司股权和业务控制权,而没有采取与原有股东或业务控制方合资经营的方式。这种全资方式为并购后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中国化工完全控制董事会,不仅保证其发展战略在海外企业和全球市场的贯彻和执行,还为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董事会提供了机会,这在并购之前是难以实现的;以全资拥有的海外企业为“根据地”,在全球市场上再度进行企业并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国化工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把海外企业拥有的技术和管理资源转移到中国市场下整合,提升中国化工的整体组织能力,为进入“世界500强”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第二,并购方与目标公司互派高层管理人员,突破了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的传统模式。在传统的并购整合模式中,并购方一旦取得100%的公司股权和业务控制权,常常会派出较多的管理人员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而原高层人员则纷纷离职。中国化工突破了这种模式,只委派少量管理人员进入目标公司,主要担任副职,原高层人员位置基本不变(只有安迪苏的CEO更换为原COO),有些人员的职位还得以提升(例如进入董事会)。德鲁克曾提出一个检验并购成功的准则:被并购企业高管人员的职位在1年内被提升。这个准则被中国化工所佐证。

第三,跨国并购与国内新建相结合。中国化工正在探索在特定的业务层面,把跨国并购与国内新建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的新模式,这在中国企业实践中较为少见。比如中国化工利用安迪苏公司全球领先的蛋氨酸生产专利技术,开始在天津新建一套年产15万吨的蛋氨酸装置。

基于远见与能力的并购战略

并购实践表明:并购战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并购方的战略远见与服务机构专业能力的结合。中国化工的战略远见主要表现在:对行业特性与本质的认识、并购方的战略准备与战略时机把握和交易全过程(尤其是交易前)的文化融合上,这些正是中国企业其它跨国并购案例中,较为缺乏的战略因素。

基于现实的战略设计

根据钱德勒教授的研究,21世纪初期,化学工业不再成为真正的高技术产业,因为化学科学不再产生基本的新学识,以根本性地刺激新产品的商品化。

基于对化学工业版图的清晰认识,任建新为中国化工制订了以跨国并购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国外大型化工企业出于成本、市场和环境压力等各方面的考虑,逐步将过剩的产能和落后的生产装置向我国转移,并且封锁技术,使我国原本就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的传统化学工业发展空间更加狭窄。这需要我们有关企业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全球视野内控制优质企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实施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如何融入国际社会,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收购兼并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但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磨合。国际并购不仅仅是商业行为,而且是人的沟通,文化的融合。

这种跨国并购战略具有以下特征:

(1)抓住了全球化学工业重组和调整的机遇。全球性的化学工业重组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9年全球化工行业并购重组达到高峰期。之后总体趋缓,但仍活跃至今。

(2)认清了化学工业的本质特性。世界主要化学品公司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形下,后来者企业无法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抢先”机会而后来居上,只能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从老牌跨国公司的手中承接其主动或被动放弃的业务和市场。

(3)以获得技术资源为主要目的,主要是基于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4)以长期、充分的战略准备(尤其是人的沟通和文化融合)为基础。

(5)为通过国际资本运营留下空间。中国化工并购的4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都在并购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收购只花了95亿,收购时的估值倍数是当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4倍左右,而据国际人股本投资基金的评估,目前这4家公司的市场价值达到160至180亿元人民币,即按照EBITDA的7倍以上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退出。为此蓝星实现并购后成功引入了美国最大的私人投资基金黑石集团以市值法评估认购20%的股份(包括海外资产),融通权益性资金6亿美元,并为进一步整体上市打下基础。

多层面、充分的战略准备

中国化工的三起跨国并购都是在充分的战略准备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整体规模和实力层面的战略起点准备。在蓝星集团时代,任建新就开始了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考,但并没有急于行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蓝星集团的整体规模和实力与跨国并购的主体资格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任建新以收购重组国内化工企业为主要任务,先把企业规模做大,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化工集团的组建。中国化工2004年组建时,总资产和销售收入近300亿元,多项产品居于中国市场第一位和亚洲市场前列。这就是任建新为2005/2006年启动跨国并购战略做好了规模和实力的准备。

(2)组织机构设置层面的战略人才准备。任建新在担任蓝星集团总经理时就成立了国际部、海外办事机构专门负责海外市场和企业的调查研究工作,汇集了一批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优秀人才,后来大多数成为中国化工开展国际业务的骨干力量。

(3)关于全球化学工业动态的战略情报准备。中国化工是在原化工部直属企业基础上组建,企业的***员和有关专业人员对国内外化工行业总体情况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还拥有专门的化工行业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机构。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是中国化工所属专业公司之一,是中国化工行业规模最大、最有实力的战略/竞争情报研究机构。中国化工拥有的24家科研院所,大多是在各自技术领域中掌握着最前沿的技术情报。因此,能够为中国化工的跨国并购提供强大的情报服务和研究支持,尤其是在并购标的选择的前期阶段。

(4)关于目标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战略心理准备。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都是与蓝星集团和中国化工打过3年以上交道的外国企业。先是洽谈技术转让,未果;接着商谈组建合资经营企业,未果;罗地亚公司与中国化工于2004年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高层人员的频繁接触,不仅增进了了解和认同,而且可直接获得对方的及时、准确的信息,无疑为日后的并购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寻找、把握、创造并购时机

中国化工组建时,各项战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因此正式把跨国并购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并实际 *** 作。

从跨国并购交易的时间区间选择来看,在2006年内相继完成三起并购是极其少见的,这种高密度的跨国并购成功率较低,对并购方的资源和能力要求甚高。中国化工之所以能成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前期各项战略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中国化工对这些公司进行了长期跟踪,有的达3年之久,不仅全面了解了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产能、技术、市场、前景等情况,而且与这些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频繁接触并成为好朋友,也是对方加深了对中国化工的企业文化、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在长达3年以上的战略准备之后,多起并购案在同一年完成,对中国化工而言是“水到渠成”的。

单项并购交易的时机把握艺术,在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并购中表现较为明显。因“非典”影响,全球家禽存栏量和养殖量减少,安迪苏公司的蛋氨酸产品产量、销售和利润受到较大的影响。中国化工认为这是降低收购成本的良机,于是主动出击,在多年的沟通基础上,促成双方在2005年正式签约,实现了低成本收购。罗地亚集团在2004年总体财务状况发生困难,中国化工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时机,促成了双方在2006年10月正式签约,既缓解了罗地亚集团的财务状况,又使中国化工获得了完整的有机硅业务。

在某项并购交易中,存在多个关键的时间点,例如草签协议时间、正式签约时间、正式交割时间等。在交割时间的安排上,中国化工主要考虑的是商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年底财务报表的“美化”,尽量在年初实现交割。凯诺斯公司交割时间的控制更体现了中国化工对时机的把握艺术,由于采取的是无现金、无负债的并购方式,中国化工考虑到凯诺斯公司技术改造投入的连续性因素,在自身商业利益最大化和对手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交割。

以上不同层次战略时机的把握,既是任建新并购艺术和经验的具体体现,又根植于中国化工的战略准备之中,两者缺一不可。

交易中的文化融合

在中国化工有关跨国并购的文件和资料中,只有“文化融合”,而没有“文化整合”一词。“融合”与“整合”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了完全不同的理念原则:融合的前提是尊重对方,视并购双方为平等关系,而整合则流露出“征服者”的气势。并购者往往被视为“成功者”,但并购者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旦自认为是“成功者”,成功率将大为降低。

任建新曾在一篇内部讲话中,如此阐述“和”的经营之道:“和而不同”,就是要把中国传统的“和”的文化与我们的经营之道结合起来。“和”,对内而言是求同存异的融合,是取长补短的学习,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家和万事兴。对外而言是和气生财取之有道,是关注健康与环境的天人合一,是构建和谐企业,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勇于担负社会责任。“不同”,就是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差异化道路。

中国化工的文化融合并不限于在并购之后,而是贯穿于并购交易的全过程。这种交易前的文化融合是战略准备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双方核心人物的交流、沟通和相互认同上。在三起并购案中,对外方人员的来访,任建新总是亲自接待,在获取目标公司及主要人员动态信息的同时,不断介绍和传播中国化工的企业愿景和战略意图;任建新还多次邀请对方到家里做客,在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同时,又建立起双方主要人员之间的朋友关系。正是交易前双方人员接触与交流的诸多细节,奠定了双方互信的基础。

任建新说,并购不能有占领军的心态,而要站在被并购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安排工作,让他们感到是受尊重的,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从而赢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并购后企业的运行能够保持人员稳定、业务稳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引以自豪的文化、历史,学习、尊重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资产关系上我们是“老板”,在国际化经营中他们是“老师”。

成功在于整体组织能力

中国化工为什么能形成创新的战略思路,并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其跨国并购战略成功的内在逻辑又是什么?我们必须深入到中国化工的整体组织能力中去寻找答案。

战略型企业家的谦和之道

战略型企业家是西方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内涵是指“将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结合起来”。战略家的本质是富有远见卓识,企业家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战略型企业家集战略家与企业家于一身。中国的战略型企业家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创业能力、行业重组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

任建新正是一位战略型企业家。1984年,任建新利用一项专利技术,借款1万元,带领7个半人创办“ 蓝星清洗(行情 股吧)”,开创了中国工业清洗行业和市场。1996年总部迁至北京之后,蓝星集团开始了中国化工行业的重组,以多种方式并购重组了国内70多家化工企业。2004年5月,以蓝星集团和昊华集团为基础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成立,又在国内重组了30家企业,至此,任建新已经有了重组107家国内企业的经验。2006年,任建新主导的三起跨国并购行动取得成功,既是多年战略思考和战略准备的结果,又将成为中国化工更大规模跨国并购的基础。

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同时拥有以上三种能力的战略型企业家并不多见。除任建新之外,张瑞敏是其中之一。其它企业家或者由于行业特性所决定只需拥有某项能力,或者只同时拥有以上三种能力中的两项,或者严重缺乏某项能力。

2007年11月28日,任建新在北京大学做题为“中国化工海外并购‘三字经’”的演讲,当听众问到跨国并购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时,任建新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谦虚”。回顾任建新创业24年的业绩,我们发现,“谦和”的确是他的成功之道。

组织学习的成功逻辑

早期国际化历练形成的国际视野和基本能力。1991年8月,蓝星清洗在兰州成立中日合资的“蓝星BC清洗技术有限公司”,同时在日本成立分公司;1992年4月,蓝星清洗在乌克兰的基辅成立“蓝星—波罗米尼清洗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11月,蓝星清洗与美国美西环境集团公司在洛杉矶合资成立“美国蓝星公司”……这些早期的国际化历练是许多中国企业所缺乏的,它所形成的国际视野及其基本能力成为中国化工跨国经营的“基因”。

基于国内并购重组经验的并购及整合能力。自1996年兼并江西星火化工厂开始,到2007年底,蓝星集团与中国化工在国内并购重组了100多家生产企业,接收了24家科研院所,如此大规模、高密度和高成功率的并购重组活动,使蓝星及中国化工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具有并购及整合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仅靠以上两种因素还难以保证跨国并购的成功,因为今天的环境与上个世纪有所不同,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也存在不同。对此,中国化工聘请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专家来解决问题,他们带来了跨国并购的专业经验和能力,与中国化工并购团队的紧密合作,在互补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能力成为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这是一种组织学习,早期国际化经营的历练是“基因”,国内并购重组活动是“基础”,与一流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是“基本”。“三基合一”则是中国化工跨国并购的完整逻辑。

组织能力的持续之道

无论是从企业经营的财务数据,还是从价值创造来看,中国化工的三起跨国并购都取得了成功,三家海外企业与中国化工之间的某些协同效应正在发挥其作用。从提升中国化工整体性全球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化工仍需继续努力,其中的主要方面就是组织能力的构筑。

2006年12月,中国化工与北京奥运会信息技术服务商源讯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启动集团管理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项目。中国化工组织了200多人的项目团队(其中外籍人员50多人),一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规划设计,一方面进行多家试点企业的项目建设实施。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企业组织能力的构筑不仅要在生产、营销和管理领域不断投资,而且要在信息化领域大量投资,以信息化为中心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的组织能力。这必将是一项价值巨大的管理创新,能够充分发挥跨国并购的协同作用,为中国化工在全球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一、美国并购历史回顾

美国的并购历史是西方并购历史的集中反映和代表。

从1898年起 ,美国企业已经掀起了五次并购浪潮。

1.第一次并购浪潮

这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

它以横向并购为特征,使资本主义迅速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形成了一大批垄断企业。

这五年期间,美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

这次浪潮终止的原因有二:第一,美国在1903年出现经济衰退,股市低迷,股价大跌,并购资金来源不足;第二,以《谢尔曼法》的制定为标志,美国国内掀起了反垄断运动的 , 开始抑制导致垄断的并购行为。

2.第二次并购浪潮

这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以1929年为 。

第二次并购浪潮的最大特点是相当规模的纵向并购的出现。

虽然横向并购仍为主流,但是纵向并购风行一时。

这次并购主要发生在汽车制造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及食品加工业,它加强了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集中,也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1929年爆发的美国经济危机导致该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3.第三次并购浪潮

这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二战”以后的整个20世纪50至60年代。

它以混合并购为最大的特点。

通过这次跨部门和跨行业的混合并购 ,美国出现了一批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

这次并购浪潮终结于70年代的石油危机。

4.第四次并购浪潮

这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持续到80年代末,以1985年为 。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风险、高收益的“垃圾债券”这种新型的融资工具的出现,为杠杆收购(LBO)与经营者收购(MBO)创造了条件。

杠杆收购(LBO)与经营者收购(MBO)的结合创造出一批全新的“积极投资者”。

他们集投资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于一身,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代理人成本;(2)分解式交易(Divestiture Transaction)为许多综合型大公司采用。

通过分解式交易,母公司将其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分离出去,或者把它出售给别的企业。

据估计,此类交易占总交易量的1/3左右。

通过这类交易,企业经营者甩掉了包袱,把主要精力放在最有效率的业务上,由此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3)敌意收购的比例较高。

美国从1990年起开始陷入经济衰退,轰轰烈烈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也进入暂时的低潮。

5.第五次并购浪潮

这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至今,以2000年至2001年高新技术领域的并购为 。

它有如下特点:(1)跨国并购风起云涌。

比如美国得克萨斯公用事业收购英国能源集团,美国环球影城公司收购荷兰的波利格来姆公司,德国的戴姆勒收购了美国的克莱斯勒,英国石油收购美国阿莫科石油;(2)强强联手引人注目。

如:美国花旗银行和美国保险巨子旅行者集团的合并金额高达725亿美元,成为全球业务范围涵盖最广的国际金融集团;艾克森以近7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的美孚公司,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国在线公司和时代华纳公司组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交易案金额高达 1400 多亿美元,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网络传媒集团;(3)大多数企业逐渐放弃了杠杆收购,财务性收购让位于战略性收购,企业开始更多地从自身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并购问题。

二、我国并购历史回顾

并购在我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事物,从1984年至今短短20多年的时间,并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

我国的并购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探索阶段(1984—1987)

1984年7月,保定纺织机械厂和保定市锅炉厂以承担全部债务的形式分别兼并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和保定市鼓风机厂,拉开了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序幕。

随后,并购开始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展开。

这一时期的并购有以下特点:(1)并购数量少,规模小,都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进行;(2) 以所有者身份主导并购,其目的是为了消灭亏损,减少财政包袱;(3)并购方式主要是承担债务和出资购买。

2.第一次并购浪潮(1987—1989)

1987年以后, 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并购 。

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13个计划单列市共有6226个企业兼并了6966个企业,共转移资产82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95户,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

这段时间企业并购的特点如下:(1)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并购;(2)出现了控股等新的并购方式;(3)并购动因由单纯消灭亏损向提高企业经营活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4)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出现。

3.第二次并购浪潮(1992—2001)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促进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进程。

随着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育,上市公司出现,外资并购国企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不断涌现。

这段时间的企业并购特点如下:(1) 企业并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产权交易市场普遍兴起,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要方式;(4)以资本为纽带的混合式并购有所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集团;(5)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参与并购,并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

4.第三次并购浪潮(2002至今)

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又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中国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并购法规,如《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

这些法规的制定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并购 的涌现。

(1)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突出特点是横向并购,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某些企业的规模,以及它们对其所在行业产量和市场份额的控制。

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对此次并购浪潮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第二次并购浪潮特点为:并购形式多样化;以寡头垄断、追求商业经济、借并购来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等作为并购的主要驱动力;法律环境变得相对宽松为并购交易打开了新的通道;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

(3)第三次并购浪潮涉及范围广,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

(4)第四次并购浪潮特点:企业并购的手段和方法更为复杂,杠杆收购是主要的并购形式;金融界为企业并购筹资提供了极大方便,“垃圾债券”的出现为企业迅速调动大量资金提供了可能;企业的组织形式,由纵向一体化和多角化转化为横向一体化;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现象大量涌现;并购金额增大,出现了超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案。

(5)第五次并购浪潮特点:数量多,规模大,金额高;国际间的跨国并购活动成为主要内容;并购的基本动因是产业内整合,以横向并购为主要并购形式;全球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并购活动,在此次浪潮中十分显著。

海外并购一直被看做勇敢者的游戏,十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虽然旅程崎岖,但出于转型和企业战略的考虑,走出去成为越来越多我国企业的选择,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脚步现已不行阻挠。承载着我国企业改写世界工程机械前史与格式的蓝色愿望,中联重科携手弘毅出资、高盛公司和曼达林基金,正式收买股票配资账户意大利CIFA公司100%的股权,中联重科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作企业。这个经典跨国并购事例,给咱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强壮的职业实力

中联重科创建于1992年,是我国工程机械配资制作龙头企业,全国第一批103家创新式试点企业之一。中联重科从1992年50万元发家到2008年完结销售额150亿元,年增加率达60%以上,规模和效益均完结快速增加。2006年,中联重科以9136%的销售额增幅居全球工程机械50强全球工程机械50强全球工程机械50强2008全球工程机械50强排行榜一起出资人的结构非常有用。选择适宜的收买同伴是这次并购成功的关键。

(三)丰厚的收买经历

中联重科的开展轨道与并购、收买企业休戚相关。多年以来,中联重科广泛寻求多范畴收买企业而完结乘法度增加的道路。自2001年以来,中联重科连续收买英国保路捷、湖南机床厂、浦沅集团的轿车起重机陕西新黄工的土方机械、湖南车桥厂华泰重工等这一系列收买行为,都为中联重科此次收买意大利CIFA累积了丰厚的收买经历。

(四)合理的收买结构

在这次收买中,中联重科学习了世界通行做法,建立了方针公司,同时也借用了海外融资来完结收买。与国内传统收买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股不同,在中联重科对CIFA的收买中,中联重科于香港建立一家全资控股子公司,然后由子公司在香港建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香港特别意图公司A),A公司与一起出资方在香港协作建立一家香港特别意图公司B(其间香港特别意图公司A持股60%,同时出资方曼达林持股904%,弘毅持股1804%,高盛持股1292%)。买卖完结后,香港特别意图公司B终究持有CIFA的100%股权。

在认购价格方面,股票配资账户中联重科也非常大方。部分质疑者以为,CIFA2007年的赢利在8000万元左右,中联重科17亿元的出价使得pE到达了30倍,而国外同类并购案的估值只有6~7倍。对此中联重科内部人士表明对立,由于中意两地财务制度不同,调整前的CIFA财务数据显现,该公司上一年净利是870万欧元,但按我国会计准则调整这个数据便是1715万欧元。这么算下来,中联重科的价格有157倍的溢价,仍高于平等水平。 (五)较强的互补性

在现代企业收买中,并不是单独面的有钱就可以收买,更重要的是承受两边的差异,并使用两边的互补性磨合沟通以到达1 1你们我国人的时刻观念和作业观念和咱们不一样,咱们很浪漫,这就和中联重科有抵触。对此中联重科直接表明,由你来负责咱们集团总部全球收买的副总裁,全球哪儿有歌剧你就去哪儿收买,可不行以世界化开展战略,一直定时关注包含CIFA在内的多家世界同行的动态,寻觅海外收买或事务协作的时机。2007年下半年,中联重科得知CIFA的首先股民Magenta股权出资基金要把持有的CIFA股权进行出售后,当即着手预备并购,并聘请了世界闻名投行高盛作为财务顾问。从那时起,中联重科和协作同伴就正式开始要点剖析评价收买CIFA的可能。

2007年11月,CIFA正式发动公开竞标,中联重科也随即开始相关的招标作业。2008年1月底,中联重科提交了第-轮标书,随后获邀进入第二轮。2008年2月至3月期间,中联重科安排人员远赴意大利,对CIFA实地观赏。2008年3月底,中联重科正式提交标书,与卖方商洽。在这段时刻内,持续对CIFA进行尽职查询。2008年6月,中联重科与CIFA签署收买协议。一场艰苦的收买战总算完结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时机总是留给有预备的人。中联的充分预备协助它打赢了这场收买战。

并购一定是必经之路,这是从前获得诺贝尔奖的克鲁格曼讲的一句话。也便是说,全球市场强强联合所获得的规模效应,一定比仅仅在国内要更大、更归纳。所以,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程度,要想真实成为全球性企业,一定要在全球范围内去买最好的企业,获得全球性的竞赛优势</p>

以上就是关于近三年的比较典型的企业并购案例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近三年的比较典型的企业并购案例有哪些、跨国并购的材料,案例、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演变及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15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