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入新能源的李一男是何许人?曾被当成任正非接班人培养

杀入新能源的李一男是何许人?曾被当成任正非接班人培养,第1张

金沙江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立足中国,专注投资于面向全球市场的高新技术初创企业。金沙江的团队成员都拥有高科技公司的管理经验,并都亲身经历过创业的甜酸苦辣,能为创业团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硅谷,公司都建立了广泛的关系,拥有众多的资源,并可籍此为所投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金沙江创业投资的投资涵盖半导体器件和新材料、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新媒体、绿色能源以及其他高增长的新兴领域。目前旗下管理计7亿美元的基金,并且和美国硅谷“最老牌”的创业投资基金MAYFIELD FUND(成立于1969年) 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金沙江创业投资在中国北京和美国硅谷设有办事处 。英特尔为计算机工业提供关键元件,包括性能卓越的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是标准计算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尔一直坚守“创新”理念,根据市场和产业趋势变化不断自我调整。从微米到纳米制程,从 4 位到 64 位微处理器,从奔腾® 到酷睿 TM,从硅技术、微架构到芯片与平台创新,英特尔不间断地为行业注入新鲜活力,并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开发创新产品,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从而为世界各地的用户带来更加精彩的体验 。凯旋创投(KEYTONE VENTURES / 原KPCB)致力于投资包括洁能环保、高科技、媒体和消费服务等领域的高速成长企业。凯旋创投公司热情专注于帮助其投资组合公司获得成功。凯旋创投知道,成功不只需要坚实的财政的支持,凯旋创投坚信团队精神带来的胜利,并帮助其投资组合公司将此信仰实施应用。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NVP)是一家全球性创业投资公司,旨在与诸位创业人士积极合作以建置成功企业,迄今已有 48 年以上的丰富经验。NVP 专注于投资信息产业,包括:半导体与计算机、企业与通讯系统、软件、服务、网际网路、媒体与消费。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 (PALO ALTO),目前掌管的创投资金超过 25 亿美元,自创业以来已资助过 450 家以上的公司。SK是韩国三大集团之一,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能源化工、信息通讯、物流流通。目前,SK及其附属机构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50多个办事处和子公司。在2011年《财富》500强排名中,SK位居第82位。SK集团的中国事业始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之前。近年来,SK在中国除了发展其传统业务外,在置业、流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积极开拓新事业。目前,SK在中国员工超过5,000人,业务区域遍布全国约40个地区。

剧本杀获得了很多资本的青睐,比如说微派网络、同伟创业、英诺天使资金、真实故事计划,昆仑万维、赛富投资基金、金沙江创投、新进创投。每个投资的金额都是很大的,最低也有百万人民币,最高有数千万人民币。毕竟现在剧本杀的市场规模高达百亿元,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流入。

剧本杀获得哪些资本的青睐呢?

剧本杀是慢慢走红的,开始不得的,注意力不是很多,但只用短短5年的时间就形成了百亿的市场规模,实在是令人感到吃惊。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对基本沙进行了热捧,比如说小黑探、推理大师等剧本杀企业获得了很多投资。这些企业主要是一些创投公司,比如说真实故事计划、新进创投。说明资本市场很看重剧本杀的发展,虽然在去年5月,剧本杀出现了一些唱衰的趋势,但如今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现在剧本杀也拍了影视剧,虽然成本很低,但还是吸引了一些注意力。

为什么剧本杀这么火呢?

密室剧本杀其实走的就是金端路线,让很多白领人士被吸引了进来。并且玩剧本杀都是一些颜值出众,情商很高的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会擦出爱情的火花。毕竟如果是一个社恐,根本不可能去玩剧本杀,也不会那么的外向开朗。在玩剧本杀的时候,很多人都成为了朋友,这也是剧本杀这么火爆的真实原因。并且高档的剧本杀是非常贵的票价在几千到几万之间,能够给消费者非常深刻的体验,玩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结

虽然说有一些影视剧圈的人对剧本杀进行了唱衰,但如今的剧本杀发展的这么好,说明后劲还是很足的,还吸引了很多资本进行投资。

贝克街探案官

李一男又回来了。

李一男是何许人也?他是曾经的天才,华中理工少年班出身,26岁时就成为了华为当时的副总裁。

此后先后担任百度首席技术官,中国移动旗下12580的CEO,还是小牛的创始人和曾经的CEO。这个曾经的天才,其实已经消失在公众视野太久了。

不过这次,借着新能源电动车的东风,李一男又回来了。

近日,根据有关媒体报道,李一男已经启动了自己的新能源 汽车 项目,到现在已有一年多,团队规模甚至有一百多人,而且项目进展顺利,已经进入样车阶段。

即使已经销声匿迹颇久,即使此前跟华为、小牛多次产生冲突,即使业界认为新能源 汽车 已经错过窗口期,资本对于李一男这块招牌还是青睐有加。“如果他开放融资,我们还会第一批投资。”

虽然如今李一男重返视野,但是他身上永远不能脱离的,就是此前的多次风波。

1992年,李一男还在华中科大就读研究生。不过由于实习的关系,他已经出现在了当时华为的会议室中。

当时的李一男瘦瘦小小,据当时的同事说,还没毕业的李一男交流技能不算好,每次讲话都小声,开会时没人听得见他在说什么。

但是就这样一个人,在华为实习就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他身上的发光点,那就是他的技术能力。

当时的华为已经研发出20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并将其推向国内市场。由于华为开发的交换机质优价廉,迅速打败了当时进入国内市场的其他国际巨头。

因此,当时华为内部的主流意见是巩固该类型交换机的市场份额。但是这位瘦瘦小小的李一男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我们还需要继续向上研发,开发出万门级交换机,来推向市场。”

这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从目前的技术跨越到李一男所提出的设想,中间还存在着许多鸿沟。

1993年6月,李一男毕业后就立即加入了华为,他在华为创造了一个火箭般的提拔速度:两天之内升为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就升为主任工程师。

而任正非之所以如此快速地提拔李一男,就是为了让他负责研发他所提出的万门交换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这就是任正非当时对于李一男最大的支持。

李一男也不负众望,半年后他经过一番攻关,顺利开发出了他所设想的万门交换机,并将其推向了市场,让华为在这一市场内成为了领头企业。

李一男也因此在加入华为半年后就被升为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

从此,华为内部有一个声音传了出来——任正非想把李一男打造为华为接班人。

在完成万门级交换机的研发之后,李一男在加入华为两年时就被任正非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在加入华为四年后就成为了华为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

那时的李一男,在技术上风光无限。

但是,任正非对于李一男的期望不止如此。1998年,在李一男被提升为华为副总裁后一年,任正非将其从研发位子上挪下,将其调去了市场部负责产品推广。

任正非培养李一男的决心可见一斑。他希望李一男成为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综合性人才,这样才能日后培养为华为接班人。

但是李一男却没有意会到这个中深意。

从1998年到2000年,李一男一直在被任正非调任负责其他部门。从研发到市场再到销售,他最终忍无可忍,觉得自己一个技术人员不应该负责这些东西,最终向任正非提出了辞呈。

带着一千万的分红,李一男离开华为后迅速创办了港湾公司。

借着与华为此前的关系,港湾公司一开始负责销售华为产品,积累了一大笔资金。此后李一男效仿华为的模式,将营收的50%都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中,与华为形成了对冲之势。

在2002年之后,国际通信行业迎来了寒冬,华为也陷入了困境。而当时李一男的港湾却高歌猛进,甚至想取代华为成为国内业界头名。

那时,华为正好陷入了和思科的国际诉讼,国际市场大幅受挫。但是这却让李一男看到了机会,立刻开始在华为内部扇风,挖人,挖到港湾后自己再开发通信设备。

这让华为忍无可忍。任正非对此事毫不手软,迅速成立了“打港办”。只要有港湾公司参与竞标的项目,华为通通参加并且提出比港湾公司低的多的价格,防止港湾公司中标。

不仅如此,在港湾意图上市时,美国证监会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说明港湾的财务数据造假,使得李一男的上市梦也落空。最终连番打击,让李一男心灰意冷,决定出售港湾公司。

港湾的知识产权官司让他人不敢接手,最终还是任正非出现收购了港湾,将李一男重新收归麾下。

但是生意场上拼杀过的人,再和好已难。李一男回归华为后没有多久就辞任加入了百度任CTO。

李一男和华为,“爱”得越深沉,杀得越狠。

在出售港湾给华为,然后又迅速辞任之后,李一男接下来的路可谓飘渺。

2008年李一男加入百度,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仅仅一年半之后,他就宣布从百度辞职加盟中国移动,任12580公司的CEO。但是2011年8月,李一男又以合伙人身份加盟了金沙江创投,并一待就是近四年。

在金沙江创投的四年时间里,李一男接触了很多投资项目。并逐渐对于新能源电动车这一行业产生了兴趣。也为他日后再次创业埋下了伏笔。

2015年,在时隔多年之后,李一男又一次宣布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将成立牛电 科技 专门生产高端锂电池电动踏板车。并且在微博上说道,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

如今再看来,小牛电动车明显已经不是李一男的最后一次创业。但是在当时没有人看好李一男的电动踏板车业务。

李一男的动作很快。在创立牛电 科技 之后短短两个月不到,小牛就发布了首款产品小牛智能电动踏板车N1。

但是李一男这三个字注定要和风波联系在一起。在刚刚发布自己旗下公司的新款电动车之后,李一男就在6月3日刚下飞机被深圳警方带走。

警方的理由是,李一男涉嫌在金沙江创投时期内参与了内幕交易,通过妹夫和母亲的股票交易账户购买华中数控,获利508万元,同时其妹妹跟进购买华中数控,获利236万元。

李一男的创业电动车梦刚刚燃起,结果被一头冷水浇下,不得不让人唏嘘李一男的“命途多舛”。

而李一男此次由于内幕交易被捕也让人大跌眼镜。堂堂创投公司合伙人却因为不到千万的盈利而“下水”,最终在创业初期被捕,实在是无法理解。

或许在证监会调查组长的评价中可见一斑:李一男虽然是高智商、高学历,但守法意识淡薄。为了赚快钱,选择了内幕交易这种违法的方式。

无独有偶,此前港湾公司也是大量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而最终只得卖给华为。

在锒铛入狱后,小牛虽然还是正常运营,但是步伐着实慢了许多。

为了挺过初期李一男不在坐镇的难题,小牛内部高管不得不放出了许多烟雾d。否认被带走调查的新闻,放出李一男“因病出国休养”的消息,更是雇人登录李一男微博发了数百条微博……

加之此前李一男拉了李彦和胡依林两人坐镇,牛电 科技 最终熬过了最开始的半年,进入了稳定期,没有出现“发布第一款新品后就迅速倒闭”的新闻。

此后李一男在狱中度过了两年半,2017年初,深圳法院宣判判处李一男两年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750万。

此时,李一男的牛电 科技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款新品发布,占据了高端电动踏板车市场,虽然还是面临着亏损,但是小牛的确站稳了脚跟。

2018年3月,李一男在出狱后发布了自己的消息,宣布加盟梅花天使创投担任合伙人。此时的他,已经辞去了牛电 科技 的CEO等职务。

三个月后,牛电 科技 提交了招股书,计划上市。招股书中,董事会成员和执行高管中,没有出现李一男的名字。

虽然他还通过资金公司控制着牛电 科技 ,为第一大股东,但是牛电 科技 以后,不再是李一男的李。

少年天才,年少成名,带给了李一男太多的光环。但是在成名后的焦躁和不成熟,也让李一男深陷多次风波,遭到华为绞杀,面对“小利”法律意识淡薄,初创企业自己却没有太多参与……

如今李一男重返创业,等待他的下一轮风波,不知是否已经开始酝酿。

一、金沙江创投简介: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市场的高新技术初创企业。金沙江创业投资目前旗下管理计10亿美元的基金,并且和美国硅谷“最老”的创业投资基金Mayfield Fund(成立于1969年)建立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金沙江创业投资在中国北京,香港和美国硅谷设有办事处。

二、金沙江创投目前所投资的公司列表如下图:

他15岁从初中直接跳到大学,27岁就当了华为副总裁。他是任正非钦定的接班人,曾带领华为增收50倍,却在巅峰期毅然出走,自立门户。他做过百度、中国移动高管,却最终身陷囹圄,生生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他就是曾被任正非称为“干儿子”的天才少年,李一男。

无论什么情况,片面地给一个人下定义,大概率都是幼稚的。尤其在了解了李一男的半生浮沉后,你会发现他的每一次决策与行动,虽看起来有些荒谬,却又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你也曾被人夸“有能力、悟性高、是个好苗子”,就不妨花几分钟,看看“天才走过的坑”,从而帮自己少走弯路,顺利发展吧!

少年班的科技天才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高校兴起过一阵“少年班”。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其目的无非是把“早慧少年”挑出来,提前招到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

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就是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的“幸运儿”。从初中直接跳到大学,一下子比同龄人抢跑了3、4年。按理说,进了少年班,再接着读个硕士、博士,毕业后进研究所当个研究员,应该是李政道教授的初衷。然而,一切预想,在1992年李一男读研二时,偏离了轨道。

90年代初,华为决定从交换机代理商的身份切换为自主研发。如果这条路走通了,未来将是一片光明;而一旦失败,可能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成败的关键,就是要有技术型人才。于是,除了到处请“大神”,任正非还瞄准了各大高校的“才子”。在华中科技大学,他的一句“决不让雷锋吃亏”,深深打动了李一男。从此,这位天才便义无反顾地走出象牙塔,冲进了初创公司的血雨腥风中。

从羊到狼

谁也没想到,表面上看着身形瘦弱、年纪轻轻的李一男,内心竟封印着一股狼的野性。到了华为,这股劲头得到释放,李一男不仅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天地,更是专挑难题、硬骨头啃!

很快地,任正非便注意到了这位聪慧机灵、学术水平远高于同龄人的小伙子。每天,他都会到研发部看一看李一男,喜爱之情溢于言表。1993年,李一男硕士毕业,就顺理成章地留在了“仅有200人,年收入不足1亿”的华为。

后面的事情,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界”的传奇——

入职2天,李一男就从普通员工晋升为工程师;15天后,他又当上了主任工程师;半年后,李一男坐上了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的位置;两年后,李一男是华为中央研究部总裁;四年后,李一男顺利升任华为常务副总裁。那一年,他27岁。

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飞升速度背后,则是任正非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在李一男的带领下,1993年10月,国内第一款数字程控交换机在华为研制成功,一举斩获李嘉诚13亿大单!随后,他又乘胜追击,继续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2000门网用大型数字交换机,为华为打入国际市场添砖加瓦。

李一男曾不顾多数人反对,坚持研发GSM路线。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及时推出GSM设备,让华为牢牢地坐上了通信领域霸主的位置。

在他率领研发部的7年里,华为市场营收狂增50倍,一举突破200亿大关。而华为的GSM、CDMA、全球扩张计划等关键战略决策,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人员,甚至有些方案直接是他拍的板。“一个李一男,半部华为通信史”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然而,人无完人。除了业务能力一流外,李一男的火爆脾气,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一次,李一男带着技术员去见客户。会上客户问:你们华为基站在山东的冬天能用吗?技术员赶忙回答说:可以可以,我们的设备在冰天雪地的内蒙古,都用得好好的。谁知话音刚落,李一男当场就怒了,指着技术人员大骂道:哪有你这样回答问题的!立马给我滚!

原来,在李一男看来,回答问题必须严谨,要跟客户说“在零下多少度的范围内,能正常运行”。就这样,从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常常对员工指手画脚的李一男,就算是对同级副总裁,也常常大吼大叫。除了任正非和少数几个主管以外,他和大多数人都有过“不愉快”。

然而,李一男越是张狂,任正非反而越喜欢。也许,快速发展的华为,就需要这么一位不拘小节、杀伐四方的大将;也许,任总从李一男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桀骜不驯的影子……

不管怎样,华为上下都知道任正非有这么一个“干儿子”,私下里也经常叫李一男为“太子爷”。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李一男也许真就能接棒华为,一马平川地发展下去了。可惜的是,现实中,没有“如果”。

出走华为

2000年,华为年销售额高达220亿,利润29亿,稳稳地坐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第一把交椅上。而任正非却用一篇《华为的冬天》,给所有华为人敲响警钟:准备过冬!

能在一路高歌猛进之时,想到危机与失败,任正非的眼光与远见,着实不俗。而他也并不只是写写文章、喊两句口号,更是要用实际行动,带领华为人“备冬粮”。任正非首先想到的,就是把一些外围业务分包出去,从而节省出更多精力,放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于是,他启动了“内部创业”机制,鼓励华为员工通过承揽非核心业务,自主创业。可让任正非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报名的,竟然是李一男!

原来,远在两年前,任正非想帮助李一男“全面发展”,就把他从核心研发部调到了一线市场部,从事产品推广方面的工作。

任总的本意是好的,可他却忽略了一点:眼前这个小伙子,之前走得太顺了!以至于稍微遇到点挫折,就会备受打击,而心生怨恨,觉得自己“失宠”了。这次一听说,公司鼓励“自主创业”,李一男身体中的野心再次膨胀:“为什么不自己当老板?”第二天,他便向任正非提交了辞呈。任正非虽多次挽留,怎奈“天才”去意已决,任老也只好忍痛割爱。

按照规定,员工离职时需把手里的原始股都兑现。李一男手里的股票着实不少,华为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现金。于是,任正非给李一男兑换了1000万的设备,同时与李一男签下协议——永不侵犯华为的知识产权,不挖走华为科研骨干,不独立生产设备!然而,这份君子协议的有效期,实在太短了!

刚开始,只做华为的代理,李一男的“港湾网络”,一年就实现了7亿收入。然而,在金钱与权力面前,人很难管住欲望的恣意生长。李一男要做任正非那样的企业家,而不是依靠在华为港湾里的一条小船。他开始暗中打探华为的研发进度,疯狂从华为挖人才,其中不乏核心的技术和销售人员。

渐渐地,大家发现:港湾网络越来越像华为,无论是产品战略、技术架构、企业文化、工作方式……都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甚至,就连客户,也是从华为嘴里抢过来的!

到了2003年,港湾网络的收入已超过10亿,业内人称“小华为”。这一切,任正非都看到了,但念在旧情上,他都默默地包容了下来。直到2005年,发生了一件事,让任正非终于痛下定决心:全面围剿李一男!

黯然回归

不可否认,港湾的成功,给华为带来一股“歪风邪气”:不管是从华为离职的,还是准备离职的人,都开始效仿李一男,肆无忌惮地窃取华为技术和商业机密。

不仅如此,随着港湾的日益壮大,华平资本、龙科创投等海外资本,纷纷向李一男抛出橄榄枝,并成功注资6100万美元。到了2005年,为了冲击上市,李一男又接受了TVG投资、淡马锡控股等资本的3700万美元注资。这一次,他不仅让出了港湾50%的股权,还把从华为带出来的研究成果,拱手交给了外资。一下子,任正非怒了!

要知道,做“中国科技”是他创办华为的初衷。李一男这么玩,真的是过火了!自此,任李二人彻底决裂,从情同父子到反目成仇。随后,华为董事长孙亚芳亲自带队,怒砸4亿资金,正式启动对港湾网络的围剿行动!毕竟姜还是老的辣。虽然李一男在技术方面是把好手,但无论从阅历、财力到管理能力,都无法和华为匹敌。很快,港湾便败下阵来,任正非以17亿元收回港湾网络。但有一个条件:李一男必须回到华为任职两年。

后来,每每提到这场“围剿”,任正非总会面带苦涩的说出四个字——惨胜如败。说到底,这场围剿战的始作俑者是西方资本。为了窃取我们几十年来积累的通信技术,他们真的是不择手段。”

2006年9月,李一男再次回到华为,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只不过,此时的李一男,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了。

 再次出走

李一男很清楚,这次招他回华为,“警示意义”大过“他的才华”。每当有人路过他的办公室,他都仿佛听见人们在议论那场“围剿”,以及有关“华为太子”的传说。两年以后,合同到期,李一男也算是“赎”清了“罪”。他立刻提交辞职报告,开启了漫长的“职场流浪”。

第一个向他抛出橄榄枝的,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面对媒体,李彦宏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李一男的欣赏,甚至公开宣布: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过三人,李一男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体内流淌着“狼性文化”的李一男,终究还是“水土不服”。2010年1月,在完成了“阿拉丁”计划的开发工作后,李一男再次跳槽,到中国移动旗下的12580运营公司,担任CEO。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12580最大的股东,正是华为。拿着最大的股份,自然也比较有话语权。所以,李一男入职12580出任CEO这件事,很可能事先就得到了任正非的认可和推荐。

从发现李一男,到痛失核心人才,再到围剿收编,李一男始终没有彻底离开华为。而任正非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李一男“委以重任”,也足以看出他对“良才”的珍爱。只可惜,这位绝顶聪明的少年天才,在名利面前,一度被蒙蔽了双眼,又让资本带入了歧途。而从这时起,风光过,也跌倒过的李一男,才真正开始成熟。

回归创业

可毕竟,年少有为的李一男起点太高了。离开了华为以后,他也很难再找到一个平台,能让自己放开手脚去大干一场。虽然在移动,李一男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将平台用户使用量翻了一番,合作商户突破千万。但他还是离开了。

随后,李一男又加入了金沙江创投,从技术男转型为投资人。接触多了创业者,再加上同期的雷军创办了小米,张小龙的微信也大获成功,李一男内心越来越焦虑。

45岁的李一男宣布杀回创业圈,成立了“牛电科技”。这一次,他拿出了全部身家,要在电动车领域,奋力一搏!两个月后,牛电科技便发布了小牛智能电动车N1款。很快地,李一男就拿到了以GGV、红杉为首的多家明星机构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一切似乎都在往期待的方向发展,李一男也不禁发表一番心得:

一流人生,看别人犯错误自己不犯错,吸取经验教训;二流人生,自己犯错吸取教训;三流人生,自己犯错误不吸取教训。

临了,他还不忘自我调侃下:我就属于二流的。然而,这论断说得还为时过早。几天后,他就被自己打了脸。

锒铛入狱

早在2014年,在金沙江供职时,李一男见识到了“用资本赚快钱”的速度与激情。于是,他便在华中数控并购重组的敏感期,通知妹妹、妹夫和母亲大量购入股票,一下子赚了700多万。然而,李一男的这种做法,属于借用内幕消息,为己谋取暴利。也就是说,他犯法了!一路辗转,李一男始终与当初在华为的成就,越走越远……

2016年3月,李一男被公开审判,最终锒铛入狱。刚刚起步的牛电科技,则转由李彦接手。智能电动车的风口,就这样从李一男眼前飘过。而他的“崛起之路”,则再次被强行按下暂停键。

不过,福兮祸兮,谁也说不好。两年的狱中生活,反而给了李一男平静下来的机会。他开始客观地看待自己,也开始学习包容他人。一颗始终漂浮在天上的躁动之心,慢慢沉了下来……

这对一个天才少年来说,着实是件不容易的事。2018年,恢复自由的李一男,决定辞去牛电科技的职务,重新开启第三次创业之旅。然而,在这次的赛道上,他竟又与一位“老朋友”狭路相逢了。

从小牛到大牛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两年最火的风口,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前有传统车企比亚迪、五菱宏光,后有“蔚小理”等新势力的加入。甚至,很多科技巨头也纷纷入局,要分得一杯羹……那架势,大有“抢到不要钱”的意思。

2021年底,许久未曾露面的李一男,也将他筹备了3年的造车项目 “牛创新能源”公布于众。与其他车企在发布会上大讲特讲品牌故事不同,李一男的发言很简单,面对记者的采访更是异常冷静——

“创始团队前期资金的投入是什么状况?”“资金我肯定不会分享。”

“从小牛电动车到牛创自游家,两次创业有什么不同的感悟?”“没有感悟。”

“与其他品牌相比,牛创有什么优势?”“我答不上来。”

“新车上市后,您有哪些市场目标和预期?”“我没有……”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当年那个任性、耿直、不会拐弯抹角的技术男。不同的是,自从“港湾”以后,李一男似乎一直在刻意避免与华为正面竞争。

而这一次,宣布“造车”的他,势必将与老东家华为,再次狭路相逢。一个定位整车制造,一个定位车企一级供应商,双方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就让我们静等时间,给出答案吧!

以上就是关于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全部的内容,包括: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从逐渐走红到形成百亿市场规模,剧本杀获得了哪些资本的青睐、杀入新能源的李一男是何许人曾被当成任正非接班人培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18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