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IT泡沫是什么意思?

美国的IT泡沫是什么意思?,第1张

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形成进行了研究。对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形

成的分析主要从日本的金融自由化、相互持股及主银行制度、广场协议这几个方

面进行,并从货币供应过度的角度对日本的泡沫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泰国、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几个东南亚国家则主要从金融自由化和外资流

入来探讨其泡沫的形成。对于美国新经济时代的网络股泡沫,本文认为,长期的

经济繁荣以及对所谓“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过度乐观情绪使投资者高估

了未来的收益,从而导致了以网络股为代表的高科技股泡沫的产生。第四章对日

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政策进行

了评价与比较,这是理解不同泡沫后果的另一个角度。第五章首先对日本、东南

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后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让后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评价

与比较。在对泡沫问题的认识上,日本政策当局低估了泡沫的崩溃对实体经济所

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及时进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政策也缺乏连贯性。泰国、

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泡沫破裂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寻求援助或者债务重

组等方式积极应对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在泡沫破裂后得到了较快的复苏,说

明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

的。美联储在美国网络股泡沫破裂后及时频繁降息,实证分析表明降息对防止经

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复苏有较明显的效果。本文第六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发展市场

经济过程中在房地产领域和股市所出现的泡沫问题。然后根据前面对日本、东南

内容摘要

亚国家和美国泡沫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同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

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包括由中国牵头成立一个区域性国际最后贷款人组织的设

想。

本文认为,货币供应过度对于泡沫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当局监管

不力而使得金融机构将贷款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也对泡沫的形成负

有重要责任;另外,金融自由化不当以及对外资的不适当开放都有可能使资金大

规模流入股市和房地产领域而引起泡沫的形成。本文还认为,政策当局对于资产

价格的过度上涨应该加以关注;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救援有助于防止泡沫破裂后危

机进~步深化以及促使经济尽快复苏;在泡沫破裂后,及时采取措施比较彻底地

解决泡沫破裂所产生的问题尤其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

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的。

SOHU有专门的文章

历史回眸:美国金融危机20年一个轮回

历史仿佛总是充满了巧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总是经历着轮回。对于美国所经历的金融危机来说,其似乎总在大约每20年便轮回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1929年,美国的经济在繁荣与动荡中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苏争霸,但在1987年却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导致了一场金融大地震,接着便是今天——2008年。

不可避免的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轮回往往都标志着其经济衰退期的一个开始。

轮回第一站 1819年

1819年,首先陷入危机的是英国。英国当时的三大棉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资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之一。这场危机对美国、法国、德国正在成长中的纺织工业和冶金工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由欧洲农业经济复苏和世界农产品市价骤跌而引发的181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美国政界和企业界的领袖们都把它看作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

轮回第二站 1837年大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等。美国的萧条也持续了六年。从1837年到1842年,美国破产事件达33000起,破产总金额达44000万美元,而当时美国最大的企业规模在1000万美元左右。

轮回40载至第三站——1857金融动荡

1857年秋,美国靠空头支票、出口信贷生存的进出口商首先大批破产,继之,银行纷纷倒闭。一度同纽约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几乎全部银行都停止支付。随后,纽约63家银行中62家遭到挤兑而停止支付。贴现率上升到60%-100%。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去85%-87%。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英国,英格兰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0%。破产银行和有价证券共损失达8000万英镑,危机造成的全部损失则高达25000-30000万英镑。

第四站 铁路投机致1873金融危机

1872年,由于建设成本高涨,预期收益下降,美国的铁路线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机车及铁轨订货开始减少。于是,铁路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从下跌转为暴跌的,是开始于1873年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股市暴跌,24小时内股票贬值达几亿盾。维也纳交易所危机引发了第十二次世界经济危机,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金融市场的一片恐慌,铁路股票纷纷下挫。1873年9月,美国最殷实银行之一的杰依—库克金融公司因铁路投机破产,纽约股市狂泻,5000家商业公司和57家证券交易公司相继倒闭,纽约证交所第一次关门10天。此后,美国铁路线增长率连续四年下降,生铁产量由260万吨降至190万吨,船舶下降 60%,机车下降70%。进口从1872年开始下降,连续四年,降幅达36%,其中铁和纺织品的进口分别减少了82%和45%-55%。只有钢产量保持增长,并于1875年大幅增长。

第五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

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 元。随着恐慌的加深,储户一窝蜂地拥到全市各家银行提款。还有一些储户因为疲 惫不堪便雇人给他们排队(后来成为华尔街名人的高盛公司的悉尼·温伯格,当时 排一天队赚10美元)。1907年的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百分比要高于在此以 前的任何一次危机,失业人数最多时估计为500-600万,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有过的。

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

第六站 1929年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那些平时被认为可靠的大公司股票价格一路向下翻着跟斗,29日股票惨跌到一个新低,一天之内被抛售1638万股,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大5倍。农业资本家为维持高价,确保利润,除缩小耕地面积、实行减产外,还把大量农产品、畜产品加以销毁。美国将1000多英亩的棉花毁在田间,将大量小麦当燃料烧,将所存牛奶倾入密西西比河中。加拿大让小麦烂在田里,阿根廷将猪肉坏在仓库中,巴西将咖啡投入炉中做燃料。这就是此后3年目睹之种种怪现状。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 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七站 1987年金融地震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道琼斯工业股票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6%。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10月20日,伦敦股票市场下跌249点,损失达11%,约为500亿英镑。香港股票停止交易。巴黎股票市场下跌9.7%,东京股票市场下跌14.9%。

造成美国股票市场发生剧烈振荡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投机,导致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美国连年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是引发这次股票暴跌的罪魁祸首。在1987年暴跌以前,美国连续5次提高利率,投资股票的利润相对较低,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资金持有人的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

这次股市暴跌,对世界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使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大受损伤。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债券市场和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同时使汇率下跌,对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了破坏。

最后,2008年金融海啸

其实从美国政府从2008年9月7日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之时,美国金融海啸的征兆就已经在蔓延。9日,雷曼兄弟信用评级遭标普列入观察名单,再加上其与汗国开发银行谈判陷入僵局,雷曼当天股价骤降45%,拖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天急挫24%,而这也预示着雷曼惨淡的前景。之后雷曼寻找买家计划破产,而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不会再替金融机构出钱,雷曼最终于15日宣布破产,从而正式引发了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海啸。

尽管境况不佳的美国国际集团获得了美国政府85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获取了80%的股份,美国国际集团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状况改善。美国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随后继续冻结,道指持续下挫,全球股市市值急速蒸发,数额高达数万亿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随后也获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美投资银行5巨头自此消失。

尽管美国政府历经艰辛最终通过了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但美国股市危机阴影仍无法消散,即便是全球央行齐出手降息,全球股市仍急挫不止。我们目前还无法预知这场金融海啸要走到怎样的一个程度,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美国经济或许无法避免陷入衰退的命运。(钟龙)

转自搜狐综合新闻

你所指的泡沫就是次贷危机,可媲美上时机230年代的大萧条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通俗解答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xyk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1 泡沫经济已经波及国内

2 美国泡沫经济从1997年开始形成,随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泡沫经济在2001年破裂,导致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这个时期,中国也深受其害,国内股市、房市等都受到了波及。

3 美国泡沫经济的波及已经是过去时,但是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防范类似的经济风险。

泡沫经济概述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泡沫的形成阶段、泡沫的膨胀阶段、泡沫的溃灭阶段。 泡沫(Bubble)一词可追溯至1720年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当时南海公司在英国政府的的授权下垄断了对西班牙的贸易权,对外鼓吹其利润的高速增长,从而引发了对南海股票的空前热潮,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其股价迅速下跌,犹如泡沫那样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其他早期的泡沫现象还有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法国的“约翰.劳事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国际化,使得泡沫经济的发生更为频繁,波及范围更加广泛,危害程度更加严重,处理对策更加复杂。泡沫经济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偏离,即虚拟资本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部分。 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是以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流量的的资本; 现实资本(Actual Capital)就是以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存在的实物形态的资本。 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中不会出现泡沫,因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都是以实物形态流量为媒介,并进行和其相对应的流向相反、流量基本相等的货币形态流量。因此人们认为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此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使土地资产成为了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同时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地产泡沫的产生。 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编辑本段]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关系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编辑本段]泡沫经济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 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社会经济表面上逞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商品经济具有周期性增长特点,每当经过一轮经济萧条之后,政府为启动经济增长,常降低利息,放松银根,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一些手中获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 日本从1955-1985年,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手中有了钱的日本企业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话“,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为日本的稀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土地投资的增加,地价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日本人将这种趋势绝对化了,认为地价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以至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们开始制造土地泡沫,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地价飞涨,投机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从银行取得更多的贷款,然后再去寻求新的投机机会,于是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日本的银行业是“土地神话”的忠实信奉者。80年代后半期,由于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银行的筹资成本趋于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把房地产作为寻求高回报率的途径,对房地产业的融资大幅度增加。若以1985年3月为基期,到1991年3月,银行业的贷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对房地产贷款的增加量却高达1506%。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由1985年3月 171万亿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万亿日元,同期的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进入90年代,“土地神话”同泡沫经济一起破灭,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项目便成了难以消化的不良债权。 第二、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到目前为止,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到目前为止,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 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虽然货款支付活动一般要通过银行进行,但银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据客户指令付款,对付款的内容无力约束,加上银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监控投机活动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之中。而且,政府还常常容易被投机交易所形成的经济繁荣假象一时迷惑,觉察不到背后隐藏的投机活动,一直到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得到发现。 日本土地泡沫发生后,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城市土地再开发热潮,土地价格随之猛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经济圈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1985年比1980年上升了536%,1990年则更比1980年上升了5259%。这期间,日本全国平均土地价格也上涨了1倍以上。日本约有一半的人拥有土地,约20%的人拥有土地继承权。因而,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大多数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财产在这几年内增值了1-2倍。这一时期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不到6%,而金融资产价格、不动产价格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虚假上涨,使经济逞现出虚假繁荣景象。1991年10月22日,日本经济企划厅的官员还在内阁例会上津津乐道日本经济处于景气状态之中,几天之后经济形势就急转直下,企业破产事件大量增加。 [编辑本段]世界各国的泡沫经济 17世纪 荷兰发生郁金香泡沫经济。 17世纪 江户时代的元禄泡沫经济。 18世纪 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经济(南海泡沫事件)。这次事件成为泡沫经济的语源。 20世纪20年代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量欧洲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国股价飞涨。之后黑色星期二爆发,美国泡沫经济破裂,导致世界性恐慌。 1980年代 日本泡沫经济 1994年 墨西哥为主的中南美洲泡沫经济 1997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9年 - 2000年美国因特网泡沫经济 2003年 - 美国为主的全球房地产泡沫经济 20世纪的泡沫经济往往在各国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之后纷纷破裂。 [编辑本段]图书《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 作者: 葛新权 ISBN: 9787505853263 页数: 302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定价: 22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12-1 简介······ 本书从资产、资产市场角度,对泡沫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结合上海股市,研制了股票资产定价模型和和股市泡沫经济计量模型,提出测定、判断与预控泡沫经济的方法;在实证中,发现了负泡沫现象,发现了预控时机、方向和力度,得出了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防止泡沫经济的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本书共四篇十一章。第一篇是总论,重点是回顾与学习泡沫经济理论;第二篇是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重点是在消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第三篇是泡沫经济的实证分析,把学习、认识与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实际,检验成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得到新的认识与启示,有利于再创新;第四篇是政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在实际是发现两类问题。一是成果自身应用价值上的问题。二是实际中的问题。这些都有利于今后学习,再创造。 作者简介 ······ 葛新权 男,1957年3月生,安徽省蚌埠市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教授。1982年元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基础部,获学士学位,1988年5月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6余年。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自从事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来,曾任过《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经济学》、《统计学》等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雄厚的专业知识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已培养了若干名硕士研究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果颇丰。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其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出版及合作出版专、译著5部;在国家一级杂志上发表及合作发表论文30余篇,被转载、引用或索引。为此,他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995年被评为中国机械青年科技专家、1995年和1998年两度被评为机械部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优秀工作者。

经济背景:2001年的衰退起因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冲击。自从走出90年代初的衰退后,在新经济的带动下美国经济经历了10年之久的高速扩张,大量国际资本流入造成了投资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信息产业过剩,2000年底新经济泡沫破裂,约占上市互联网公司总数60%左右网络公司停止营业,此次衰退属于产能过剩导致的。新经济期间通胀也持续上升,由1998年的14%上升到2000年7月的37%,为抑制通胀,FED利率由1991年的46%提高到2000年6月的653%。在紧缩货币政策作用下,科技网络泡沫破灭,2000年经济突降,GDP由2000年中期的48%降至2001年末的02%;联储迅速转变紧缩的政策,2000年11月开始减息,直至2001年事件后仍减息,2003年联储利率达46年新低098%。经济则从2002年开始恢复增长。我们将经济调整周期分解为扩张期(繁荣期,即上升到见顶的时期)、收缩期(衰退期,即顶部向下调整的时期)和底部盘整时期,并分析各期间股市变化情况。

记得采纳啊

以上就是关于1. 美国1990s的互联网泡沫与2000s的房地产泡沫分别的原因与两者的不同全部的内容,包括:1. 美国1990s的互联网泡沫与2000s的房地产泡沫分别的原因与两者的不同、美国上一次经济危机是什么时候,1983年到2005年之间美国有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美国的IT泡沫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211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