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的发展环境是怎样的

IT行业的发展环境是怎样的,第1张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正在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芯片的运算能力及性能价格比继续按几何级数的定律增长,从而为大规模、多领域的数字化信息的加工处理、传递交流创造了条件;二是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芯片和计算机硬件具有了智能,从而成倍地扩大了计算机技术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三是在微电子、软件和激光三大技术的推动下,通信技术加快了从模拟向数字、从低速向高速、从单一语言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变;四是计算机、通信与媒体技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正在将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基于该网络上的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诊疗、电子政府、移动办公和家庭办公等计算机互联网的新应用不断涌现并得到大力发展。 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使IT产业在数字化革命大潮中,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

二、IT定义及分类

1 定义:

Information Teachnology 信息科技的首字母缩写,涉及与信息产业相关行业,以电脑为代表。

IT业大体来说就是电子类产品。比如电脑,手机,投影机,打印机,及所有的电脑周遍设备都称之为IT产品。IT行业指的是经营这些产品的行业,另外还包括网络,软件等都称之为IT行业。总之包括内容挺广泛的。

2 分类:

1)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此标准是由联合国于1989年制定并审议通过,推荐各国政府进行国际间统计数据比较时使用的统计分类标准。此标准为各国提供了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分类比较的基本框架,使之成为国际间统计数据对比和交流的工具。

2) 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公司于1999年联合发布。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都是美国资深的金融投资公司,而全球信息技术业最发达的地区也在美国,所以这两家公司在99年公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中》将信息技术业详细进行了分类和划分,是互联网实验室制定IT上市公司分类标准最重要的参考之一。

3) 国内分类标准:

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国家统计局于94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于2002年5月进行了修订,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于2002年10月1日起正式起用。新标准中增加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一门类,其中分为3个大类、10个中类和14个小类。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这是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的,其目的是为证券行业内的各有关单位、部门对上市公司分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其他相关工作,为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进行指导,此标准规定了上市公司分类的原则、编码方法、框架及其运行与维护制度。

综上所述,IT增值服务类,IT制造类,IT综合类,IT概念类

三、IT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中国信息产业已经度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2005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411亿元,我国信息产业已跃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其中,IT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865亿元,预计到2008年,其规模将达6308亿元,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

国内IT业的整体水平不高,与IT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不相称,尚需在各个方面予以提高。

具体表现在:

1 制造、配件加工等低端的IT主营业务占据主流。IT配件、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含量较低、人员素质较差、EVA值和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的IT制造类企业占据了IT上市公司的大多数。

2 高技术含量、前景广阔的行业(互联网、软件、IT服务贸易类)实力尚弱校这些企业人员素质高、劳动效率高、技术先进,但由于资产规模孝投资不足、借贷能力弱等劣势而丧失不少发展机会,难以成长为国内IT业的主流企业。

3 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存在大量低素质人员,而且在人员结构上存在"中间小两头大"的不合理状况,未来可能会严重影响这些企业的发展,尚需要在整体上提高水平。

4 规模大的公司集中于低端的制造类和垄断性的通信类,规模和资金不足是整个行业的通病

5 整体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不少问题,独立董事不足,“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6 整体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个别行业整体亏损(比如IT配件),EVA值大部分为负值。

对中国IT产业来说,未来的几年,将是更加重要的时期。传统的IT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市场增长率有所降低;传统IT产业、通讯产业、互联网产业开始相互融合,新产品、新业务不断涌现,孕育着丰富的商机;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火爆,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持续发展,拉动IT行业中上游继续增长,推动互联网新发展。历经泡沫轮回的互联网,盈利模式逐渐成型,2006年IT行业——进入上升通道,随着IT行业从业人员的大量涌入,企业将越来越看重那些“IT业软硬兼施的多面手”,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再次崛起和新的网络商务模式的形成,无疑为更多的IT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四、中国IT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IT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推广应用等。经过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主要电子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其中收录音机、电话机、彩电、彩管、音响设备、VCD和一些基础元器件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相比较欧美IT企业以及后起之秀的日本、韩国,中国IT制造业还处于产业的下游。中国许多从事加工、装配的IT企业深受价格战、高额专利费等问题的困扰。同时,随着世界上其他不发达地域的开发,中国IT制造业原来具有的劳动力和资源便宜优势也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竞争。

与IT产业紧密相关的中国电信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从1989年到1999年业务总量增长了3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43%,为同期GDP增幅的4倍以上。同期公用电信网的总资产增长了大约35倍,以每年43%的速度在增长。

中国已初步建成了8纵8横的光缆传输骨干网和大部分本地光缆网。通信网完成了从人工向自动,从模拟向数字,从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的转变。整个通信网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公用电话网的规模扩大了15倍,十年间电话普及率由1%提高到13%。

五、中国IT行业发展展望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进步,必将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和倍增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信息产业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宏观管理,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通信运营业,为各部门、各行业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与网络服务,从而达到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目的。

为加快我国IT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振兴信息产品制造业

信息产品制造业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和物质基础。国家把信息产品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信息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万亿元。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整合,在现有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培育若干国家级开发与生产基地,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形成以大公司为主体,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企业的改组和整合,加大企业的开发创新力度,形成高效的创新机制。在芯片设计与制造、网络及通信、软件和信息家电等领域,产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企业。对于发展前景十分明显的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设备、网络工具、高清晰度电视、DVD、信息家电等重点产品,将作为重点发展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

2、大力发展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人的知识和智力,而中国在软件人才方面恰恰有很大的潜在优势。中国将把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正在研究制定面向21世纪的长远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确定近期的发展重点。我们将结合国家有关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制定给予软件人才特殊优惠待遇的奖励和分配政策,建立吸引、稳定优秀软件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软件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社会各有关方面多元化共同投资方式,加大软件产业的投资力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要在软件产业真正有所作为,单纯依靠政策扶持和引导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借助市场的力量,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业,造就一批能够把资金、技术、人才组织起来的风险投资家,真正带动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鼓励大型企业集团、高校和科研院所向软件产业投资,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

3、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加快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首先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带动IT产业高速发展的动力。当前,我们正在结合“十五”规划的制定,考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和规划。我们将在扩建完善现有以光缆为主体的基础传输网和推进基本电信普遍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当代最新通信与信息科技成果,加速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超大容量、高度灵活、安全可靠的新一代公共信息网,构筑面向21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在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组织科研、教育、工业、通信运营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在分工协作、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既要建设一个超大容量、高度灵活、安全可靠的基础传输网和经济适用的宽带接入网,又要合理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专用网和局域网,最终形成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现代化网络布局。

4、运用竞争机制,繁荣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

当前,世界电信网络技术正处在重大变革的时期,由于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送的内容和方式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音通信。丰富多彩的数据传输和信息服务,一方面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大力发展IT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一是公用电话网还会有很大发展。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在今后十年内�中国的电话网络规模还将扩大一倍以上,用户数将达到2-3亿,平均每年会有2000万左右的新增用户。二是无线移动通信也将有大的发展。用户数在10年内将超过2亿户,意味着普及率达到15%左右。移动通信技术将向利用无线技术提供互联网服务方向发展,网络的功能、信息服务器的功能将更多地在网上发挥,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管理。三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将很快发展。数据流量超过话音流量只是个时间问题。基于IP技术的新一代宽带高速公共信息网络将在不断演变中成熟,在这个网上的电子商务、远程教育以及其他各种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经济以及数字化的社会活动方式将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四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将继续以明显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增长。平均增长速度应在25%以上,这个趋势将保持10年左右,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中国将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改革、调整、理顺、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和驱动作用,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促进中国电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在市场规范条件下快速发展,以此进一步带动IT产业的发展。

5、抓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将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重点是政府信息、公共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企业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从近期来看,主要是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上网工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样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我们将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励各领域、各层次大力开发和广泛使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要加强市场规范、技术标准、信用安全、执法监督方面的建设,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使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6、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大力支持金融、财税、海关、科研、教育、文卫等各类公共部门和政府机构,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建立和完善面向专业应用的高效可靠的运行管理及社会服务信息系统;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把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改进企业管理,加速技术创新以及节能、节材、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升。

1前言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快速推广,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都建立起IT系统,在电信、金融、能源,制造等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IT系统已经形成相当庞大的规模体系,这些行业的运营管理已形成对IT系统的高度依赖。企业级的IT系统一般由前台终端和后台数据中心构成,核心是数据中心,它为前台终端提供数据支持。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技术繁杂、标准不一的“异构环境”对系统维护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IT行业第三方服务商由此应运而生。2发展根据国际惯例和产品性质,IT产业主要由软硬件产品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和IT技术服务三类构成,而IT服务分为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面向终端用户的桌面支持服务,面向数据中心及终端用户的网络支持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其中,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厂商主要由原厂商和第三方厂商组成。第三方IT服务是IT服务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深化发展的结果。随着国内信息化应用的深入,现有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乃至升级不可或缺,而单一设备原厂商附加的标准服务由于只对自身品牌产品负责,在面对客户的异构化(不同品牌)IT建设系统出现问题时则面临困境,这种由单一设备原厂商分散提供服务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IT应用环境。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具有多品牌服务能力的第三方IT服务商竞争优势明显,能够专业、高效地为企业提供统一、系统的“一站式”服务以及解决方案的第三方服务应运而生。近年来,中国IT产业迅速发展,IT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第三方服务商以其专业的技术水平、跨平台服务能力、较原设备厂商更低的服务价格及更灵活的服务方式,在整个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的比例逐步扩大,越来越多企业用户逐步接受了这种服务模式,并认可了其服务价值。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806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274%;在总体IT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的份额为4202%,较上年提升159个百分点。《2013-2017年中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1]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还处于兴起阶段,参与竞争厂商众多,品牌也较分散,市场集中度不高。近年来中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集中度较低,前十名服务商的市场份额之和接近20%。近年来中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领先的的服务商主要有:电信系统集成、神码系统集成、太极计算机、华胜天成、联通系统集成、东华软件、东软集团、中铁信、中软、天玑科技。分地域来看,华东、华北和华南是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的主体区域,占总体市场的65%左右。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化建设也拥有良好基础,市场需求旺盛,其中以华东区域市场规模最大,占总体市场的25%左右。行业发展中,电信、金融、政府在数据中心建设上开展较早,对IT服务市场需求较大,是IT服务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共占总体市场的60%以上,其中电信行业市场最大,占比在26%左右。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容,IT设备在种类、品牌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IT应用系统也越来越多,IT设备、IT系统、基础资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复杂度越来越高。但用户在数据中心运维的专业能力、管理水平、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这制约了企业IT应用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带动了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前瞻网研究认为,受“十二五”对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应用以及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不断贯彻,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75%,预计到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276%。3第三方IT服务商优势IT行业第三方服务是指由非原厂商提供的,针对多品牌产品的IT基础设施服务。IT行业第三方服务商有三大优势:1、多品牌服务能力,解决了原厂商服务技术覆盖面窄的问题,2、专业技术强,解决了用户自我维护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使用户从技术复杂、整合难度高的基础设施运维中脱身出来,专注于自身业务发展;3、运维成本低,使用户减少高昂的服务费用。4第三方IT服务五大类IT行业第三方服务最主要的五大类:咨询服务、实施服务、运维服务、迁移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主要包括IT系统规划咨询,IT基础架构咨询,虚拟化应用咨询等;实施服务主要包括 *** 作系统安装配置服务windows/linux/aix,数据库安装配置服务SQL/Oracle/db2,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实施服务,容灾系统实施服务等;运维服务主要包括:设备巡检服务,定期预防性健康检查,现场备机备件服务等;迁移服务主要包括:设备搬迁及升级服务,应用及数据迁移服务等;培训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器及存储维护培训,AIX系统管理培训等5第三方IT服务现状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IT运维服务标准预计将于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出台。国标出台后,行业将进入洗牌阶段,以IT基础设施服务为主业的专业第三方服务商有望凭藉“专而精”的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未来几年国内IT建设将迎来又一轮高峰。而且,前两三年建设的IT系统大多过了免费维保期,自2011年起,对IT系统维修保养的需求将日益增多。中国IT基础设施服务的市场规模2014年将达到69029亿元,是中国IT服务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

IT行业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IT服务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包含IT行业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分析中国IT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内需是拉动中国IT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下面一起看下IT行业的发展环境是怎样的

1990年前后,国内计算机市场销售每年不足10万台。从1993年起,由于金字系列工程的拉动,汉字技术的成熟,以及中国家庭用户对微机逐渐认知和接受等原因,内需市场开始以指数曲线迅速上升,中国IT行业也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资IT企业大规模向中国珠三角地区转移,IT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合资、合作企业大量增加,中国IT行业从此进入国际化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以台资为主的IT企业向长三角地区实施了更大规模的迁移,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IT产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大国。总体来看,中国IT行业的主导产品仍然是微型计算机及周边产品,软件与IT服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外资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国际市场,内资企业发展的基础仍然是内需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于以IT技术带动传统行业发展重要性的日益重视,IT行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中国越来越开放的投资环境和成本、资源优势成为全球IT产业战略转移的 热点 区域,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发展和就业机会,同时,作为国际产业链条中的必要环节,梯次转移项目的加盟也增加了中国IT行业的国际贸易份额。在这种发展态势下,中国各类存储驱动器、打印机、 显示器 等外设的生产能力迅速攀升到数千万台以上,一些计算机零配件和耗材的产量达到世界第一,软件和IT服务行业也快速发展。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IT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大国。

行业发展环境

政策环境

中国IT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鼓励IT行业发展方 面相 继制定了有关的 政策法规 ,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国务院2000年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于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信息产业部又宣布北京、天津、青岛、上海、苏州、杭州、深圳、福厦沿海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和地区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实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和职能,引导、规范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尝试。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核心技术匮乏,企业实力不强,已成为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信息产业基地的挂牌,再一次明确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任务是实施电子强国战略,加快中国由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强国转变。

2004年1月,中国再次进行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这将对包括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进出口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体而言,此次退税政策的改革是中国宏观政策对IT行业进行指导的一次必然选择,这必将推动企业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改善其出口商品结构,无疑将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月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把计算机等部分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13%重新提高到17%,具体产品还包括集成电路、部分分立器件、移动通信基地站等。种种迹象表明,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

经济环境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土壤。虽然近年来全球间行业较为疲软,但由于中国国内计算机尤其是PC机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社会保有量仍相对不足,远未达到欧美市场的成熟度,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中国IT行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一片低迷的环境下,以庞大的内需市场牵引为拉动力量,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

世界宏观经济形势走势良好,为中国计算机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指标在2003年快速复苏的基础上,2004年均维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亚洲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和进出口贸易活跃。世界经济好转和国际贸易的回升为中国IT行业提供了良好的需求环境和发展机遇。

投资环境

国家《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行为,为政府规范、监督、引导、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大大改善了中国IT行业的投资环境。

2004年,中国IT企业的融资 渠道 进一步拓宽。在政府宏观调控、银行加息等政策变革的情况下,中国IT企业的上市融资、资本并购依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中国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外资的不断进入使得中国计算机工业技术能力成长迅速,从而使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部门和劳动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外资向中国IT制造业的集中使其日益融入全球生产制造分工体系,产品出现大规模跨国流动,成为世界贸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市场规模

从IT市场的发展采看,近年来,受中国政府积极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国内旺盛市场需求的拉动,中国IT市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2004年,中国IT市场继续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全年实现市场销售收入40831亿元,比2002年增长170%。其中软件和IT服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增长率分别达到199%和26%。

从垂直市场来看,2004年,中国商业IT应用仍然占据IT市场625%的份额,其中大型企业应用增长了135%,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324%下降至292%,而中小企业应用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增至333%;在非商用市场,政府、 教育 和家庭应用需求继续呈现旺盛的增长态势,其中教育行业和家庭应用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成为拉动中国IT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行业应用市场,2004年,除了证券行业IT应用市场出现了2%的负增长外, 其它 各行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的增长率均保持在175%以上,医疗行业则实现了377%的高速增长,同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所扩大;而银行业IT应用发展相对迟缓,仅比2003年增长57%;其他如电信、交通、能源行业的增长均低于总体IT应用市场的增长率。

在区域市场,2004年,中国IT市场的区域分布仍然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但已有所缓解。其中,中国政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发布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地区IT应用市场的增长。东北、华东、华南、西部地区均保持了178%以上的增长率,同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所扩大;而华北和华中地区的增长率则低于计算机总体市场的增长,在市场中的份额有所下降。

产品结构

近年来,中国IT市场在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市场结构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2004年,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销售仍然占据715%的市场份额,但比2003年的73%有所下降;而软件和IT服务的市场份额则有所扩大,其中IT服务的份额增长较快,由2003年的156%增长至2004年的168%。

赛迪顾问把计算机硬件市场划分为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网络设备、数码产品、应用产品与其他五大类。2004年,从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增长相对缓慢,增长率均在9%以下;而数码产品和网络设备发展较快,其中数码产品实现销售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729%,成为拉动计算机硬件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计算机系统

2004年,中国计算机系统市场保持了稳步的增长态势,销量实现16815万台,同比增长177%;销售收入实现12263亿元,同比增长86%。随着IT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市场销售收入的增长普遍低于销量的增长,这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从细分产品市场来看,RISC服务器和UNIX工作站的增长相对缓慢,而 笔记本 电脑保持了最快的增长,销量同比增长40%,销售额同比增长272%。

以上就是关于目前我国IT行业现状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那些职业吃香全部的内容,包括:目前我国IT行业现状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那些职业吃香、为什么要采购IT第三方服务、IT行业的发展环境是怎样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27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