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问题

简述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问题,第1张

中国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组成。通过下图表格做个简单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管

中国银行业协会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是中国银行业的自律组织。

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

        说到银行IT治理,需要先弄清楚IT治理的含义,IT治理一般可解释为,保持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促进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对IT相关风险进行管理。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对IT依赖性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关系着银行核心竞争力优势的行程,没有良好的IT治理结构和持之以恒的评估反馈机制,IT资源就无法成为公司的有效战略资产,甚至成为巨大的资源消耗。

        IT治理一般分为五个方面,在IT治理战略层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和文化意识建设。在IT治理战术层主要包括组织架构、绩效评价和风险管理。

        IT战略规划 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科技战略,按计划逐步推进落实信息科技战略,支撑企业发展的目标(Step1制定IT战略目标-》Step制定IT战略规划-》Step3制定IT实施计划)。

        文化意识 建设是指建立一套共享传承、促进并保障IT战略实现、保持组织核心竞争力及长足发展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创建信息科技文化、营造信息科技创新文化环境、贯彻信息科技文化意识、评估信息科技文化体系)。

        组织架构 是根据企业战略和业务规模,设置与之相适应IT组织架构,并根据组织架构和目标,设置IT相关岗位,明确定义岗位的职责和权限。IT组织架构一般包括建立信息科技决策管理结构、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建立信息科技部门组织架构、明确信息科技内设机构和职责权限。

        绩效评价 是指建立特定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化过程和信息化结果做出评价(1战略导向-》2分类考核-》3直线管理-》4综合评价)。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指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实现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促进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1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2落实IT管理三道防线)。

“十一五”期间,城商行主要关注于特色化业务创新和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经营机制、内部管理体制和信息科技治理机制。然而,城商行因发展历史短、可借鉴模式少、发展初期未重视IT建设等原因,在IT建设方面尚存在IT治理体系不完善、全面支持业务能力较弱、电子流程化建设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系统灵活度不够等问题。从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来看,目前城商行的IT建设还处于技术提供和应用导向阶段,离实现IT与业务的和谐融合尚有一定差距。

缺乏清晰明确、与业务紧密结合的IT战略规划。IT战略规划需从全行角度评估银行信息化现状和未来,是全行整体发展战略在IT层面的贯彻落实,对近、中、长期的IT建设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城商行信息科技在发展初期,IT部门作为支持和支援部门,一切以业务为导向,着力于满足业务的各种需求,缺少统一规划和定位。在制定IT战略规划时,因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参与度低,导致无法及时有效识别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风险,使IT战略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

业务对IT认可不足。业务部门和IT部门的语言习惯和逻辑方式各有特色,差异较大,双方进行沟通时,往往存在无法理解或理解偏差的现象。此外,业务部门和IT部门期望不一致,对双方如何共同建设IT系统尚未达成共识。部分业务部门仍停留在IT只是后台支持部门的认知阶段,未充分识别IT价值所在,未完全认可IT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定位。

IT治理体系不完善。IT治理体系是银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IT管理、运营和开发测试等进行监督、落实和控制的体系。目前,城商行IT治理体系与四大行尚存一定差距,普遍存在IT管理职能缺失、人员力量薄弱,岗位职能不清、关键岗位缺乏检查约束机制、存在 *** 作风险漏洞,开发、测试和运维投入不均衡,运维管理未完全满足监管要求、未参照行业最佳实践等问题。

IT架构缺乏灵活性和敏捷性。随着城商行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拓展创新,信息系统数量和复杂度明显增加,流程管理和整合再造难度明显加大。集成架构落后,可扩展性差、信息系统耦合度高、管控体系和规范缺失、数据口径不一致、缺乏统一平台规范、基础设施落伍等,均严重制约了IT和业务融合的进度。

为切实提高银行竞争力,有效解决IT与业务融合面临的瓶颈,建设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与时俱进、统筹兼顾的信息化治理体系和IT架构,宁波银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全员参与原则。强调IT建设绝不只是IT部门的责任,全行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均应积极参与。二是全面覆盖原则。要求在解决IT和业务融合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次考虑,从各个环节入手,大方向上应涵盖IT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实现全面覆盖。三是标准化原则。要求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充分借鉴国内外最佳实践和标准,通过明确的管理规范、制度和标准体系保证措施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合规性。四是风险可控原则。强调各项措施的推行,均应以确保业务连续性为前提,充分评估风险……(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2年第20期)

以上就是关于银行的体系框架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银行的体系框架是怎样的、2020-12-14银行信息科技治理、简述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问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340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