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最成功的病毒式营销案例?

近年来最成功的病毒式营销案例?,第1张

凡事要自己多多思考进行独立判断,前提是自己要多学习,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一个观点进行比较正确的判断。

听哪些人说IT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坑?业内人士还是外行人士?不要仅仅从一些不太可靠的消息来源来得出一个更不可靠的结论。那样只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和双耳,混淆自己的视听,影响自己的判断。

有几个办法就可以知道IT行业有多火爆。一个办法是在企业信息查询之类的APP上搜索科技公司,你就可以查到许多公司。如果IT行业没落了,就不会存在很多科技公司。另一个办法是在一些招聘网站上搜索招聘信息,每天都会有大量IT行业的职位在求贤若渴。

另一方面,可以从技术论坛、网站、搜索引擎上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大量的IT行业人员在探讨学习层出不穷的IT技术,说明IT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普通人我不后悔选择IT行业。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吧,一是计算机编程本身门槛就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不喜欢编程的人来说,所以还是不要学习计算机了,学也是浪费时间,另一方面,计算机行业已经趋近于饱和了,剩下的就是无止境的内卷,现在搞计算机的肯定不想有新人进来抢他们的饭碗。

现在的程序员行业,内卷十分严重,拿刚入行的新员工来说吧,要想成长,基本上每周都是996,年轻人尚且如此,那些30+的人内卷更是可怕,这些人是拼不过年轻人的,程序员基本上都是那么多的东西,年轻人能干,过了三十岁的人也能干,公司肯定优先要年轻人。

很多过了三十岁的人,都开始转行了,有的觉得自己拼不过年轻人,直接宣扬计算机行业是个夕阳产业了,让他们放弃学习。在我看来,程序员确实适合穷人家的孩子去学习,你要想赚钱,摆脱农村,就得挣足够多的钱,程序员这个行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挣到大钱的。

我见过很多农村的孩子,学了计算机,扎根在了大城市,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资,不能说程序员是唯一让你实现富裕的道路,只能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点,其他的行业你如果没点家底,基本上是爬不上去的。

目前的就业环境

程序员的面试竞争确实很大,今年的应届生就不说了,很少有进大厂的,就拿工作了三五年的程序员来说,今年都不敢跳槽,裁员的一大堆。对于应届生来说,那些拿到大厂的offer往往是985,211毕业的,进大厂基本上都是硕士以上的学历。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处处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行业肯定不会走下坡路,反而再过几年会加大规模,也就会注定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一行业。在统计的高校毕业生中,计算机类的专业是为数不多的刚毕业就月薪过万的专业。有的985的学生年薪甚至达到了20w和30w,只要你有能力,这一行业永远不缺钱。

当然每个行业有佼佼者,也会有垫底的,我认为,你如果刚毕业没有进大厂,但你可以先去小公司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几年后跳槽进大厂,或者自己带项目,一样可以拿到高薪。

程序员的工作强度

一般来说程序员的工作时间很少有按时按点下班的,都是d性工作制,人家对你说是下午六点下班,只是公司的一个说法,一般来说,都是996,如果碰上新的项目发布,半夜两三点下班会是常态,有的会直接睡到公司,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需要你具备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所以很多公司都要求你身体素质要好,心理承受能力强。

话又说回来,其他行业又像计算机行业这么轻松吗?就拿销售来说,基本上也都是996,单休,基本上都是晚上九点多才下班,还要去开会。基本上很少的工作才是朝九晚五,每天就很清闲,除非你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

近日,因燃油箱制造工艺缺陷,华晨宝马召回国产3系汽车3122万辆;百年奔驰近来在国内也颇不平静,12月17日,奔驰(中国)一日之内连发3通公告,宣布召回多辆进口和国产奔驰汽车近4万辆;而今年第三季度,因余毒未消的高田气囊问题再次发威,向来以质量取胜的日系车品牌纷纷中招,其中共有4388万辆丰田车被召回……

汽车召回如此频繁,是质量越来越差了吗?事实上,近年来召回的汽车品牌可谓“全线覆盖”,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车品牌召回次数和数量更是遥遥领先,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阿斯顿马丁等超豪华品牌的部分车型同样未能“幸免”。

产品召回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售出后被发现存在缺陷,而汽车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缺陷。如今,一辆汽车需要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装而成,加之电子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一旦某一个或几个零部件出现质量瑕疵,或者组装环节出现工艺问题,就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产品缺陷,引发召回事件。2015年,凯迪拉克在全球召回83万辆ATS,召回原因是天窗的按键太灵敏,很容易意外触发天窗关闭动作,夹伤车内人员。

这些“缺陷”也包括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令人熟知的高田问题气囊事件就曾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汽车召回潮。2015年5月,由于气体发生器设计瑕疵可能导致气囊爆炸,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高田公司首次公开承认其生产的气囊存在缺陷,并宣布将在美国召回约3400万个隐患气囊,至此这一数据使得高田气囊门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汽车召回事件。

缺陷产品召回是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管理制度,也是产品进入市场并已销售给消费者的“后市场”救济制度。美国早在1966年就开始对有缺陷的汽车进行召回;2004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汽车召回制度。2017年我国汽车召回总数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但在中国“落地”15年,消费者对于召回制度的误解依旧存在,认为召回次数多的车企产品质量差,或者召回一定会使消费者得到赔偿等。

对消费者而言,召回多并不等于质量差。缺陷产品的召回从无到有,逐步完善,恰恰体现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渐趋成熟。十多年前,汽车生产行业的制造水平远不能和现在相比,那时召回数量连现在的零头都比不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包容审慎管理措施,符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改革要求,能够有效减少消费者由于不安全产品所受到的人身伤害。消费者如果收到车型召回短信,尽快按照流程去找当地经销商联系厂家解决问题,才能尽早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大可不必“谈召回而色变”,因为召回的仅是有缺陷产品,而不是违反相关标准的低质产品。如今,各家车企首先会设立汽车召回标准,保证质量和标准化生产是前提。不少车企运用大数据来预测潜在质量问题,从而提前准备好车辆召回计划。部分车企还有独立的汽车召回部门,建立一套应急召回制度。

主动召回和质量问题没有必然联系,一些产品在设计或生产时受当时期的科技水平或认知所限,虽然都符合法律或行业相关规定,但在产品已经进入流通领域后才发现产品可能存在问题,通过主动召回消除潜在的风险或隐患,是主动担责的表现,倒逼生产企业实施安全技术改进,不断完善产品品质;而如果是在社会舆论或国家相关部门干预下进行的被动召回,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利益,还有品牌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千万量级的召回规模中,各系别的召回规模迥异。其中,日系车企召回规模最大,自主品牌车企召回规模最小。一方面与自主品牌汽车品质不断提高,问题缺陷现象逐年下降有关;另一方面,目前很多优秀企业都已经把主动召回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而国产自主品牌在生产技术、生产标准以及流程等与外资企业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导致其与外资品牌对召回标准不一致的主要原因,自主品牌车企的整体产品管理体系仍待完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病毒式营销,号称是最省钱、省事的网络营销方式,病毒式营销(或称病毒性营销)神话般的效果被很多网站、博客津津乐道,然而,我们在网上能够看到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也许正是病毒式营销的成功案例少,所以才演变成了神话。

网上有很多关于病毒式营销的理论、方法、规律、案例探讨(当然大多数都是转载的,就跟本文后半部分一样),用心收集一下,出一本专著都绰绰有余,但成功案例却鲜有出现,可见,病毒性营销缺的不是工具、方法、程序,缺少的是创意和执行。药夫子在网上还下载到一本病毒式营销的电子书,都是网上资料的简单汇编,没有什么新意,但这本身应该算是一个病毒了。虽然没有新意,但确实是在行动了。

下面是本人亲历的几个病毒式营销案例,这几个案例给我的记忆较深,投入也较多(也即自己也义不容辞地成为一名“病毒”传播者),所以记录一下:

其一、人品计算器,相信有很多人都用过这个flash小程序,算一算自己的人品,游戏很简单,把自己或者别人的名字输进去,点击计算就得出了一个分数,还有一个极搞笑的评语。这个游戏的关键点是当你输入一个人的名字时,出现的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于是释放出一种爆笑的能量。相信很多人在与朋友、家人一起计算人品时都会大笑一场。可惜的是这个天才的小游戏上面没有打上作者的名字,也没有公司的LOGO,也许只是某个flash爱好者一时兴起的练习之作吧。这个游戏传播有多广不知道,但在一天之内有五个朋友给我发这个小游戏,我也发给很多人,能量确实巨大。这个案例算不上成功的病毒式营销,因为除了传播游戏外,并没有附带其它的属性,比如游戏开发者的名字都没有出现。

其二、google邮箱。google发布邮箱时,药夫子正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也许这个邮箱对IT行业之外的人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我相信当时对于IT行业内的人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记得google是采取了邀请的方式,那时为了得到一个邀请,到处问人家要。开通了邮箱以后才发现,原来也只是一个邮箱。现在想来,google邮箱吸引人,大约是很多人看上了google的品牌,另外,采用邀请这种方式,至少在初期代表了稀有,所以被一些人视为“专业”,现在,基本都没用过了。

其三、百度指数。百度指数和google邮箱一样,采用了邀请的方式。百度指数的价值还是比较大的,对网络营销很有帮助,比google的趋势更细一些,可以看到关键词一天、一月、一季的平均搜索量,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药夫子是用google邮箱的邀请跟别人换的百度指数的邀请。互换成功后,还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了一下。其实有帐号的百度指数和没有帐号的百度指数并没有太多的功能差异。

其四、某个中奖页面。通过QQ传播的。朋友通过QQ发给我一个链接,点击一看,是我中了上亿元大奖的专题页面,我的名字上了中奖的新闻,其次是我中奖了搞慈善活动做善事的报道看了之后我心里那个激动啊,马上把好几个朋友的名字填上去,给他们发了过去。

下面几个案例,已经被很多网站、博客转载过N多次了,不过还是例举出来

一、Hotmail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在创建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吸引了1200万注册用户,而且还在以每天新增加15万用户的速度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网站创建的12个月内,Hotmail花费了很少的营销费用,还不到其竞争者的3%Hotmailm得以爆炸式发展,就是由于其充分利用了病毒式营销的巨大效力。

二、ICQ1998年7月,在被AOL以3亿美元现金收购之前,ICQ属于以色列一家公司,当时已经拥有了1200万实时信息服务注册用户。ICQ的通信方法也类似于病毒性传播方式。通信双方都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然后,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告诉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请他们利用这种网上实时通信工具,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ICQ用户的行列。ICQ是QQ的前身,QQ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取得成功。

三、亚马逊Amazon同时采取会员制和病毒性营销两种方式来进行推广,有超过50万会员网站链接到Amazon网站,通过在会员网站点击链接到Amazon网站的BANNER广告完成的网上购物,会员网站将获得一定佣金。Amazon采用的病毒性营销手段,是鼓励顾客送给朋友一本书作为礼物,当收货人收到礼物时,印刷在包装品上的宣传资料在为Amazon做广告。

四、GeocitiesGeocities为用户提供免费建立个人网站的服务,用户邀请朋友访问自己的网页,当有访问者来访时,Geocities的d出广告会邀请访问者使用Geocities的服务。

五、eGroupseGroups允许用户建立在线讨论组和工作组,通过邀请朋友或同事加入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其发展前410万用户的速度甚至比Hotmai还要快

六、万科松山湖会议内部资料外泄事件,绝对是一次成功的网络病毒式营销案例。传播的媒介是网络社区,传播的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行业影响力之深刻,发人深思。很多人的病毒式营销都是说在嘴上的,可是这次事件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用很老套但是非常熟稔的方式,实施了这样一个过程。

七、“开心网”,同样用的是朋友之间相互邀请的办法。

谈这样营销那样营销,总是绕不开病毒式营销这个方法,很多教科书里也都有提及,但为什么这个方法难以实施或许,很多网络营销的高手已经 *** 作的得心应手,只是秘而不宣罢了。就跟SEO一样,做出了成果,却不敢示人。

在进行病毒式营销 *** 作时,我想,行动仍然是第一位的,人不可能随时有创意,但可以随时行动,不会每一个“病毒”都会有巨大的杀伤力,但你总共制造了多少个“病毒”

药夫子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对某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收集了大量的和文字,做成了电子书,放在某个下载站。电子书的内容一般,主要是宣传网站,带了链接。至今,仍然有链接源源不断地从这本电子书带过来。这个流量也许不起眼,但如果你用一百本、一千本电子书来宣传网站,效果会如何网络营销大家都在幻想着上面讲过的那些成功案例,巴不得一夜之间可以带来10万、100万的IP,然而,真正 *** 作的人都明白,流量得一点一点地挣。

美泰事件的深思:

2007年8月14日,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宣布,在全球召回近1820万件中国产玩具,原因是这些玩具“存在磁铁易被孩童吞食隐患和油漆铅超标问题”。

按照检验检疫人士的评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被召回的是广东两家玩具厂按美国玩具商的设计、用料生产的合格产品,被判不合格是因为美国改变了玩具的质检标准。

是中国的生产企业没有把好质量关,还是美国商家找借口故意刁难?一时难有定论。我们不排除美国商家再拿技术标准说话,向“中国制造”发难的可能性。因为在中美贸易中,使用这种技术“杀手锏”构筑贸易壁垒早已成为美方惯用的一种手段。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应该关注的是这个事件的延伸意义。毕竟中国既是美国玩具的最大供应商,也是被召回最多的生产商。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玩具有29起被召回。前些年,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款中国生产的儿童用品被美国召回。

我国是世界最大玩具出口国之一,我省是玩具出口大省。全省一年近10亿美元的出口领先全国,全行业有1000多家企业、20万从业人员,产值逐年攀升。单从数字看,江苏的玩具业欣欣向荣,红红火火。而这次玩具召回事件似乎与我们也相距甚远,一来被召回企业不在江苏,二来被召回的产品也非我省主产的毛绒玩具。

然则两句古训值得警醒,一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我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圈内事”毫不关注或者缺乏应有的审视眼光,也许离被召回也不远了。事实上,只要对我省玩具业作些深层分析,就会看到存在诸多软肋,比如,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的玩具所处的只是国际玩具产业链末端,九成以上靠贴牌,企业普遍不重视自主创新,信息来源、销售渠道特别是技术标准都由外商说了算。同时,整个产业缺乏积聚和专业化分工,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

与我们的企业专注于应付老外单子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技术门槛却越抬越高、限制越来越“精细”。比如,毛绒玩具的填充物有规定、玩具油漆的铅含量有标准,硬塑料做成的玩具不能有锋利的边缘、毛绒玩具成型不得使用铁丝等,凡此种种,都可能成为被召回的理由。

我们必须承认,包括玩具在内的出口产品并没有达到无可挑剔的程度。面对老外花样不断翻新的贸易阻障,我们既有因质量不达标而被检验检疫部门挡在国门内的,也有少数产品在国外被查扣或退货的。这样的教训,加上这次美泰召回事件,中国玩具企业还会感到“功课”很轻吗?

我国官方对美泰公司第三次召回中国产玩具事件的评价。

9月4日,美国美泰公司宣布因油漆含铅超标再次召回848万件中国产玩具,对此,商务部高度重视,立即开展相关工作,派出工作小组赴广东东莞、深圳进行实地调查。经初步调查,此次召回玩具也是贴牌产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涉及广东、深圳地区的3家生产企业。目前,主管部门正就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开展调查。一旦认定责任,将依法予以处理。

尽管近期出现了中国玩具被召回事件,但我们认为,对8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而言,这只是个别企业出现的个别现象,中国玩具的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是值得信赖的。玩具产品关系到儿童的健康、安全,尽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质量安全零风险,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产品有问题,中方也会认真对待。对于召回事件中涉及中方的责任,中方绝不回避,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中国政府要求出口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要求出口产品不但要符合中国的质量标准,也必须符合进口国的质量标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儿童玩具召回管理办法》,并对出口玩具加大了监管力度,暂停了部分企业的玩具出口质量许可证,江苏等玩具出口主要地区正在开展大规模企业培训,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培训范围。与此同时,我们也与国外相关行业建立了联系,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来满足消费者的质量要求。我们欢迎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监督并给予建议,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客观地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话是没错,但代价是羊已经死了。

亡羊补牢是问题出现后应该有的后置态度,但负责心前置,避免问题出现更为重要。

回看2019年汽车召回问题,欣慰的是整体召回数量在减少,但揪心的是,仍有680万辆如此庞大的汽车数量因各种问题被召回。

据悉,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发布汽车召回公告近170个,召回总量达到680万辆,同比下跌4567%。

汽车召回数量在逐年减少。2016年召回总量达11795万台。2017年召回总量达到了20048万辆,2018年召回总量12513万辆。

在召回的品牌中,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德系品牌累计发布57次公告,共召回汽车3326万辆,占比近一半。日系共计召回汽车1393万辆,占比两成左右;美系召回汽车718万辆,占比一成。而来自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召回606万辆,占比8%左右;韩系、法系等占比较少。

召回的原因也比较集中,高田气囊、减振器、发动机、燃油系统、电器设备以及制动系统召回6013万辆,占比高达883%。

召回问题一直饱受关注,买了车的人在关心,准备买的人更关心。

细看召回相关数据,扉旅汽车看到旧问题还在持续发酵,一些新问题逐渐形成新的趋势。

没完没了的高田气囊

提到高田气囊,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问题都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高田气囊又被人们称为死亡气囊,是日本高田集团生产的,该安全气囊会爆裂金属碎片,对前排乘客造成安全威胁。

高田气囊质量问题爆发始于2009年的一起交通事故。美国一位18岁的女孩儿开着一辆2000年生产的本田雅阁去接放学的弟弟。在学校的停车场,汽车与另一辆车相撞。气囊展开后,女孩儿被气囊中d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失血而亡。

时隔10年,2019年,因高田气囊问题导致的汽车召回还在继续。

丰田再因气囊问题召回45万辆问题车型、奔驰再受高田气囊"荼毒" BBA同日召回超40万辆车、讴歌召回部分RDX、ILX汽车,因驾驶侧配高田气囊……

2019年,因为高田气囊问题而进行的车辆召回似乎就没有断过。全年因高田气囊原因涉及召回17次,召回的车辆总数高达19556万辆,占召回总量2872%。

涉及的品牌也都是大众熟知的,包括了丰田、福特、宝马、奔驰、本田,还有特斯拉。

高田气囊召回已经进行了七年,召回数量高达1亿辆,其质量问题影响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可见一斑。

因高田气囊问题的召回已然成为汽车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安全召回事件,本来是安全保障的,却变成了安全的威胁,而最不能理解的是问题还没有被彻底解决。

近日,据外媒报道,高田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召回,召回数量高达1000万辆。涉及到奥迪,宝马,本田,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法拉利等几乎全球大部分品牌。

最让人费解和气愤的是,召回的原因居然是之前同样的问题还没有解决。10年了,你们解决什么,难道你们是在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检验问题是否解决了吗?

扉旅汽车请大家记住这组数字,全球至少有23人死于高田气囊充气装置故障,其中美国有15人遇难,此外另有230人因此受伤。

2020年希望这组数字不再上升,希望高田气囊带来的阴霾早点散去。

召回的热闹别来凑

新能源汽车的召回量增势明显,12批次共33万辆被召回,占总量的05%。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很多造成新势力的加入,经常会受到“造车这事你们真的行吗?”的质疑。

在扉旅汽车看来,这样的关注和质疑似乎鞭策作用不大。

2019年新能源缺陷车辆数量持续上升,涉及品牌范围也随之增大,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来、宝马、奇瑞、宇通、金龙等企业位列其中。

在召回的新能源汽车中,因潜在自燃隐患而展开召回的共有6520辆缺陷车辆,其中因动力电池问题导致的召回有6217,占到了所有新能源召回车辆的1868%。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要的标志和核心技术,屡屡出现问题,实属不应该。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军,来凑召回的热闹就更不应该了。

蔚来汽车作为新势力造车的领军者,在召回问题上也首当其冲了。

2019年4-6月,蔚来汽车接连发生多起ES8自燃事件,2019年6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召回通知,自2019年6月27日起,召回部分搭载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动力电池包的蔚来ES8电动汽车,共计4803辆。

据了解,蔚来汽车召回原因在于电池模组内的电压采样线束可能被模组上盖板挤压,导致磨损,从而引起电池包热失控和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决定自2019年7月13日起,召回2018年6月11日至2018年11月30日生产的部分威旺407 EV系列电动厢式运输车,共计1389辆。南京金龙客车召回25辆NJL6118型纯电动城市客车。召回原因都是动力电池问题可能会引发自燃。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和未来几年汽车行业最热闹的板块,因汽车关乎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不是只看热闹而要参与其中,请你慎之又慎。

别让科技成为双刃剑

如今的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车内体验的需求不断升级,科技感逐渐成为刚需。

但就是这刚需的科技感,逐渐成为了引发召回的主力。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因软件问题共展开22批次召回,涉及缺陷车辆累计3946万辆。

2019年5月,捷豹路虎召回2018年4月11日至2019年1月7日生产的部分2019年款进口捷豹I-PACE汽车,共计254辆。本次召回是由于软件设置原因,在驾驶员制动时如果发生电力再生制动系统未按要求介入工作的偶发情况,摩擦制动系统补偿制动力的响应时间不符合驾驶员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车辆减速减弱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同样是软件问题,2019年8月,起亚宣布将对11423辆2019款Optima轿车进行召回。召回缘于软件错误可能会导致车辆忽略前方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其他车辆,不会对司机进行警告,也不会在需要时启动自动刹车功能。

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但不能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汽车技术变革不能是把双刃剑。

事实上,由于科技系统导致的车辆召回已经呈逐渐上升趋势。

扉旅汽车了解到,在2013-2018年的汽车召回案例中,与汽车智能系统和功能相关的召回共有20次,涉及2069万辆;涉及软件的召回次数109次,召回车辆191万辆,无论是召回次数还是数量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甚至还有美国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将有60%-70%的车辆因为软件安全问题被召回。”

对于汽车而言,任何软件或者硬件的升级,安全的考量一定是首位的。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很多车企提升产品的科技感,以此为卖点去打动消费者,但一味朝着升级方向使劲却忽略了产品安全的本身,这也是因科技元素问题被召回车辆逐渐增加的内因。

剑都有双刃的,一面进攻的同时,小心别让另一面伤了自己。

车辆召回,是汽车生产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企业责任,但不出现问题,避免召回更是汽车制造企业的责任,因为试错的代价太大了。

2020年,希望所有的驾乘人开车出门都能有去有回,远离交通危险,远离召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惠普(HP)是面向个人用户、大中小型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惠普(HP)提供的产品涵盖了IT基础设施,个人计算及接入设备,全球服务,面向个人消费者、大中小型企业的打印和成像等领域。在截止到2009年4月30日的第二财季财务报告,净营收为274亿美元,在2009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名列第32。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IT类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关注绿色一直是HP所专注的领域。HP也在通过技术的进步,在自身品牌产品上增加了更多的产品属性,做一个负责任的公司。

IT168评测中心随着石油、煤炭等目前大量使用的非可再生能源枯竭,同时新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又未能建立。加之全球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不断地将能源价格推向了新的高度。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交通运输、制造业、冶金业等行业迎来了一成前所未用的危机,IT行业似乎并未受到多么大的影响,实在不然。我们不妨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IT产品来与能源危机之间的关系。

能源危机关系到每个人

我们就以大家日常使用笔记本电脑为例。首先从笔记本电脑材质说起,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笔记本电脑机身材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塑料材质、金属材料。而使用塑料材质的笔记本电脑更是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塑料是由石油提炼得到。这样看到的话,能源危机对于IT行业影响就显而易见了。作为笔记本电脑机身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塑料材质的笔记本电脑成本自然而然受到的影响,这主要的体现在用户在购买产品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金钱。

能源危机对IT新要求

而对于全球环境来说,塑料材质通过自然环境降解的时间非常之长,在有关的塑料降解资料中,所提到的塑料完全降解时间需要长达200年以上。传统的塑料产品的处理起来相当困难,而且容易对环境 *** 作更大污染。这就要求IT产品生产品的时候,尽量选择可以环保材料。如果短时间无法实现的话,可以通过产品回收的方式,将废旧IT产品回收进行二次利用。

从技术层面上讲,通过创新的节能技术达到省电也是对IT产品新要求。例如IT产品通过最新的技术将原有的产品功耗降低,达到节省宝贵电量。从而最终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以及在能源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惠普通过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成就绿色消费者。从研发阶段开始,惠普电脑就注入了“为环境而设计”的理念,例如,惠普电脑可以通过BIOS控制风扇速度,从而更有效地降低能耗;惠普的智能AC适配器有一个内建传感器,可以根据各种电脑机型调整额定功率,优化性能,减低用户电量功率的使用;惠普电脑采用了SSD(固态硬盘)设计,比普通硬盘节能50%,使用时可将电池续航时间延长5%。

率先搭载SSD(固态硬盘)

环境光感应器

惠普笔记本产品应用了环境光感应器,用户使用时,电脑能根据光线微弱的环境自动调整屏幕的亮度,从而降低产品能耗。所有惠普个人电脑和显示器在交付和成像时都启用了节能设置。利用电源管理,每套台式计算机和显示器每年最多可节约 75 美元。

能源之星50

能源之星50标准将在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现在,26款惠普电脑进行了重新配置,以满足能源之星50标准,这要求85%有效的内部电源供应,包括惠普瘦客户机。

同时,惠普电脑的零部件均采用可回收的设计,可重新用在电脑或其他产品中;惠普电脑的机箱均采用免工具拆卸设计,减少了各种塑料、着色金属的使用,更利于产品的回收利用。而HP Pavilion dv6929笔记本电脑的全新包装,比传统笔记本电脑包装减少了97%的原料使用和空间占有,几乎接近“零包装”,所需运输车辆比之前减少1/4,极大节省了运输所需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惠普推出了首款面向中小企业的节能型电脑HP dx2810 特别版。HP dx2810 特别版电脑采用了能节约85%的能源、符合能源之星标准的电源,以及更高效的英特尔多核处理器。按重量计算,它的90%都可回收。

HP可回收的设计

现在,惠普已经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11年,通过一系列的产品设计战略,节约10亿度电,相当于90000户家庭一年的总耗电量。在气候和能源方面,到2010年,惠普计划将由于惠普的运营及产品造成的能耗及相关的GHG(温室气体)排放降到比2005年低25% 的水平。

更低能耗设计

到2010年,使大容量惠普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系列产品的能耗比2005年降低25%,这个目标已经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半的时间实现。同时,2012年,惠普购买的可再生能源从2008年的4%翻倍至8%。 惠普实验室正在进行的纳米技术研究,旨在以更少的材料开发计算系统,同时比当今的计算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比。惠普实验室正在开发的滚筒式加工技术,能够生产出低成本的柔性显示器,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新型的显示器比传统显示器最多可以减少90%的材料用量。

Power To Change活动(

点此查看大图

 除了拥有IT产品硬件部分的节能技术支持以外,IT产品与之向匹配的软件同样能够对环保做出足够大的贡献。我们就以一个各位用户经常遇到电脑使用习惯为例,在经过了一天的忙碌的工作之后,很多用户会忘记关闭自己的个人电脑。而如果有100000用户在每天工作结束时关闭电脑,就能节省高达2,680度电,减少3500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相当于每月减少2100多辆汽车上路。一个小小的使用习惯的改变,也许就能够为环保做出更大成绩。HP所倡导的Power To Change活动,通过下载“节能宝”插件,同时适当的设置,就会提醒用户在离开时关闭自己的电脑,从而达到省电的作用。

QuickLook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来了解HP的软件功能。HP在商用笔记本电脑上搭载了QuickLook软件,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浏览邮件、待办事件等。这样一来,用户可以不需要进入 *** 作提供便可以掺看自己需要内容。这样的 *** 作要远远的低于用户进入 *** 作系统所消耗的电量。

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在促使企业积极实施节能型策略,投资高能效的IT设备,并回收重复使用旧的IT设备和组件。能源成本在不断攀升,而能耗的不断升高意味着能源费用在公司的IT预算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扩大。此外,二氧化碳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任何组织都必须承担环境责任。因此,与绿色IT密切相关的电源与散热节能技术成为了企业客户首要考虑的问题。惠普首席技术顾问在展望2008年IT技术热点时,绿色首当其冲。

“绿色存储”

绿色存储

惠普一向致力于解决企业能效方面的挑战,目前已推出了面向整个数据中心的、“从芯片到冷却器”的全面绿色节能解决方案。在“绿色存储”的理念下 ,惠普公司全线存储产品,包括新一代高端存储HP StorageWorks XP 24000磁盘存储阵列、HP StorageWorks EVA 4100/6100/8100以及惠普磁带产品全部采用绿色设计,帮助用户减少不断上升的能源支出。惠普公司通过绿色存储产品和服务将功耗和散热成本降低50%,并致力于实现与众不同的优势。

拯救地球一小时

拯救地球一小时

2008年3月,中国惠普与搜狐联合向公众呼吁参与“拯救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号召大众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作为榜样,中国惠普在3月29日“拯救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关闭了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重庆、深圳7个城市的10个主要办公大楼的电灯。

在这里所提到的紧紧是惠普通过创新科技来推动IT环保的简单缩影。不过我们已经能够同几个案例中,感受到了HP在绿色环保IT领域的前瞻性。作为一家负责任知名IT公司,HP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影响消费者,来共同创造绿色地球。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很多人都说IT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坑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很多人都说IT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坑、合资车怎么了,宝马召回30万辆、丰田召回43万辆、奔驰召回4万辆、近年来最成功的病毒式营销案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42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