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是金融,研究生改IT的话就业前景如何?

本科是金融,研究生改IT的话就业前景如何?,第1张

保险IT市场发展迅猛

金融IT是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细分行业,按照下游客户类型不同,金融IT大致可分为银行IT、证券IT以及保险IT。

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对自身精细化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加大了对信息化的投资以保持服务效率,银行IT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达10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其中,硬件方面的投资占到投资总量的521%,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资占银行业IT投资总量的90%和389%。

在投资不断加大下,银行IT市场规模显著扩张。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整体规模达3396亿元,同比增长225%,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速维持在20%以上。

再来看证券IT市场,证券行业本质上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快速、准确获取各种信息等并加以利用成为市场各方成功的关键,而信息技术则是管理和处理信息的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信息的传播方式,提高金融分析的质量,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参与者之间的沟通速度。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飞跃,尤其是那些快速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最新技术发明总会被证券行业快速应用,从而带来行业的变革。

正因此,2008年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试行)》,规定原则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最近三个财政年度IT投入平均数额原则上应不少于最近三个财政年度平均净利润的6%或不少于最近三个财政年度平均营业收入的3%。目前,我国证券公司IT总支出占最近三个财政年度平均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值在316%附近。

相比证券IT和银行IT,保险IT起步略晚,“十一五”末期整个保险行业的信息化工作才全面起步。但受益于国内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在业务体量增加的同时加大了对信息科技的投入力度,保险IT市场发展迅猛。根据IDC数据,2017年我国保险业IT支出约为224亿元,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65亿元;预计到2022年,保险业IT支出将达423亿元,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178亿元。

新兴技术助推行业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金融IT行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其中,云计算技术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统一平台,有效整合金融结构的多个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在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监管合规、数据隔离和中立性等要求的情况下,为机构处理突发业务需求、部署业务快速上线,实现业务创新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大数据技术为金融业带来大量数据种类和格式丰富、不同领域的大量数据,而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够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精确评估、预测以及产品和模式创新、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新手段。

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人类重复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与用户体验,并拓展销售与服务能力。从应用领域来看,智能风控、智能投顾和智能投研等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应用最具潜力的领域,也是技术要求最高、应用难度最大的领域,在未来必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方向。

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节约金融机构间清算成本,提升交易处理效率,增强数据安全性。当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落地。多家金融机构已经逐步开始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在跨境支付、智能合约和征信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应用。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行业创新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9月,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席卷整个华尔街。9月初美国政府接收“两房”机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提出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最大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被政府注入850亿美元救急;美国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由私转公;花旗银行收购美四大银行之一的美联银行。美国新一轮金融风暴快速的形成,并迅速波及全球股市,一家接一家大型金融机构轰然倒下。当我们还在为华尔街的5大投行扼腕之时,美国最大储蓄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在其成立11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起银行倒闭案的主角。 国际上,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当前情况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知金融危机将在怎样的层面上对中国经济形成影响。我们不仅仅要应对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损失,更要应对因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甚至全球经济大萧条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拖累,中国出口企业大受打击,中小企业能继续存活下去吗这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 近期A股走势受制于美国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心理还是实质 近期A股走势受制于美国金融危机 大多数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并无实质性影响,近期A股趋同性的暴跌更多是由心理层面造成的恐慌性下跌。就目前可得的数据,我们基本上赞同此说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存在一些担忧:担忧1:日本、中国和英国作为美国三大债权国,共持有3万亿美元资产,当其在负债的情况下仍不断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挽救必须付出代价的金融巨头,这些资金只能来自债权国。当债务国出现问题时,最后的净损失只会是债权国。债务国会出现问题吗就长期来说,难以解答;中长期来说,国债收益大幅减少将导致债权国资产大幅缩水;短期来说,我们仍不得不继续投入巨资挽救债权国。如果以这个角度思考,作为第二大债权国的中国,真的可以独善其身吗 担忧2:近期美元并无因经济走弱而走弱,反而持续走强,其中可能是欧洲、日本等国经济相对于美国来说更加糟糕所致。如果美国继续通过大举借债来挽救市场,这会引发全球对美元币值的担忧;如果通过印发钞票来挽救市场,则可能导致美元泛滥,引发通胀,这两者均不支持美元长期走强。除了相对走强的因素外,当前支撑美元走强的因素还有哪些不是强势的经济,也不是具有吸引力的高利率。 政策预期偏暖对抗周期调整——>股市继续震荡 近期外围动荡是影响A股的主要因素,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度与广度制约着包括A股在内全球股指的企稳。上周全球主要央行同步降息的措施并未能缓解投资者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可能恶化的担忧,全球所有股指上周均下跌超过10%,,A股跌幅则相对较小。 目前我国经济尚处在衰退初期,无论是经济还是企业盈利均远未见底,此时管理层将不断出台经济刺激方案防止经济硬着路。当外围逐步企稳或危机的影响逐步淡化后,A股将可能在政策刺激和周期下行的抗衡中维持震荡格局,直至经济预期见底,A股将结束震荡步入趋势性上行。至于经济预期何时见底,这将取决于内外因素。 (广发证券)

也推荐学金融研究生,虽然我没学过金融,干的是IT方面的工作,IT方面越走会越窄,金融的话感觉可窄可宽,比如看过宋鸿兵,陈志武这些经济学家写的书觉得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还是很初级的阶段,应该还大有作为吧,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金融IT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全部的内容,包括:金融IT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金融危机对IT界有何影响、本科是金融,研究生改IT的话就业前景如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563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