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与it行业的区别

互联网行业与it行业的区别,第1张

不同的是互联网行业要依赖互联网,而IT行业不完全依赖互联网。

相同的是都是围绕计算机为服务体。

互联网行业的定义:

以现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搜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

IT行业的定义:

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IT行业中最赚钱的行业:

1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个职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码农,现在在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的起薪都在8k左右,三年工作经验平均月薪在15k左右,也就是年薪20w以上。

2硬件开发工程师。跟软件开发工程师相类似,硬件开发工程师的薪资待遇也是非常可观的,不过这个要想自学,难度比较大,最好是科班出身才好找工作。

3智能工程师。最近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工程师职位空缺越来越大,他的薪资待遇要远远高于软件开发工程师,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年薪基本可以到40万以上。

4UI设计师。UI设计在IT公司里从属于研发岗位,跟开发工程师相比,他们不需要写代码,但是要求你要有创意,要懂设计。目前该职位的平均薪水在14k。

5架构师。架构师一般是由软件开发工程师升上来的,好的架构师年薪可以到百万,不过对项目经验要求非常高。

6产品经理。由于前两年互联网行业的爆发使得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火了起来,产品经理决定着公司产品的走向,一般的产品经理年薪基本在30万以上。

7销售工程师。销售人员的待遇都是跟着业绩来的,这点在任何行业任何公司都是如此,一般的软件销售工程师年薪基本在20万左右,不过其他杂七杂八收入比较多,跟拿死工资的朋友不太一样。

1 大数据兴起预示“信息时代”进入新阶段

(1) 看待大数据要有历史性的眼光

信息时代是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时代而言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同时代的生产要素和社会发展驱动力有明显差别。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发明是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纤通信和互联网(万维网)。尽管媒体上大量出现“大数据时代”的说法,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目前还没有出现与上述划时代的技术发明可媲美的技术突破,难以构成一个超越信息时代的新时代。信息时代可以分成若干阶段,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信息社会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考察分析100年以上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发展规律有许多相似之处。电气化时代与信息时代生产率的提高过程惊人地相似。都是经过20~30年扩散储备之后才有明显提高,分界线分别是1915年和1995年。笔者猜想,信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扩散储备后,21世纪的前30年可能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

(2) 从“信息时代新阶段”的高度认识“大数据”

中国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但许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工业时代。经济和科技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其根源是对时代的认识不到位。18-19世纪中国落后挨打,根源是满清政府没有认识到时代变了,我们不能重犯历史性的错误。

中央提出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媒体上有很多讨论,但多数是为经济增速降低做解释,很少有从时代改变的角度论述“新常态”的文章。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是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跃迁,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倒退。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成的IT架构“第三平台”是信息社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对整个经济的转型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互联网、创客、“第二次机器革命”、“工业40”等都与大数据和云计算有关。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新常态下提高生产率的新杠杆,所谓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主要依靠信息技术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3)大数据可能是中国信息产业从跟踪走向引领的突破口

中国的大数据企业已经有相当好的基础。全球十大互联网服务企业中国占有4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其他6个Top10 互联网服务企业全部是美国企业,欧洲和日本没有互联网企业进入Top10。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上已处于世界前列。在发展大数据技术上,我国有可能改变过去30年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大数据应用上中国有可能在全世界起到引领作用。

但是,企业的规模走在世界前列并不表示我国在大数据技术上领先。实际上,国际上目前流行的大数据主流技术没有一项是我国开创的。开源社区和众包是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产业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对开源社区的贡献很小,在全球近万名社区核心志愿者中,我国可能不到200名。我们要吸取过去基础研究为企业提供核心技术不够的教训,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努力攻克大数据核心和关键技术。

2 理解大数据需要上升到文化和认识论的高度

(1) 数据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

数据文化的本质是尊重客观世界的实事求是精神,数据就是事实。重视数据就是强调用事实说话、按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定性思维而不是定量思维。目前许多城市在开展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但是发现多数老百姓对政府要开放的数据并不感兴趣。要让大数据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首先要大力弘扬数据文化。本文讲的数据文化不只是大数据用于文艺、出版等文化产业,而是指全民的数据意识。全社会应认识到:信息化的核心是数据,只有政府和大众都关注数据时,才能真正理解信息化的实质;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的利用可以改变资本和土地等传统要素在经济中的权重。

有人将“上帝与数据共舞”归纳为美国文化的特点之一,说的是美国人既有对神的诚意,又有通过数据求真的理性。美国从镀金时代到进步主义时期完成了数据文化的思维转变,南北战争之后人口普查的方法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形成了数据预测分析的思维方式。近百年来美国和西方各国的现代化与数据文化的传播渗透有密切关系,我国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强调数据文化。

提高数据意识的关键是要理解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数据是与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涉及每一个行业,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技术。从硬技术到软技术的转变是当今全球性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从数据中发现价值的技术正是最有活力的软技术,数据技术与数据产业的落后将使我们像错过工业革命机会一样延误一个时代。

(2)理解大数据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论

历史上科学研究是从逻辑演绎开始的,欧几里得几何的所有定理可从几条公理推导出来。从伽利略和牛顿开始,科学研究更加重视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在观察基础上通过归纳方法提炼出科学理论,“科学始于观察”成为科学研究和认识论的主流。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两大流派都对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甚至走入极端。理性主义走向极端就成为康德所批判的独断主义,经验主义走入极端就变成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被后人称为“证伪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科学理论不能用归纳法证实,只能被试验发现的反例“证伪”,因而他否定科学始于观察,提出“科学始于问题”的著名观点[3]。证伪主义有其局限性,如果严格遵守证伪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原子论等重要理论都可能被早期的所谓反例扼杀。但“科学始于问题”的观点对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大数据的兴起引发了新的科学研究模式:“科学始于数据”。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大数据分析方法与“科学始于观察”的经验论较为接近,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避免滑入否定理论作用的经验主义泥坑。在强调“相关性”的时候不要怀疑“因果性”的存在;在宣称大数据的客观性、中立性的时候,不要忘了不管数据的规模如何,大数据总会受制于自身的局限性和人的偏见。不要相信这样的预言:“采用大数据挖掘,你不需要对数据提出任何问题,数据就会自动产生知识”。面对像大海一样的巨量数据,从事数据挖掘的科技人员最大的困惑是,我们想捞的“针”是什么?这海里究竟有没有“针”?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始于数据”与“科学始于问题”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原因”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但是,原因是追求不完的,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找到“终极真理”。在科学的探索途中,人们往往用“这是客观规律”解释世界,并不立即追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传统科学并非只追寻因果性,也可以用客观规律作为结论。大数据研究的结果多半是一些新的知识或新的模型,这些知识和模型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可以认为是一类局部性的客观规律。科学史上通过小数据模型发现一般性规律的例子不少,比如开普勒归纳的天体运动规律等;而大数据模型多半是发现一些特殊性的规律。物理学中的定律一般具有必然性,但大数据模型不一定具有必然性,也不一定具有可演绎性。大数据研究的对象往往是人的心理和社会,在知识阶梯上位于较高层,其自然边界是模糊的,但有更多的实践特征。大数据研究者更重视知行合一,相信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有许多与传统认识论不同的特点,我们不能因其特点不同就否定大数据方法的科学性。大数据研究挑战了传统认识论对因果性的偏爱,用数据规律补充了单一的因果规律,实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数据化统一,一种全新的大数据认识论正在形成。

   3 正确认识大数据的价值和效益

(1)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的驱动效应

人们总是期望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大价值”。实际上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驱动效应,即带动有关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提高各行各业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困难问题和增值的能力。大数据对经济的贡献并不完全反映在大数据公司的直接收入上,应考虑对其他行业效率和质量提高的贡献。大数据是典型的通用技术,理解通用技术要采用“蜜蜂模型”:蜜蜂的效益主要不是自己酿的蜂蜜,而是蜜蜂传粉对农业的贡献。

电子计算机的创始人之一冯·诺依曼曾指出:“在每一门科学中,当通过研究那些与终极目标相比颇为朴实的问题,发展出一些可以不断加以推广的方法时,这门学科就得到了巨大的进展。”我们不必天天期盼奇迹出现,多做一些“颇为朴实”的事情,实际的进步就在扎扎实实的努力之中。媒体喜欢宣传一些令人惊奇的大数据成功案例,对这些案例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据Intel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在一次报告中透露,所谓“啤酒加尿布”的数据挖掘经典案例,其实是Teradata公司一位经理编出来的“故事”,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4]。即使有这个案例,也不说明大数据分析本身有什么神奇,大数据中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件事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现象比比皆是,关键是人的分析推理找出为什么两件事物同时或相继出现,找对了理由才是新知识或新发现的规律,相关性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可以从一个角度说明大数据的价值:一位老农民临终前告诉他的3个儿子,他在他家的地中埋藏了一罐金子,但没有讲埋在哪里。

他的儿子们把他家所有的地都深挖了一遍,没有挖到金子,但由于深挖了土地,从此庄稼收成特别好。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提高了,即使没有发现什么普适的规律或令人完全想不到的新知识,大数据的价值也已逐步体现。

(2)大数据的力量来自“大成智慧”

每一种数据来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融合、集成各方面的原始数据,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在各种原始数据的相互关联之中。不同的数据可能描述同一实体,但角度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数据能提供互补信息,可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大数据分析中,汇集尽量多种来源的数据是关键。

数据科学是数学(统计、代数、拓扑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和各种应用科学融合的科学,类似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学”[5]。钱老指出:“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大数据能不能出智慧,关键在于对多种数据源的集成和融合。IEEE计算机学会最近发布了2014年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重点强调“无缝智慧(seamless intelligence)”。发展大数据的目标就是要获得协同融合的“无缝智慧”。单靠一种数据源,即使数据规模很大,也可能出现“瞎子摸象”一样的片面性。数据的开放共享不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是决定大数据成败的必要前提。

大数据研究和应用要改变过去各部门和各学科相互分割、独立发展的传统思路,重点不是支持单项技术和单个方法的发展,而是强调不同部门、不同学科的协作。数据科学不是垂直的“烟囱”,而是像环境、能源科学一样的横向集成科学。

(3)大数据远景灿烂,但近期不能期望太高

交流电问世时主要用作照明,根本想象不到今天无处不在的应用。大数据技术也一样,将来一定会产生许多现在想不到的应用。我们不必担心大数据的未来,但近期要非常务实地工作。人们往往对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而对长期的发展估计不足。Gartner公司预测,大数据技术要在5~10年后才会成为较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对发展大数据技术要有足够的耐心。

大数据与其他信息技术一样,在一段时间内遵循指数发展规律。指数发展的特点是,从一段历史时期衡量(至少30年),前期发展比较慢,经过相当长时间(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积累,会出现一个拐点,过了拐点以后,就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但任何技术都不会永远保持“指数性”增长,一般而言,高技术发展遵循Gartner公司描述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最后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稳定状态或者走向消亡。

需要采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比如社会计算、生命科学、脑科学等,这些问题绝不是几代人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宇宙经过百亿年的演化,才出现生物和人类,其复杂和巧妙堪称绝伦,不要指望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就能彻底揭开其奥妙。展望数百万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大数据技术只是科学技术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对10~20年大数据研究可能取得的科学成就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 从复杂性的角度看大数据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和人类探索复杂性的努力有密切关系。20世纪70年代,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兴起对几百年来贯穿科学技术研究的还原论发起了挑战。1984年盖尔曼等3位诺贝尔奖得主成立以研究复杂性为主的圣菲研究所,提出超越还原论的口号,在科技界掀起了一场复杂性科学运动。虽然雷声很大,但30年来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当时还没有出现解决复杂性的技术。

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研究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数据技术将复杂性科学的新思想发扬光大,可能使复杂性科学得以落地。复杂性科学是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基础,大数据方法可以看作复杂性科学的技术实现。大数据方法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提供了技术实现途径。大数据研究要从复杂性研究中吸取营养,从事数据科学研究的学者不但要了解20世纪的“新三论”,可能还要学习与超循环、混沌、分形和元胞自动机等理论有关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大数据机理的理解。

大数据技术还不成熟,面对海量、异构、动态变化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难以应对,现有的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效率较低,成本和能耗较大,而且难以扩展。这些挑战大多来自数据本身的复杂性、计算的复杂性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1)数据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图文检索、主题发现、语义分析、情感分析等数据分析工作十分困难,其原因是大数据涉及复杂的类型、复杂的结构和复杂的模式,数据本身具有很高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大数据背后的物理意义缺乏理解,对数据之间的关联规律认识不足,对大数据的复杂性和计算复杂性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刻理解,领域知识的缺乏制约了人们对大数据模型的发现和高效计算方法的设计。形式化或定量化地描述大数据复杂性的本质特征及度量指标,需要深入研究数据复杂性的内在机理。人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千万亿级的树突和轴突的链接,大数据的复杂性主要也体现在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理解数据之间关联的奥秘可能是揭示微观到宏观“涌现”规律的突破口。大数据复杂性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大数据复杂模式的本质特征和生成机理,从而简化大数据的表征,获取更好的知识抽象。为此,需要建立多模态关联关系下的数据分布理论和模型,理清数据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定大数据计算的理论基础。

(2) 计算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大数据计算不能像处理小样本数据集那样做全局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迭代计算,在分析大数据时,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它的可计算性、计算复杂性和求解算法。大数据样本量巨大,内在关联密切而复杂,价值密度分布极不均衡,这些特征对建立大数据计算范式提出了挑战。对于PB级的数据,即使只有线性复杂性的计算也难以实现,而且,由于数据分布的稀疏性,可能做了许多无效计算。

传统的计算复杂度是指某个问题求解时需要的时间空间与问题规模的函数关系,所谓具有多项式复杂性的算法是指当问题的规模增大时,计算时间和空间的增长速度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传统科学计算关注的重点是,针对给定规模的问题,如何“算得快”。而在大数据应用中,尤其是流式计算中,往往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时间、空间有明确限制,比如网络服务如果回应时间超过几秒甚至几毫秒,就会丢失许多用户。大数据应用本质上是在给定的时间、空间限制下,如何“算得多”。从“算得快”到“算得多”,考虑计算复杂性的思维逻辑有很大的转变。所谓“算得多”并不是计算的数据量越大越好,需要探索从足够多的数据,到刚刚好的数据,再到有价值的数据的按需约简方法。

基于大数据求解困难问题的一条思路是放弃通用解,针对特殊的限制条件求具体问题的解。人类的认知问题一般都是NP难问题,但只要数据充分多,在限制条件下可以找到十分满意的解,近几年自动驾驶汽车取得重大进展就是很好的案例。为了降低计算量,需要研究基于自举和采样的局部计算和近似方法,提出不依赖于全量数据的新型算法理论,研究适应大数据的非确定性算法等理论。

(3)系统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大数据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提出了苛刻要求,大数据处理系统的效能评价与优化问题具有挑战性,不但要求理清大数据的计算复杂性与系统效率、能耗间的关系,还要综合度量系统的吞吐率、并行处理能力、作业计算精度、作业单位能耗等多种效能因素。针对大数据的价值稀疏性和访问弱局部性的特点,需要研究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架构。

大数据应用涉及几乎所有的领域,大数据的优势是能在长尾应用中发现稀疏而珍贵的价值,但一种优化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碎片化的应用大大增加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像昆虫种类一样多(500多万种)的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如何形成手机一样的巨大市场,这就是所谓“昆虫纲悖论”[6]。为了化解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需要研究异构计算系统和可塑计算技术。

大数据应用中,计算机系统的负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计算机系统结构需要革命性的重构。信息系统需要从数据围着处理器转改变为处理能力围着数据转,关注的重点不是数据加工,而是数据的搬运;系统结构设计的出发点要从重视单任务的完成时间转变到提高系统吞吐率和并行处理能力,并发执行的规模要提高到10亿级以上。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从根本上消除不必要的数据流动,必要的数据搬运也应由“大象搬木头”转变为“蚂蚁搬大米”。

 5 发展大数据应避免的误区

(1) 不要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大”

大数据主要难点不是数据量大,而是数据类型多样、要求及时回应和原始数据真假难辨。现有数据库软件解决不了非结构化数据,要重视数据融合、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数据的互 *** 作。采集的数据往往质量不高是大数据的特点之一,但尽可能提高原始数据的质量仍然值得重视。脑科学研究的最大问题就是采集的数据可信度差,基于可信度很差的数据难以分析出有价值的结果。

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大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很好。多个来源的小数据的集成融合可能挖掘出单一来源大数据得不到的大价值。应多在数据的融合技术上下功夫,重视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所谓数据规模大与应用领域有密切关系,有些领域几个PB的数据未必算大,有些领域可能几十TB已经是很大的规模。

发展大数据不能无止境地追求“更大、更多、更快”,要走低成本、低能耗、惠及大众、公正法治的良性发展道路,要像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一样,及早关注大数据可能带来的“污染”和侵犯隐私等各种弊端。

(2) 不要“技术驱动”,要“应用为先”

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领域不断冒出新概念、新名词,估计继“大数据”以后,“认知计算”、“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新技术又会进入炒作高峰。我们习惯于跟随国外的热潮,往往不自觉地跟着技术潮流走,最容易走上“技术驱动”的道路。实际上发展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检验一切技术的唯一标准是应用。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一定要坚持“应用为先”的发展战略,坚持应用牵引的技术路线。技术有限,应用无限。各地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一定要通过政策和各种措施调动应用部门和创新企业的积极性,通过跨界的组合创新开拓新的应用,从应用中找出路。

(3) 不能抛弃“小数据”方法

流行的“大数据”定义是: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集。这是用不能胜任的技术定义问题,可能导致认识的误区。按照这种定义,人们可能只会重视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同走路的人想踩着自己身前的影子。其实,目前各行各业碰到的数据处理多数还是“小数据”问题。我们应重视实际碰到的问题,不管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

统计学家们花了200多年,总结出认知数据过程中的种种陷阱,这些陷阱不会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而自动填平。大数据中有大量的小数据问题,大数据采集同样会犯小数据采集一样的统计偏差。Google公司的流感预测这两年失灵,就是由于搜索推荐等人为的干预造成统计误差。

大数据界流行一种看法:大数据不需要分析因果关系、不需要采样、不需要精确数据。这种观念不能绝对化,实际工作中要逻辑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白盒与黑盒研究相结合、大数据方法与小数据方法相结合。

(4) 要高度关注构建大数据平台的成本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大数据中心,吕梁山下都建立了容量达2 PB以上的数据处理中心,许多城市公安部门要求存储3个月以上的高清监控录像。这些系统的成本都非常高。数据挖掘的价值是用成本换来的,不能不计成本,盲目建设大数据系统。什么数据需要保存,要保存多少时间,应当根据可能的价值和所需的成本来决定。大数据系统技术还在研究之中,美国的E级超级计算机系统要求能耗降低1 000倍,计划到2024年才能研制出来,用现在的技术构建的巨型系统能耗极高。

我们不要攀比大数据系统的规模,而是要比实际应用效果,比完成同样的事消耗更少的资源和能量。先抓老百姓最需要的大数据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大数据。发展大数据与实现信息化的策略一样:目标要远大、起步要精准、发展要快速。

区别:

(1)含义不同

互联网行业,指以互联网环境为依托,以互联网环境作为核心运营模式的产业。但其产品本身可能是依靠IT或者传统方式生产的任何内容。

IT行业即信息技术产业,又称信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包含:从事信息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信息以及利用信息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

(2)依赖网络程度不同

互联网行业是在以网络为范围,进行研发、商业等行为的企业,例如Google、Facebook,互联网行业依赖网络。

IT行业(信息技术行业)是设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应用、维护的企业,如IBM、HP、SAP等,信息技术行业不完全依赖网络。

(3)盈利方式不同

互联网行业是在以网络为范畴的相关科研、商业等行为。互联网公司是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或者是其他手段来进行盈利的,它属于网络附加产品,利用网络来盈利!

IT行业是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应用、维护的行业。IT公司是除了硬件以外还有软件行业,通过实实在在的物品来进行销售获取利润的。

扩展资料

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三个产业部门:

①信息处理和服务产业,该行业的特点是利用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系统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信息,为各行业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如计算机中心、信息中心和咨询公司等。

②信息处理设备行业,该行业特点是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和生产(包括相关机器的硬件制造)计算机的软件开发等活动,计算机制造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可算作这一行业。

③信息传递中介行业,该行业的特点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传递中介,将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传到目的地点。因此,印刷业、出版业、新闻广播业、通讯邮电业、广告业都可归入其中。

信息产业又可分为一次信息产业和二次信息产业,前者包括:传统的传递信息情报的商品与服务手段,后者指为政府、企业及个人等内部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信息技术产业

百度百科-产业互联网

一、行业稳步增长,疫情影响正逐步消除2020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0763亿元,同比增长66%,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长水平89%有所下滑。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计算机行业营业收入迅速增长,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8263亿元,同比2019年第二季度实现增长204%,相比之下,2020年第二季度比增长更为明显,环比增长473%。2020年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未来需求巨大「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20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下滑407%,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上市公司的商机有所减少以及收入确认有所延缓,而公司的日常费用及人员支出较为刚性。随着二季度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弱,下游客户经营活动逐步恢复正常,计算机板块2020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4亿元,2020第二季度实现1259亿元,不但实现了同比67%的增长,更是实现了环比大幅增长。2020年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未来需求巨大「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计算机行业2020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61亿元,同比2019年同期下滑381%。扣非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与归母净利润一致,都是因为收入的延缓确认以及费用的刚性支出。2020年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未来需求巨大「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计算机行业2020年上半年有12%的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速超过为100%或扭亏为盈,有7%的公司业绩增速在70%-100%之间,有7%的公司业绩增速在30%-50%之间,有13%的公司业绩增速在0%-30%之间,还有61%的公司业绩呈现下滑状态。2020年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未来需求巨大「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计算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二、金融信息化空间广阔,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金融信息化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信息化业务,在国内主要包括银行IT投入、保险IT投入和证券IT投入,其中从发展时间来说,国内证券IT和银行IT发展较早,而保险IT起步较晚;从发展规模来看,银行IT的规模最大。根据研究机构数据,银行IT投入规模在2020年达到1351亿元,同比增长98%;保险IT投入规模在2020年达到412亿元,同比增长224%,我国金融信息化总体规模接近2000亿元。近几年,我国计算机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软件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各行业对于计算机行业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更大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各行业对于信息的需求巨大,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便是互联网;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因此对于IT行业的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

1技术顾问由于专攻部分系统产品,语言,所以职业发展初中期是比较难去接触企业真实的业务,相对也少了很多机会培养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当然部分资深技术顾问通过项目积累,项目间横向比较,也会逐渐提升对商业触觉。

2功能顾问,一般就需要去理解业务,把业务需求和系统产品进行一定匹配,所以也会同时培养起对业务的理解,甚至业务的优化能力来。 相对技术顾问,即具备产品设计能力,业务分析能力,而且还直接对接业务部门,个人影响力,资源聚合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但是功能顾问业务同时花时间在系统产品,和业务理解上,那时间投入决定了深度的不足,更像复合型人才。结合实际经验,也是会有部分技术顾问转为功能顾问,他们懂技术理解业务,不被忽悠,在特定产品下的项目实施很有优势。至于功能顾问那就不会想不开转技术了,因为他们的路更广,选择更多。总结,两者比较,基于我自身考虑(不一定全面) 如果希望切入管理咨询领域,这两个背景都很难,都在不同的赛道上。不过功能顾问相对更好转。如果是去甲方,其实都很抢手,不过不用花几年就会遇到第一个天花板了。

整体来说IT咨询的发展就不是很好。原因很简单,IT咨询只是在做信息化,而很难涉及到管理、战略、市场等等。企业软件从根上来说就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规范作用,属于政策落地的层面。如果做IT咨询,技术的不如直接去互联网企业做研发,因为咨询公司的研发缺乏核心技术,只是在做上层应用。如果做顾问最好去战略管理咨询或者直接在企业做其他职能。因为即便跳槽也是去到企业IT职能相关的部门。

最近在我国发生的网络广告大战,使网络广告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实际上,在我国的网络广告大战中,“网络广告”是指网络站点利用传统媒介及户外广告等形式做自我宣传的广告。如近日在北京热闹地段所见的香港青年歌手谢霆锋为联想集团所做网站的系列广告,一时成为北京大小媒体的热点话题;以及前二个月在北京地铁车箱里以“你活腻了吗?”为广告文案而受到一些受众批评的“e龙”网站的广告等等。这些站点做广告是为了吸引大家到其站点访问,增加点击数,一如传统媒介希望通过广告宣传,吸引读者,增加发行量和收视率一样。目前Internet上的网站数量已经达到几百万个,如果不通过各种媒体做广告广为宣传其网址,企业的网站就必然会被淹没在庞大的因特网中。所以网络公司或网站为了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先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借各种机会表现自己,路牌广告、电视广告、车身广告,乃至于通过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宣传自己。网站要想吸引广告主,先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广告客户。但这并不是我们要在这里讨论的网络广告。我们这里讨论的网络广告是指在各网站、站点的页面上,企业、公司所做的宣传企业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性广告。当然网络广告也包括网站在网络上宣传自己网站站址的广告,这些都属于我们现在要讨论的网络广告的范围。

一、网络广告的形式和特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广告形式多种多样,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许多种,下面我们谈一些主要形式。如从广告在网页上所占的面积及表现形式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横幅广告(旗帜广告)(Banner)

这是最常见的网络广告形式。常用尺寸是48660(或80)像素(pixels),以GIF、JPG等格式建立图像文件,放置在网页中。它们大多放在网页的最上面或是最下面。根据统计结果,这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广告方式,约占所有互联网广告的百分之六十。广告横幅通常会写上公司的名称,一段简短的信息或吸引用户浏览该网页的字眼。这些横幅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这类横幅广告变化多端。随着软件技术的开发,此类广告的表现越来越丰富多彩。该类广告还可分为:(1)扩张式广告(ExpandingAd)。网络广告不象报纸有较大的尺寸,创意常受限于小空间,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只要受众的鼠标移到Banner上,它就会自动扩张成一个更大的页面。(2)动态传送广告(DynamicRotationAd)以轮替,随机的方式传送广告(和固定版面广告相反)。可让不同使用者在同一页面上看到不同的广告,同一广告可在整个网站内轮替、也可以根据关键词检索而出现。(3)互动式广告(RichMedia)运用2D与3D的Video、Audio、Java、Flash动画等效果制作。这是目前在网络上被应用的一个高频宽资料的技术。它可以将网络上广告转换成互动模式,而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广告讯息。这类广告既可让用户享受到实际的InternetBanking连串服务,不用离开正使用的网页,还可扩大广告的浏览时间,增加广告效果。另外设计游戏环节也是吸引浏览者愿花时间逗留在横额广告上的方法之一。美国销售个人护理产品的CoverGirl横幅广告就是采用这种新的制作模式,在广告横幅中指导浏览者如何使用该公司出品的唇膏、唇笔及唇彩以改变平淡的口唇,整个过程都可以用鼠标在广告横幅上进行。如果浏览者有兴趣,还可以直接通过点击进入CoverGirl的主网页查询更多有关的资料,甚至在网上购物。再如有一个Pringles薯片互动广告横幅,浏览者可以用鼠标选择一块、二块和一堆薯片放入横幅右边的人形嘴巴里,还会发出不同的咬碎薯片的声响,使原本平淡、呆板的广告横幅变得有声有色。

2、按钮广告(Button)

它一般表现为图标。通常是广告主用来宣传其商标或品牌等特定标志的。常用的按钮式广告尺寸有四种:125125(方形按钮)、12090、12060、8831像素,尺寸偏小,表现手法较简单,容量不超过2K。这类按钮和横幅广告相比所占的面积较小。可以放在相关的产品内容旁边。如DellComputers就将一个广告按钮放在一份科技类报纸的电脑评论旁边。一般来说这些按钮并不是互动的。当您选择点进这些按钮时,就会被带到另外一个网页。有时侯,这类型的广告会提供音效和影像,但因为要花很多的时间下载,所以不是很受用户欢迎。

3、插页广告(InterstitialAds)

又称d跳式广告,广告主选择在自己喜欢的网站或栏目之前插入一个新窗口显示广告内容。插入式广告还指那些在页面过渡时插入的几秒广告,可以全屏显示。但在带宽不足时会影响正常浏览。

4、墙纸广告(Wallpaper)

把广告主所要表现的广告内容作为背景页面,以“墙纸”的方式出现,这种方法用的较少。

另外,如果按照广告信息传播时所处的页面位置状态和渠道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首页广告,也称为主页广告。一打开某个站点,首先映入受众眼帘的就是站点的主页,在主页上做广告会获得较高的注目率,受众印象也会比较强烈。

2、内页广告,也称为链接页广告。进入某站点后,如果选择点击某些内容就能进行新的页面,在这些页面上做广告,相对首页来说,获得的注目率要低些。

广告是出现在网站的首页好,还是内页好?这要看广告主的广告信息传播需要。在首页出现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比较高的显示次数,对于受众定向性不明显的广告,在首页出现可以获得最低的CPM(千人成本),分类页面的访问者一般已经有了明显的内容偏好倾向,因此CPM价格会高一些。当然,经过合理选择的分类页面上的广告能提供高的点击率。所以选择Banner出现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广告主对受众广度的要求。

3、赞助广告(Sponsorships)

一般来说赞助广告分为三种赞助形式:内容赞助、栏目赞助及节目赞助,广告主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内容与网站节目进行赞助,如大型**制作公司可以赞助一些影片评论的网页等。

4、竞赛和促销广告(Contests&Promotions)

广告主可以与网站一起合办他们认为感兴趣的网上竞赛或网上促销推广活动,甚至为了提高网民参与的兴趣,还可以用InteractiveGames(互动式游戏广告)的方式进行。如在某一页面上的游戏活动开始、中间或结束时,广告都可随之出现,也可以根据广告主的产品要求为之制作一个专门表现其产品的互动式游戏广告。

5、直邮广告(DirectMarketing)

直邮广告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又可称邮件列表广告,即利用网站电子刊物服务中的电子邮件列表,将广告加在读者所订阅的刊物中发放给相应的邮箱所属人。

第二种可称为E-Mail电子邮件广告,即在得到个人电子邮件址的情况下,直接向其邮箱里寄送广告。一般来说,采用这种广告形式应该慎重,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因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一些广告资料直接发到私人邮件箱,可能会引起反感或愤怒。

再就是根据网站性质不同,可分为综合服务(搜索引擎)网站上的广告;商业网站上的广告;专业信息服务站点上的广告;特殊服务站点上(如免费电子邮件服务的网站)的广告,广告还可以出现在个人邮箱的界面上等等。

与传统的媒体广告相比,网络广告有着许多先天的优势。

1、覆盖区域广

网络广告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覆盖全球,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快速联系。不受地域限制,也不受时间限制。

2、受众群体特征明显

深圳热线99年曾对部分网民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在深圳的网民中,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占93%以上,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85%,学历为大学本科以上的占83%。深圳市万用信息网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因此下结论说:“由这些数据看,深圳的网民是一个极富购买潜力的群体,网络广告的受众基础相当良好。”应该说这次调查得出的有关网络受众群体特点的数据有相当的代表性。另外,在网络上还有一些受众对象划分非常明显的网站,如中国先生网、女士网、EC123通讯家电网等,广告的受众的针对性非常强。

3、可统计性强

传统的媒体广告,只能单方面地播放或刊登,无法对广告引起的关注效果进行衡量。而网络广告不同,人们不仅可以详细地统计一个网站各网页被浏览的总次数、各个网页分别被浏览访问的次数、每个广告被点击的次数,甚至还可以详细、具体地统计出每个访问者的访问时间和IP地址。上述这些详细的统计,对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了解某个网站媒体的传播及影响范围,以及了解具体某一条广告的效果和有效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是传统广告媒体无法做到的。

4、价格相对低廉

相对传统媒介,在网络上做广告费用要低。这也许跟网络是个新媒体,广告主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有关,随着广告主在网络上投入广告费的不断增加,情况还会有所改变,但据目前的调查,在国内一个比较大的网站做一年广告的费用用在报纸上只够一个月,而在电视上只够一周。

5、内容丰富,声色并茂,可视性强

由于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不受面积的限制,所以在一些专门的广告页面上,可以将广告内容表现的很充分,内容也可以非常丰富。另外电脑屏幕的精确度高,色彩分辩率也高,随着新的动画技术手段的运用,网络广告画面的可视性也会越来越强。

二、谁为网络广告主提供服务?

在传统媒介上刊登广告,许多国家都实行广告代理制,即广告主将广告业务交给广告公司进行创意及媒介策划,然后再由广告公司与媒介联系播放。近年来异军突的的媒介购买公司受到人们的关注,即有些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媒介版面和时段的购买,然后再向广告公司或广告主销售。

由于网络广告在策划和制作上需要专门的技术和人才,所以网络广告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各网站自行为广告主制作和发布广告。这个阶段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如作为一个广告主,如果要在网络上做广告,推销和宣传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他们不愿意盲目地付出,他们首先希望能得到一些相关的资料,如希望了解:将广告放在网页上,广告可能会有多少浏览次数?广告能传播到预期的目标对象吗?广告创意是否有效?广告是否会给人们留下印象?看到广告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一般的网站可能并没有专门的人收集这些数据。如此一来网站在协助广告主改进广告效果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另外,从广告策划上讲,网站还不能为广告主提供行之有效的广告方案;从执行上讲,网站对广告主广告计划的执行也缺少足够周到的服务。

第二阶段为传统的广告公司介入时期。在网络成长的过程中,网络广告也经历了一个从广告主直接找网站到委托广告公司代理的过程。其间由于没有专业的网络广告代理,受广告主、网站代理商与网页制作公司等多重压力的影响,传统广告公司开始体会到网络广告是必须涉足的新兴领域。于是一些传统的广告公司也开始经营网络广告。如一些著名的传统广告公司:联广、智威汤逊、麦肯等,随着客户对新媒体需求的增长,对网络广告的购买预算也在不断增加,除了自行发稿外,还视广告主的要求将广告发包给网络广告代理商。他们发挥自己综合实力强的特点,成立互动行销部门,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提出与网络相关的创意策画,技术上传统公司无法 *** 作的就委托专业公司进行,为广告主提供整合性传播方案。

第三阶段为新的网络广告策划制作服务公司介入时期。对于广告主来说,更佳的选择是委托专业的网络广告公司进行策划和制作广告,于是专业网络广告公司就应运而生。如著名的双击公司(DoubleClick)和真媒介公司(TrueMedia)。此类专业网络广告公司制作的广告更精美、概括性和目的性更强,也更富于创意,再加上合理的站点选择、科学的广告播放和监控,使广告主支出的广告费价值大大地提高了。另外,暗熟各类网络的专业公司还可使广告主的广告加入免费交换网、搜索引擎、分类目录和友情链接,扩大影响和节约广告费。

一些专业网络广告公司除具上述网络广告策划制作服务公司的功能外,还有自己的广告网站,同时也是其他网站广告版面的代理,该类公司更具竞争力。有人认为该类公司和传统的媒介购买公司有些相似,有网络购买公司的性质。如24/7Media,该公司于1998年2月在美国成立,同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广告网络之一。

现在“24/7”是一个全球性的提供互联网广告的公司,目前它仅在美国就拥有超过2000个互联网加盟站。它提供包括广告的咨询、代理,以及策划和监测、第三方监测等的一系列服务。

该类公司所做的工作首先是联络希望在合适的网站宣传其产品或服务的广告主,然后提供他们认为相关而又最好的网站,让广告主在该网站上投放广告。如此一方面可提高为广告主服务的效率,将广告信息传播给对产品有兴趣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可向网站提供全面而完整的广告页面方案,还可让他们与一些从没有机会合作的广告商联络。而那些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设计和制作上。

如有一个牙科器材制造公司想进行广告宣传,将这类广告放在一些能够吸引牙科医生浏览的网页上,要比放在一般性质的网页如Yahoo上效果更显著。广告放在合适的网页,如牙医周刊(DentistWeekly)上会获得更高的点击率。该广告主委托24/7为他们策划广告,24/7就会搜索合适的网站,如牙医周刊等,获得其网页浏览次数,然后将信息盘存(inventory),之后,他们再集合能提供网页空闲的网站,连同盘存一并售出。

24/7公司提供的服务颇受广告主的青睐,还成立了24/7Europe和24/7Asia,目前该公司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24/7MediaAsia为整个亚洲地区的广告主提供独有的互联网广告和在线直接市场推广方案。超过200家国际和地区著名广告商和机构已经与24/7媒介签约,包括索尼公司、三菱汽车公司、康柏、微软、皇家荷兰航空、爱立信、AT&T公司、惠普、可口可乐公司、三星、强生及大宇。

网上广告这个行业仍然处于发展时期,类似于24/7的网络广告公司将在整个广告行业的发展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目前网络广告经营中,委托传统代理商与新兴网络广告代理商的各占一半,传统的代理商优势在於与客户品牌共同成长,对不同媒体间的整合运用能力比较强。而新兴的网路广告代理商,像是DoubleClick24/7这类网站代理商,其优势是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对网络广告发展趋势的信息掌握比较准确。

三、网络广告是否会成为网络服务经营的最大利益点

中国的媒介被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后,便努力开拓广告市场,现在中国的许多新闻媒介都是靠广告支撑着。对于网络这种新媒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尽管每个网络站点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做广告,但真正靠收取广告费生存的尚不多见,而靠网络广告赢利的更是凤毛麟角。

从目前的科技股市的情况看,网络投资本身是风险投资,“泡沫”现象也很严重。如自春节过后开始加速上扬的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市,在四月中旬的两周严重受挫,一度跌幅达136%,美国科技股位高势危,创下历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国财经周刊》指出,至少有51家网络公司面临现金不足,随时有倒闭的危险。连大名鼎鼎的亚马逊公司,也因现金周转不灵,面临关门的尴尬。由于科技股连续下跌,令美国一些满怀梦想,等待收购注资的网站公司猛然梦醒,惊觉不但发达无望,而且将陷于倒闭的边缘。

但网络广告的经费投入者是企业、公司,他们只有在获得各网站被浏览情况的一系列准确数据后,确信某网络传播受众情况符合其目标消费者时,或广告的千人成本符合其广告预算等才会投入经费,这其中既无风险可言,也不存在什么“泡沫”。

实际上对于网络广告是否会成为网络媒介的最大利益点这个问题,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来分析。首先,从网络广告短短几年飞速成长的历史可以看出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994年10月14日,最早的网络广告出现在美国著名的Wired杂志网络版上,主页开始有AT&T等14个客户的广告横幅。仅仅3年之后,到了1997年,美国网络广告全年的总营业额达到了9065亿美元。

1997年3月中国网络广告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第一个商业性的网络广告出现网站Chinabyte上,广告主是IBM(一说为Intel),广告表现形式为468×60像素的动画旗帜广告。Intel和IBM是国内最早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中国网络广告一直到1998年初才稍有规模,因此中国网络广告的真正历史也只有两年。而在1999年,据专业人士统计,网络广告的收入已达1亿元。广告界甚至认为互联网络广告将超越路牌,成为传统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后的第五大媒体。虽然从总体情况来说,网络广告占各类广告总营业额的比例并不大,但网络广告显示了比电视广告更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是否可以认为中国网络广告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到来。当谈到网络广告时,中国有些IT业界和广告业界人士也许会冷静地说:“不要指望靠网络广告来养活你”。因为网络投资很大,而广告收入离经营者的期待差距很远。

新浪网广告总监曾坦率地说,新浪目前离赢利还差得很远。新浪目前有40台服务器在中国电信机房里,光这个成本每月就是100多万元,还不包括带宽和员工的开支。在电子商务还远未实现的中国,因特网服务商都把目光盯在还未做大的网上广告市场。但网络广告的收入又如何呢?1998年在国内市场上角逐的各路广告主在网络上一共才扔下1700万元人民币的广告费用。而同期中国市场的广告总额为537亿元人民币,位列世界第九,1700万元连其中的一个小零头也算不上。中国网络广告情况之所以如此,有人认为是大众消费品的网上广告市场还没有打开。也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目前翻翻这些因特网公司的首页,多数都为IT类的广告,在几个大网站上更是些熟面孔:英特尔、HP、Motorola,以及联想、实达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国内IT厂商。而1999年上半年美国网络广告收入已首次超出传统媒体与户外广告的收入。美国网络广告中27%是大众消费品,24%是IT产品,16%是金融服务广告,11%是电信企业。

再次,从发达国家的网络广告市场来看,虽然网络广告的营业额不断攀升,但集中成度较高,中国市场也将如此。

四、网络广告发展的趋势

商家对网络产业的投资一直呈增长的趋势,网络广告的经营也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分析网络广告将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1、网络广告经营额将会倍增

回顾网络广告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网络广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认可。据路透社报道,纽约媒体经济研究公司Myers集团的一项调查报告预测,美国互联网的广告开支将在2005年超越广播业的开支,届时互联网广告开支将从今年的52亿5000万美元猛增至455亿美元。这意味着将来美国商家更愿意在互联网上为产品服务做广告,而较少选择电视广告。

中国网络广告的1999年营业额是1998年的三倍;2000年网络广告的营业额也将成倍增长。随着软件技术的开发,新的网络广告形式不断出现,在网站的积极配合下,网络广告的效果不断提高,也增强了广告主在网上做广告的信心。

2、网络广告将真正与营销全面结合

另外还可开展网络促销活动,网络上的企业广告一直比较受欢迎。网络促销具有一对一与消费者需求导向的特色。这种特点也使其成为发掘者潜在顾客的最佳途径。

网络广告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促销方式。网络的强大功能囊括了所有广告媒体的优势。企业在进行网络广告策划时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多媒体声光功能及数据储存量大的特性,诱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并达到尽可能大地开发市场潜力的目标。

3、随着互联网运作的市场的不断成熟,目前网络广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得到解决,一些做法将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首先网络广告计价和效果评估趋于合理和重要。

目前的网络广告计价方法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广告显示次数的CPM(千人成本)计价法,另一种是基于广告所产生效果的CPC(每点击成本)或CPA(每行动成本),在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前者。就目前的情况看,网络广告效果的最直接评价标准是显示次数和点击率,即有多少人看到了此广告,并且又有多少人对此广告感兴趣并点击了该广告。可能大多数广告主比较看中点击率,而对于因网页被浏览的次数多,Banner显示所带来的品牌传播作用,广告站点与广告主之间一直存在争论。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调查的深入,我们相信将会探索出一些新的方法对网络广告效果进行评估,而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在某些领域的观点也会达成共识。网络广告效果评估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次,网络广告传播趋于规范化。

有人认为目前国内网站广告收费报价方式及效果评估系统还有待一步探索和完善,应积极建立监督和评定机构。网站媒体的“第三方认证和监控”工作是不可缺少的,我国目前已有一家类似的认证和监控网站,工作进展情况还有待观察。

另外,虽然都是在互联网上传播,但广告信息的制作和发布技术还是有区别的,而这些处理上的微小差别则阻碍了广告在更广的范围传播。这就需要一些组织和机构对此进行统一和规范。如美国于今年初发布网上分类广告标准。美国报业协会

以上就是关于互联网行业和IT行业的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互联网行业和IT行业的区别、大数据 、云计算、互联网等是怎么样实现价值、互联网行业与it行业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637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