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大IT业巨头

全球10大IT业巨头,第1张

创立于1974年,鸿海在董事长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创颠覆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机光电垂直整合『eCMMS』商业模式;提供客户从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到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等之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名称: 鸿海精密集团

外文名称: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成立时间: 1974年

经营范围: 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等

公司口号: 爱心、信心、决心和融合、责任、进步

法人: 郭台铭

目录

集团简介概述

排名

投资

生产重心

历史发展概述

模具

世界500强

企业文化

企业构成

公司势力

研发创新

发展前景集团简介 概述

排名

投资

生产重心

历史发展 概述

模具

世界500强

企业文化

企业构成

公司势力

研发创新

发展前景

展开 编辑本段集团简介

概述

鸿海公司成立于1974年,1995年公司营业额突破台币100亿元,1999年首度 [1] 以GDR方式在伦敦挂牌上市,同年被亚洲最具影响力杂志《Asia Money》评为台湾管理最好的公司,自 创始人;郭台铭

2001年起至今,连续四年被评为台湾民营制造业营收第一名,并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大陆出口厂商第一名。鸿海以各类精密模具研发、开模、制造基础,主营计算机、通讯及消费性电子等相关领域产品的零组机构件及系统开发、制造、销售。以恢宏宏的企业家眼光布局全球制造基地,落实知识产权的掌握,鸿海企业集团在国内、美国、日本至今共取得超过11,000件专利权,此为多年研发成果的具体展观。鸿海企业集团禀 “爱心、信心、决心”和“融合、责任、进步”的企业文化,致力于“二地研究发展、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的经营实践,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报社会。

排名

2003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四百大企业中,鸿海精密是七家上榜的台湾公司营收排名最高者,居291名。鸿海近几年快速发展,成为台湾民营企业的龙头,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积极主动投资大陆。

投资

“鸿海”于1977年赴大陆投资,现今“鸿海”已成为大陆台商的第二大出口商,“鸿海”大陆厂的成本竞争优势、研发技术不断提高,获利更是逐年提升。据悉,鸿海连续五年来销售成长62%,成绩骄人,而其中公司大陆厂的生产占了相当重要部分。 鸿海企业集团大陆主要制造基地富士康集团系台湾鸿海集团投资大陆发展而来,主要生产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等高科技关键零组件与系统产品。在中国大陆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

生产重心

目前,“鸿海”生产重心已经移至大陆,设立于1996年的深圳龙华科技工业园,占地1500亩,员工33万,建成后为“鸿海”开始大规模生产个人计算器硬设备奠定了基础。 位于深圳的富士康集团是鸿海在大陆的公司,早在七八年前,就排外商投资的第六位,同样名不见经传。2001年富士康出口额达24亿美元,占深圳当年出口总值的62%,在“中 鸿海精密集团

国出口200强”排名中高居第二,而与他并肩的是东方国际、中国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罗拉(中国)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有趣的是,郭台铭虽然对自己及鸿海不事张扬,却总爱张扬“山西”二字,“总裁我是山西人,未来世界是3C(山西的谐音)(3C就是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性数码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类似宏论鸿海内外耳熟能详。郭台铭爱喝酒,或者说爱喝汾酒,自己和集团“喝酒必汾”。在深圳,每进一个酒店都先问有没有老白汾,一声没有扭头就走。“因为我,深圳各大酒店都摆上了老白汾。”这成为郭台铭十分开心的一件事。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位纵横三大洲、麾下五万兵的IT枭雄,居然对37岁才涉足的家乡一往情深。捐500万为桑梓葛万村修桥,捐200万设立“爱吾奖学金”,投资500万美元,设立富晋精密模具公司…… 鸿海自1988年移师大陆创办富士康以来的十多年内,年均增长率均超过60%,其它年份也在60%左右,如2001年50%多,2002年70%多。2003年突破3000亿台币大关已经山头旌旗在望。

历史发展

概述

1974年鸿海以30万台币、十来个员工草创时,生产的产品是黑白电视机旋钮,由于旋钮与他后来生产的连接器一样,模具开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所以从1977年开始,好不容易蓄积起第一笔资金的郭台铭,面临三个选择:一是到日本买进模具设备,盖自己的模具厂。二是买地建厂,不用再租借厂房;三是在原料面临涨价的情况下,买原料囤积居奇。面对金钱游戏的诱惑,几经挣扎,郭台铭决定选择前者。而就在模具厂盖好半年后,郭台铭原先想购买的那块土地已涨了3倍,原料也水涨船高。许多同仁不理解:“到外买(模具)反而比较便宜,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呢?”如果求近利,他还可以把模具厂卖掉,回去买地。但是一心想打出江山的郭台铭,始终没有回头。1980年鸿海模具厂开始出现业绩,后来鸿海陆续建立电镀部门与冲压厂,迅速拉开与同业的距离。进入80年代,PC工业起飞,黑白电视衰退。拥有模具技术的鸿具驾轻就熟,很快切进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从此建立起连接器霸主地位。

模具

鸿海以模具起家,郭台铭总爱对外强调他做的是“机械”而非“电子”。在富士康集团,鸿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FOX-cavity”,饶有趣味地以“狐穴”喻精密模具大家能够理解;而其内部代号或简称竟是一本正经的“核心”。 一位IT之腕说:“代工是生产别人不能做的产品,而不是生产别人不想做的产品”郭台铭凭借模具为龙头的技术基础,成功地做到了“在我的领域内,没有竞争对手。”这就是为什么会在EMS厂中排名第五而赢利居然第一的原因。但鸿海做大的最关键一步,是选客户。郭台铭甚至不惜以“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来突出鸿海的“一流客户”。郭台铭在30岁时即发誓只与世界一流大厂做生意,紧跟一流高手才能迅猛发展。现在IBM、康柏、英特尔、索尼、惠普、戴尔、思科、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著名的IT业公司均是鸿海的客户。鸿海早已具备电脑等整机生产能力,但郭台铭却没有自己的“品牌梦”。各大公司不用担心会突然冒出一个“鸿海牌”来和自己竞争,更加放心地拓展与鸿海的合作。鸿海没有自己的品牌,然而每一个品牌都有鸿海!换言之,任何一个名牌都可能因失误而重挫倒下,如果鸿海遭遇类似命运,只能有一个前提,每一个至少大多数名牌都已重挫倒下。 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其连接器王国自此开始建立起来。 1999年,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2002年,鸿海跃居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在《商业周刊》2002年“全球科技百强”中排名第三。 2003年,鸿海在手机代工毛利率急剧下降的情形下逆势而上,显露出其强大的野心。将其在PC代工上构造的完整价值链移植到手机上,进一步发挥这种结构的潜力,是鸿海显而易见的目标。作为台湾制造业的后起之秀,业界已经看到,未来的鸿海有望直逼手机代工业的龙头宝座。 2010年7月6日,鸿海精密科技集团宣布透过新加坡子公司以3600万欧元取得FoxconnSlovakia,spol,sro即原索尼斯洛伐克液晶组装厂股权,累计持股达901%。连同去年底买下索尼的墨西哥液晶电视组装厂和有媒体报道的将再买进西班牙组装厂,加上近期鸿海旗下富士康在加速内迁,令鸿海集团布局转移的路径逐渐清晰。 集团蓝图:扎根中国、全球运筹。坚持在多元化发展方向基础上着力于一体化建设的鸿海集团。

世界500强

北京时间7月8日,《财富》英文网发布了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鸿海精密集团位列112位。 排名 公司名称 (中英文) 营收(单位:百万美元) 净利润(单位:百万美元) 112 鸿海精密集团(HonHaiPrecisionIndustry) 59,324 2,292

企业文化

鸿海企业集团禀 “爱心、信心、决心”和“融合、责任、进步”的企业文化,致力于“二地研究发展、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的经营实践,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报社会。

编辑本段企业构成

鸿海以各类精密模具研发、开模、制造基础,主营计算机、通讯及消费性电子等相关领域产品的零组机构件及系统开发、制造、销售。以恢宏宏的企业家眼光布局全球制造基地,落实知识产权的掌握,鸿海企业集团在国内、美国、日本至今共取得超过11,000件专利权,此为多年研发成果的具体展观。

公司势力

在全球五大EMS企业中,《鸿海精密集团的发展最为突出。鸿海精密、华硕电脑和广达电脑的结算周期为每年的1月至12月,美国Sanmina-SCI公司为上年的10月至次年9月,其余为上年的4月至次年3月。数据是先根据月均销售额求出当年度平均销售额,再换算成日元。  外墙粉刷成乳白色的崭新厂房,供员工居住的宿舍楼、商业设施……,数量超过70栋的巨大建筑群一眼望不到边。在横贯其中的单向3车道的马路上,来来往往地行驶着装满货物的卡车。据称,在此工作的员工超过了10万人。由于地方太大,有些人像在高尔夫球场上一样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建筑物之间。 由于其业务形态是代工,公司名称一般不外露,因此鸿海精密并不是很出名。然而,其业绩的迅猛增长势头只能用爆发式的来形容。自1999年度开始公布联合结算报告以后,该公司的销售额一直保持在每年4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度联合结算的销售额比上年度增长68%,达到31056万亿日元。足足超出新加坡Flextronics公司1万亿日元,远远高于夏普和三洋电机等日本大型民用产品厂商,就像是一座突然浮出水面的巨大冰山。 从材料、元器件到产品(成品)、服务及内容等各个行业,在表示附加值高低的“微笑曲线”上,作为鸿海精密最大收入来源的产品制造就位于其“底”部。也就是说,要想获得高收益率并非易事。然而,鸿海精密2005年度营业利润率达到了54%,超过了位于微笑曲线“上缘”的绝大多数大型电子厂商。营业利润率仅有19%的Flextronics公司和营业亏损额达505亿日元的美国Sanmina-SCI公司更难望其项背。

研发创新

集团多年来致力於研发创新,以核心技术为中心,包括:奈米技术、环保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精密模具技术、伺服器技术、光电 / 光通讯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路技术等。集团不仅具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更在智权管理上努力耕耘,积极地以提升华人之国际竞争力为己任;截至2005年底已在全世界共获超过15,300件专利,不仅连续三年蝉联台湾年度专利申请数及获准数双料冠军,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集团亦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华人企业。

发展前景

。鸿海企业集团大陆主要制造基地富士康集团系台湾鸿海集团投资大陆发展而来,主要生产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等高科技关键零组件与系统产品。在中国大陆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 鸿海自1988年移师大陆创办富士康以来的十多年内,年均增长率均超过60%,其它年份也在60%左右,如2001年50%多,2002年70%多。2003年突破3000亿台币大关已经山头旌旗在望。

世界著名IT公司简介

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以软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服务的结合,软件与行业的结合,技术与行业管理能力的结合,提供软件开发和行业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软件产品、平台的开发与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我们提供高度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管理最佳实践,以满足客户需求。

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软件定制、软件开发、航天、军队、政府、铁路、大型企业、文物考古等领域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发理念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开发出“最满意”的软件产品。 

在电子政务领域与企业信息化领域,我们开发并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协同办公系统”、“E-Paper电子报纸系统”、“智能舆情分析系统”,电子商务套件等产品,已经广泛深入应用在几十家大型企业中。

在服务领域,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包括IT咨询服务、应用开发和维护、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IT教育与培训等服务业务。

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软件技术 ,丰富的成功经验,卓越的设计思维,为您创作符合您业务和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以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经营理念为指导。

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最受社会、客户、股东和员工尊敬的公司,并通过组织与过程的持续改进,领导力与员工竞争力的发展,联盟与开放式创新,使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1、销售额最大的IT企业、最大的PC和打印厂商惠普。 2、最大的IT服务企业、最大的企业级IT企业、最大的中间件厂商IBM 3、最大的软件企业、市值最高的IT企业微软 4、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增速最快的大企业Google 5、最大的网络企业思科 6、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 7、最大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 8、最大的数据库厂商甲骨文 9、最大管理软件厂商SAP 10、近几年表现非常抢眼的苹果公司 图:全球十大IT巨头2007年业绩一览表 十大IT公司点评中涉及的主要数据 1、惠普 HP下设5大IT部门:企业存储及服务器(ESS)、惠普服务(HPS)、惠普软件、个人系统产品部(PSG)、图像和打印部(IPG)、惠普金融服务(HPFS)和集团投资。ESS、HPS、惠普软件组成了一个大的集团科技解决方案部(TSG)。 2007财年,惠普收入10428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38%。净利润7264亿美元。 1)最大的PSG部门收入36409亿美元,增长21%,PC出货量增长28%。其中笔记本收入增长47%,台式机增长8%。同时消费类客户端产品增长39%,而商用产品增长16%。PDA产品则下滑,其中商用PDA下滑5%,消费类PDA下滑1%。 2)IPG部门收入28465亿美元,增长4%,主要来自于多功能打印机和大幅面打印机 3)2007财年,惠普ESS部门收入1876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其中工业标准服务器增长14%,商业关键系统产品收入下降3%,主要因为PA-RISC和Alpha产品销售下滑,而占商业关键系统64%业务的Integrity服务器则大幅上升37%。 4)惠普服务部门收入16646亿美元,增长3%。其中咨询顾问和集成增长9%。 5)惠普软件收入达2325亿美元,增长高达74%。主要原因来自于2006年7月惠普以45亿美元收购了管理软件公司Mercury Interactive,如果不计算Mercury的收入,惠普软件增长5%。 2、IBM 2007年IBM收入98786亿美元,同比(914亿美元)增长8%;利润10418亿美元,同比(94亿美元)增长11%。 四大IT部门: 1)GTS(全球技术服务部)36103亿美元,比2006年的32322美元增长117%;利润率299% 2)GBS(全球商业服务部)18041亿美元,比2006年的15969亿美元增长13%;利润率235% 3)系统与科技部收入21317亿美元,比2006年的2197亿美元下降3%;利润率397%(下滑原因在于07年6月卖掉了打印部门) 4)软件部门收入19982亿美元,比2006年的18161亿美元增长10%;利润率852% 3、微软 微软2007财年收入51122亿美元,研发投入7121亿美元,利润14065亿美元。 微软产品线: 1)客户端 *** 作系统(Client) 主要产品:Windows Vista、Windows XP 2007财年收入14972亿美元(约80%来自OEM),增长14%,运营利润11603亿美元,增长13% 2)服务器和工具(Server and Tools) 主要产品:服务器 *** 作系统Windows Server 数据库SQL Server(2006年收入2654亿美元,Gartner数据) 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中间件BizTalk Server 安全工具Forefront Security 2007财年收入:11175亿美元,增长16%;运营利润39亿美元,增长29%。 3)微软商业软件部(Microsoft Business Division,MBD) 主要产品:Office system Exchange Server Dynamics business solutions(ERP、CRM等) 2007财年收入16396亿美元,增长13%;运营利润10838亿美元,增长13%。 4)在线服务业务(Online Services Bus

1、百度是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百度愿景是: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

“百度”二字,来自于八百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这句话描述了词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

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

3、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创立的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5、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是最早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科技企业之一,是中国北京的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甲48号。

世界著名IT企业汇总

世界著名IT企业汇总

这些都是根据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当然有些不是)选出的世界有代表性的IT企业,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不知道能不能加精?呵呵这是我做报社编辑的时候写的,还没发布)。其中有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司,像Intel,AMD,NOKIA等,也有很多大家所不熟悉的。了解一下当今世界顶级IT企业,找出我们国家的IT企业与他们的差距。希望我们国家的公司能迎头赶上并超过他们。

美国篇:

国际商用机器 (IBM)——创立于1911年,1924年改为现在的名字。IBM公司的实际创业人,是被列为美国企业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托马斯•沃森(老沃森)。1956年老沃森去世后,他的儿子小沃森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委员、公司最高***,成为IBM公司的第二代首脑人物。几十年来,IBM公司在小沃森称之为“信念的力量”的鼓舞下,力求尽善尽美的服务,终于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1995年6月,IBM以353亿美元成功地收购莲花计算机发展公司,写下了现代商业史上极其精彩的一笔,莲花公司是仅次于微软、NOVELL的世界第三大计算机软件制造厂商。

惠普 (HP)——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建于1939年,六十多年来,HP的发展极其迅速,她当年创业的车库也被美国政府确立为硅谷诞生地。总部目前位于加州硅谷Palo Alto市,2002年与康柏公司合并,是全球仅次于IBM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商。1985年,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第一家高科技技术合资企业。

弗莱森电讯 (verizon)——弗莱森电讯公司是由贝尔大西洋公司(Bell Atlantic)与美国通用电话电气公司(GTE)于2000年5月合并而成(兼并金额600亿美元),是美国第一大地方电话公司和第二大电信服务商。该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话簿出版和在线话簿检索的公司。

戴尔(DELL)——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的戴尔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于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他是目前计算机行业内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他创造的直销模式使得戴尔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市场领导者。

美国电话电报(AT&T)——成立于1885年,公司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这一颇具影响力事件。1995年,AT&T决定分离成为三个独立运作公司,包括AT&T朗讯公司以及NCR,到1996年年底,该公司经营长途业务,经营的业务包括声音、数字以及无线系统连接服务。

微软(Microsoft)——1975年4月4日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合伙成立, 并且于1981年6月25日重组为公司。总部位于华盛顿州的雷特蒙德市。微软是世界个人和商用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领袖。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在6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公司一直是新技术变革的领导者。由它研发的Windows *** 作系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英特尔(Intel)——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枚微处理器——4004。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

摩托罗拉(Motorola)—— 摩托罗拉公司创立于1928年,是提供集成通信解决方案和嵌入式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她在全球共有11万名员工,业务范围涉及无线通信、半导体、汽车电子、宽带、网络和互联网接入产品等。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是中国电子领域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美国在华最大的投资商和中国最成功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思科系统公司是世界领先的Internet网络互联厂商,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1984年12月思科系统公司正式成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Cisco在1999年已跻身世界十大电信公司的行列。市场研究公司 Dataquest 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它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信产品供应商,年增长率达87%。同时,思科系统公司也是建设互联网的中坚力量,目前互联网上80%以上的骨干路由器是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

德州仪器公司(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也是世界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技术的设计商和供应商,是推动因特网时代的半导体引擎。世界上首块集成电路(IC)就由TI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公司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其业务包括半导体、工业电子材料、教育产品。公司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设有制造或销售机构。TI为全球众多的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TI占有全球DSP市场48%的份额,市场排名第一;

TI在混合信号/模拟产品市场排名第一;

1999年售出的数字蜂窝电话中,超过半数使用的是TI的DSP解决方案;

全球每年投入使用的调制解调器中,有三分之一使用TI的DSP。TI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调制解调器芯片组供应商;

全球十分之九的高性能硬盘驱动器采用TI的DSP ;

全球超过70%的DSP软件是为TI的DSP解决方案而编写的;

TI占有北美图形计算器市场80%的份额;

TI在世界范围内拥有6000项专利;

超微(AMD)——AMD 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集成电路供应商,专为电脑、通信及电子消费类市场供应各种芯片产品。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微处理器生产厂商,仅次于Intel。公司创办于 1969 年,总部设在美国硅谷,有超过 70% 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苹果(apple)——美国著名老牌计算机公司,是个人电脑最早的倡导者和著名生产商,由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它所生产的苹果系列电脑,一直是个人电脑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并曾提出过很多新概念,其产品也掀起过多次流行潮,风行一时。目前,苹果电脑电脑公司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机构,其产品也行销全世界。

日本篇:

日本电报电话(NTT Group)——日本电报电话株式会社(NTT)是日本最大的电信网络运营公司。在世界电信行业之中,其资产规模及业务收入均占首位。NTT的前身是“日本电报电话会社”,自1985年民营业化之后的12年来,通过加强运营管理和改善通信设施,提高了通信业务水平,并推出各种优质的服务,为用户创造出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环境。

1997年日本政府修改了电信法,允许NTT集团在国际通信市场上开拓业务。现在,NTT集团正以“Arcstar”为品牌,不断推出多项国际增值业务。

日立(HITACHI) ——1910年日立制作于日本茨城县日立市成立。起步阶段以电气机械的制造为中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涉及电力、电机、信息、家电、电子、仪器、汽车配件等各个领域的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松下(Panasonic)——松下电器产业集团由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在日本国内拥有152万职工、在海外包括中国24万人在内,共计123万职工。松下电器集团是由11个主要关连公司为中心的联合结算企业,日本国内有300家企业、全世界44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国的40家企业在内有220家企业从事企业经营活动。

索尼(SONY)——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创建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后于1958年更名为索尼株式会社,总部设在日本东京。自创建以来,Sony一直以“自由豁达、开拓创新”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出了众多充满创新的电子产品。目前,索尼已成为世界上民用电子、工业电子和娱乐业等领域的先导之一。

东芝(TOSHIBA)——公司业务涉及能源和电子这两大方面,包括半导体、液晶、家用电器以及电脑、医疗机器、发电用成套设备等。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惟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

日本电气公司(NEC)——成立于1899年,当时是与美国的西部电气(WE公司)合资成立的,是日本最早的合资公司。总部设在日本东京。业务领域涉及IT解决方案、网络解决方案、半导体及电子器件。在日本个人电脑市场,NEC是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制造商之一。NEC在1976年建成中日海底电缆,1980年设立NEC北京办事处,1982年成立台湾分公司。

富士通(FUJITSU)——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厂商, 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子公司和157万名员工。富士通在7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截止到2004年5月止,在中国累计投资金额已达53亿美元,有41家子公司,总营业额超过80亿人民币,在职员工15000余人。

佳能(Canon)——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93,000人。

夏普(Sharp)——创立于1935年,总部设在日本大阪市。1953年,夏普成功地进行了电视机的批量生产,并销售了第一号日本国产电视机。1963年参加广州交易会为开端,夏普开始与中国进行商务往来。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共拥有5家生产、销售基地和1家销售公司(内设研发中心)。

精工爱普生(Seiko Epson)——精工爱普生公司成立于1942年5月,总部位于日本长野县诹访市,是数码映像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目前在全球五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和研发机构,在5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营业和服务网点。截止到2004年3月,精工爱普生集团已经在世界各地发展了110家公司,拥有员工84,899名。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是爱普生集团的核心企业,该公司已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

韩国篇:

三星电子(samsung)——成立于1969年,是三星集团的旗舰公司。作为半导体、通讯以及数字集成技术的全球领先厂商,三星电子是DRAM和SRAM半导体、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显示器、CDMA移动电话和录像机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厂商。三星电子业务遍及47个国家,全球雇员为75000人。

LG电子(LG Electronics)——LG电子是一家大型电子和通信业的全球性企业,以数码显示器与媒体、信息通信、数码家电等三大事业为中心,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76个当地生产法人、销售法人和研究所,员工达64,000余人。在全球著名的美国财经期刊《商业周刊》评选的“2004年度IT业界百强企业”中,韩国LG电子荣登榜首,以最大增长幅度、最快增长速度和本年度最佳的收益率等综合优势,在评选中超过IBM、戴尔、三星电子,一跃成为世界最佳IT企业。

中国篇:

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3200亿元,员工1208万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国内10个省(自治区)设有全资子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munications)——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于2002年5月重组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580亿元人民币,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经国务院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

联想(lenovo)——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海尔(Haier)——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经过20年稳定的发展现已成一个大型国际化集团。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16亿元。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工业园13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00个。

华为(huawei)——华为是全球通信业具有领导地位的供应商之一,从事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创新的、客户化的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实现客户的潜在增长,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截至2005年10月,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运营商中,已有22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产品包括无线产品(如 UMTS、CDMA2000、GSM/ GPRS/ EDGE 及 WiMAX)、网络产品(如 NGN、xDSL、光网络、数据通信)、增值服务(如智能网、CDN/ SAN、无线数据),以及移动和固定终端。

华硕(ASUS)——华硕自1989年成立后,迅速成长为久负盛名的国际大企业,在全球五大洲拥有超过60,000名员工,并设立了近二十个国际性分支机构。总部设于中国台北市。目前,华硕已经有六大产品线位居全球前五位,其中主板全球第一,显卡全球第一,笔记本电脑全球第五,光存储全球第五,无线网络产品全球第五,Cable Modem(缆线宽带数据机)全球第二。在2004年,华硕共出产了4200万片主板,这个数字意味着在那一年全球卖出的每3台台式机中,就有一台使用华硕主板!

其他国家篇:

德国:

西门子(SIEMENS)——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创立于1847年,现任CEO是柯菲德博士。西门子进入中国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西门子的中国业务是其亚太地区业务的主要支柱,并且在西门子全球业务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活跃在中国的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其核心业务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解决方案。

英国:

沃达丰(vodafone)——沃达丰的前身是英国拉考尔电子公司专营移动电话的一个部门,1985年才单独成立沃达丰电信公司。现为英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其移动电话业务遍及欧洲绝大部分地区和日本。沃达丰集团曾于2001年投资3000亿美元将自己的实力范围扩张到了全球28个国家,其中包括以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JapanTelecomHoldingsInc。

法国:

阿尔卡特(Alcatel)——阿尔卡特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也是最早扎根于中国,与中国通信业长期合作的强大合作伙伴。它率先在法国建立的光谷,闻名全球。阿尔卡特是唯一可以提供陆、海和空通信网络的企业,在中外电信企业中独树一帜。在市场上,阿尔卡特也以多项骄人业绩,傲居领导地位。

芬兰:

诺基亚(Nokia)——诺基亚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技术,以及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用户友好特性、可靠性和高质量,诺基亚不仅成为世界移动电话的领导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与IP网络的领先提供商。公司由两大业务集团组成:诺基亚移动电话和诺基亚网络。另外,还包括一个独立的诺基亚风险投资机构和公司研发机构:诺基亚研发中心。

荷兰:

皇家飞利浦电子(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皇家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其2002年的销售额达318亿欧元,在彩色电视、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飞利浦拥有166,500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里活跃在照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半导体和医疗系统等领域。

瑞典:

伊莱克斯(Electrolux)——源于瑞典的伊莱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专业相关设备的制造商之一。,在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市场均雄居第一、二位。每年有超过6000万件伊莱克斯集团生产的产品进入遍布全球的千家万户。

爱立信(LM Ericsson)——1876年成立,迄今已有128年的历史,总部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从早期生产电话机、电话交换机,发展到今天,爱立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提供端到端的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它已经挤身于世界前十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行列,40%的移动电话用户使用了爱立信系统。2001年10月,爱立信与索尼公司成立了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向市场提供25代和3代终端设备。

参考资料:

>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500强排名112的鸿海精密集团是不是中国企业全部的内容,包括:世界500强排名112的鸿海精密集团是不是中国企业、世界著名IT公司简介、全球10大IT业巨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73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