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ip地址的有关知识

我想知道ip地址的有关知识,第1张

IP简介

Internet 上的每台主机(Host)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协议就是使用这个地址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这是Internet 能够运行的基础。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分为4段,每段8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0~255,段与段之间用句点隔开。例如15922611。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IP地址分为A、B、C、D、E5类。常用的是B和C两类。ip地址就像是我们的家庭住址一样,如果你要写信给一个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这样邮递员才能把信送到,计算机发送信息是就好比是邮递员,它必须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于把信送错人家。只不过我们的地址使用文字来表示的,计算机的地址用十进制数字表示。

众所周知,在电话通讯中,电话用户是靠电话号码来识别的。同样,在网络中为了区别不同的计算机,也需要给计算机指定一个号码,这个号码就是“IP地址”。

什么是IP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

将IP地址分成了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设计者就必须决定每部分包含多少位。网络号的位数直接决定了可以分配的网络数(计算方法2^网络号位数);主机号的位数则决定了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计算方法2^主机号位数-2)。然而,由于整个互联网所包含的网络规模可能比较大,也可能比较小,设计者最后聪明的选择了一种灵活的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具有不同的网络号位数和主机号位数。

如何分配IP地址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那么,局域网怎么分配IP地址呢?互联网上的IP地址统一由一个叫“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网络号分配机构)的组织来管理。

IP是什么?

——IP是当前热门的技术。与此相关联的一批新名词,如IP网络、IP交换、IP电话、IP传真等等,也相继出现。那么,IP是什么呢?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连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那么,“数据报”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数据报也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包”,再传送出去。但是,与传统的“连接型”分组交换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报”。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报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每个数据报都有报头和报文这两个部分,报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报不经过同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

——在实际传送过程中,数据报还要能根据所经过网络规定的分组大小来改变数据报的长度,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可达65535个字节。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 *** 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现在电信网正在与IP网走向融合,以IP为基础的新技术是热门的技术,如用IP网络传送话音的技术(即VoIP)就很热门,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术的研究重点。

IP地址类型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IP地址分类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从0001 到126000。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E类IP地址

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IP地址是由什么机构分配的

所有的IP地址都由国际组织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负责统一分配,目前全世界共有三个这样的网络信息中心。

InterNIC: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

ENIC:负责欧洲地区;

APNIC:负责亚太地区。

我国申请IP地址要通过APNIC,APNIC的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大学。申请时要考虑申请哪一类的IP地址,然后向国内的代理机构提出。

什么是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保留IP地址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查找Ip有个cmd命令:tracert 后面加ip地址,可以查所经过的路由!

参考资料:

>

人们为了通信方便给每一台计算机都事先分配一个类似电话号码一样的标识地址,即IP地址。

根据TCP/IP协议,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范围内是唯一的。

如:某IP地址为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0000010

为了方便记忆,人们把32位的IP地址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再将每8位二进制换成十进制,即192168102

就像电话号码一样分为区号和具体号码一样,我们把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网络标识

同一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标识,网络上每一个主机都有一个主机标识与其对应。

主机标识

即为某个网络中特定的计算机号码。

例:一个主机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102,其中

网络标识为192168100

主机标识为2

IP地址共占4个字节32位,其一部分为网络标识,另一部分为主机标识。由于网络中所包含的计算机数量可能不一样多,人们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把IP地址按3种方法来划分,分别是:

1,A类IP地址

在IP地址的4段号码中,第1段为网络标识,其余3段为主机标识。也就是说: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标识和3字节的主机标识组成。

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网络标识的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占24位。

A类IP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大型网络,可用主机数达1600万多台。

2,B类IP地址

在IP地址的4段号码中,前2段为网络标识,后2段为主机标识。也就是说:B类IP地址由2字节的网络标识和2字节的主机标识组成。

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网络标识的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

B类IP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网络,可用主机数达6万多台。

3,C类IP地址

在IP地址的4段号码中,前3段为网络标识,最后1段为主机标识。也就是说: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标识和1字节的主机标识组成。

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网络标识的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

C类IP网络地址数量较少,适用于小型局域网络,可用主机数最多254台。

另外,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11110开始的地址叫 多点广播地址 。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的地址都将留着作为特殊用。

IP地址的寻址规则

1网络寻址规则

A、网络地址必须唯一。

B、网络标识不能以数字127开头。在A类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127111用于回路测试)。

C、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255。数字255作为广播地址。

D、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0”,“0”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送。

2主机寻址规则

A、主机标识在同一网络内必须是唯一的。

B、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1”,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该机地址是广播地址,而非主机的地址。

C、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0”,如果各个位都为“0”,则表示“只有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上没有任何主机。

1IP地址基础知识。

在Internet上有千百万台主机,为了区分这些主机,人们给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专门的地址,称为IP地址。通过IP地址就可以访问到每一台主机。IP地址由4部分数字组成,每部分数字对应于8位二进制数字,各部分之间用小数点分开。如某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1115265112 ,Internet IP地址由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统一负责全球地址的规划、管理;同时由Inter NIC、APNIC、RIPE三大网络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美国及其它地区的IP地址分配。

固定IP:固定IP地址是长期固定分配给一台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一般是特殊的服务器才拥有固定IP地址。

动态IP:因为IP地址资源非常短缺,通过电话拨号上网或普通宽带上网用户一般不具备固定IP地址,而是由ISP动态分配暂时的一个IP地址。普通人一般不需要去了解动态IP地址,这些都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的。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2IP地址是由什么机构分配的

所有的IP地址都由国际组织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负责统一分配,目前全世界共有三个这样的网络信息中心。

InterNIC: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

ENIC:负责欧洲地区;

APNIC:负责亚太地区。

我国申请IP地址要通过APNIC,APNIC的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大学。申请时要考虑申请哪一类的IP地址,然后向国内的代理机构提出。

3什么是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4为什么会受到网络攻击

据中国公安部消息,公安部2004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圆满结束,调查表明,中国计算机用户计算机病毒的感染率为879%,比去年增加了2%。

调查表明,中国计算机用户计算机病毒的感染率为879%,比去年增加了2%。但是,3次以上感染计算机病毒的用户数量有较大回落,占全部感染用户数量的571%,比去年减少了26%,表明受过病毒感染用户的防范能力有所提高。

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中国感染率最高的计算机病毒是网络蠕虫病毒和针对浏览器的病毒或者恶意代码,如“震荡波”、“网络天空”、“尼姆达”、“SQL蠕虫”等。计算机病毒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情况比往年有所下降,但针对网络的破坏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计算机用户帐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的计算机病毒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调查表明,被调查单位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比例为58%。其中,发生1次的占总数的22%,2次的占13%,3次以上的占23%。发生网络安全事件中,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造成的安全事件占发生安全事件单位总数的79%,拒绝服务、端口扫描和篡改网页等网络攻击事件占43%,大规模垃圾邮件传播造成的安全事件占36%。54%的被调查单位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比较轻微,损失严重和非常严重的占发生安全事件单位总�0%。

造成网络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其中因未修补、防范软件漏洞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件占总数的66%。同时,调查表明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采用安全专用技术产品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和加强,但是用户安全观念薄弱、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培训,以及缺乏有效的安全信息通报渠道、安全服务行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造成网络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其中因未修补、防范软件漏洞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件占总数的66%。同时,调查表明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采用安全专用技术产品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和加强,但是用户安全观念薄弱、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培训,以及缺乏有效的安全信息通报渠道、安全服务行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5个人用户如何拦截网络攻击

·黑客攻击行为特征分析 反攻击技术综合性分析报告

6计算机常用端口一览表。

1 传输控制协议端口服务多路开关选择器

2 compressnet 管理实用程序

3 压缩进程

5 远程作业登录

7 回显(Echo)

9 丢弃

11 在线用户

13 时间

15 netstat

17 每日引用

18 消息发送协议

19 字符发生器

20 文件传输协议(默认数据口)

21 文件传输协议(控制)

22 SSH远程登录协议

23 telnet 终端仿真协议

24 预留给个人用邮件系统

25 smtp 简单邮件发送协议

27 NSW 用户系统现场工程师

29 MSG ICP

31 MSG验证

33 显示支持协议

35 预留给个人打印机服务

37 时间

38 路由访问协议

39 资源定位协议

41 图形

42 WINS 主机名服务

43 "绰号" who is服务

44 MPM(消息处理模块)标志协议

45 消息处理模块

46 消息处理模块(默认发送口)

47 NI FTP

48 数码音频后台服务

49 TACACS登录主机协议

50 远程邮件检查协议

51 IMP(接口信息处理机)逻辑地址维护

52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时间协议

53 域名服务器

54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票据交换

55 ISI图形语言

56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验证

57 预留个人用终端访问

58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邮件

59 预留个人文件服务

60 未定义

61 NI邮件

62 异步通讯适配器服务

63 WHOIS+

64 通讯接口

65 TACACS数据库服务

66 Oracle SQLNET

67 引导程序协议服务端

68 引导程序协议客户端

69 小型文件传输协议

70 信息检索协议

71 远程作业服务

72 远程作业服务

73 远程作业服务

74 远程作业服务

75 预留给个人拨出服务

76 分布式外部对象存储

77 预留给个人远程作业输入服务

78 修正TCP

79 Finger(查询远程主机在线用户等信息)

80 全球信息网超文本传输协议(>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

网络类别 最大网络数 第一个可用的网络号 最后一个可用的网络号 每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

A 126 1 126 16777214

B 16382 1281 191255 65534

C 2097150 19201 223255255 254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A类IP地址 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C类IP地址范围192011-223255254254(二进制表示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0 11111110)。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

希望可以帮到朋友!

以上就是关于移动的网络参数,ip地址是多少子网掩码是多少网关是多少全部的内容,包括:移动的网络参数,ip地址是多少子网掩码是多少网关是多少、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的相关知识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746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