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包开发的IT技术人员怎么创业?

一个外包开发的IT技术人员怎么创业?,第1张

《创业,生与死》是作者板仓雄一郎对自己创业经历的总结,生动地呈现了他从创业之初到最后失意破产的整个过程。短短两年时间,他攀越过人生的高峰,也跌进过谷底。板仓雄一郎在书中分析了自己创业失败的原因,希望为有意开创新事业的人提供参考,让更多人借鉴自己的经验。

适合谁读

· 创业者

· 企业领导者

· 刚刚拿到天使投资的人

关于作者

板仓雄一郎,日本IT界传奇人物,1991年成立公司HyperNet,随即获得日本财经界重要奖项日本“新商务大奖”以及“经济产业大臣奖”,并且因为与比尔‧盖茨的合作,成为《日经新闻》头版的常客。后因环境与个人因素的影响,公司宣布破产。

是什人?为什么?好不好,怎么办?

学什么?从失败者身上吸取哪些创业经验

创业成功的案例中有许多的经验可以学习,创业失败的案例也有许多教训可以吸取,甚至可以说这些教训比成功经验更加深刻,更有实用性。深入了解创业失败的案例,认真分析和总结其失败的原因,才能与自己的创业经历进行对比,避免同样的错误在自己的创业生涯中出现。

今天的文章讲述了日本IT界传奇人物板仓雄一郎的创业事迹,分析了其创业失败的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了解这些因素,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让自己也走入同样的困境。

你还会发现

· 日本经济史上的三大热潮都有什么;

· 板仓雄一郎的创业过程;

· 板仓雄一郎创业失败的原因。

一、日本IT界“金童”,板仓雄一郎

开篇之所以大篇幅的描述曾经的“京城IT四少”之一茅侃侃的悲剧,是因为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板仓雄一郎与茅侃侃有惊人相似的经历,他被称为日本IT界“金童”。两人意气风发与暗无天日相互交织的人生故事,也惊人地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板仓雄一郎选择破产并活了下来,而且写了今天这本书,用自己惨痛的教训忠告后来者不要重蹈覆辙。出生于1963年的板仓雄一郎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喜欢出风头”和“讨厌模仿别人”;高中毕业后他放弃上大学,在1983年成立了自己的游戏软件公司。1991年6月,他从一个“电话串线事件”中扑捉到了商机,创立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HyperNet。

当时的游戏产业恰逢国际互联网发展的风口,板仓雄一郎带领公司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日本游戏行业的佼佼者。1995年,日本正式欣起一波“互联网”热潮,当时日本开始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加大了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在这个风口和个人信心爆棚的双重作用下,板仓雄一郎“内心那常常按耐不住的欲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他开始了新的大事业征程;当时年少气盛的他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于是野心勃勃地开始了HyperSystem计划,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并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由此他也成为了日本媒体的宠儿,先后获得日本财经界重要奖项“新商务大奖”以及“经济产业大臣奖”,并且因为与比尔·盖茨的合作,成为《日经新闻》头版的常客,也成为日本各大银行挤破头也要争取的借贷对象。

但好景不长,1997年末,因网络泡沫破裂、银行停止货款以及经营判断失误,板仓雄一郎的公司HyperNet因负债37亿日元而宣布破产,1998年1月,他个人也因负债26亿日元而宣布破产。1996年到1997年适逢互联网发展到第二个热度阶段,又赶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所以失败倒闭的企业当然不止他一家。但是板仓雄一郎的公司却是从顶点跌到谷底的那一家,从1996年银行争相为他提供贷款的“IT金童”,到成为银行业口中的“信用等级为零”、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最终资金链断裂,并在1997年宣布破产,前后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这种强烈的对比和速度,的确令人感慨这世界变化快。

从天堂掉到地狱,这是板仓雄一郎创业十五年间真实心情的写照。这十五年间,他经历了日本经济史上的三大热潮:风险投资热潮,互联网热潮和日本金融市场改革,他自己的荣辱得失与这三大热潮息息相关。他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失败,还与那个时代的大环境密不可分。但正如他在书中所说:“虽有时局不利的无可奈何,但将一切都归罪为时代之误也是潦草而不负责任的”。

他在书中列举了自己的几大罪状:误判市场环境,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不懂财务管理,盲目扩张,疏于了解员工情况等等。这些可以说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都很常见,而与比尔·盖茨的合作,可以称得上是在关键时间节点上的“黑天鹅事件”,这次失败的合作给他的事业带来了至今难以评估的影响。

二、比尔·盖茨的魔咒和HyperNet的倒塌

在企业蒸蒸日上之际,“新商务大奖”也降临到了板仓雄一郎的头上。在颁奖典礼当场,比尔·盖茨作为开场嘉宾致辞,随后,两人有了交集,约定就合作展开会晤。这个消息很快被日本经济界得知,还没到正式会面的日期,要给板仓雄一郎的企业贷款的日本银行已经挤破了头。

然而,在会晤的前一天深夜,当所有人已经进入梦乡时,给板仓雄一郎准备英文资料的美国律师却委托中间人偷偷给板仓打了个电话,电话的大意是提醒他,不要和比尔·盖茨说太多话,硅谷有很多人就是因为在跟他说得太多才导致破产的。听到这句话,板仓雄一郎嗤之以鼻,他自信满满地回复说,你这也太杞人忧天了,放心吧,等着我胜利的消息吧。

会晤当天,十分钟的日程被临时延长到了一个小时,原因是比尔·盖茨竟然和现场担任讲解的技术人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但从整体上来说,这次会晤一切顺利,板仓雄一郎现场得到了比尔·盖茨肯定的答复,送走客人之后,他开始静候比尔·盖茨的巨额注资以及战略合作的好消息。

然而,比尔·盖茨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这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板仓雄一郎心中更是升起了很多疑问,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了会谈前一晚律师的忠告,同时他也想到了在硅谷流传的一个魔咒,“风险企业一旦被比尔·盖茨盯上,就只有两种下场:被收购或破产”。

板仓雄一郎再次回忆当天会谈的所有细节,他仍然认为那是一次成功的振奋人心的会晤,他不会预料到,自己的企业从此开始了断崖式滑落,更不会预料到,比尔·盖茨的来访给他带来的不但不是福音,反而是更加长久的伤害,他即将成为硅谷魔咒中的又一家企业。而最先向他脖子上抛出绳索的,正是与他私交甚好,并一直密切合作的日本住友银行。住友银行的负责人曾经与板仓雄一郎情同兄弟,HyperNet得到的第一笔25亿元贷款就是住友发放的,由于住友银行的光环效应,另外七家银行又联合贷出了20亿。在强大资金的支持下,HyperNet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并促成了与比尔·盖茨的会晤。随之,企业水涨船高的声望,吸引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与韩国三星集团签订了专利许可合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旗下的Ned提供了6亿元的第三方定向增发。然而,比尔·盖茨终止合作的消息传播的速度不亚于恶性流行病毒,伴随着HyperNet在美国市场的开拓不利,上市受阻,形势突然之间开始逆转。首先动手的是住友银行,他们在收回一笔巨额贷款后,拒绝再次贷出。原来情同兄弟的银行负责人也避而不见。资金链紧张的气氛,迅速波及相关利益方。七家银行联合“信贷收缩”,拒绝再给HyperNet贷款;租赁合作中的债权方也要求收回器材。在步步紧逼之下,板仓雄一郎只好援请曾经合作过的证券行业大佬们推进定向增发,也就是要拿股份置换,请有实力的企业介入HyperNet的经营。

可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又发生了。在百般努力之下,目标企业已经签订了意向注资合同,但在去交易银行兑现资金转款的步骤时,竟然被银行拒绝,银行的意思是:坚决不同意注资入股HyperNet。理由是HyperNet的交易银行住友银行给予公司的信誉评级为零,交易风险过大。无奈的板仓又试图找软银的孙正义和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融资,但都遭到了拒绝,最后板仓雄一郎终于收到日本一家巨型企业战略投资的意向书。在皆大欢喜的会晤晚宴即将结束时,板仓为了提升对方的信心,多嘴说了一句:我们的成长性曾经得到比尔·盖茨的认可,如果有机会,你可以问下他。这句话又坏事了。让板仓雄一郎没想到的是,这位日本企业家还真有直通比尔·盖茨的渠道。虽然不知道比尔·盖茨都对他说了些什么,但结果就是过了仅仅一周,这笔板上钉钉的增资交易又告吹了!这时的板仓雄一郎才知道,围绕着比尔·盖茨合作者的那句“硅谷魔咒”究竟有多么可怕。

所有在资本上的努力全部失败之后,板仓雄一郎卖掉了自己的所有豪车豪宅,遣散了女朋友们,搬回父母家住,但节省的费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连支付拖欠员工的工资都不够,更别提几大银行的欠款了。只有破产一条路了。这时候,他对人性的理解,才有了真正切肤的感悟。

三、回头看:失败启示录

创业失败之后,板仓雄一郎没有切腹自尽也没有其它过激行为,而是经过深刻反省之后,他写就了《创业,生与死》这本书,并创办了一家咨询机构,专门解答年轻创业者的困惑。

在这本书里,他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他说:“作为一名经营者,我有着致命的缺点——对组织一无所知。公司内部人事、外部营业、和金融机构打交道、和广告主打交道、应付媒体以及个人言行举止……无论在哪个方面,我都因为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缺乏根本了解而屡屡犯错。如今想起来,觉得可以这么说,这些错误堆积起来,才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为什么我不了解组织呢?除了生性如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的职业生涯是直接从总经理开始的。几乎没有为别人打过下手;我经营的企业里最多也就十来人(破产前的那几年除外)。所以,也没有机会学习一个大组织是按什么规则成立,以及这个组织里的人以什么作为行为规范。”应该说,板仓雄一郎的反思还是比较客观的,他是一个天才的创意家,早在20多年前,他就想到了“基于大数据支撑的精准网页d出广告”这种至今被广泛应用的广告表现形式,比尔·盖茨当初之所以对他感兴趣,并在正式会晤时延长时间,与技术员激烈争论,事实上都是源于这个在当时可谓天才的创意,在微软随后的产品中,就大量吸收了这一先进的概念。但天才的创意家,却不一定是合格的企业管理者。我们如果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板仓雄一郎从创业到辉煌再到失败的全过程,除了他自己总结的几项原因,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他的以下三个重大失误:

首先是识人不明,商场如战场,对商场上的合作者是敌是友缺乏敏锐的分辩力。暗地里提醒他的律师显然是朋友,他却以傲慢的态度把对方的善意提醒当作了耳边风;而著名的比尔·盖茨先生很显然是一条大鲨鱼,当对方的意图已经完全暴露的时候,他却还对合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在明知有害的情况下,向新的合作者再次提起与盖茨的合作,造成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也葬送在自己的手里。可以说板仓雄一郎在银行和金融领域里的失败完全是因为他的识人不明,反复地搬起盖茨这块大石头砸向自己的脚造成的。

前一段时间,我们读过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和丹尼尔·西蒙斯合著的书《看不见的大猩猩》,书中主要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存见的6大错觉,即: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和潜能错觉。

很显然,板仓雄一郎是产生了严重的自信错觉,在这种错觉的支配下,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并不真实的自信心。书中强调,自信并不代表能力一定强,板仓雄一郎所犯的错误,与我们在书中举的项羽失败的例子如出一辙。项羽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世出的英雄,他出身贵族家庭,乘天下大乱之机在民间起事。凭着自己的勇武,在三年的时间里,率领五国诸侯灭掉了秦国,分割天下的土地,封赏王侯,号称西楚霸王。霸王的权位虽然有点虚,但却大大助长了他的自信和自大之心,他的自信错觉也就此被不断强化,最终到了刚愎自用,听不进人言的地步。鸿门宴上,亚父范增设计了周密的计划,并屡次示意他杀掉刘邦,然而他不但不采纳范增的意见,放走了刘邦,养虎为患,还在后来对范增这样的忠诚之士产生了猜疑之心,最后弄得强大的楚军众叛亲离,能人散尽,在中了十面埋伏,自刎乌江前,项羽仍然执迷不悟,说“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意思是说,这是老天爷要让我灭亡,并不是我不会用兵打仗。把失败的责任推给虚无飘渺的老天爷,显然是太不负责任了。

好在板仓雄一郎在这一点上与项羽不同,他还是勇于认错并客观地反省了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板仓雄一郎创业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过度依赖银行货款。

板仓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了他和银行之间的利益瓜葛,从最开始的银行宠儿,到成为银行人口中的“信用度为零”,最后的关键时刻,因为住友银行决定不再贷款给HyperSystem,引发了此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的银行看到住友银行的态度,也都决定不再贷款给板仓,造成了公司资金链的彻底断裂。到了这种时候,板仓还在想着找自己的所谓“好兄弟”,住友银行的负责人来解决困难,也再次说明了那个时候,板仓雄一郎在商业上的幼稚。资本也好、银行也好,从来都是逐利的,甚至嗜血的,它们最善长的永远是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碳。板仓雄一郎没有在企业市场最好的时候建立起强大的营销体系,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可持续增长的组织结构,经营和扩张完全依赖银行输血,这就像是一个糖尿病人打胰岛素,如果不能让他的胰腺功能彻底恢复,打再多的胰岛素都无法根治他的病,而且一旦停止外界胰岛素的输入,他的身体就会发生大麻烦,严重时还会有生命危险。

板仓雄一郎创业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时局。创业成功不但要讲究创意,同样要判断时机。从古至今,做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创业同样如此。可以说,板仓雄一郎是抓住了一个好时机,却没有能够判断好时局,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板仓的创意是超前的,并且已经获得了银行和资本的青睐,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他这个时候犯了少年得志者常犯的毛病,他不能免俗地开始换女朋友、换豪车、换豪宅,结果这些看似年轻人独具一格的行为都为后来的倒闭和众人的倒戈埋下了隐患。他的自我膨胀导致错误地估计形势,开始了盲目扩张,并制定了一条看似合理的上市路线图,在没有建立成熟的商业组织体系的情况下,他在美国的发展和布局自然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上市无望时,他又因为年轻人的面子和所谓的情结,不能果断地止损,反而用良性的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收入来补贴美国市场的亏损,这种行为不但无法救活亏损的业务,还把盈利的业务拖向了深渊。至于后来“比尔·盖茨的魔咒”和银行以及各种金融机构的落井下石,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破坏,其实都是源于自身的不够强大。

板仓雄一郎创业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年轻人的没长性、不踏实;过早成功造成的心理优势让他始终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对公司内部人事、外部营运,以及媒体和商务社交的生疏等等,这些方方面面,在书中都有所涉及。或者说,一个年轻的、聪明的、有理想的创业者可能犯的毛病,板仓雄一郎先生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地犯过了,所以这本书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在日本,很多人把这本书称为“史上最成功的创业失败案例”,还是很有道理的。

总结

以往的商业名人传记一般都是极尽美化之能事,通篇充斥着对主人公的溢美之词,谦虚点的也会比较详实地描写自己在商场上纵横捭阖的经历。但《创业,生与死》这本书完全不同,它用纪实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创业过程中的高光时刻,并突出讲述了致暗时刻的心理状态,诚恳分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告诉我们,在创业的路上,从高高在上的成功者到损失惨重的失败者,这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两本《大败局》中说,“成功不可复制,失败或可避免”。与大败局中浓缩的故事相比,《创业,生与死》这本曾经失败者的传记,或许能够更深刻地向我们展示创业路上将要面临的问题。

如果说成功的价值在于让人振奋,那么失败的价值则在于让人清醒。现实中,大部分人会满腔热忱地走上创业之路,又会被一次失败冲击得一蹶不振,所以,去尝试前,请考虑清楚再行动。这是给创业者们很好的建议,也是对每一位进取者的最好忠告。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232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闫燕)

《创业,生与死》金句:成功不可复制,失败或可避免。从他人的失败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平静面对创业路上的一切。将作者的创业经验送给需要的朋友,让他也能更好地创业,找到合适的创业道路。

最主要的原因是,创业公司和创业媒体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大量的程序员投身到创业这个高风险的行业中,而造神,正是让程序员们自动跳进火坑的绝佳办法。不是说程序员不能创业,我是说,创业媒体们故意模糊了创造和创业的界限,把程序员们的创造冲动偷换概念,鼓吹了太多不适合的人去创业。

另一个原因是,招聘成本高涨,CTO们为了能提升影响力,不得不频频出席各种大会刷脸。文笔好的再做做自媒体和技术社群,既能强化个人品牌提高身价,又能在融资的时候提升成功率。

总之,这个行业出现了各种技术大神。

这些大神在普通人类和初级程序员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向往的目标;在中级程序员和高级程序员眼里,这些大神就是他自己,只不过他还没红起来而已

于是攀比心理也开始泛滥,全国第三的架构师比比皆是,整个圈子渐渐就浮躁起来。

然而绝大部分程序员,依然是雇员

媒体们在包装时,最喜欢按独立开发者的路线来整。「从小就对技术有天分」、「大学时曾在某编程大赛一鸣惊人」、「写了个APP玩结果一个月有了千万用户」、「从公司离职自立门户三年上市」。

OK,这的确是程序员的一条职业路线图。但是媒体们不愿意告诉你的是,一:只有极少数程序员是通过这个路线成功的;二:这条线其实需要太多非程序员职位的技能,比如产品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

程序员到底是一个什么职业程序员的四大职业象限

这件事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冲动点的程序员跑去创业了,二是不那么冲动的程序员天天觉得自己能创业,能干大事,在现在公司屈才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画面:雇员们天天抱怨雇主不能提供给他们高管或者独立开发者级别的待遇。

如果不是你自己开的公司,那么雇员同学,你的价值是由你对公司的贡献来决定的。

程序员到底是一个什么职业程序员的价值决定

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职位,没有技术门槛

然而不幸的是,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是技术驱动的公司。真的就是鸟哥说的那样,绝大部分技术岗位,其实技术门槛都不高(门槛在工程上,后文细讲)。技术不过是这些公司的护航舰,而不是破冰船。

先别打我,冷静下来想想,到底有多少你会的那些技术,是你的同行们不会的呢不多,对吧

几年前亿级别的搜索还是问题,现在已经到处是通用解决方案了;几年前千万到亿级别的网站和APP解决方案还在大公司手里,现在各个架构大会都讲烂啦,而且其实都差不多;就连DeepLearning,昌平IT培训发现带API接口的框架也开始涌现,只需要把用REST传进去就能取到结果了。

IT技术人员承接企业外包开发网络平台和软件,确实是未来的趋势,经济变革的大时代很需要这样的人才。问题是,当今经济变革需要的是要素重组产业链结构,过去成功的商业模式现在不再有效,连企业自己都不确定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模样。从企业管理角度,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创新设计的商业模式框架指导下的技术架构解决方案,如果IT技术人员单凭自己的技术架构的搭建能力并不足够,不能解决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设计涉及的问题。因此,如果IT技术人员围绕企业外包开发业务创业,必须注入创新能力和创新商业模式设计内容,才能够满足企业变革的需求包括销售、营销、质量信用的创新。

创业不等于创新,就中国现状而言,创业必先创新。IT技术人员创业路径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能力有限者与商业模式创新设计者合作,创新与技术技能互补的联合创始人的创业模式,共同创造企业专属平台和软件;二是能力强大者有偿获得包含商业规则、原理方法和技术特征的商业模式发明专利授权,在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自主开发由企业专属电子商务平台和云计算网络化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的新型供应链管理和交易一体化平台连接型公司,贯穿产业链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企业平台系统,并自主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这两种路径是目前为止最佳选择,能够同时满足传统企业转型领域的创新者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创业者需要,包括最低投入成本和最低试错风险以及最短时间确认成功与否。因为,它主要依靠知识和智慧以及应用现有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来整合产业链,而不是主要依靠资本研发新技术整合产业链。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对于一些行业、企业和业内公众人物来说,2018年过得相当不舒心,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被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口。

这一年,比特币狂跌、P2P平台密集炸雷,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一年,业内公人物负面消息不断,甚至被“桃色丑闻”缠身。

2019年到来,希望更多企业更多人能行稳致远,踏歌江湖。

比特币崩盘 “韭菜”被割得差不多了

杀伤式

疯魔棍法

《射雕英雄传》中的武功,套路极为威猛,杀伤面巨大。加密数字货币泡沫破灭,将小矿主、购币者、相关创业公司都裹挟进去,无一幸免。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币交易平台Bitstamp的价格定格为19664美元的那一刻,是被无数人重放的镜头。一年之后,2018年12月17日,比特币的价格只为3700美元,此前,它甚至跌破了3200美元。

郭宇(化名)的小矿场卖不出去了。2017年中,他花30多万元人民币买了30台矿机,“杀”入比特币挖矿大军。然而好日子只过了半年,2018年初,比特币价格开始一路下行, 6月24日,比特币跌破6000美元,这是一条公认的矿场“生死线”,低于它,矿工将连电费都支付不起。郭宇摁下了“关机键”,但他仍有一丝期待,或许哪天比特币能起死回生,矿场还能继续开下去。直到不久前比特币跌破3200美元,他彻底“凉凉”,但当初炙手可热的矿机,如今却无人问津。

比特大陆上市前景不明。9月26日,比特大陆正式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说明书。比特币一路下行的2018年,对于这家全球第一大比特币挖矿设备供应商而言,显然不是上市好时机。3个月过去了,港交所并未给出聆讯时间,距离上市申请失效,还有3个月时间。所谓“失效”,是指公司在提交上市资料之后,未能在6个月有效审核时间内通过聆讯。从招股书信息来看,其90%的收入依然来自矿机业务。

当像郭宇这样的矿主越来越多时,矿机业务能否支撑起比特大陆的估值,上市是否合适,上市后的业务可持续性,都被打上重重的问号。最新“传言”是,港交所认为,在适当的监管框架到位之前,任何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或与该行业相关的业务通过在香港进行IPO筹集资金都为 时尚 早。

彭大妈的币都砸手里了。作为广场上活跃的“领舞大妈”,彭大妈从年轻时便站在潮流最前端,2017年彭大妈开始炒币,因为比特币太贵,她便买那些“山寨币”。尽管国内ICO被禁,但QQ群里不知名的项目还是很多,彭大妈混迹其中,各种币买了一堆,不知不觉中,几十万投了下去,一度账面价值超过两百万,可经过2018年“血洗”之后,只变现了几万元和一大堆没有交易量的“死币”。

比“比特币”更大的泡沫是什么?其他加密虚拟货币。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如此分析群体心理:拥有独立见解的高智商者,一旦加入群体就会丧失思考能力,变得冲动、急躁、狂热、极端,完全被无意识控制,失去道德的判断,但却获得极大的力量。“区块链韭菜”是乌合之众在2018年最适合的注解。那些2018年初喊着让大家赶紧上车的“大佬”们悄悄地下车了,Bitcointalk 统计显示,4 年前全球拥有 10 万个比特币以上的地址账户数量为 70 个,现在只剩下了 5 个。截至2018年上半年,失败的区块链ICO项目超过1000个,狂热过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诞生10年,比特币跌落信仰神坛。被投机狂热推高的每一分币价,被某个矿机厂商主导的每一次硬分叉,都是对中本聪“自由、平等、去中心化”“无国界货币平权”理想的背离,“改变世界”的初心,说穿了,是对“一币一别墅”的信仰。

但,泡沫破灭之后,依然不能轻视比特币的力量,尤其是区块链。

人类的未来,在人工智能出现后,出现了转折的可能,算法带来的最大不同是,数据将成为认知和管理世界的唯一要素,即使所谓的人类理性,依然可能被算法掌握,这便是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提到的“数据霸权”,而区块链,是数据保证安全、不可篡改的重要手段。

可预见的是,在21世纪剩下的80多年时间里,点对点的区块链网络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仍将冲击传统的货币体系,比特币“泡沫”或许还会再次被吹大,不管你接不接受,它已经在 历史 书上预留了自己的位置。

互联网金融 爆雷跑路让万亿市场“凉凉”

杀伤式

千蛛万毒手

一种凶险万分的武功,修炼者痛苦难当,对自身带来极大伤害。无论是P2P,还是现金贷,互金行业2018年问题不断,在经历了初期的野蛮生长后,2018年受伤更深。

2017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甚至一个月时间内有4家互金企业登陆美股市场,之后更多互金公司表示要赴美IPO,好像上市如同逛自家的后花园一样容易,可惜好景不长。

2018年5月,网贷爆雷潮开始,平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家接着一家倒下。6月,爆出的问题平台是13家,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陆续爆雷,恐慌情绪蔓延。到8月底,爆雷、失联、跑路的平台达到264家。

爆雷潮给P2P网贷业带来极大冲击,各地互金协会密集发声,要求各P2P平台做好与平台出借人的沟通,有效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鉴于当时有借款人趁火打劫,故意逾期不还款,借机逃脱还款义务,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互金专项整治办)专门发文,要求平台将P2P“老赖”上报征信,之后又发文表示,会从严从重打击恶意退出的网贷平台,缉捕外逃人员,严禁新增网贷机构。

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底,网贷行业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5245家,问题平台 历史 累计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2009万人,涉及贷款余额约为16125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P2P网贷从创新典型变成了“过街老鼠”,原因很多,比如:平台风控能力差,互金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平台逾期风险大;平台违规发展,投资人亦非应该匹配的合格投资人等。

行业的混乱,让之前蜂拥上市的互金类中概股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佳。2018年P2P风险集中爆发时,多家P2P公司股价集体“跳水”,在2018年7月近10个交易日,在美上市的互金公司市值蒸发逾32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到12月中旬,在美国上市的13家互金公司里,有9家公司都已经跌破发行价,其中多家平台的股价跌幅较年初已超70%。

互金行业中概股的持续低迷,让多家上市平台祭出回购股权的护盘大招,包括趣店、和信贷、拍拍贷、宜人贷、信而富等。

互金平台的回购计划也许能在短期内提振投资者信心,但从长远来看,互金行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合规发展。

现在不少平台在进行转型,“转战”大额分期、线上分期商场、线下消费金融等领域,但是其中仍存在乱象,比如隐形收费、征信混乱的情况,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套现的工具。对平台来说,旧事不忘,才能更好面向未来。

资本寒冬 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口袋瘪瘪”

杀伤式

无边落木

令狐冲之武术招式,无数的落木伴着剑影舞成一股强烈的旋风,席卷之处尽是满目苍凉。这一年无论是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来说,都处于缺钱的境地,无处话凄凉!

2018年,一个资本寒冬,所有的投资机构都选择了“现金为王”的战略,宏观市场缺钱,细分市场也缺钱。大多数创业公司处于“余额不足”的状态,位于食物链最末端的创业者,可能是2018年过得最辛苦的一群人,大家都陷入了一个怪圈:穷忙,越忙越“穷”。

归根结底,盲目追风、“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是大部分创业公司倒下的原因。年初,最火的风口莫过于区块链,区块链 游戏 、区块链媒体,甚至区块链火锅店都开始燎原,但是这个泡沫破碎得太快,德勤调查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网站上将近86000个区块链项目,如今存活的项目大约只有5%。设局跑路、内讧而亡,区块链圈的裸泳者纷纷浮现,死亡企业不计其数。紧接着,P2P现暴雷潮、长租公寓爆仓、在线教育并购潮、互联网家装洗牌、共享单车遭遇困境等等事件发生,创业风口变成了“生死关口”。

但是,投资机构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往他们“钱袋子鼓鼓”,2018年却遭遇了募资难,因为LP(有限合伙人)手里也缺钱,实控人及大股东因股权质押最终被平仓,2018年A股江湖里,充斥着这类故事。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额约3800亿,同比下降558%,差不多拦腰砍一半。

为何2018年的募资环境如此艰难?P2P像多米诺骨牌一般掀起暴雷潮,私募基金备案难,整个投资市场像泄了气的皮球,没了信心,开始崇尚“现金为王”。再往里看,中国没有形成长线LP市场,目前LP主要由民营企业和个人组成,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其影响很大。资本市场的大环境就是退出困难,收益率低,几年前投资的本金都收不回来。

投资机构开始寻求更长线的钱,包括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资金入场,可以忍受更长的投资期和退出期。

那些曾在春天里狂奔的企业,在冬天里选择闭门修炼,瑞雪兆丰年,害虫与泡沫在漫长的寒冬里被冰封。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科创版的设立和注册制试点的落地,为寒冬中的中国 科技 企业带来了一丝春意。

这一年,供给端的结构在悄然生变,2C经济退潮,2B经济却涨潮。看向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全面拥抱2B,参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

投资者手里握着的钱远离了商业模式创新,去向了硬核 科技 ,这也给创业者指了一条路。

用《神雕侠侣》里小龙女的一句话来告别这个冬天,再合适不过。“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2018年这些雪花罢了。”

刘强东“致命邂逅” 京东“雪上加霜”

杀伤式

冰魄银针

李莫愁所使暗器,针身相当漂亮,镂刻花纹、打造精致,却是剧毒无比。面对美女,刘强东未能控制住自己,最终坏了自己的名声,也伤害了自己的家人和京东。

但是,出轨这件事给刘强东家庭和京东带来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刘强东的励志企业家形象以及他与奶茶妹妹的感情生活给京东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带来不小助力。也许是受到此事影响,首届进博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天津达沃斯论坛上都没有出现刘强东的身影,“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的名单中,刘强东也榜上无名。

刘强东和京东紧密捆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京东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刘强东持有京东集团155%股权,拥有795%的投票权。

刘强东事件给京东带来的伤害明显体现在股价上。从8月31日事件发生开始,京东股价一路下跌。8月31日到12月21日,京东股价下跌了327%,市值蒸发了1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7亿人民币,损失惨重。

从数字来看,京东的第三季度财报还是亮眼的。但背后隐忧重重:连续9个季度以来,季度营收增幅首次低于30%;活跃用户数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滑,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3052亿,比上一季度少了860万。

对于一家平台型企业,用户流失是致命性打击。在京东出现活跃用户流失的同时,新老对手的活跃用户却在迅速增加。同期,阿里巴巴的活跃用户数达601亿人,较上季新增2500万人。作为新对手,拼多多虽然2018年也深陷舆论漩涡,但活跃买家数量增长相当快,根据拼多多第三季度财报,其活跃买家数已达3855亿,同比增长144%,新增4200万。

就用户规模而言,京东不仅被老对手阿里巴巴远远甩在身后,也被新对手拼多多超越。而且,从市值的角度而言,拼多多和京东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截至美东时间12月21日,京东的市值在30498亿美元,拼多多在23408亿美元。拼多多正在追赶京东,京东努力在BAT后书写的“J”逐渐模糊。

互联网世界的竞争早已不仅仅是公司与公司、平台与平台、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形象也间接影响着公司的发展。

当然,京东依然有被称道的地方。这两年,京东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让公众看到了 科技 企业的影子,其专注智慧物流的X事业部和专注智慧供应链的Y事业部也都在帮助京东构筑优势。虽然对技术的持续投入会拉低京东的盈利,但若看看亚马逊的模式,会发现一家真正技术驱动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的魅力。

网约车安全之殇 解除“性命之忧”才能上岸

杀伤式

七伤拳

七伤拳威力巨大,但是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使用,对自己有极大伤害。要练好七伤拳,内功境界一定要非常高。对于网约车而言也是如此,保障好司乘安全,才能 健康 发展。

如果要问现在谁没有叫过网约车,恐怕没有人会举手;如果要问对网约车有什么要求,恐怕所有人都会把“安全”列在第一位。

自6年前网约车诞生起,补贴高、方便是它的标签,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约车的野蛮生长。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2018年的网约车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疯狂,进入平稳发展期。如果没有发生在滴滴平台上的两起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或许2018年的网约车市场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

2018年5月6日凌晨,云南祥鹏航空公司21岁的空姐李某珠在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搭乘滴滴顺风车前往郑州火车站途中被害。3个月后,类似的事件重演,8月24日,浙江温州女孩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

相较而言,遇害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碰上,对受害人及其家庭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有乘客说,现在离不开网约车了,所以要有适当防备,比如确认车牌号、不和司机有过多交谈、行车途中和家人朋友打电话,直到下车,更夸张一点的是随身携带报警器。

这两起事件不仅对于当事企业滴滴,对于整个网约车市场来说都是一拳重击。首当其冲,滴滴自然免不了自我严查以及接受外部的审查,除了一键报警、全程录音/录像等各种功能齐上线,架构上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调整,包括升级安全管理体系、设立首席出行安全官一职等。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嘀嗒顺风车等平台也对安全方面的规则进行了调整,比如深夜停止接单等;美团打车新增“安全中心”入口;曹 *** 专车增加了一键报警装置;首汽约车上线了类似的安全功能。哪怕是刚刚加入网约车“战局”的享道出行,其卖点之一就是安全,包括对司机背景的深度调查、双重CPS检验、司乘双方SOS报警机制等。

出了安全事件后,服务和补贴都是“浮云”。任何行业都难免经历阵痛,关键在于面临阵痛如何及时做出调整。

最初的网约车入行要求低,审核把关不严格,直接导致安全性问题遭受重大考验,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早期的快速扩张掩盖了背后的安全隐患。

不管平台能提供哪些个性化的服务,只要安全不到位,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全,永远是网约车的生命线,也是网约车市场的竞争点。谁更安全,谁就赢了。

共享单车危机 在败局中期待重生

杀伤式

嫁衣神功

这种功夫太过猛烈,所以练到后来想要有突破时,需将原先的功力全都散去,再从头练过。共享单车也是如此,从快速扩展到做好服务,才能真正为用户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以ofo和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行业,曾是资本的宠儿。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我造血”能力,再加上前期的无序扩张,ofo和摩拜在2018年都迎来了“至暗时刻”。最终,摩拜单车放弃独立运营,以27亿美元“卖身”美团;坚持独立发展的ofo,则继续在死亡边缘痛苦挣扎。

ofo严重缺钱,人尽皆知,现在ofo犹如一头困兽,艰难求生。2018年第二季度,ofo和摩拜走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元收购,而ofo拒绝了滴滴方面的潜在收购要约。

ofo曾经试图寻求广告变现,但并没有堵上资金窟窿。2018年6月,媒体报道称ofo欠款达15亿元。而后,ofo的负面消息密集传来:总部大规模裁员、高管离职、拖欠数亿元欠款被供应商起诉、多地办公室“人去楼空”。而从11月份开始,押金难退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无人接盘的ofo成为“烫手山芋”,11月23日,ofo宣布与PPmoney合作,但是遭遇闪电下线。目前来看,如果没有金主出手,ofo危局难破。

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用户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但在“疯狂烧钱”的10时代,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共享单车野蛮生长,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企业无法“自我造血”,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现在,共享单车的“群众基础”仍在,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仍然在1000万人次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市场需求的巨大,这也有助于整个共享单车行业走进20时代,拼服务、重体验,平稳有序发展。

无人便利店 溃败离场?

杀伤式

凌波微步

这种步法,踏出一步,都与内力息息相关,决非简单迈步行走。无人便利店便是如此,站上风口,但如果没有内力,会造成自绝经脉的危境。

2017年,无人零售撞上了风口,智能货柜、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纷至沓来。

无人的成本并不低,无人便利店要回收落地成本的周期通常在一年以上。2018年,无人便利店很有可能成了那只飞不动的“猪”。

“我们已做好大规模量产的准备,一年5000家的目标是根据自身运营情况的合理规划,现在看来还有点保守。”2017年7月,缤果盒子CEO陈子林对外宣布了一年内开设5000个盒子的宏大目标。然而,临近2018年7月的大限之时,缤果盒子在全国40个城市的门店数量仅为400家左右,高温暂停运营、涉嫌违建遭城管上门检查、门店撤退等风波,无不拉扯着缤果盒子加速布点的脚步。

同样的尴尬情形在其他品牌的无人便利店身上亦有浮现,居然之家推出的第一个无人便利店怡食盒子EATBOX开在了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可有媒体报道2018年年初路过时店内空空如也;1月,开业三个多月的猩便利上海天钥桥路店也被证实关店;无人便利店里的“黑马”邻家便利店2018年8月更是由于背后资金方P2P平台善林金融暴雷,银行账户冻结,一夜之间168家店铺全部关门。

借着风口起飞,被资本炒得火热的无人便利店,最终竟然真的落得以“无人”收场。

早在2017年年底,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就对集中于无人便利店的“投机迷醉”发出了反对声“这个风口不对,我们坚决不投。”

以收银服务为例,根据识别技术不同,无人便利店分为RFID(俗称电子标签)和基于视觉分析两类,后者门槛更高。以RFID的方式取代人工,一个标签的成本为3~7毛钱,但人工平均完成一件商品的收银成本仅为7分钱,成本优势立见高下。况且,VC(风险投资)更偏好市场规模较大且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爆发、形成规模的创业项目,便利店讲究规模效应,只有规模很大才能按照某一个特定路线去做。

无人便利店究竟是真需求还是伪命题,但是免排队、自助结账的无人便利店还是直击了传统便利店的痛点。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时间是他们的敌人,开辟新城市意味着开辟一条完整的、全新的供应链生态体系,营收远远跟不上,就会出现恶性的负现金流。

“裸奔”的酒店数据,谁来拯救?

杀伤式

玄冥神掌

玄冥是神话中北方的神,给人黑暗、阴冷的感觉,鹤笔翁和鹿杖客的这套掌法也是阴寒之极,留在对身体内的寒毒,非得纯阳至刚的九阳神功才能驱除。而信息频频遭“窃”也是留在酒店业内的“毒瘤”,要靠什么才能驱除?

2018年,酒店行业安全丑闻不断,从华住、洲际、希尔顿,一直到临近年末时,酒店业“领头兵”万豪国际集团在其官网通报的5亿用户信息泄露,预示着整个酒店行业的数据库安全面临全面沦陷。

酒店业涉及数据量大,但信息化程度弱,近几年来,频频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灾区。

2015年2月,据漏洞盒子白帽子提交报告显示,知名连锁酒店桔子、锦江之星、速八、布丁,高端酒店万豪、喜达屋、洲际的房客开房信息遭大量泄露,部分连锁酒店甚至可以实现任意取消订单以及修改用户注册密码;2015年11月,希尔顿与喜达屋集团宣布他们的支付处理系统遭受不明来历黑客攻击;2016年1月,凯越集团的支付卡数据外泄事件波及全球约50个国家的250家酒店;2017年4月,洲际酒店集团超过1000家旗下酒店遭遇支付卡信息泄露……

遗憾的是,2018年,酒店业数据安全危机并未得到遏制。8月28日,华住酒店集团旗下酒店涉及5亿用户信息在“暗网”售卖;12月,万豪国际集团主动通报一起持续了4年之久的同样涉及5亿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这起案件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大多数国内酒店并没有绷紧信息安全这根弦,国内不少酒店系统维护都交由外包人员完成,而他们往往拥有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权限,其有意无意的 *** 作都会对数据造成破坏,加上酒店内部安全防御能力偏低,一旦出现攻击,很容易导致全面失控。

一位酒店业内人士对此也十分无奈,在他看来,这和酒店业天生对外接口多且业务复杂有关,“国内的酒店业由于业务需要,有大量通往内网的接口,出于安全考量,也对其中重要接口设置身份认证的关卡,但这套安全体系程序繁琐,对IT体系运作效率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很难全面铺开,这也给黑客留下了更多攻击机会。”在效益与安全之间,国内外酒店业都在面临拷问。

2018年5月,欧盟正式推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GDPR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条例,对包括欧盟内部企业、在欧盟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以及为欧盟公民提供业务服务的海外企业,在数据采集、数据保护以及数据应用上都进行了规范。GDPR规定,涉事公司需在72小时内通报数据泄露事件,否则会面临罚款,最高可罚公司去年全球总营收的4%。万豪之所以在今年披露这起大规模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与这一规定的出台有关,如果按照万豪去年总营收170多亿美元计算,万豪则将面临高达68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2018年是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年,强压之下,能否对酒店业为首的互联网数据安全保护危机带来转机?但愿如此!

作者:郝俊慧、吴雨欣、孙妍、潘少颖、李丹琦、李蕴坤、章蔚玮

:图虫、网络

IT行业如何开始自己创业

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IT人如何开始自己创业

做出这个决定

当你要作出辞去工作,开始自己创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不是有些迷茫的感觉(我相信中国人都会非常谨慎的作出这个决定的)因为这个决定会让你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感觉,好像失去了强大的支援,从此要孤军奋战。

所以作出决定前,你最好对自己今后的事业做一些市场调查。或许你会觉得自己的资历和经验已经足够,但它并不足以支撑一个牢固的事业。

做一个客观的评估

自己创业听起来很酷,但这是个相当繁琐的事情。我并不是让你悲观的看待这个事情,只是让你意识到创业并不是做自己喜爱的事,然后从中获利这么简单!这是很艰苦的工作!你要确定你已经准备好去接受这个沉闷的阶段。在这里你必须对自己诚实。如果每天你不能按时起床的话,你或许还没有经受过艰苦的训练,还没拥有给自己做老板的能力!

读书

看一些关于创业的书,找现实一些的书籍,读一些给人启发的创业故事。它能让你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时间表和目标

一旦你决定了创业,先坐下来,写一份规划书,确定创业每一个里程碑,确定最终的目标!这个计划应该包含你创业直至你成功的所有过程!比如:你要在一年内开始创业,规划你在这12个月中的每一个步骤。规划合理的目标,并针对目标开展工作。当这12个月的目标全部完成时,你要做好迎接一切的挑战的准备!

如果你目前的工作能让你在6-12个月缓慢的推动你的计划,这比让你第二天就辞职状况好得多,虽然它耗费时间,但很值!另一方面,如果你确定明天就要辞职,我想你会有更强的战斗力!

商业计划书

我常常惊叹有那么多人忽略撰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一个关键的考验!即使你不会把它给任何人看,你也不能愚弄自己,它会让你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一种很敏锐的洞察力。

最好在你的商业计划书上,写上一些你的市场调查。即使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市场了,最好你能知道

;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最近几次采访,丛树改变了对山东大学的一个印象。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所211、985、双一流百年学府的印象,似乎保守多过创新,毕业学生更喜欢求稳,热衷于进体制内工作,创业者少,因此企业家少,富豪也少。

其实,山大校友中创业者很多,而且选择IT行业的很多。还有一个很趣的现象,山大不少在职教授,一边教书做科研,一边经营企业,如今成为亿万富豪。

前几天,丛树采访了一家叫华天软件的企业。

这是一家做CAD软件开发的企业,脱胎于校办企业,目前是中国工业软件行业里产品最齐全的企业,而且其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人们对工业软件了解不多,尤其是前几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工业软件在中国制造中起家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是助力制造的问题,而是离开工业软件,很多工业产品将生产不出来。

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近年来大家都很关心芯片,认为我们是被生产尤其是光刻机卡了脖子。事实上远不止此,目前我国设计芯片用的EDA软件多为国外垄断,而且这种软件几乎不可能短时间里弯道超车,因为没有加工厂的数据,是不可能开发出设计软件的。像这样精密的产品,不使用软件,几乎不可能设计出来。

而且,很多工业产品,特别是高精尖的复杂产品,只能用数控设备生产,涉及众多参数,如果不用工业软件设计,不仅不可能设计出来,也没法实现生产。

华天软件的CAD软件,已经被应用到 汽车 、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他们还有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等系统。

这家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杨超英,是山东工业大学(后并入山东大学)机械系的一名老师,80年代末接触到CAD,当时中国的工程师还多手绘图纸,中国的CAD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杨超英决定开发CAD,并创立了公司。经过几十年,华天一华的CAD软件已经达到与世界企业同行的水平。

今年4月,他们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云CAD产品——CrownCAD,这个产品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几何造型内核”和“几何约束求解器”两大最核心技术,是国内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的、完全自主可控的云CAD产品。有了云CAD产品,设计人员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线设计,且可以协同工作,因此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风口,而工业软件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华天被关注较少,随着工业软件越来越被重视,他们的价值将逐渐被发现。

不久前公布的新一期中国独角兽名单是,海尔的卡奥斯成为唯一入围的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估计达745亿元,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华天软件是卡奥斯的战略合作伙伴。

杨超英一直是山东大学的在职员工,曾多次被评为优秀老师,因到年龄刚办了退休手续不久。

事实上,山东大学的校友、老师,在IT行业创业的很多。

今年7月,一家叫山大地纬的软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部属高校里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上市公司。

去年,山东大学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将部分校办企业整体划拨到山东省国资委,山大地纬是留在山大的几家企业之一。这家公司就是由山大几位在职老师一起创办的,目前很高管办理了停薪留职,仍是山东大学在编老师。

今年5月份在创业板上市的金现代,其创始人黎峰也是山大的在职老师。他从山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创办了金现代,20年来一直边教书、搞科研,边经营企业。

8月中下旬,济南一家叫兰剑智能的企业成功过会,将登录科创板。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吴耀华,也是一位山东大学在职教授。

前几年上市的积成电子,同样是由山东大学几位在职老师创办的。

济南一家叫神思电子的上市公司,曾是二代身份z识别设备行业的绝对老大。创始人王继春和关华建,是山东大学七七级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同班同学。

另一家知名的互联网服装企业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毕业于山东大学韩语专业。

上面这些都是自主创业或依托山大创业的山大老师或山大毕业生,在IT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山大校友还有很多。

如中国最大的服务器企业浪潮集团,现任董事长兼CEO孙丕恕毕业于山东大学,其很多高管、技术骨干是山大校友,前任董事长王爱先也毕业于山东大学。

成为亿万富豪的山大校友,其实不少,根据艾瑞深校友会网编制出了2020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山东大学排第27位,有17位亿万富豪。

不过,总体看,登上富豪榜的山大校友不是很多,不仅与清华、北大等无法相比,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也差距较大。

近年来,登上各类富豪榜的山大校友有豪迈 科技 董事长张恭运、威高集团总经理张华威等,以及前些金锣的明金星、周连奎等。

很多山大校友虽然没有登上富豪榜,但身家也不菲,如金现代的黎峰等,由于公司今年刚上市,没有登上去年的富榜,如今其财富超过20亿元,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富豪榜上将出现黎峰的名字。兰剑智能上市后,吴耀华的身家不会低。神思、积成电子等公司的创始人,也都是亿万富豪。

还有一些山大校友,由于公司没有上市,没有展现创富效应,如上面提到的华天软件、韩都衣舍等。

另一个原因是,虽然在IT行业创业的不少,但他们所从事的更多是某个细分行业,有技术含量,可惜被外界了解不多,不受追捧,如做工业软件的华天软件,做电力软件系统的金现代、积成电子等。

还有一位也曾在山大任职的山大校友,创办的企业曾在行业内首屈一指。曾任山东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的李大兴创办的得安,曾是中国安全领域的领导者。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少被人关注了。

不得不承认,山东大学的校友中,成为中国知名企业家和超级巨富的偏少。成为知名企业家略多些,如除了上面提到的浪潮孙丕恕,还有先后执掌过4家世界500强央企的宁高宁、海信的周厚健等几位,这些企业都是国企业。

你怎么看从山东大学毕业的企业家、富豪?

以上就是关于《创业,生与死》是作者板仓雄一郎对自己创业经历的总结,全部的内容,包括:《创业,生与死》是作者板仓雄一郎对自己创业经历的总结,、昌平IT培训分享怎样才是一个好的程序员、一个外包开发的IT技术人员怎么创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840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