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

HTTP协议,第1张

一,概述

超文本传输协议,规定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规则

1、基于TCP协议,面向连接,安全

2、基于请求-响应模型的:一次请求对应一个响应

3、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每次请求-响应都是独立的。

4、缺点﹔多次请求间不能共享数据。Java中使用会话技术(Cookie、Session)来解决这个问题

5、优点:速度快

二,请求数据的格式

这是我打开的百度截的图

1、请求行:请求数据的第一行。

GET表示请求方式

/...表示请求资源路径

HTTP/1.1表示协议版本

2、请求头:从第二行开始,格式为key,value。
●Host:表示请求的主机名

●User-Agent:浏览器版本,例如Chrome浏览器的标识类是Mozilla/5.0 ...Chrome/79,IE浏览器的标识类似Mozilla/5.0(Windows NT ...) like Gecko;

●Accept:表示浏览器能接收的资源类型,如text/*。image/*或者**表示所有;

●Accept-Language:表示浏览器偏好的语言,服务器可以据此返回不同语言的网页;

●Accept-Encoding:表示浏览器可以支持的压缩类型,例如gzip, deflate等。

3、请求体:POST请求的最后一部分,存放请求参数(这个请求是GET所以没这个)

4、GET请求和POST请求区别:
1.GET请求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没有请求体。POST请求请求参数在请求体中
2.GET请求请求参数大小有限制,POST没有

三,响应数据格式

 

1、响应行:响应数据的第一行。其中HTTP/1.1表示协议版本,后面的是响应状态码
常见的响应状态码

状态码英文描述描述
200 OK请求成功,处理成功
400Bad Request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理解
404Not Found请求资源不存在,一般是url输入错误,或者网站资源被删除了
500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测的错误

2、响应头:从第二行开始,格式为key,value形式
Content-Type:表示该响应内容的类型,例如text/html,image/jpeg;
Content-Length:表示该响应内容的长度(字节数);
Content-Encoding:表示该响应压缩算法,例如gzip;
Cache-Control:指示客户端应如何缓存,例如max-age=300表示可以最多缓存300秒

3、响应体:最后一部分。存放响应数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919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16
下一篇 2022-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