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安全策略有哪些

数据库的安全策略有哪些,第1张

计算机安全是当前信息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而数据系统更是担负着存储和管理数据信息的任务,因而如何保证和加强其安全性,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热门课题。下面将讨论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并简单介绍各种策略的实现方案。

一、数据库的安全策略

数据库安全策略是涉及信息安全的高级指导方针,这些策略根据用户需要、安装环境、建立规则和法律等方面的限制来制定。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安全性策略主要是一些基本性安全的问题,如访问控制、伪装数据的排除、用户的认证、可靠性,这些问题是整个安全性问题的基本问题。数据库的安全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数据库存在安全

数据库是建立在主机硬件、 *** 作系统和网络上的系统,因此要保证数据库安全,首先应该确保数据库存在安全。预防因主机掉电或其他原因引起死机、 *** 作系统内存泄漏和网络遭受攻击等不安全因素是保证数据库安全不受威胁的基础。

2保证数据库使用安全

数据库使用安全是指数据库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其中,完整性既适用于数据库的个别元素也适用于整个数据库,所以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完整性是主要的关心对象。保密性由于攻击的存在而变成数据库的一大问题,用户可以间接访问敏感数据库。最后,因为共享访问的需要是开发数据库的基础,所以可用性是重要的,但是可用性与保密性是相互冲突的。

二、数据库的安全实现

1数据库存在安全的实现

正确理解系统的硬件配置、 *** 作系统和网络配置及功能对于数据库存在安全十分重要。比如对于硬件配置情况,就必须熟悉系统的可用硬盘数量,每个硬盘的可用空间数量,可用的CPU数量,每个CPU的Cache有多大,可用的内存数量,以及是否有冗余电源等问题;对于 *** 作系统,则应该周期性的检查内存是否有泄漏,根文件系统是否需要清理,重要的日志是否已经察看;对于网络就应该随时确保网络没有过载,网络畅通、网络安全是否得到保证等等。因为这一部分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不再一一细述,总之,这三方面的安全运行是和维护数据库存在安全不可分割的。

2数据库完整性的实现

数据库的完整性包括库的完整性和元素的完整性。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 作系统和系统管理者的责任。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确保只有经批准的个人才能进行更新,还意味着数据须有访问控制,另外数据库系统还必须防范非人为的外力灾难。从 *** 作系统和计算系统管理者的观点来看,数据库和DBMS分别是文件和程序。因此整个数据库的一种形式的保护是对系统中所有文件做周期性备份。数据库的周期性备份可以控制由灾祸造成的损失。数据库元素的完整性是指它们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由于用户在搜集数据、计算结果、输入数值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DBMS必须帮助用户在输入时能发现错误,并在插入错误数据后能纠正它们。DBMS用三种方式维护数据库中每个元素的完整性:通过字段检查在一个位置上的适当的值,防止输入数据时可能出现的简单错误;通过访问控制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通过维护数据库的更改日志,记录数据库每次改变的情况,包括原来的值和修改后的值,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日志撤消任何错误的修改。

3数据库保密性的实现

数据库的保密性可以通过用户身份鉴定和访问控制来实现。

DBMS要求严格的用户身份鉴定。一个DBMS可能要求用户传递指定的通行字和时间日期检查,这一认证是在 *** 作系统完成的认证之外另加的。DBMS在 *** 作系统之外作为一个应用程序被运行,这意味着它没有到 *** 作系统的可信赖路径,因此必须怀疑它所收的任何数据,包括用户认证。因此DBMS最好有自己的认证机制。

访问控制是指根据用户访问特权逻辑地控制访问范围和 *** 作权限。如一般用户只能访问一般数据、市场部可以得到销售数据、以及人事部可以得到工资数据等。DBMS必须实施访问控制政策,批准对所有指定的数据的访问或者禁止访问。DBMS批准一个用户或者程序可能有权读、改变、删除或附加一个值,可能增加或删除整个字段或记录,或者重新组织完全的数据库。

4数据库可用性的实现

数据库的可用性包括数据库的可获性、访问的可接受性和用户认证的时间性三个因素。下面解释这三个因素。

(1)数据的可获性

首先,要访问的元素可能是不可访问的。例如,一个用户在更新几个字段,其他用户对这些字段的访问便必须被暂时阻止。这样可以保证用户不会收到不准确的信息。当进行更新时,用户可能不得不阻止对几个字段或几个记录的访问通道,以便保证数据与其他部分的一致性。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正在更新的用户在更新进行期间退出,其他用户有可能会被永远阻止访问该记录。这种后遗症也是一个安全性问题,会出现拒绝服务。

(2)访问的可接受性

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值可能是敏感的而不能被用户访问。DBMS不应该将敏感数据泄露给未经批准的个人。但是判断什么是敏感的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可能是间接请求该字段。一个用户也许请求某些包含敏感数据的记录,这可能只是由非敏感的特殊字段推出需要的值。即使没有明确地给出敏感的值,数据库管理程序也可能拒绝访问这样的背景信息,因为它会揭示用户无权知道的信息。

(3)用户认证的时间性

为了加强安全性,数据库管理员可能允许用户只在某些时间访问数据库,比如在工作时间。

首先介绍什么是数据库安全。

简单来说数据库允许你读取数据,修改。删除。插入。你才能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这4个方面的 *** 作。

那GRANT就是授权的语句只有对用户授权才能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做。读取、修改、删除、插入 *** 作。

REVOKE就是收回权限语句那收回了你自然就没有权限再访问数据库的相关 *** 作。

数据库安全产品有很多的,例如抓包工具、数据库日志、应用系统自身审计、堡垒机、容灾备份、安全扫描与加固、数据库加密、数据库防火墙和数据库审计系统。但除了数据库审计系统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弊端和缺陷,效果远不及数据库审计系统。

抓包工具:原始、低效

数据库日志:开启后严重影响数据库性能,影响数据可靠性,且易被篡改,一般不开启

应用系统自身审计:审计权限和 *** 作权限无法分开,失去公正判断

堡垒机:不能智能解析,需要人工识别分析(类似傻瓜照相机)

容灾备份:将数据备份,仅针对数据存储本身,目的是防止数据丢失

安全扫描与加固:有一定用处,可扫描漏洞并进行加固以防止攻击,但其属于静态扫描漏洞,对实时访问数据不起作用,具有局限性。

数据库加密: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即使文件或硬盘丢失,也不会导致数据泄露,但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

数据库防火墙:是数据库审计的升级版,加上了拦截和阻断,但这个产品技术仍不成熟,特别是在数据库核心的地方做阻断,易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较稳妥的方案是建议数据库审计系统加堡垒机形成联动,进而达到防范或拦截的效果。

(1)环境级:对计算机系统的机房和设备加以保护,防止物理破坏。 (2)职员级:对数据库系统工作人员,加强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并正确的授予其访问数据库的权限。

(3) *** 作系统级: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从 *** 作系统层着手访问数据库。 (4)网络级:由于数据库系统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因此,网络软件内部的安全性对数据库的安全是很重要的。

(5)数据库系统级:检验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检验用户数据库 *** 作权限是否正确。

本节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级的安全性问题。

数据库系统中一般采用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以及密码存储等技术进行安全控制。

1数据库用户的管理,按照数据库系统的大小和数据库用户所需的工作量,具体分配数据库用户的数据 *** 作权限,控制系统管理员用户账号的使用。

2建立行之有效的数据库用户身份确认策略,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 *** 作系统、网络服务以及数据库系统进行身份确认,通过主机 *** 作系统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3加强 *** 作系统安全性管理,数据服务器 *** 作系统必须使用正版软件,同时要有防火墙的保护。

4网络端口按需开放,根据实际需要只开放涉及业务工作的具体网络端口,屏蔽其它端口,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防止 *** 作系统受入侵。

按照发生的可能性排序

1 人为误 *** 作,删除数据,更改数据 ==>可通过定期备份解决

2 数据库本身故障。 数据库当机。===> 可通过高可用性解决,RAC, HA, Dataguard。

3 服务器硬件故障 ==> 同上

4 黑客攻击 ==> 可通过定期安装安全补丁,使用符合安全策略的密码等手段解决

5 灾难: 火山,地震,海啸。机房起火。失窃。 ===》 可以通过异地备份,或者祈祷来解决。

以上就是关于数据库的安全策略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安全策略有哪些、数据库的安全性GRANT、REVOKE是什么意思、数据库安全产品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10139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