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分数线

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分数线,第1张

很抱歉,我不是一个实时更新各个学校录取分数线的网站或数据库。此外,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通常会因不同年份、不同学科和考试难度等多种因素而有所变化。您可以在北京工业大学的官方网站或招生办公室查询最新的录取政策及分数线信息,或者联系该校的相关负责人咨询更多详情。

接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已被国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彩色印刷,每月10日出版。本刊欢迎作者踊跃投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反思录

计算机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从数学谈起:

记得当年大一入学,每周六课时高等数学,天天作业不断(那时是六日工作制)。颇有些同学惊呼走错了门:咱们这到底念的是什么系?不错,你没走错门,这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我国计算机科学系里的传统是培养做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的人(方向不见得有问题,但是做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而计算机的理论研究,说到底了,如网络安全,图形图像学,视频音频处理,哪个方向都与数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也许是正统数学家眼里非主流的数学。这里我还想阐明我的一个观点: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将实际抽象成理论,目的就在于想用抽象出来的理论去更好的指导实践,有些数学研究工作者喜欢用一些现存的理论知识去推导若干条推论,殊不知其一:问题考虑不全很可能是个错误的推论,其二:他的推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不能指导实践。严格的说,我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政治课上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指导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航标(至少我认为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当本着这个方向)。

其实我们计算机系学数学光学高等数学是不够的(典型的工科院校一般都开的是高等数学),我们应该像数学系一样学一下数学分析(清华计算机系开的好像就是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这门科学,咱们学计算机的人对它有很复杂的感情。在于它是偏向于证明型的数学课程,这对我们培养良好的分析能力极有帮助。我的软件工程学导师北工大数理学院的王仪华先生就曾经教导过我们,数学系的学生到软件企业中大多作软件设计与分析工作,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做程序员的居多,原因就在于数学系的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从所受训练的角度上要远远在我们之上。当年出现的怪现象是:计算机系学生的高中数学基础在全校数一数二(希望没有冒犯其它系的同学),教学课时数也仅次于数学系,但学完之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难道都是学生不努力吗,我看未见得,方向错了也说不一定,其中原因何在,发人深思。

我个人的浅见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固然跟数学系不同,跟物理类差别则更大。通常非数学专业的所谓“高等数学”,无非是把数学分析中较困难的理论部分删去,强调套用公式计算而已。而对计算机系来说,数学分析里用处最大的恰恰是被删去的理论部分。说得难听一点,对计算机系学生而言,追求算来算去的所谓“工程数学”已经彻底地走进了误区。记上一堆曲面积分的公式,难道就能算懂了数学?那倒不如现用现查,何必费事记呢?再不然直接用Mathematics或是Matalab好了。

我在系里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给学弟学妹们推荐参考书。中文的数学分析书,一般都认为以北大张筑生老师的“数学分析新讲”为最好。万一你的数学实在太好,那就去看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好了--但我认为没什么必要,毕竟你不想转到数学系去。吉米多维奇的“数学分析习题集”也基本上是计算型的东东。书的名气很大,倒不见得适合我们,还是那句话,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建立,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我们求的是高效,计算这玩意还是留给计算机吧。不过现在多用的似乎是复旦大学的《数学分析》也是很好的教材。

中国的所谓高等代数,就等于线性代数加上一点多项式理论。我以为这有好的一面,因为可以让学生较早感觉到代数是一种结构,而非一堆矩阵翻来覆去。这里不得不提南京大学林成森,盛松柏两位老师编的“高等代数”,感觉相当舒服。此书相当全面地包含了关于多项式和线性代数的基本初等结果,同时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又比较深刻的内容,如Sturm序列,Shermon-Morrison公式,广义逆矩阵等等。可以说,作为本科生如能吃透此书,就可以算高手。国内较好的高等代数教材还有清华计算机系用的那本,清华出版社出版,书店里多多,一看就知道。从抽象代数的观点来看,高等代数里的结果不过是代数系统性质的一些例子而已。莫宗坚先生的《代数学》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然而莫先生的书实在深得很,作为本科生恐怕难以接受,不妨等到自己以后成熟了一些再读。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将抽象的理论再应用于实践,不但要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掌握解题思想,对于定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掌握证明过程即掌握定理的由来,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这门科学的目的,同时也缩小了我们与数学系的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差距。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很重要,可惜大多数院校讲授这门课都会少些东西。少了的东西现在看至少有随机过程。到毕业还没有听说过Markov过程,此乃计算机系学生的耻辱。没有随机过程,你怎么分析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怎么设计随机化算法和协议?据说清华计算机系开有“随机数学”,早就是必修课。另外,离散概率论对计算机系学生来说有特殊的重要性。而我们国家工程数学讲的都是连续概率。现在,美国已经有些学校开设了单纯的“离散概率论”课程,干脆把连续概率删去,把离散概率讲深些。我们不一定要这么做,但应该更加强调离散概率是没有疑问的。这个工作我看还是尽早的做为好。

计算方法学(有些学校也称为数学分析学)是最后一门由数理学院给我们开的课。一般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有限,以为没什么用。不就是照套公式嘛!其实,做图形图像可离不开它,密码学搞深了也离不开它。而且,在很多科学工程中的应用计算,都以数值的为主。这门课有两个极端的讲法:一个是古典的“数值分析”,完全讲数学原理和算法;另一个是现在日趋流行的“科学与工程计算”,干脆教学生用软件包编程。我个人认为,计算机系的学生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计算机系的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门课,我是很偏向于学好理论后用计算机实现的,最好使用C语言或C++编程实现。向这个方向努力的书籍还是挺多的,这里推荐大家高等教育出版社(CHEP)和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联合出版的《计算方法(Computational Methods)》,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写的(现华中科技大学),这方面华科大做的工作在国内应算是比较多的,而个人认为以这本最好,至少程序设计方面涉及了:任意数学函数的求值,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求解,插值方法,数值积分,场微分方程数值求解。李庆扬的那本则理论性过强,与实际应用结合得不太紧。

每个学校本系里都会开一门离散数学,涉及集合论,图论,和抽象代数,数理逻辑。不过,这么多内容挤在离散数学一门课里,是否时间太紧了点?另外,计算机系学生不懂组合和数论,也是巨大的缺陷。要做理论,不懂组合或者数论吃亏可就太大了。从理想的状态来看,最好分开六门课:集合,逻辑,图论,组合,代数,数论。这个当然不现实,因为没那么多课时。也许将来可以开三门课:集合与逻辑,图论与组合,代数与数论。(这方面我们学校已经着手开始做了)不管课怎么开,学生总一样要学。下面分别谈谈上面的三组内容。

古典集合论,北师大出过一本《基础集合论》不错。

数理逻辑,中科院软件所陆钟万教授的《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就不错。现在可以找到陆钟万教授的讲课录像,自己去看看吧。总的来说,学集合/逻辑起手不难,普通高中生都能看懂。但越往后越感觉深不可测。

学完以上各书之后,如果你还有精力兴趣进一步深究,那么可以试一下GTM系列中的《Introduction to Axiomatic Set Theory》和《A Course of Mathematical Logic》。这两本都有世界图书出版社的引进版。你如果能搞定这两本,可以说在逻辑方面真正入了门,也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听我瞎侃了。

据说全中国最多只有三十个人懂图论。此言不虚。图论这东东,技巧性太强,几乎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独特的方法,让人头痛。不过这也正是它魅力所在:只要你有创造性,它就能给你成就感。我的导师说,图论里面随便揪一块东西就可以写篇论文。大家可以体会里面内容之深广了吧!国内的图论书中,王树禾老师的“图论及其算法”非常成功。一方面,其内容在国内教材里算非常全面的。另一方面,其对算法的强调非常适合计算机系(本来就是科大计算机系教材)。有了这本书为主,再参考几本翻译的,如Bondy & Murty的《图论及其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的《图论和电路网络》等等,就马马虎虎,对本科生足够了。再进一步,世界图书引进有GTM系列的"Modern Graph Theory"。此书确实经典!国内好象还有一家出版了个翻译版。不过,学到这个层次,还是读原版好。搞定这本书,也标志着图论入了门。 外版的书好就好在这里,最新的科技成果里面都有论述,别的先不说,至少是“紧跟时代的理论知识”。

组合感觉没有太适合的国产书。还是读Graham和Knuth等人合著的经典“具体数学”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翻译版。

抽象代数,国内经典为莫宗坚先生的“代数学”。此书是北大数学系教材,深得好评。然而对本科生来说,此书未免太深。可以先学习一些其它的教材,然后再回头来看“代数学”。国际上的经典可就多了,GTM系列里就有一大堆。推荐一本谈不上经典,但却最简单的,最容易学的:这本“Introduction to Linear and Abstract Algebra"非常通俗易懂,而且把抽象代数和线性代数结合起来,对初学者来说非常理想,我校比较牛的同学都有收藏。

数论方面,国内有经典而且以困难著称的”初等数论“(潘氏兄弟著,北大版)。再追溯一点,还有更加经典(可以算世界级)并且更加困难的”数论导引“(华罗庚先生的名著,科学版,九章书店重印,繁体的看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把基础的几章搞定一个大概,对本科生来讲足够了。但这只是初等数论。本科毕业后要学计算数论,你必须看英文的书,如Bach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ic Number Theory"。

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根本,在于算法。现在很多系里给本科生开设算法设计与分析,确实非常正确。环顾西方世界,大约没有一个三流以上计算机系不把算法作为必修的。算法教材目前公认以Corman等著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为最优。对入门而言,这一本已经足够,不需要再参考其它书。

再说说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我看过北邮的教材,应该说写的还清楚。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的作用主要在作为计算模型,而不是用来做编译。事实上,编译前端已经是死领域,没有任何open problems,北科大的班晓娟博士也曾经说过,编译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果为了这个,我们完全没必要去学形式语言--用用yacc什么的就完了。北邮的那本在国内还算比较好,但是在深度上,在跟可计算性的联系上都有较大的局限,现代感也不足。所以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去读英文书,不过国内似乎没引进这方面的教材。可以去互动出版网上看一看。入门以后,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中定义的模型,和数理逻辑中用递归函数定义的模型比较一番,可以说非常有趣。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宫室之美,百官之富”!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关系有点奇怪。二三十年以前,计算机科学基本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现在,计算机科学拥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众多的研究人员,在很多方面反过来推动数学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孩子长得比妈妈还高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身上始终流着母亲的血液。这血液是the mathematical underpinning of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也就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原来在东方大学城图书馆中曾经看过一本七十年代的译本(书皮都没了,可我就爱关注这种书),大概就叫《计算机数学》。那本书若是放在当时来讲决是一本好书,但现在看来,涵盖的范围还算广,深度则差了许多,不过推荐大一的学生倒可以看一看,至少可以使你的计算数学入入门。

最常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放在一起的一个词是什么?答:离散数学。这两者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它们在不少场合下成为同义词。(这一点在前面的那本书中也有体现)传统上,数学是以分析为中心的。数学系的同学要学习三四个学期的数学分析,然后是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数等等。实变和泛函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数学的入门。在物理,化学,工程上应用的,也以分析为主。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出现,一些以前不太受到重视的数学分支突然重要起来。人们发现,这些分支处理的数学对象与传统的分析有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案是连续的,因而微分,积分成为基本的运算;而这些分支研究的对象是离散的,因而很少有机会进行此类的计算。人们从而称这些分支为“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最后导致以分析为中心的传统数学分支被相对称为“连续数学”。

离散数学经过几十年发展,基本上稳定下来。一般认为,离散数学包含以下学科 :

1) 集合论,数理逻辑与元数学。这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2) 图论,算法图论;组合数学,组合算法。计算机科学,尤其是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是

算法,而大量的算法建立在图和组合的基础上。

3) 抽象代数。代数是无所不在的,本来在数学中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机科学中,人们惊讶地发现代数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应用。

但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仅仅就是在数学的上面加上“离散”的帽子这么简单吗?一直到大约十几年前,终于有一位大师告诉我们:不是。DEKnuth(他有多伟大,我想不用我废话了)在Stanford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Concrete Mathematics。 Concrete这个词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首先:对abstract而言。Knuth认为,传统数学研究的对象过于抽象,导致对具体的问题关心不够。他抱怨说,在研究中他需要的数学往往并不存在,所以他只能自己去创造一些数学。为了直接面向应用的需要,他要提倡“具体”的数学。在这里我做一点简单的解释。例如在集合论中,数学家关心的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公理系统的各种性质之类。而一些具体集合的性质,各种常见集合,关系,映射都是什么样的,数学家觉得并不重要。然而,在计算机科学中应用的,恰恰就是这些具体的东西。Knuth能够首先看到这一点,不愧为当世计算机第一人。其次,Concrete是Continuous(连续)加上discrete(离散)。不管连续数学还是离散数学,都是有用的数学!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范畴

前面主要是从数学角度来看的。从计算机角度来看,理论计算机科学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可计算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理论,并行计算理论,网络理论,生物信息计算,计算几何学,程序语言理论等等。这些领域互相交叉,而且新的课题在不断提出,所以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来。想搞搞这方面的工作,推荐看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一系列书籍,至少代表了我国的权威。下面随便举一些例子。

由于应用需求的推动,密码学现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密码学建立在数论(尤其是计算数论),代数,信息论,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基础上,有时也用到图论和组合学等。很多人以为密码学就是加密解密,而加密就是用一个函数把数据打乱。这样的理解太浅显了。

现代密码学至少包含以下层次的内容:

第一,密码学的基础。例如,分解一个大数真的很困难吗?能否有一般的工具证明协议正确?

第二,密码学的基本课题。例如,比以前更好的单向函数,签名协议等。

第三,密码学的高级问题。例如,零知识证明的长度,秘密分享的方法。

第四,密码学的新应用。例如,数字现金,叛徒追踪等。

在分布式系统中,也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例如,进程之间的同步,互斥协议。一个经典的结果是:在通信信道不可靠时,没有确定型算法能实现进程间协同。所以,改进TCP三次握手几乎没有意义。例如时序问题。常用的一种序是因果序,但因果序直到不久前才有一个理论上的结果例如,死锁没有实用的方法能完美地对付。例如, *** 作系统研究过就自己去举吧!

如果计算机只有理论,那么它不过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事实上,在理论之外,计算机科学还有更广阔的天空。

我一直认为,4年根本不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因为面太宽了,8年,应该差不多了

这方面我想先说说我们系在各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在高等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高教司明文规定的各专业必修课程要求。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学会简单的使用 *** 作系统,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功能和初步的网络应用功能。但是在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此门课程的目标决不能与此一致。在计算机系课程中目标应是: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清晰的把握计算机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的前沿即每一个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搞清各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应用领域。使学生在学科学习初期就对整个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做到在今后的学习中清楚要学什么,怎么学。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的位置应当放在第二位或更靠后,因为这一点对于本系的学生应当有这个摸索能力。这一点很重要。推荐给大家一本书: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Science),看了这本书我才深刻的体会到自己还是个计算机科学初学者,才比较透彻的了解了什么是计算机科学。

一个一流计算机系的优秀学生决不该仅仅是一个编程高手,但他一定首先是一个编程高手。我上大学的时候,第一门专业课是C语言程序设计,念计算机的人从某种角度讲相当一部分人是靠写程序吃饭的。关于第一程序设计语言该用哪一种。我个人认为,用哪种语言属于末节,关键在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当年老师对我们说,打好基础后学一门新语言只要一个星期。现在我觉得根本不用一个星期,前提是先把基础打好。不要再犹豫了,学了再说,等你抉择好了,别人已经会了几门语言了。

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是两门特烦人的课。你的数学/理论基础再好,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这两门课之间的次序也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无论你先学哪门,都会牵扯另一门课里的东西。所以,只能静下来慢慢琢磨。这就是典型的工程课,不需要太多的聪明和顿悟,却需要水滴石穿的渐悟。有关这两门课的书,计算机书店里不难找到。弄几本最新的,对照着看吧。组成原理推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清华大学王爱英教授写的。汇编语言大家拿8086/8088入个门,之后一定要学80x86汇编语言。实用价值大,不落后,结构又好,写写高效病毒,高级语言里嵌一点汇编,进行底层开发,总也离不开他,推荐清华大学沈美明的《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些人说不想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也不想制造计算机,所以诸如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之类的课觉得没必要学,这样合理吗?显然不合理,这些东西迟早得掌握,肯定得接触,而且,这是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的少有的几项优势。做项目的时候,了解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说,仅仅为了技术而技术,只懂技术的人最多做一个编码工人,而永远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的设计,而编码工人是越老越不值钱。关于组成原理还有个讲授的问题,在我学这门课程时老师讲授时把CPU工作原理誉微程序设计这一块略掉了,理由是我们国家搞CPU技术不如别的国家,搞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出了个龙芯比Intel的还差个十万八千里,所以建议我们不要学了。我看这在各校也未见得不是个问题吧!若真是如他所说,那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哪个方向都可以停了,软硬件,应用,有几项搞得过美国,搞不过别人就不搞了,那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教学的观念需要转变的。

模拟电路这东东,如今不仅计算机系学生搞不定,电子系学生也多半害怕。如果你真想软硬件通吃,那么建议你先看看邱关源的“电路原理”,也许此后再看模拟电路底气会足些。教材:康华光的“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还是不错的(我校电子系在用)。有兴趣也可以参考童诗白的书。

数字电路比模拟电路要好懂得多。清华大学阎石的书算一本好教材,遗憾的一点是集成电路讲少了些。真有兴趣,看一看大规模数字系统设计吧(北航那本用的还比较多)。

计算机系统结构该怎么教,国际上还在争论。国内能找到的较好教材为Stallings的"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清华影印

本)。国际上最流行的则是“Computer architecture: aquantitative approach", by Patterson & Hennessy。

*** 作系统可以随便选用《 *** 作系统的内核设计与实现》和《现代 *** 作系统》两书之一。这两部都可以算经典,唯一缺点就是理论上不够严格。不过这领域属于Hardcore System,所以在理论上马虎一点也情有可原。想看理论方面的就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系统》吧,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写的,我们教材用的是那本。 另外推荐一本《Windows *** 作系统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这本书是我国 *** 作系统专家在微软零距离考察半年,写作历时一年多写成的,教 *** 作系统的专家除了清华大学的张尧学(现高教司司长)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了。Bill Gates亲自写序。里面不但结合windows2000,xp详述 *** 作系统的内核,而且后面讲了一些windows编程基础,有外版书的味道,而且上面一些内容可以说在国内外只有那本书才有对windows内核细致入微的介绍,

如果先把形式语言学好了,则编译原理中的前端我看只要学四个算法:最容易实现的递归下降;最好的自顶向下算法LL(k);最好的自底向上算法LR(k);LR(1)的简化SLR(也许还有另一简化LALR)。后端完全属于工程性质,自然又是another story。

推荐教材:Kenneth CLouden写的“Compiler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即是《编译原理及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译本)

学数据库要提醒大家的是,会用VFP,VB, Power builder不等于懂数据库。(这世界上自以为懂数据库的人太多了!)数据库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数据库实现则是典型的工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数据库是最典型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理工结合,互相渗透。另外推荐大家学完软件工程学后再翻过来看看数据库技术,又会是一番新感觉。推荐教材:Abraham Silberschatz等著的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作为知识的完整性,还推荐大家看一看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数据仓库》译本。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教材还是来自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s》(清华大学有译本)。还有就是推荐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问题讲得比较清楚,参考文献也比较权威。不过,网络也属于Hardcore System,所以光看书是不够的。建议多读RFC,里可以按编号下载RFC文档。从IP的读起。等到能掌握10种左右常用协议,就没有几个人敢小看你了。再做的工作我看放在网络设计上就比较好了。

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学完数据结构你会对你的编程思想进行一番革命性的洗礼,会对如何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算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算法的建立我想大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当遇到一个算法问题时,首先要知道自己以前有没有处理过这种问题如果见过,那么你一般会顺利地做出来;如果没见过,那么考虑以下问题:

1 问题是否是建立在某种已知的熟悉的数据结构(例如,二叉树)上如果不是,则要自己设计数据结构。

2 问题所要求编写的算法属于以下哪种类型(建立数据结构,修改数据结构,遍历,查找,排序)

3 分析问题所要求编写的算法的数学性质是否具备递归特征(对于递归程序设计,只要设计出合理的参数表以及递归结束的条件,则基本上大功告成)

4 继续分析问题的数学本质根据你以前的编程经验,设想一种可能是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证明这种解决办法的正确性如果题目对算法有时空方面的要求,证明你的设想满足其要求一般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难以兼得有时必须通过建立辅助存储的方法来节省时间

5 通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你对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路或者说,你已经可以用自然语言把你的算法简单描述出来继续验证其正确性,努力发现其中的错误并找出解决办法在必要的时候(发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推翻自己的思路,从头开始构思

6 确认你的思路可行以后,开始编写程序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各种问题考虑得详细,周密程序应该具有良好的结构,并且在关键的地方配有注释

7 举一个例子,然后在纸上用笔执行你的程序,进一步验证其正确性当遇到与你的设想不符的情况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编程方面的问题还是算法思想本身有问题

8 如果程序通过了上述正确性验证,那么在将其进一步优化或简化。

9 撰写思路分析,注释

对于具体的算法思路,只能靠你自己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加以获得,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律(否则程序员全部可以下岗了,用机器自动生成代码就可以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是说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不要钻牛角尖,要敢于推翻自己的想法我也只不过是初学者,说出上面的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关于人工智能,我觉得的也是非常值得大家仔细研究的,虽然不能算是刚刚兴起的学科了,但是绝对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一门学科。我国人工智能创始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学涂序彦教授(这老先生是我的导师李小坚博士的导师)对人工智能这样定义:人工智能是模

北京工业大学自考本科学历是属于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自考是所有非全日制学历里面需要花时间精力比较多的,北京工业大学本科要统考13个科目,都是实打实的学习到了专业的知识,所以拿到一个自考本科学历真的蛮不错的!

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市主管的正规公办大学,办学地点位于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自考本科的专业,文科和理工科都有,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

自考选择专业

有些人会纠结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这就需要结合你自身的需求,如果你希望你未来的职业与你的专业挂钩,那你肯定要先确定专业。如果你只需要拿到一个文凭,对专业没什么要求,那就可以先选择心仪的学校。当然如果名校中刚好有你喜欢的专业那是再好不过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呢我们看以下几点。

1、兴趣所在

如果你对北京工业大学其中一些专业特别感兴趣,甚至有过从事该专业相关工作的经历的话,那考试通过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2、自身情况

如果你英语数学差到完全翻不了身,那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有些专业对英语和数学的要求较高,很多人考几年硬是考不过英语数学,最后无奈放弃,白白浪费几年时间。比如,对数学要求较高的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四大重点课程,数据库,算法, *** 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每一样都需要以数学为基础,需要学的高数,概率论,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难度比较高,所以选择专业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3、就业情况

有些人自考单纯是为了提升学历,考个文凭,这一类就可以选择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但就业率也算可观的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专业;有些人选择自考是为了在工作的间隙提升自我,那就可以从目前的工作岗位,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方面选择。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考虑热门专业,毕竟那些热门专业涵盖的方向也很多,相对的就业率也比较好,大部分工作方向都有相应的热门专业,你可以确定好自己的大概方向以后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

另外,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北京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北京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北京工业大学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四、解析北京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1、北京工业大学有四大人才培养特色 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问:从兰老师刚刚介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看出,北工大学生可以在国内学习也可以到国外交流,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也是一个自我提升机会。不过还是回归到北京工业大学整体的办学情况上来,能否整体上概况一下,北京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和特色

兰劲华:好的。在这方面,我自己总结了这么四点:第一个,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多。虽然我校叫做北京工业大学,但是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的市属重点大学。目前学校有53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第二个,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学校有7个专业:机械工程、建筑学、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实验班)、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除了这7个专业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外,普遍来讲,学校非常重视通过实施创新学分制度、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设立新生研讨课、设置自学型课程、完善普及性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体系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个,学校特别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我们学校的专业比较多,所以为学生提供了辅修和双学位专业。学校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1/3的本科生接受过第二专业教育。

第四个,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刚才也提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有中外高水平的合作办学机构,我们还有50多个中外交流的项目。

2、在大一下学期可以进行转专业要求成绩排名前5%

问:刚刚您也提到转专业,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兴趣,另外可能是因为分数原因,专业被调剂了,那么进入大学后考虑转专业问题,在北京工业大学,转专业有什么样的要求吗每年转专业成果的比例大约多少呢

兰劲华:北京工业大学在学生入校以后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排名情况,允许学习成绩在本年级本专业排名前5%的学生提出转专业的申请,接收专业院系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问:那每年能转专业成功的比例有多少

兰劲华:我们规定的是按成绩排名前5%的学生,但是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呢,我们的学生进校以后呢,多数还是很安心于在本专业学习。

问:也就是说学生进去以后发现本专业应该是很不错的,我还是挺喜欢这个专业的,也就没有必要去再转专业了。

兰劲华:对。

3、校训:不息为体、日新为道

问:北京工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精神能否阐释一下北京工业大学的校训校风

兰劲华:我校的校训是“不息为体、日新为道”。我校的快速发展与校训蕴含的这种精神力量是分不开的。我认为勤奋、务实、创新是我校学生也是我校教职工精神风貌的写照。

4、北京工业大学要求学生修4个创新学分 每年资助700余项课题立项

问:刚才您也提到北京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有科研的优势,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确现在很多本科生,他们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想自己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那么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本科生,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到导师或者校方的科研项目当中呢能否介绍一下

兰劲华:有。我校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注重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设有创新学分的要求,理工专业学生要求修4个创新学分,其它专业学生要求修2个创新学分。围绕创新学分的完成,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进科研团队、从事课题研究;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和国际四级科技竞赛。每年科技竞赛参与学生近8000人次,70%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过1次竞赛。我校2013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377项,其中国际奖21项,国家奖199项,省部级奖157项。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星火基金课题立项,每年资助700余项,受益学生5000多人次。学校还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

5、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完第二学位课程和完成毕业设计后就可拿到第二学士

问:现在很多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他也关注一些问题,就是双学位的问题,因为双学位在现在来说,也是比较普遍了,那么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北京工业大学的双学位这个申请、考试通过、培养情况

兰劲华:我校在部分专业中设有辅修和双学位,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第二专业的需求。我校的辅修和双学位设置呈梯级型,在学生完成辅修学分(20—25分)、取得辅修结业证书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修读课程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达到50—55个学分后,可获得第二个学士学位证书。

6、北京工业大学实行“一票否决制”:明确规定教授要给本科上课

问:刚才说了北京工业大学师资比较整齐,有一些院士,国家杰出青年,还有一些非常知名的国家教学名师,或者是地市教学名师,应该来说是在师资上是肯定没问题了,那么我想问问,这些博导,或者说教授,能不能给本科生上课呢

兰劲华:是。我校很重视教授和导师给本科生上课。对此,我校在教师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要求,也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制。本科生与教授和导师交流机会也多。教授和导师级教师不仅为本科生上专业课,也为本科生上其它课如新生研讨课等,学生的科研也多由教授和导师级教师来指导。

7、升学比例在20%左右

问:那么北京工业大学的保研和考研比例各自是多少

兰劲华:目前保研和考研的比例共20%。每年学生既有保研和考研在本校的,也有保研和考研在更高层次学校的。

8、学校举行大型的双选会助推学生实习招聘

问:在实习上,学校或各个专业学院给推荐实习单位吗

兰劲华:推荐。学校很重视这方面工作。一年举行多次大型的双选会,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见面会,小型的招聘会也是周周不断。另外,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上及时向学生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9、北京工业大学是全国就业50强高校

问:在就业方面,北京工业大学有没有数据统计每年的就业率哪些专业就业率高呢在就业方面,北京工业大学有什么推动措施

兰劲华:我校是全国就业50强高校。近三年学校初次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毕业生在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超过55%,其中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国家和北京重点单位就业。

2013年本科就业率高于学校平均(9527%)的专业有34个,其中15个专业就业率为100%,如给水排水工程(对应2014年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对应2014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对应2014年的“能源动力类”) 、应用化学、软件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会计学、市场营销、(对应2014年的“工商管理类”)工业设计、社会工作、社会学(对应2014年的“社会学类”)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应2014年的“经济与贸易类”)、土木工程。

就业率是学校对学院进行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另外,我校对学生也有创业扶持。有校内创业实训基地,该基地是市教委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基地,也是团中央的KAB(Know About Business,了解企业)创业教育基地。

学校对自主创业学生有政策扶持。每年都有学生申请入驻基地,学校针对入驻基地的创业团队,安排导师对其进行创业辅导、开业咨询和跟踪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分数线全部的内容,包括: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分数线、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接受外校投稿吗、推荐一本数据库原理的好书。中文的,如果是翻译的,要公认翻译的不错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10204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