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建立数据库,需要详细的步骤。

怎么样建立数据库,需要详细的步骤。,第1张

一下步骤以mysql数据库为例:

登录数据库

代码:mysql -u root -p

输入密码

创建数据库

代码:

create database test;

使用刚才创建的数据库

代码: use test;

创建一张表

代码:

create table user(id int not null,username varchar(100) not null,password varchar(100) not null,primary key(id));

向表里添加一条数据

insert into user(id,username,password) values(1,'zhang','123');

查询数据

代码:select from user;

至此,一套完整的流程就跑完了。

一:表中应该避免可为空的列;二:表不应该有重复的值或者列;三: 表中记录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在数据库表设计的时候,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用一个ID号来 唯一的标识行记录,而不要通过名字、编号等字段来对纪录进行区分。每个表都应该有一个ID列,任何两个记录都不可以共享同一个ID值。另外,这个ID值最 好有数据库来进行自动管理,而不要把这个任务给前台应用程序。否则的话,很容易产生ID值不统一的情况。另外,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最好还能 够加入行号。如在销售订单管理中,ID号是用户不能够维护的。但是,行号用户就可以维护。如在销售订单的行中,用户可以通过调整行号的大小来对订单行进行 排序。通常情况下,ID列是以1为单位递进的。但是,行号就要以10为单位累进。如此,正常情况下,行号就以10、20、30依次扩展下去。若此时用户需 要把行号为30的纪录调到第一行显示。此时,用户在不能够更改ID列的情况下,可以更改行号来实现。如可以把行号改为1,在排序时就可以按行号来进行排 序。如此的话,原来行号为30的纪录现在行号变为了1,就可以在第一行中显示。这是在实际应用程序设计中对ID列的一个有效补充。这个内容在教科书上是没 有的。需要在实际应用程序设计中,才会掌握到这个技巧。四:数据库对象要有统一的前缀名 一个比较复杂的应用系统,其对应的数据库表往往以千计。若让数据库管理员看到对象名就了解这个数据库对象所起的作用,恐怕会比较困难。而且在数据库对象引用的时候,数据库管理员也会为不能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库对象而头疼。 为此,笔者建立,在开发数据库之前,最好能够花一定的时间,去制定一个数据库对象的前缀命名规范。如笔者在数据库设计时,喜欢跟前台应用程序协商,确定 合理的命名规范。笔者最常用的是根据前台应用程序的模块来定义后台数据库对象前缀名。如跟物料管理模块相关的表可以用M为前缀;而以订单管理相关的,则可 以利用C作为前缀。具体采用什么前缀可以以用户的爱好而定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命名规范应该在数据库管理员与前台应用程序开发者之间达成共识,并 且严格按照这个命名规范来定义对象名。其次,表、视图、函数等最好也有统一的前缀。如视图可以用V为前缀,而函数则可以利用F为前缀。如此数据库管理员无论是在日常管理还是对象引用的时候,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对象。五:尽量只存储单一实体类型的数据 这里将的实体类型跟数据类型不是一回事,要注意区分。这里讲的实体类型 是指所需要描述对象的本身。笔者举一个例子,估计大家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内容了。如现在有一个图书馆里系统,有图书基本信息、作者信息两个实体对象。若用户 要把这两个实体对象信息放在同一张表中也是可以的。如可以把表设计成图书名字、图书作者等等。可是如此设计的话,会给后续的维护带来不少的麻烦。 如当后续有图书出版时,则需要为每次出版的图书增加作者信息,这无疑会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也会增加记录的长度。而且若作者的情况有所改变,如住址改变 了以后,则还需要去更改每本书的记录。若这个作者的图书从数据库中全部删除之后,这个作者的信息也就荡然无存了。很明显,这不符合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需 求。遇到这种情况时,笔者建议可以把上面这张表分解成三种独立的表,分别为图书基本信息表、作者基本信息表、图书与作者对应表等等。如此设计以后,以上遇到的所有问题就都引刃而解了。

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

在数据库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与修改。

至今,数据库设计的很多工作仍需要人工来做,除了关系型数据库已有一套较完整的数据范式理论可用来部分地指导数据库设计之外,尚缺乏一套完善的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和工具,以实现数据库设计的自动化或交互式的半自动化设计。所以数据库设计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是研究数据库设计理论,寻求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语义关系的数据模型,为各阶段的设计提供自动或半自动的设计工具和集成化的开发环境,使数据库的设计更加工程化、更加规范化和更加方便易行,使得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充分体现软件工程的先进思想和方法。

步骤:

1、建立左表,在A:E列输入数据,在F和G列输入公式。

2、按CTRL+A,复制;打开2日空白表,按CTRL+A,粘帖;

将2日表中C:E列数据清除,在C2输入公式“=VLOOKUP('2日'!A2,'1日'!$A:$F,6,FALSE)”,用右下角填充柄向下复制到C8导入1日期末库存;

在D和E列输入2日数据,以显示2日状况;3日及以后照此处理。

3、使用“记录单”(以2日表为例):

1)选中表中任一非空单元格,点选“数据/记录单”。

2)查找资料:点“上一条”或“下一条”按钮,找到需要资料;或点“条件”,在“品名”或“价格”框输入品名或价格,点“上一条”也可查到需要资料。

3)添加项目:点“新建”钮,在空框输入品名等有关信息,再点“新建”钮,即可在2日表添加新项目。

4)删除项目:找到拟删项目,点“删除”钮,即可删除2日表已有项目。

有开源的数据库为什么不用呢,如果你数据量没达到百万级。mysql完全可以胜任了。录入数据的话普通人 *** 作起来可能比较麻烦,建议开发一个系统专门录入。如果不嫌麻烦安装好mysql,可以安装一个客户端,navicat就足够了。

小到什么地步,自己建个文本文档管理数据信息,也称得上是小型文本数据库啊。你先用用XP系统一般自带的Access吧,这个应该能够解决你部分问题。至于怎么做,自己在网上搜搜~详细的要自己摸索啊~

sqlserver数据库

use master

go

create database dbname

go

use dbname

go

create table test(aa varchar(10));

insert into test values ('aa');

select from test;

1、明确企业的高层需求;

2、定义一个数据模型,包括所有的数据类型及关系;

3、定义数据上的完整性约束;

4、定义物理层次;

5、对关于功能的每个问题,都定义一个执行该任务的用户界面,

并编写相应的用户程序来实现这个用户界面;

6、创建数据库。

企业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存储、组织、管理企业数据的集合,可以把数据库简单的定义为按一定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为用户所共同关注的全部数据的集合。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样建立数据库,需要详细的步骤。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样建立数据库,需要详细的步骤。、开发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具体的流程是什么、数据库设计的步骤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102044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