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21的死亡人口和出生人口是多少?

目前2021的死亡人口和出生人口是多少?,第1张

新版预测结果进一步调低笔者预期值,预计出生人口938万,比2020年出生人口1203万下降22%。原先预计出生人口960万。笔者研究2013-2021上半年中国人口的数据,笔者认为2021年出生人口830万-979万人之间,2021年死亡人口为1000万人左右。

一:出生人口(830.4万-978.7万,预计938.3万)

笔者假设影响当年出生人口的关键变量为当年结婚登记人数[1]。为此笔者探究了当年出生人口、一胎数量、结婚登记人数、40岁以下结婚人数之间的相关性。

笔者将这四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一胎数量与结婚登记人数有着极大的相关性(0.972)。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2021年结婚人数和一胎占比反推出2021出生人口。

现在,我们需要知道三点就可以推出2021年出生人口:1今年的结婚登记人数,2今年的一胎占比,3一胎数量与当年结婚人数的线性关系。

出生人口=(k*结婚人数+b)/一胎占比

结婚人数=上半年结婚人数/上半年结婚占比

1:预计2021年结婚登记人数为1599.2万-1514.9万之间。

乐观地估计,上半年结婚占比为正常情况即2013-2020平均数(52.10%),那么今年有近1600万人结婚。2020年上半年结婚占比47.71%低于以前各年。这应该是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结婚人数偏少。悲观地估计,2021年下半年受到河南大水、疫情多地频发、消费低迷影响结婚人数更少。下半年结婚人数占比创造新低45%。

2:预计2021年一孩占比为47%-52%之间。

尽管今年实施了全面三孩政策,但是该政策也只能影响2022年的出生人口,并且已生育二孩的妇女只有7%的概率将生育三个及以上孩子[2]。2020年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二孩生育率也会进一步降低。人民预期越悲观,那么二孩及以上比例会越低。乐观预计,二孩及以上占比微降到53%,一孩占比47%。悲观预计,二孩及以上占比降至48%,一孩占比52%。

其中,一孩、二孩、三孩占比数据如下图所示[3],数据来源为2015年以来卫健委互联互通数据库8000万个数据。2013年采用二胎率30%,三胎及以上6.8%。2014年采用二胎率35.3%,三胎及以上6.8%。

2021年29省出生人口数据公布

2021年29省出生人口数据公布,目前已经发布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的29个省份中,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2021年29省出生人口数据公布。

2021年29省出生人口数据公布1

7月12日,有关部门发布了《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9。

具体到各省数据如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发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据。

安徽出生人口数量四年下降47.6%

7月22日,安徽省卫健委发布《2021年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 2021年,全省共出生51.58万人。

据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17年至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年增长率为-12.1%、-11.4%、-15.8%,-17.8%,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按此计算,2021年安徽出生人口比2017年下降了47.6%。

据新安晚报、2021年安徽省新生二孩数量比一孩多出2.28万人,占新生人口数量的45.27%。2017年, 安徽 省新生二孩数量首次超过一孩,占比达53.8%。在此之后,安徽省新生二孩占比一直高于一孩。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生人口性别比方面,2021年安徽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07。全省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06.48,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05.58,多孩出生性别比为149.07。

仅广东一省出生人口超百万

据第一财经,目前已经发布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的29个省区市中,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区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

其中, 仅有前6个省区市出生人口超过50万 ; 仅有广东1省出生人口超过100万 。自2018年超越山东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后,广东已连续4年位居第一。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为118.31万人,连续两年成为唯一一个超过百万大关的省份。

江西省统计局的解读文章指出,全省出生人口较快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比2020年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根据2021河南统计年鉴,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继2020年首度跌破100万大关后,2021年再度跌破了80万大关,仅为79.3万人。

从各省数据来看,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为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人;人口大省河南的出生人口自1978年以来首次低于80万人。

例如,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4.98万人)下降了57.1%;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40.13万)下降了43.4%;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90.8万人)下降了47.9%;江西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63.5万人)下降了40.6%。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与2020年相比,无论是出生人口还是二孩占比,都有所减少。根据《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人。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57.1%。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首先,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和比例下降。目前来看,生育高峰期的'这部分女性数量在减少,比例也在下降;第二,年轻人婚育观念转变。今天的80后、90后普遍认为,结婚生子不是必选项,而是一种任选项;第三, 生育、养育、教育等一系列生活成本增加了生育顾虑 。

被问及我国人口增长不断回落的局面何时会迎来拐点,陆杰华称,目前来看, 人口增长想迎来转折点的难度较大 。在他看来,如果想要平缓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关键还是在于生育率的提升。“这是要下大力气的,”陆杰华认为,提振生育水平一定要标本兼治。例如育儿津贴、托幼服务等等都要跟上,而且配套措施要循序渐进,不能是跳跃性的。

老龄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生人口下滑的同时,我国退休老人数量也将持续增加。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随着20世纪60年代出生高峰期的人口,逐步进入60岁,退休大潮已经到来。这使得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处于逐步减少的阶段。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我国50-54岁的人口为1.21亿人,55-59岁人口为1.01亿人,60-64岁人口为7738万。他们将逐步进入65岁及以上的非劳动年龄人口之中。

而“接档”他们进入劳动年龄的0-4岁、5-9岁、10-14岁的人口,2020年分别有7783万、9024万和8526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在逐步进入65岁及以上的退休年龄人口的三个年龄段,与逐步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三个年龄段少年儿童之中,大约有4661万人左右的差额,这部分人口就是未来十余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人数。

2021年29省出生人口数据公布2

目前,已经有29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据。

安徽省卫健委最新发布的《2021年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21年,全省共出生51.58万人,其中一孩21.07万人(占40.86%),二孩23.35万人(占45.27%)。

这与去年的预测数据十分接近。去年9月,安徽省网站公布的关于《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提到,安徽省出生人口连续4年减少,人口形势极为严峻。

跟据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17年至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年增长率为-12.1%、-11.4%、-15.8%,-17.8%,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按此计算,2021年安徽出生人口比2017年下降了47.6%。

目前已经发布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的29个省份中,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其中,仅有前6个省份出生人口超过50万;仅有广东1省出生人口超过100万。自2018年超越山东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后,广东已连续4年位居第一。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118.31万人,连续两年成为唯一一个超过百万大关的省份。

从各省数据来看,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为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人;人口大省河南的出生人口自1978年以来首次低于80万人;江西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

例如,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4.98万人)下降57.1%;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40.13万)下降了43.4%;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90.8万人)下降了47.9%;江西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 63.5 万人)下降了40.6%。

29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及出生人口数据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公开数据整理

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对比2020年的数据,出生人口下降约138万人。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有多方面因素,首先就是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尤其是有资格当妈妈的人在逐渐减少。同时,婚育年龄推迟、婚育成本上升导致出生意愿下降。此外,新冠疫情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针对生育压力大、生育意愿走低、出生率下降的趋势,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在地方层面,各地密集发布生育支持政策。根据《中国人口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近日介绍,各地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产假普遍延长到158天及以上,配偶陪产假一般在15天左右,均设立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增加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相关条款。

杨文庄说,一些地方探索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如江苏省苏州市对已备案的社会办普惠性托育机构,给予1万元/托位的建设资金补助,“十四五”期间,市各级财政计划投入约4亿元用于促进普惠托育发展;江西省对普惠托育机构按照实际收托数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保育费补助;四川省攀枝花市对“二孩”“三孩”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等。

2021年29省出生人口数据公布3

7月21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在中国人口学会2022年会上表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预计进入负增长。

10日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亦提及,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60岁以上人口数量在2024年达到20.53%。

2021年,我国人口严峻性已经袒露无遗——

分享几个典型省市人口变化:

浙江省2021年末常住人口65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2万人。(从出生人口数据看,2021年浙江出生人口44.9万,创下近18年新低。人口出生率为6.9‰,创下1978年以来的新低。)

广东省2021年末常住人口1268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但是,自然增长人口57.19万人,自然增长率4.52‰。)

山东省2021年末常住人口10169.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建国73年来的最低值,人口自然增长率0.02‰。)

北京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218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

天津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13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6万人。

黑龙江省2021年年末常住总人口3125万人,比上年减少46万人。

河南省2021年末常住人口98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8万人。

按照今年已经公布的的最新出生人口数据,今年出生人口约950万,今年是人口负增长元年。

中国拥有最广泛的多子多福的生育文化传统观念,为何人口趋势呈负增长趋势?

为什么不肯生了?本质上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出了问题。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人口增加对生产资料包括不限于土地,住房的获取是正收益。

但是对城市家庭来说,每增加一个人口,对生产资料的获取都是负收益,工业社会城市生活榨取了每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资源反哺,如何破局人口负增长,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6474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3
下一篇 2023-03-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