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ER图实体的属性是要把所有属性的都要写出来吗?

数据库 ER图实体的属性是要把所有属性的都要写出来吗?,第1张

数据库 ER图实体要把所有属性的都要写出来。

ER图构成:

1、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比如学生张三丰、学生李寻欢都是实体。

2、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代表实体所包含的所有属性。比如学生的姓名、学号、性别、都是属性。

3、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就是指存在实体类之间的三种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比如老师给学生授课存在授课关系,学生选课存在选课关系。

转换为关系模式的原则:

1、一个实体转化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一个1:1联系可以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所对应的关系合并。

3、一个1:n联系可以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n端所对应的关系合并。

4、一个m:n联系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5、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6、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

ER图是基于ER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画的,属于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抽象。

数据库表是属于数据模型,用来描述数据的结构关系。

通常我们数据库的设计要经过下面这个过程:

现实世界-〉概念模型-〉数据模型

一般项目的设计中,首先通过需求分析的人员根据客户抽象出 ER图,然后由数据库的设计人员根据ER图和用户对查询等方面的需求设计出数据库的表结构,以及相关的视图和索引。

er模型可以反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关系模型。

从ER模型都关系模型的转换是将抽象过得数据进一步的整理,转换完成之后数据就可以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将数据存入数据库之后有利于。数据库我们对数据的 *** 作。

ER模型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工具。关系模型是将ER模型转换成DBMS世界的产物。它们的设计就是为了不断满足用户的需要的体现。

扩展资料

ER模型组成分为实体和联系,实体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抽象,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信息传输是通过联系来实现的。属性是实体与联系共享的一个名片。属性从分类上讲有简单属性和复合属性,有单值属性和多值属性,储存属性和派生属性。

对ER模型的 *** 作其实就是对ER模型元素的 *** 作,就是对实体,联系,属性之间的 *** 作, *** 作的目的是实现对用户的需求的同时还要减少数据的冗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R模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6631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