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数据库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第1张

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据库技术是用来解决文件处理系统问题的。当时的数据库处理技术还很脆弱,常常发生应用不能提交的情况。

2、20世纪70年代关系模型的诞生为数据库专家提供了构造和处理数据库的标准方法,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机产品dBase Ⅱ,并称之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此数据库技术移植到了个人计算机上。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后期,终端用户开始使用局域网技术将独立的计算机连接成网络,终端之间共享数据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多用户数据处理,称为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技术正在被用来同Internet技术相结合,以便在机构内联网、部门局域网甚至WWW上发布数据库数据。

扩展资料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数据库先后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产品中最重要的一员,8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厂商新出的数据库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使一些非关系数据库产品也几乎都有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接口。这主要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管理和存储关系型数据的问题。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半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需要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以此同时,分布式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数据库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就开始出现。

这类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设计和数据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们更强调数据库数据的高并发读写和存储大数据,这类数据库被称为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 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一些传统领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数据库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发展的基础上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提高数据的共享性,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2、减小数据的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善性

3、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从而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代价存储规范

关系型数据库为了避免重复、规范化数据以及充分利用好存储空间,把数据按照最小关系表的形式进行存储,这样数据管理的就可以变得很清晰、一目了然,当然这主要是一张数据表的情况。

如果是多张表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数据涉及到多张数据表,数据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随着数据表数量的增加,数据管理会越来越复杂。而NoSQL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方式是用平面数据集的方式集中存放,虽然会存在数据被重复存储,从而造成存储空间被浪费的问题数据库系统是用来管理你的数据的,建立的数理逻辑和集合 *** 作基础上的,具有高效、可靠、完整、自同步等特性,是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控制的最佳选择。数据库系统一般提供高效的数据控制和数据检索功能,仅供参考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6659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