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钓鱼网站

什么是钓鱼网站,第1张

楼主你好

钓鱼网站就是用病毒木马的网站,用各式欺诈引诱的方式让你点击进去,从而使你的电脑感染木马。然后黑客通过木马侵入你的电脑控制你的电脑,你的电脑就会熟称为肉鸡。也就是任人宰割啦。

预防钓鱼网站(用腾讯电脑管家举例说明)

1、安装杀毒软件,然后开启相应的防火墙

(打开腾讯电脑管家——实时防护——网页防火墙开启)

2、不要进奇怪的网站,自己不要轻易点击。腾讯电脑管家有全国最大最全的钓鱼网站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被骗。

(打开腾讯电脑管家——反馈——JU报可疑网站)腾讯电脑管家官网,也是有的

工作人员会在几个工作日内,分析处理你所举报的网站,并尽快给你答复的。

多举报一个网站,互联网就多一分安全

一段时间来,假冒网站和木马病毒盗取持卡人yhk的密码和资金事件频繁发生。相关人士称,识破这些假网站其实并不难。

辽宁科技学院信息工程系刘慧宇老师介绍,犯罪分子的手段并不高明,他们往往是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银行寄来的电子邮件,诱骗不知情的使用者连上假造的网站,要他们输入使用者名称、密码,或是银行账号等机密信息。

网络钓鱼伎俩不外乎下面几种:

URL欺骗最普遍

刘慧宇老师说,URL欺骗是网络钓鱼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构建虚假的URL地址,给用户造成错觉以为是在正确的网站上。目前常见的构建虚假URL的方式有三种。

1、显示文字和链接地址不同

例子:百度

以上代码的作用是使得用户在网页或邮件中看到显示的是“百度”,实际上是链接到Google的网站上。识别这类欺骗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将鼠标移动到链接上,就可以在状态栏中看到实际的链接地址。

2、把两个URL和一个表格插入到HTML的href标记中

例子:Google

这类欺骗很难识别,你在网页中看到的网址是Google,即使你把鼠标移动到链接上,在状态栏上看起来依然链接到www.google.com的网站上,可是一旦你单击该链接你才发现,你链接到的是百度的站点。

用户在上网过程中要时常注意地址栏上的URL变化,一旦发现地址栏上的域名发生变化就要提高警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被钓。

3、利用IE的语法错误

例子:百度

在许多没有打过补丁的计算机中,如果把URL地址写成“http://www.baidu.com@www.redhat.com/”或者“http://www.baidu.com@3633633987/”,通过链接栏和地址栏都将看到你链接的是http://www.baidu.com,可实际上显示的页面内容是http://www.redhat.com,很难想像用户遇到这样的链接会不上当。目前用户能做的就是尽快地给升级系统或打上补丁。

利用跨站脚本漏洞窃取信息

所谓的跨站脚本就是攻击者利用合法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窃取用户信息。

克隆网站成骗钱捷径

由于制作一个网站的成本很低,造假者使用假身份z花几百元很容易申请到一个域名,并租到服务器空间。

1、URL地址克隆

使用和真实网址非常相似的域名,如:中国农业银行的互联网地址是“www.95599.cn”、“easyabc.95599.cn”、“www.abc95599.com”、“www.e95599.com”。近日出现的www.95569.cn(该网站已被查封)和www.95599.cn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却是天壤之别。

2、页面形式内容克隆

在假冒网站上使用正规网站的LOGO、图表、新闻内容和链接,惟一区别之处是输入的账号的位置,一旦用户登陆网站,很难通过一般的常识来区别哪个是正规的网站,哪个是假冒网站。

做好预防避免上当

其实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不需要多少技术,可从链接来源和使用场合等方面来预防。

1、链接来源

1) 对于银行发来的手机短信,应认真核实短信的来源,如涉及到账号问题要和银行进行电话确认。

2) 对要求重新输入账号信息,否则将停掉xyk账号之类的邮件不予理睬。

3) 不要回复或者点击邮件的链接,如果你想核实电子邮件的信息,可以使用电话联系。

4) 若想访问某个公司的网站,使用浏览器直接访问,输入网址前,有必要确认网址的来源。点击邮件中的链接、短信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都是不可取的。

5)如果一个网址中含有“@”符号,应该意识到,一般网址是完全没有必要使用“@”符号的,因此不要使用这个网址。

2、网上银行安全使用技巧

一个简便的方法可帮你安全地使用网上银行,现以中国工商银行的网站为例进行介绍。

进入网上银行后,在看到输入框时,不要急于输入信息,此时要检查IE是否启用加密链接(看看是不是有小锁的图标),并检查证书是否有效(双击小锁图标,打开“证书”界面,查看其有效期),最好还要检查证书是否与地址栏的地址相匹配(在“证书”界面中选择“证书路径”,并查看“证书路径”最后一项是不是与地址栏中的地址一致)。如果其中一项不符合,那么就要小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66880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