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主要有哪几种数据模型?

数据库主要有哪几种数据模型?,第1张

一. 数据模型的分类: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1.概念数据模型:面向用户的,按照用户的观点进行建模。

2.结构数据模型:面向计算机系统的,用于DBMS的实现。

二.E-R图:

1.E-R实体联系图是直观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其中包含了实体、联系、属性三个成分,联系的方 法为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三种方式。

2.E-R模型图,既表示实体,也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是现实世界的抽象,与计算机系统没有关系, 是可以被用户理解的数据描述方式。

三.层次模型:

1.层次模型采取树形结构表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2.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

四.网状模型:

1.用网络结构表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的模型。

2.网状模型子节点和父节点联系不唯一,需要为联系命名。

五.关系模型:

1.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之一,主要采用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以及实体之间的联                系。

2.关系是一张表,关系数据模型由若干个表组成。

数据模型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 *** 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故为C

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 *** 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 *** 作的集合, *** 作及 *** 作规则。如 *** 作有检索、插入、删除、修改, *** 作规则有优先级别等。数据 *** 作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也就是说,对于具体的应用娄必须遵循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例如,某单位人事乍中,要求在职的“男\"职工的年龄必须大于1

8岁小于6

O岁,工程师的基本工资不能101

5

0

0元,每个职工可担任一个工种,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建立数据的约束条件来实现。

数据库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三种。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最早使用的一种模型,它的数据结构Q是一棵"有向树"。根结点在最上端,层次最高,子结点在下,逐层排列。层次模型的特征是: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网状模型。

2、网状模型

以网状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网中的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记录类型,联系用链接指针来实现。网状模型可以表示多个从属关系的联系,也可以表示数据间的交叉关系,即数据间的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它是层次模型的扩展。网状模型可以方便地表示各种类型的联系,但结构复杂,实现的算法难以规范化。其特征是: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父结点;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结点。

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以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它是以关系数学理论为基础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个“二维表框架"组成的集合。每个二维表又可称为关系。在关系模型中, *** 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二维表。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就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描述的—致性,不仅用关系描述实体本身,而且也用关系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可直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即每个属性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许表中有表。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概念基础上的,有较强的理论依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260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